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猛将 >

第25部分

猛将-第25部分

小说: 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路军来了,八路军来了!”
  城里老百姓争相围看,近百名男女学生涌来,高声唱起了“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的抗战歌曲,周参谋长向他们又是点头,又是挥手,简直是什么大领导在阅兵。看到正午,王高峰等人把周参谋长一行“引”到镇上的一家大饭庄。
  在大餐厅里,###张桌子摆满了美酒佳肴。周参谋长坐上了正席。卫队战士们按照连长口令,在饭庄门口架起机枪,在饭庄周围设了警戒。宴会上,王高峰张罗一阵后,举杯就要敬酒了,但这却被周希汉参谋长示意停了下来。
  “这……”王会长面有难色。
  周希汉问道:“王先生,我想先听听你商会对我军所提条件作何答复?”
  王高峰等一伙像是事先排练过的,异口同声地为商会投降日寇罪行开脱罪责,周希汉不等他们表演完毕,拍案而起,厉声大喝:“商会降日,铁案如山,岂容你们狡辩!”
  周参谋长动怒了。席间的“美食家”们吓的失魂落魄,食欲早已失尽。卫队战士们在饭庄门外早已实枪荷弹,虎视眈眈,只等着参谋长一声令下了。此时周希汉却突然坐下了,大声说: 。。

3。智勇双全的参谋长(3)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半年多来,首战平型关告捷,火烧阳明堡日军飞机数十架,七亘村、黄崖底、长生口等等战斗,连连歼灭日军大获全胜。前不久,我都参加了神头岭伏击战,全歼日寇16师团林清部之精锐1500多人马,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物资。我军一次次胜利歼敌事实早就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诸位请再次抬起你们的眼皮向外看看。”众人随着周参谋长手指往饭庄门外一看:战士们手中的机枪、掷弹筒、东洋刀和三八式步枪全都是从日军手中夺来的!
  “你们商会凭仗着几百支破枪,是不是要逼我动武呢?”
  陪宴的人全慌了,七嘴八舌地求饶,并推着王会长求情。王高峰乞求着说:
  “贵军的条件请再宽限两日,待鄙商会再作商议。这次一定作出让贵军满意的答复。”
  “既然王会长再次作此承诺,那么我只好再次听其言观其行了。”
  周希汉说罢,起身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明日午时,我于纺纱厂备下小宴,请诸位届时光临。”
  翌日,王高峰借口“偶感风寒”不便赴约,派其秘书作为全权代表,偕同十多个“名士”来到指挥部。相见后,根据地下党事先的介绍,周希汉针对来此的商会人员的不同政治倾向,进行说服、瓦解。最后声明:“谈判时限,只剩最后一天。若谈判破裂,我军就以武力收复木栾店镇。何去何从,望商会不要错失良机!”
