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猛将 >

第53部分

猛将-第53部分

小说: 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虽然后来搞了阅兵,但他却“想不通”,对苏联顾问执意要搞阅兵也意见很大。“老大哥”苏联顾问也不是好惹的,阅兵结束后,在演习部队团以上干部参加的总结会上,苏联顾问为此事又不点名的批评说:“有人思想保守,固执己见,听不进顾问的正确意见。”
  对此,胡炳云更是不服气了,并且还产生了“抵触情绪”,会议结束后,装甲兵部的领导请济南军区领导和苏联顾问吃饭,他没有去。
  后来,军区党委开会时,就此事对胡炳云进行了批评,说他不照顾国际关系。胡炳云回答说:
  “对此批评,我从组织原则的角度表示服从,但对苏联顾问的教条主义,不切实际的生搬硬套,我仍持反对意见。”
  结果,大家也拿着胡参谋长没有办法。
  后来大家逐渐认识到,过去我们学习苏联的经验,在某些方面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致使我们的工作受到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这些教训是值得汲取的。苏联顾问奉召回国前,也对他们在某些问题上的教条主义做法有了一些认识。那些顾问临走时,胡炳云请参谋长顾问到家中吃饭,为他送行。饭前,他们一起聊天,苏军顾问说:
  “我们到这里来,只是个顾问。在指挥作战和加强军队建设方面,你们中国在毛主席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工作中,你们的不少意见都是对的,但我们采纳不够,因此发生过一些争执,有过一些误解,但这些都已过去了,现在看来,如果当时我们能够尊重和采纳你们的一些正确意见,那么,我们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卓有成效。”
  事后,胡炳云说:“他的这些话说得还是比较中肯、实在的。”
   。。

18。 陈老总救胡炳云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胡炳云正以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身份兼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一天,兰州军区文工团、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跑到陕西省军区“造反”,省军区机关一些人也跟着起来“响应”。结果,内串外联,向胡炳云发起了难。
  胡炳云本来心脏就不好,眼底还出过血,结果,连续几天批斗、检讨,他支持不住,血压升高,犯了心脏病。幸亏秘书王宝书,不顾一切,在批斗会上进行抢救和护理,胡炳云才幸免一死,并且被同意进行治病。
  这时医院也乱起来了,医生护士天天忙于“造反”,把病人撂着不管,胡炳云只好在家里治疗休息。但造反派还是没放过他,前来抄家,翻箱倒柜,把胡炳云的家翻了个底朝天。他犯病后,秘书王宝书不怕议论,每天将省军区和省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向他报告,并且不让群众组织见首长、批斗司令员。一天晚上,趁他去省委机关办事之机,西安军事院校的造反派学生冲了进来,拉起胡炳云就去批斗,并挂了黑牌子。但王宝书获讯后,急忙跑去“营救”,又把胡炳云弄了回来。事后,西安的地方院校,只在胡炳云住地周围的墙上,贴了很多大字报,没再去找胡炳云“批斗”。
  但是,西安交通大学造反派并没放过他。一次,一些造反派代表在北京见到陈毅副总理时,列举胡炳云的“罪状”,要求批斗胡炳云。陈老总说:
  “这个人我了解,他是个工农干部,作战很勇敢,他对党、对毛主席很忠诚,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个好干部;如果打起仗来,还要用他们这些人。”
  交大学生听了陈老总这番话后,就不再写胡炳云的大字报了。
  “文革”后,胡炳云担任过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陕西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省人大副主任等职务,1981年底正式离休。1996年2月28日凌晨6时,胡炳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