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猛将 >

第41部分

猛将-第41部分

小说: 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班佑,就胜利地走出了草地,意味着红4团没辜负党中央、毛主席的期望与重托,胜利地完成了为红军开辟草地行军路的光荣任务。6天6夜,红6连和全团胜利地完成了探路的任务,以后,红军大部队就沿着他们插着的路标前进,过了草地。
  过草地,胡炳云和6连功不可没。这是胡炳云和6连“合并”到红一方面军的第一次行动,杨成武政委和王团长试过6连后,高兴地拉着胡炳云的手说:
  “四方面军的部队真是不错啊,有胆有识的呀!”
  6连一到红一方面军就成为先头团过草地的第一连,立即名扬中央红军,据说过了草地后,毛泽东遇到王开湘还专门问道:“过草地时,走在最前面的,是你们哪个连呀?”
  “四方面军合并来的红6连,连长叫杨信义,指导员叫胡炳云。”王团长回答。
  (2)
  红6连探路可以,打仗更是“猛虎连”。
  红4团在班佑休整了一个多星期之后,继续北上。1935年9月14日,前卫红4团到达甘肃境内白龙江边的莫牙寺。
  第二日傍晚,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命令:红4团必须在三天内夺取腊子口。这腊子口是红军北上必须通过的一道险要关卡,过不了腊子口,红军就得重新过草地折回去。但后有蒋介石十几万追兵正紧紧追击而来,红军没有回头的路,只有往前冲关。红4团经过两天的急行军,赶往腊子口准备“斩将夺关”。
  红6连快到腊子口时,突然前面1个营的敌兵正在筑工事“堵路”。杨连长一报告团部,王团长二话没说,就一个命令:“2营消灭它。”
  杨连长一到,胡炳云立即带头喊起了:“冲啊!”6连立即向敌兵发起了冲锋,这伙敌兵正忙得满头大汗,遭到突然袭击,一把扔下镐头、铁锹就跑,有的连枪都没来得及带,屁颠屁颠地往腊子口拼命地逃。战士们的劲头来了,一个劲地往前冲,一直追到腊子口的桥头附近才住脚。这时,已是午后4点钟了。腊子口上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先头营已与敌交上火了。6连集结在附近一个小树林里待命。这时他们已连续行军200多里了,但枪声正烈,战士们个个浑身是劲,准备参战,几个性子急的战士提着枪凑近过来,“提醒”连长和指导员说:“什么时候上呀?还不上,腊子口上的腊肉给兄弟部队吃了啊!”
  “慌什么?你们以为腊子口就真有腊肉啊?”胡炳云说,“先等团长的命令吧。”
  正在这时,团里传来命令:“连以上干部到团部去开会。”
  胡炳云和杨连长立即赶往团部。所谓的“团部”只是一个茂密的小树林里,杨政委说:“开个干部会,研究如何攻打腊子口。”众人正在研究战斗方案时,突然敌碉堡里射出一梭子弹,一发子弹打在正开会的师政治部组织科长齐发任的腿上,他被抬下去后,众人又转到个较为隐蔽的地方继续开会,攻打腊子口的方法一定,王团长和杨政委又把主攻腊子口的“光荣任务”交给了6连。杨政委问杨信义和胡炳云:
  “你们有把握吗?”
  “有!”两人齐声回答。
  “好!团的轻重机枪,再抽出一部分由你们直接指挥。”王团长说。

