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 >

第20部分

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第20部分

小说: 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酝猓涞刍垢母锪酥醒牍僦疲⒅谐饕俏讼魅踉紫嗟娜ɡ撼醭邢刂疲载┫喔ㄗ艋实郏┫嗳ㄊ浦螅搅宋抟愿醇拥牡夭健U庵中问圃诤何涞奂次恢跞匀幻挥惺裁锤谋洹K次徊痪茫┫嗵锿‘掌握任免大小官吏的大权,可谓权倾朝野。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在政治体制上开设中、外朝,形成两个官僚系统:一个是由大将军、尚书(这些官职在汉初是低级官职,是皇帝的近臣)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是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武帝用近臣制横朝臣,为后来汉朝近臣专权埋下伏笔。

  武帝在位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术呢?我们先看看汉高祖刘邦为了证明自己帝王的合法地位编的故事吧,刘邦以前是一亭长,比乡长还小,也大概就是一村长级别的人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下成了皇帝总得给大家点解释吧,于是刘邦给他爹带绿帽子,说他不是他爹生的,说有天晚上,天上电闪雷鸣,天上下来一条龙进了他家,过了一段时间就有了他。还要他老婆编故事说:“我看见天上有五彩之云,哪儿有五彩之云,我就到哪儿找到刘邦”。到了武帝这里就可以找些知识分子来编故事了,董仲舒就编得很好。董仲舒说,“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天是百神的最高的君主,而皇帝是天子,那就是人间最尊贵的人。我在前面的法家论述中提到的皇权时代的主要特点是“阳儒阴法”,此处所言的“阳儒阴法”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以儒家的理论提出而实践上为法家的主张,其中有“儒家化”的法家,也有“法家化”的儒家。二为在政治上以儒家掌“教化”,而以法家掌“吏治”。故儒家“言”,而法家“行”。三在意识形态上,提倡儒家的理想,而在现实政治上实行法家的制度。就其原因是:法家指出了人性本恶,但是又维护君权,强化君权,强调君主是唯一合法的统治者,如果君主也是本恶的话,法家的理论就要招到质疑。儒家的本善理论可以从这个方面指出君主是本善的,是绝对正确的。所以皇权社会采用阳儒阴法的办法治理社会,不但从理论上解释得通,而且在实际上也很实用。董仲舒不只是将儒家理论拿来实践,而是把道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与儒家柔和到一起,可以说是改良的儒家思想,很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儒学从此开始支配中国人的意识形态。 。。

皇权时代的中国哲学与科学(二)
前面说到武帝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使用近臣制横朝臣。后来的近臣主要是由外戚组成,外戚嘛,主要是皇帝的老婆和妃子们的亲戚,因为皇帝们对自己的兄弟们多存有戒心,因为他们有很大的势力,所以外戚被重用,比如卫青就是武帝爱妃卫子夫的兄弟,身份是奴隶。但外戚势力低微听话好使不意味着他们不危险,一旦碰上皇帝年幼或者不理朝政,他们的机会就来了,到了汉元帝的时候,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儿子成帝时,成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由外戚处理政务,造成外戚专权,孙子哀帝的时候,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公元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公元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但王莽的“托古改制”彻底失败了,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社会经济大混乱。终于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光武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夺得帝位。刘秀建都洛阳,年号建武,历史上称为东汉,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尚书(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秦属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的权限;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但是后来由于皇帝年纪小,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上面是朝中的情况,在地方上,为了遏止和监督地方官员,设立了刺史一职。用来监察诸侯国和地方官员。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了刺史的权利,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当时全国分置十二州,以十二刺史分部一州。刺史除监察该州所属郡国的刑狱情况,考察长吏政绩的监郡权外,还拥有选拔官吏以及向皇帝直接劾奏的大权,甚至参与地方行政管理。刺史从中央官员转变为地方官员,到了灵帝时期,由于黄巾大起义,中央政府不得已将刺史改为州牧,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了州一级,地方政府成为州、郡、县的三层机构。此时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导致东汉末年地方割据。拥有领兵治民之权的州牧,轻而易举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地方豪强割据势力,而未被改为州牧的州刺史和郡守,也趁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至此,东汉中央政权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国进入了分裂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道家到道教的演化:道家提倡无为,清净,而且有大量的信徒,到了东汉末年已经发展为组织。主要是太平道和天师道。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信徒多达十万,正好东汉末年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在灾荒最严重的冀州太平道最为流行(当人民不能指望政府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其他的依靠)。张角见自己势力很大了,于是发动起义,因起义者头带黄巾,历史上称为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东汉政权就此土崩瓦解。太平道也失败了。天师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张道陵死后,传其子张衡,衡死后,传子张鲁。东汉末年,鲁据汉中,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西晋后,天师道逐渐分化,一部分传播于官僚中,另一部分仍秘密活动于农民中,唐宋以后的道教正一派,上承三张世系,以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为中心,是为江南各符箓道派之正宗。天师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道德经》和张陵编写的《老子想尔注》,是一种多神教,以长生成仙为其最高目标。其道术主要是通过章表,符咒招神驱鬼(例如用三官手书来治病),以及行气、导引、房中术等。在道教中,老子已经是神了,尊称“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悠哉游哉。还多了许多符咒,长生不老仙丹,阴阳五行等内容,与最初的道家思想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治世的时候,道教是躲在道观里的宗教,乱世的时候是乱民的精神支柱,所以,历来中国逢乱世,就会有人打着道教的旗号聚众。当人们对时局表示悲观时,道教在自然哲学方面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很容易俘获大量苦闷的民众,这一点是儒教无法替代的。

  与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相抗衡的另一个宗教是外来的佛教,东汉时期传入,最初被误认为是道教的一支,现存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就是东汉明帝时期由官府修建的,是佛教最早活动的证据。我在印度的哲学与科学一文中介绍了佛教,但在中国流传的主要是大乘佛教,佛从圣人变为了神,除了释加牟尼以外还有了很多佛和菩萨,并且有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天堂。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活跃,现存的许多石窟就是那个时候开凿的。唐宋时期也非常发达直到今天。

  佛教与道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从自然哲学出发(尽管是神学)。并由此引发对社会哲学的认识。所以有很多冲突的地方,历史上辩论不断,统治者也从实际出发,或抑制或发展或不偏斜,但一般是拉一个压另外一个。但从2000年的历史来看,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今天依然如此,人们办丧事的时候或请道士或请和尚,是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偏见。至于教义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介绍过了,不再重复。

  魏晋南北朝过了就是隋唐,隋始创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唐朝沿用完备。三省六部制分散丞相与中央机构权力,其中将秦以来丞相权力分予三省长官,互相牵制,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凡中央各部、寺、监及地方各部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把立法权、执行权、审议权分开是唐代官制的特点。同时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在官员选拔上采用科举制度,一改自汉朝以来的举荐制,举荐制在南北朝时期呈现弊病,地方上的豪门望族利用职权举荐自己的孩子和亲信出任政府官员,使举荐成为毫无意义的工作,利用科举考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