  当天下午,商会全部接受周希汉提出的条件,迎接八路军进驻。
  收复木栾店镇,周希汉的谋划顺利实现了,接着他又以木栾店为中心,指挥2营和游击队乘胜横扫武陟县之小董一带的土匪和反动武装,收缴长短枪700余支,钞票7万余元和大批布匹。
  结果,补充团在豫北转战半年,由原来的1500人扩充到3500多人,红缨枪、大刀片,换成了步枪和机关枪,在解决自己吃穿的同时还为部队“筹”到了一批资金和物资。周希汉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陈赓旅长的肯定。6月,他推荐周希汉为旅参谋长。
  这时,周希汉年仅25岁。
  (2)
  周希汉一到386旅,就露了一手,协助陈赓、王新亭等创造性地指挥了香城固伏击战。
  1939年1月,386旅第二次越过平汉路,在冀南大平原上寻机歼敌。陈赓带着几位旅干部,有时各带部队去打场鬼子,有时集中起来讨论打个大仗,几仗之后,他们摸到了鬼子一条规律,就是只要你打痛他之后,他肯定要用全力来进行报复。为此,陈赓要求说:
  “各位指挥员动动脑筋,在我们这个平原找个伏击战场,打个大的。”
  但是,冬天的冀南大平原,树无叶,地无禾,一望无边,只有利于鬼子机械化部队运动,却不利于八路军伏击部队隐蔽。正当大家为找理想的伏击地形煞费心思时,一天,周希汉和韩东山副旅长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伏击地形找到了。”周希汉说。
  “真是个打埋伏的好地形哩!”韩副旅长补充说。
  “快说吧!在什么地方?”许世友副旅长有点耐不住了。
  “让希汉说吧,他的脑子比我清楚。”
  周希汉也不客气,说:“部队在香城固宿营后,我和老韩到周围察看地形,嗨,香城固西北,有个大沙滩,我们往西看,靠张家庄是一道几十米高、南北1000多米长的大沙岗;我们往东看,庄头村与正西边的张家庄遥遥相对,正好一个天然的钳形防御阵地呀!把地势倾斜的洼地紧紧地夹在当中。如果能把鬼子诱至这个洼地,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3。智勇双全的参谋长(4)
“你们地方找好了,‘诱’哪里的鬼子呀?”陈旅长故意问。
  “我向老韩说了我的看法,他非常赞成,就是香城固以北约15公里的威县城。”周希汉继续说,“根据昨日师部敌情通报,鬼子对冀南进行的第二次大扫荡,使用兵力3万余人,目前已占据了束鹿、钜鹿、广宗、临清、威县等县城,正集中主力向我南宫、枣强、冀县地区合击。并以部分兵力守备其后方补给线。威县城就是‘扫荡’之敌后方补给线上的重要据点,由鬼子第10师团第40联队部分兵力守备。周围的曲周、清河等城也仅有少数敌兵防守,我想将威县之敌作为诱击对象是能成功的。”
  “好,我看咱们几位步行到现场看看如何?”陈赓旅长说。
  此时周希汉早已令作战、侦察参谋做好了准备,因他非常了解陈旅长是十分重视现场侦察的,带好地图,放出警戒,他们就出发了。
  “好,好!香城固的那个破沙滩,确实是一个理想的袋形伏击阵地。”看完地形回来,还未坐下,许世友副旅长就发表了意见。
  “我同意周希汉提出的作战方案。在这里打伏击,我看是有把握的。”政委王新亭也表示赞成。
  陈赓旅长见所有的人都赞同周希汉的作战方案,随即就召集各团团长部署了战斗。为诱敌出城,又令补充团、新1团、688团各一部连续3天袭击威县县城。
  布置就绪后,许世友副旅长去688团和新1团方向指挥战斗,韩东山副旅长去补充团指挥战斗。司令部只周希汉一个人了。陈赓和王新亭两人到师部去向刘、邓首长汇报,行前,陈赓说:
  “周参谋长在旅指挥所负责全面指挥。”
  不久,陈赓从师部给周希汉打电话,说:“彭总和刘、邓首长完全同意我们的战斗方案,指示我们要坚决打好这一仗。”
  周希汉立即命令各机关、部队迅速进行准备。战斗随即打响了。2月10日,旅骑兵连又在威县城南游击活动,鬼子连续受到袭扰,早已恼羞成怒,住在威县鬼子40联队的补充大队和安田步兵加强中队,一发现八路骑兵,如饿狼扑食,立即出城追击,骑兵连且战且退,牵着他们的鼻子,不离不就,渐渐向南香城固而去,把鬼子引向那块大沙滩。狂妄已极的鬼子使劲地追赶着“打”,直向香城固正面进击。
  周希汉在指挥所的小庙屋顶上观察情况,从望远镜里发现鬼子兵不顾一切地正向伏击阵地扑来,高兴极了,大声喊道:
  “敌人上钩了。”
  随即,他一声令下,688团1营集中轻重火力在鬼子进入有效射程之内猛烈开火,敌头辆汽车被击中起火,鬼子安田中队长一看正面不易攻破,则令一部下车,绕道庄头村,妄图向香城固右侧后迂回。当他们接近庄头村时,周希汉已令补充团同样以轻重火力猛烈射击。敌正要向后撤时,埋伏在张家庄的688团主力又接到周希汉的命令猛烈开火了。在三面火力射击下,鬼子伤亡近半,安田中队长这才大喊起来:
  “中了八路埋伏啦!”
