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君王的触动很大,各国国君都设法加强君权,抑制士大夫家族的发展,法家正是迎合了这种思想而被重用的。
法家重视的是社会的制度,其自然哲学几乎没有,如果说硬要有的话,那就是人性本恶的理论。法家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贪生怕死、趋利避害和好逸恶劳是人的普遍特征。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法家这种“性恶”的人性论,最早来自于荀子,荀子是儒家的人,但与同时期的孟子(也是儒学大师)认为人性本善相反。荀子专门写了《性恶》一文,将人的财产占有欲、权利欲、嫉妒心、排他性。通通归结到人性本恶之中。以至于被正统儒家称为异类。法家中的代表人物如:慎到、商鞅、韩非等都对儒家性善的理论口诛笔伐,表明自己支持性恶理论,商鞅说:人在婴儿时期,如果父母抚养简慢,子女长大了就会怨恨;当子女长大成人,如果供养父母简薄,父母也会有怒气,出言讥讽。父子之间是最亲近的了,尚且有的讥讽有的怀恨。都是因为他们都怀着希望对方回报自己的心态,而对方并未回报。那些被人雇佣为别人的田地耕种的人,主人耗费家用给他们美食,挑选布匹换成钱财给他们工钱,这些做法并非是爱被雇佣的人,主人的想法是:我这样做,他就会深耕细作。……所以,以利为主题,则敌人也会融洽相处,以害为主题,则父子也会疏远怨恨。《管子&;#8226;禁藏》里说:商人做生意,加速不息地赶路,夜以继日,千里迢迢却不以为远,是因为利益在前;渔人下海,海深万仞随波逐流逆水而进,冒险航行到百里之远的深海,昼夜漂泊在波浪之中,是因为利益在海水之中。所以利益所在的地方,即使是千仞的高山之上,没有不能上去的;即使是万丈的深渊之下,没有不能下去的。
由于人性本恶,就要施以重刑让人们不敢做错事,法家的逻辑是:如果刑罚太轻,老百姓见到利大而惩罚小的事情就会犯罪,而且会屡禁不止,如果采用重刑,老百姓就不敢犯罪。人性趋利,就要以利益诱惑人们做国家要做的事情。这个是法家的基本思想,也是法家的社会哲学。
法家首先强调的是法治,强调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法律的管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法家的口号,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庄王制定了外朝法规:群臣和诸公子入朝的,如果马车的马践踏到屋檐滴水的地方,执法官应砍断马车的车辕,处死车夫。有一天太子入朝,他的马践踏到屋檐下的界线,执法官果真砍了太子的车辕,杀了他的车夫。太子非常愤怒,到宫中向楚庄王哭诉,要求处死执法官。但楚庄王说:“法令的制定是为了推尊整个国家。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而执法不阿的人,是国家的忠臣,这样的大臣怎么可以随意处死?处死这样的忠臣,法令也就废了,国家也就完了,我拿什么传给你们子孙后代?”太子听了这番话,自知理屈,退避三舍,沉思反省了三天,然后回来向国君请罪。法家非常推崇楚庄王的做法,商鞅在治理秦国的时候,秦太子犯法,商鞅不能处理他,就把他的两个老师一个割鼻子,一个脸上刺字。商鞅执行法律不避权贵,与以前的刑不上大夫的周礼完全不同,打击了士大夫阶层,加强了君主的权威。
先秦法家和整个中国古代的“法治”把“法”确定为“名分”,什么是名分呢?就是财产、地位、权利的归属权,比如法家经常提到的兔子的名分的故事:当一只兔子在大街上跑的时候,前提是这只兔子没有归属(也就是没有名分),那么大家都去追逐捕捉,而市场上有很多的要出售的兔子,但没有人去追逐捕捉,原因是人们知道这些兔子有名分,也就是有归属权,如果去捕捉就属于偷窃或者抢劫,因为会受到惩罚而不敢,法家用这个故事来解释名分是先天就有的。但先秦和古代的法家又都认为,制定法令或确立“名分”的权力应该只属于一个人:君主。这就是所谓“生法者君也”。《管子&;#8226;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君”。也就是说立法权、执法权只有君主才有,强调所有人的名分都是君主定的,不论是是官还是民。《韩非子&;#8226;扬权》说:“道不同于万物,君不同于群臣”。
关于吏治,法家主张以法代忠,认为忠是有害的,也就是主张法治而非人治。慎到说:圣明的君主役使人臣,要让臣下忠诚自己,但不是超出他的职权,要让臣下忠于职守,而不超过法规的范围。因此,如果规定人臣修饰不得超出自身之外,那么臣下就没有人敢凭他的好品德而骄傲炫耀了。恪守职责的官吏,每个人都应该去做自己职责以内的事,而不敢越权或渎职。官吏人人敬业,按自然之理去为君主效力,这样的社会就是治理得最好的社会。即使国家灭亡了,也不是国君一人的错,即使国家治理好了,也不只是君主一个人的能力。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关键在于依法役使群臣,使他们各尽其职,而不在于人臣是否有忠诚的品德。所以说,如果天下人个个守法尽职,那国君也将因此受惠,如果天下人人都想竭力去表现忠诚,那就会危及整个国家。在慎到看来,如果一个君主以“忠”作为评价人臣的标准,可能会导致人臣个个揣测君主的意图,对君主曲意逢迎,会使君主形成一时的情绪或主观好恶来取舍人臣,这样会妨碍“事断于法”,造成对“法治”的双重破坏和否定。这样的君主是不懂得依法治国的道理的。国君对臣下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先为他们制定出明确的制度法规,规定好臣下的所有职责,然后依制度来督促、核查。商鞅也说:“明主不滥富贵其臣。”臣民要想得到富贵,必须依耕战之法获得。如果人臣因为君主“废法作私”,随意给予他们爵禄然后才表现忠诚,这种忠诚是虚伪和有害的。所以说“治主无忠臣,慈父无孝子。”