3。 “中央红军就是造人才的地方!”(4)
会一散,他们就飞快地往连队跑去。回到连队,战士们听说6连又得了主攻任务,都高兴得像小孩子遇上年节一样,又蹦又跳的,还有的说:“破关斩将,这腊子口不知道有什么大将?这次一定抓它个大龟头!”
  谁知终究是第一次“使用”6连,团政委杨成武对他们还是有些不放心,战士们正在捆手榴弹、擦刺刀时,他又亲自来到了6连,说:“我进行战前紧急动员。”
  杨连长撇撇嘴,说:“嗨,政委,不用动员啦!战士们的那股劲儿,甭说一个腊子口,就是l0个腊子口也能拿下来。”
  胡炳云说:“动员不用了,我们就请政委来给战士们讲讲话吧!”
  6连随即集合在一个茂密的树林里,杨政委往队伍前面一站,就把手一插,大声说:“我们左边有杨土司2万多骑兵,右边有胡宗南主力,但北上抗日,路只有腊子口一条。这里过不去,我们就不能与陕北红军会合,就不能到达抗日前线。”然后,他喊着问:“乌江、大渡河都没有挡住我们,雪山、草地,我们也走过来了,难道我们能让腊子口给挡住吗?”
  “坚决拿下腊子口!”
  “刀山火海也挡不住我们!”
  6连指战员亮着嗓子叫嚷起来了,几个“二愣子”齐刷刷地跳了出来,大声喊道:“首长,我们打不过腊子口,就不是共产党员,请考验我们!”
  “好!主攻腊子###给你们6连,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拿下这破砬子!”杨成武高兴地说。
  6连本来就是一点就跳的猛虎连,听到这话,全连欢呼雀跃,这时胡炳云往队伍前一站,大喊:“立即分头去做准备。”
  黄昏时分,6连便接替了2连的阵地。
  腊子口非常险要。只一个窄窄的山口子,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周围是高山,无路可通。山口下的两座山峰间有一条流速很急、深不见底的石沙河。河上横架一木桥,把两山连在一起,要过腊子口必经此桥,别无他路。但甘肃军阀鲁大昌在木桥和山口外布置了两个整营的兵力,并在桥边筑了碉堡。桥西是阵地,桥东山坡上也是碉堡。在腊子口后面,就是军火和粮食库,里面囤积着大批粮弹;在不远的岷州城内驻扎着主力,随时都可增援。要拿下这样的险要地方,并非一件容易事。
  夜幕一降临,战斗就开始了。6连的全部机枪轮番扫射,子弹像下雨似的倾泻在敌阵地上。l排长带着30多个勇士,在密集火力掩护下,悄悄地运动到桥边隐蔽起来,待命冲锋。可是狡猾的敌人在6连射击时,躲在工事内不还手,当战士们开始向桥头冲锋时,他们跳了出来,拼命投手榴弹,疯狂反击。因为地形不利,兵力无法展开,6连几次冲锋都没成功,而且还伤亡十多人。
  “打!不让兔崽子抬头!”胡炳云见冲不上去,红着眼睛,命令机枪手狠命地射击。机枪喷射出的火舌映红了半个天,子弹打得阵地上的岩石直冒火星,但仍压不住敌人的火力。敌人的手榴弹不停地在6连突击道路上爆炸,进攻十分困难。双方在桥头较量着,时间一分分过去。这时,红军大部队正逼近腊子口,毛主席和军团长林彪一次又一次派人前来“了解情况”,问突击班现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困难?要不要增援?这一催,胡炳云和杨连长说:“这战法还得研究一下。”两人重新调整了火力,组织突击队,再次向敌人发起猛攻,可是连攻了几次,还是无法接近桥头。这是因为敌人占据的地形太有利了,他们居高临下,一扔手榴弹,就掉在地上乱转,结果,炸裂的弹片和未炸开的在桥头50公尺的崖路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有的地方已经成了堆。6连只要一靠近,手榴弹就如暴雨般下落,这样怎么过得去?结果,激战到半夜,6连连续冲锋10多次,均未奏效。