  残余的鬼子立即登上能开动的汽车向北,逃往威县城。但他们没想到,周希汉早已向许世友副旅长通报了敌情,请许副旅长率新1团将伏击圈的北口堵死。许世友和新1团团长丁思林、政委程悦长率领团主力跑步前进,一把将北口堵死,然后,用手榴弹和轻重机枪火力将鬼子一拨一拨地打了回去。鬼子在四面包围之中,如同无头的苍蝇胡碰乱撞。激战半下午,伤亡惨重,垂死挣扎,放起了毒气。周希汉立即又发出命令: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智勇双全的参谋长(5)
“用集束手榴弹将毒气炸散。”
  正在这时,陈赓等人赶回了指挥所,一听战斗进展情况,就表扬说:“希汉指挥得很好。”看了看前面的情况,说:“希汉,我看可以发起总攻击了。”
  周希汉立即命令发出总攻击信号。刹那间,军号声、枪炮声、冲杀声响成一片,部队从四面八方多路冲向鬼子。战斗很快就解决了。此战击毙日军安田中队长和250名官兵,生俘8名、烧毁汽车8辆、缴获山炮1门、九二步兵炮两门、迫击炮1门、长短枪120余支。刘伯承师长称此次战斗为“平原模范诱伏战”。
  当地老百姓编了一首歌谣来赞颂这次战斗:
  386旅,好儿郎,
  领导是陈、王。
  沙滩布下口袋阵,
  香城四面撒罗网。
  大汽车,冒火光,
  日本鬼,见阎王,
  解了咱们心头恨,
  保住咱们好家乡。
  (3)
  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决定对正太路的日寇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破袭战,以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号称“百团大战”。
  129师担负寿阳至榆次的破袭任务,刘伯承师长兵分右、中、左三个纵队,右翼为10旅旅长范子侠率领,两个团破袭阳泉、寿阳一线;陈赓、陈锡联指挥3个团为中央纵队,一路战沼西,牵制平定之敌,一路打狮垴山,牵制阳泉之敌;386旅参谋长周希汉指挥左翼纵队,率386旅的16团和决死队25团、38团,破袭寿阳至榆次一线——任务是攻下芦家庄、和尚足、下湖、上湖、马首等四站和据点。
  这是刘伯承师长和陈赓旅长有意给周希汉“压担子”,而27岁的周希汉勇敢地“挑担”而上。
  第一仗,周希汉的安排是,16团攻打芦家庄车站并以小部队向榆次方向佯攻,牵制日军;25团和38团攻占马首、和尚足、上湖和下湖等车站,并负责破击这段铁路。结果,当右纵队和中央纵队顺利地攻占阳泉的狮垴山时,周希汉率领的左纵队也没“落”下,16团攻占芦家庄。25团和38团攻占马首、和尚足、上湖、下湖等车站。
  129师三路人马出击,其中最繁忙的,要数左翼纵队的指挥员周希汉,因为他一无政委,二无参谋长,因此既要当军事指挥员,又要做政治动员,结果,他日夜不敢睡觉,甚至连打盹也不敢,几天下来,“熬”得两只眼睛都是红红的。
  芦家庄战斗后,周希汉又率部队向新的战区转移。
  这时,榆次、寿阳之敌纷纷出动,悄悄尾随他们而来。
  8月30日下午,他用望远镜观察发现西边长凝至高坪间的山梁,有一路敌人行军纵队,时隐时现,正向东爬行,他立即向刘师长和陈旅长报告,同时命令16团谢家庆团长带2、3营占领距芦家庄12公里的高坪阵地,阻止敌兵迂回,掩护部队和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