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2008去北京 >

第31部分

2008去北京-第31部分

小说: 2008去北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字号的“郑兴德”茶庄、卖京味点心的“清华斋”,著名中医宗维鑫大夫也曾在此行医。俱往矣,如今寻得到踪影的也只有一块湖南会馆的旧牌子,而昔日的旧址之上如今是宣武区烂缦胡同幼儿园。1920年的2月至7月,毛泽东曾住在这所会馆里,并在此召开了“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如今我们能看到的仅有残留的石门墩上依旧精美的雕刻图案,仿佛还在隐约展示着往日的辉煌,透过幼儿园的栅栏门向内张望,迎面这块绘着儿童画扎着气球彩带的影壁俨然还是旧日的风姿。只是,再往里走,一溜崭新的校舍如当头一棒蓦然打断复古的乐章。“馆共三十六间,内设戏台一座、文昌阁楼一座、东厅署、望衡堂、西厅及中庭均横敞,为平时集合之所”,无处觅。
  从烂缦胡同再向东,和它并行的胡同叫做南半截胡同,这里有一座著名的绍兴会馆,是鲁迅当年的居所之一,就是在这里鲁迅写出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这些脍炙人口的名作。而他曾经住过的“藤花馆”和“补树书屋”呢?我们怀着对美好名字的向往寻觅而去,却无奈地发现这里已经彻底改头换面,昔日的朱漆大门之内,早已被新搭建的房屋分割得七零八碎,你只能走在狭窄的过道内想象这里就是曾经充满诗意的藤花馆。历史的沧桑终于淹没在大杂院的市井喧嚣之中。
  清真小吃
  知道牛街的北京人可能不很了解礼拜寺和法源寺,但是牛街的小吃却几乎是无人不晓。京城小吃可以说就是以清真小吃为主旋律,而牛街又是清真小吃的一块金字招牌。
  