3。 “中央红军就是造人才的地方!”(5)
夜间两点多钟,他们只好撤下来休息,准备重新组织进攻。
  炊事员用在离腊子口15里处缴获来的敌人的面粉,做了一顿好饭,可战士们一口也吃不下。四周黑乎乎地,不见一点光亮,只有河水翻起的浪花闪烁着白光。在黑暗里,胡炳云听到几个战士在低声谈论:
  “敌人对崖路封锁得太严啦!”
  “我看单凭正面猛冲怕不行!”
  战士们的话提醒了胡炳云,他立即和团总支书记罗华生商议了一下,决定召开党、团员大会,组织敢死队,以少数兵力,接二连三向敌人轮番进攻,疲劳和消耗敌人,伺机夺桥。他们从报名的人中挑选了15名最坚强、最勇敢的党、团员,组织了3个突击小组。每个敢死队员,都身挂手榴弹,背插大刀。突击时分两路:一路顺河岸的崖壁前进,准备摸到桥肚底下,攀着桥柱运动到彼岸;另一路分两个组,先运动到桥边,等第一组打响后,另一组再射击,两面夹攻,消灭桥上的敌人,夺取木桥。
  深夜,河水的吼叫声更加震耳。敌人大概以为6连攻了一天加半个夜晚,再也无能为力了,都“累”得缩到碉堡和工事里打盹去了。正在这时,敢死队员们攀着崖壁上横生的小树,一脚实一脚虚,一步步地向前挪动。浪花溅湿了他们的裤子,汗水浸透了上衣,崖壁上带刺的野草扎破了手和脸。这一切,他们全不理会,一个跟着一个,盯着对方围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悄悄地向桥下摸去。离桥不远时,“咔嚓”,一声,一个战士不小心攀断了一棵小树。众人立刻停了下来,准备还击。可等了一阵,却并不见敌人的动静,原来是河水的激流声淹没了刚才的响声。勇士们继续往前摸去。第一组的勇士们伸手抓住了桥肚底下的横木,一手倒一手地往对岸运动。忽然,“扑通”一声,一个战士失手掉到河里去了。这时敌人发觉了,机枪、手榴弹朝桥底下乱射乱扔,直炸得河水“扑扑通通”直响。行动已经暴露,无法继续前进了,4个战士只得摸到一块岩石下,暂时隐伏下来,待机行动。
  胡炳云听见枪声,立即带领1排的10个战士,趁敌人只顾朝桥下射击的机会,冲到桥边,先向敌人扔过去一排手榴弹,接着冲进了敌人筑在桥头的立射工事。敌人哪里堤防胡炳云会来这一手?,顿时慌了手脚,乱作一团,“杀”向了桥头。这时原先隐伏桥下的战士也突然从岩石下钻了出来,拔出大刀,翻上桥面,喊着冲杀声跟敌人肉搏起来。在短兵相接中,1排长抡起大刀,如同武术家练武一般在敌群中挥舞。突然,他被一颗流弹击中了,踉跄了一下,又站定脚跟,大声呼叫:“冲呀!敌人已经支持不住了!”
  1排长的负伤大大地激怒了众人,多把大刀在敌群中左砍右杀,不一会功夫,敌人就招架不住了。在向腊子口冲锋时,胡炳云的两条腿都被敌手榴弹片炸伤了,因战斗异常激烈,他只是让卫生员用盐水洗了一下伤口,左腿上的弹片扎的浅,卫生员用钳子夹了出来,而右腿肚上的一块弹片由于扎的比较深,没法取出来,于是就先止住了血,简单地包扎了一下,然后又去与敌人拼杀了……
  正当他们拼杀得异常激烈的时候,突然从敌人的后方上升起了一颗红色信号弹。这是1、2连向敌侧后迂回成功的信号。接着,又有3颗红色信号弹从背后升起来。
  这是发起总攻的信号。信号弹还没熄灭,冲锋号、轻重机枪,迫击炮和呐喊声,从四面八方一起响了起来。正在与敌人拼杀的勇士们,立刻勇气倍增,大刀挥舞得更欢。被杀得昏头转向的敌人见背后也“打”起来了,周围的枪炮又连天响,几个人带头一喊:“被红军四面包围啦!”结果,全摔下枪仓皇逃命。
  这时天已拂晓,敌兵如同丧家之犬,一群群没命地向后跑,沿路丢枪丢子弹不计其数。6连战士紧追不舍,越追越有劲,一直追杀到敌人的营房、仓库,占领了腊子口的纵深阵地。不一会儿,1、2连也从山上绕道过来与6连会合了。大家带着胜利的欢笑,大声呼喊:
  “天险腊子口被我们砸开了!”
  正当战士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胡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