延伸景点(10)
一走进输入胡同,宝记豆汁店、年糕李、五香烧牛羊肉、清真热包子的各色招牌就在马路两旁摆开阵势,玻璃柜台内摆放着五颜六色诱人的年糕,家家门口小黑板上写着炸松肉、麻豆腐、年糕坨,新出炉的烧饼和包子冒着热气,三三两两操着京片子的人们遛着弯就把晚饭拎了回去,有心急的当街就大啃烧饼夹肉,游客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顿下来,牛街就这样以最具特色的丰富小吃美食宣告了一场精彩的开场白。
  “两把刀、八根绳”,这说的就是回民的生计,“八根绳”是挑夫,“两把刀”指的就是屠夫和糕饼小贩,如今走在牛街路上还能看到很多出售新鲜牛羊肉的摊子。而牛街的糕饼小吃更是名不虚传,江米黏货是其中的佼佼者,盆糕、白年糕、黄米年糕、小枣切糕、紫米切糕、什锦切糕,光是年糕的种类就能让你眼花缭乱,当然还有驴打滚、艾窝窝、芸豆糕、豌豆黄、奶油炸糕、糖卷果、糖耳朵、螺丝转、炸排叉、面茶、灌肠、杂碎汤等等这些早已美名远播的名吃,一不留神,你会发现平常北京人青睐的传统小吃竟然全部都是牛街出品。
  位于输入胡同口对面的聚宝源旁边有一家清真超市,其中二层已经开辟成了小吃大排档,年糕钱、奶酪魏等名牌小吃也入驻其中,建议来碗羊杂汤,配上烧饼夹肉或者牛肉包子,尝尝年糕和糖卷果,甜点来份奶酪和果子干,花上20元就能把清真小吃之精髓一网打尽。
  在输入胡同甲54号有一家老爆肚满的小店,一走近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肉香,除了爆肚,这里最具特色的是五香烧牛羊肉和火烧,每天上下午各有一锅新出炉,去晚了还买不到呢。
  如果要吃爆肚,在菜市口十字路口西南就有一家爆肚冯,沿着法源寺后街一直向东走到菜市口大街就看到了。这里算是吃爆肚比较正宗品种也齐全的一家老字号,羊肚仁40元,算是爆肚中的极品,肚领、散丹、肚丝等都值得一尝,脆嫩的爆肚蘸上麻酱小料,绝对是地道的老北京口味。
  输入胡同路口的宝记豆汁店也不妨进去一坐,看看很多北京人都无法忍受的豆汁是否能够打动您的味蕾,据说这里的甜点炒草莓和炒山楂味道非常鲜美哦。
  您还可以继续沿着牛街的胡同闲逛,买上几个新出笼的牛肉大葱馅包子,或者来袋脆脆的炸排叉边走边吃,也许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又能发现新的惊喜。
  到达:乘坐5、6、10、626路公共汽车牛街下车。输入胡同在路东,有很明显的标志,马路对面就是清真超市。沿着路边再向南走就能看到礼拜寺的大门。沿输入胡同向东进入法源寺前街,这里就是法源寺所在地。再向东可以走到烂缦胡同和南半截胡同。湖南会馆在烂缦胡同101号,绍兴会馆在南半截胡同7号。
  门票:礼拜寺2元,法源寺5元。
  行程安排:主要参观礼拜寺和法源寺,然后在周边逛逛胡同,品清真小吃,半天时间足够了。可以和大栅栏、琉璃厂结合起来游览。
  作者手记
  1、如果你不是穆斯林,礼拜寺大殿是不能随便进入的,注意尊重民族信仰。
  2、法源寺一般会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六举办皈依仪式,可以观看。如果你也想皈依的话,记得准备一张一寸照片。
  白云观——道教全真第一丛林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思想,曾对古代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并且一直潜移默化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老子姓李,唐朝皇室也姓李,或许出于这层微妙的关联,唐代对道教十分尊崇。此地建观之初,远在长安的唐玄宗还特赐石雕老子塑像一尊。那时,此城还叫幽州城,此观名为天长观。
  中国人对宗教向来包容并蓄,原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在长达二十个世纪的岁月里相互交融。不仅在内容上彼此学习,就连作为载体的建筑,也在本土的浸润下日趋相似。站在山门之前,若不是门匾上刻着“敕建白云观”几个大字,也许难以分辨这是一座寺庙,还是一座道观。即便如此,仅为门前那座精美的四柱七楼木牌坊,就能感受得到它的排场。
  

延伸景点(11)
白云观的现存格局,大都形成于明初皇室的敕令重建,观名也于此时确定。前院内的玉皇殿,供奉明代铜质“昊天金阙至尊玉帝”,老律堂则供奉全真道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塑像,是历代律师传戒说法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都是观内的主要殿堂。全真七子中最为著名的长春子丘处机,曾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西游,受命掌管天下道教,主持太极宫(也即原来的天长观),并改名为长春宫。老律堂之后,建有埋藏丘祖羽化后所留遗蜕的丘祖殿,供全真龙门派后裔奉祀。
  除了东、中、西三路院落,白云观还有一座园林式的后院,宽与前三院平齐。此院名叫云集园,建于清代后期,内有假山叠石,建楼、亭、台、馆,并以游廊串联一体,十分别致。正中三清阁后的戒台,是整座园林的中心,每年春秋授戒,合格者发给戒牒,方能成为道门中不同等级的弟子。这与佛教中的戒台,有几分异曲同工之意。
  虽然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道教学院的所在,但白云观仍忠实地履行着道教全国重点宫观的作用。这座北京最大的道观,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信徒和游客。每逢春节期间,观里还举行盛大的“民俗迎春会”,年年不断,业已成为北京四大传统庙会之一。
  到达:乘320支、414路到白云观站下车或114、308、937路到白云路下车向南。
  门票:10元。
  开放时间:5…9月8:30…16:30,10…4月8:30…16:00。
  下一站:就近可到天宁寺塔看看,沿着西护城河往南走到天宁寺桥南就是。
  宣武门天主教堂——京城第一座教堂
  北京城内现存最完好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两座教堂非西什库与宣武门莫属,前者叫做北堂,后者称为南堂。
  这座宣武门天主堂是出现在北京的第一座教堂,它的建立和一位伟大传教士的名字密不可分,如今当你走入教堂大门内也首先会看到他的纪念碑,那就是利玛窦。利玛窦于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本名叫作Matteo Ricci,利玛窦是中文名。1577年,他开始了远东传教的旅程,先后到达印度、澳门,进入广东肇庆、韶州、居于南昌、南京等地,最后到达北京并常住于此直至生命的最后终结。利马窦神父是怀着对中国文明的无限景仰而来,在到达北京之前他曾刊印《山海舆地全图》,将四书译为拉丁文,用中文撰写了一本《西国记法》,在南京建立了中国第四座天主教堂。1601年,当时的明神宗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于是他修建起了京城的第一座天主堂,并和当时不少显贵的士大夫交往甚密,这其中就有后来被称为“明末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之一的徐光启。1610年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
  这座位于宣武门繁华十字路口的巍峨教堂在经过清代以来的多次修缮后早已脱胎换骨,巴洛克风格的主体建筑庄严肃穆,中式的三开间大门和外墙上精美的砖雕将中国艺术传统和西洋建筑风格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交映生辉。清朝顺治年间,在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主持下,宣武门大教堂第一次展露其雄姿,顺治皇帝曾24次亲临此地,并御制“通微佳境”匾。如今这里也是北京主堂,北京天主教三自爱国协会就设立在此处。
  走入教堂,正中高大的圣母画像提醒你进入了一个宗教的领域,绘有图画的彩色玻璃窗透露着一份神圣的安详。不由自主地放慢放轻了脚步,三三两两的教友走进来,蘸一点圣水在胸前划着十字,然后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祈祷。唱诗班正在二层排练,有幸听过一次他们的合唱,那真是纯美动听宛如天使的声音啊。教义重在传播,一旦你对其怀有兴趣,教堂的工作人员都会很耐心而又满怀真诚地向你讲解上帝之所在,不完全只是一种宗教的教义,在那些充满慈爱关怀的言辞之中你分明看到了对于生活真善美的心灵渴求。
  到达:乘地铁2号线宣武门站下车,东北口即是;102、109、105路公共汽车也可到达。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延伸景点(12)
美食:马路南面100米的崇光百货商场有一家“西堤牛排”,套餐98元。另外崇光百货商场还有大排档,各类风味齐全。向西不到一站地的新华社对面的西后河沿街上有一家“海棠居”,是座精美的四合院,经营官府菜。
  潘家园旧货市场——点石成金
  星期六的清晨,天还没有亮,大街上人少车稀,这恐怕是北京城最清静的时刻。可是,潘家园路已经喧闹起来了,在叮叮铃铃的声响中,汽车、三轮车、自行车从大街小巷汇集到潘家园路,奔向一个共同的地方——潘家园旧货市场。
  潘家园旧货市场,其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跳蚤市场,这里卖的旧货,不是一般的使用过的日用杂品和服装鞋帽,而是具有一定收藏和鉴赏价值的古旧货物,有工艺品、古旧家具、古旧书籍和字画,这里旧货中也可能有古玩、古董,但真正古董往往淹没在众多的普通旧货当中,所以叫古董市场似乎又牵强了些。既然叫旧货市场,主要就是经营古旧货物,大多数古旧货物是从民间搜集来的,比如旧瓷器、旧家具、古旧书画等等。很多旧货就是从前老百姓使用的东西,比如瓷掸瓶、铜脸盆、雕花窗棂,别小瞧这些旧货,在摊主手里分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