法家在吏治方面还主张不尚贤,《韩非子&;#8226;忠孝》篇说过一段大意如下的话:臣子侍奉君主,儿子侍奉父亲,妻子侍奉丈夫。顺从这三者,天下就治;违背这三者,天下就乱。这是天下永恒不变的原则。圣明的君主虽然使用贤臣但不改变上述原则,这样即使是君主的德才不好,臣下也不敢侵犯他。现在尊崇贤人、任用智者而不按照常道办事,是倒行逆施的原则,而天下的人却常常认为是正确的治国方法。所以,田氏在齐国篡夺了吕氏的政权,戴氏在宋国篡夺了子氏的政权。这些都是贤能而且有智慧的人,难道能说他们愚蠢而且不贤明么?像这样废掉常道来尊崇贤人,国家就混乱;抛弃法度而任用智者,君主就危险。所以说:要尊奉法制而不要崇尚贤能。法家认为治理国家要靠规则,法度,而不是那些被人们认为是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法家认为“尚贤”和倡导“忠”一样,是和“法治”不相容的。“法治”要求“事断于法”,一切都按法定的职责来“循名责实”,现在你却宣称要用一个纯道德的抽象范畴作为衡量官吏优劣的标准,这无疑是由客观公正走向主观随意,由“法治”走向“人治”或“身治”。而“人治”比无“法”更糟糕。因为一个人臣是否是守法的官吏,依据人臣本人的言词或君主的主观判断都是靠不住的,而只能根据他的行为。就我看来,法家提倡的不尚贤、不尚忠不是不任用忠臣、贤人。而是根据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的,人们都认为忠臣、贤人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比如管仲,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可以说是一个甩手掌柜,国家政事全部委托给管仲,自己则吃喝玩乐。国家在管仲的治理下非常强大,称雄一时。后人提起这件事都认为齐桓公找到了一个忠臣、贤人来治理国家。后来的诸葛亮也常自比为管仲,而诸葛亮本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贤人,这个我就不说了。法家的意思是要把忠臣、贤人也要置于法律的管制之下,不能因为君主和人们认为是忠臣、贤人的人就给予超越法律的权利,因为主观的判断是有错误的,要依据法律的规定对每一个官吏进行考核,有功的赏,有错的罚。而不管他是人们或者君主本身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人。这一点与儒家极力推崇使用那些贤人忠臣来治理国家是正好相反的。
法家强调法治,同时还强调“术”。什么是“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权谋之术。有个故事:韩昭侯曾派巡骑巡视县城,发现南门之外有头小黄牛在路边田头吃禾苗。韩昭侯叫巡骑不要把这件事讲出去,然后下令责备官吏失职,并让他们上报县城三乡牛马吃禾苗的情况,谎报数目将加倍处罚。官吏们报上来数目,但漏掉了南门外小黄牛吃禾苗一事。韩昭侯便说数目不对,让官吏们核查。结果,官吏们既弄清了南门外小黄牛吃禾苗的事,更对韩昭侯的明察秋毫感到神奇,个个提心吊胆,不敢再说一句假话了。
还有“势”,什么是“势”,就是政治权利。《慎子&;#8226;威德》说:在社会上贤德的人会屈服于无德无才的人,而无德无才的人也能制服有贤德的人,这都因为权势轻重和地位的尊卑不同。如果让尧做个平常百姓,恐怕他连自己的邻居也指挥不动;而等他做了君王,就能做到令行禁止。由此可见,贤德是无法让不肖屈服的,而权势却足以让贤德的人俯首贴耳。法家说这个是针对儒家的贤人至上的学说的,指出没有政治权利,再贤德的人也是无用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国哲学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五)
最早任用法家治国的是分了晋国的士大夫家族魏家,分了旧主子也会想办法避免自己被分掉,于是魏文侯采用法家的思想,强化君权,就任命李悝为相(李悝是子夏的学生,而子夏则是孔子的弟子。)主持法家改革——相是文官之长,总令政务.从而使得魏国最早成为将、相分制的国家。李悝的法家改革思路.就是取缔分封,从而革了那些世袭大家族的命,使他们无法在封地亡拥兵自重,凭空坐大.威胁君权了,这也是法家改革的根本举措。除掉了士大夫后,建立郡县,由君主直接委派官员(这里面有很多不是贵族的平民)治理,想撤换的时候一张命令就可以了。在其他方面如:农业上规定:(“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就是说,同时播种程(小米)、黍(黍子)、麦、寂(大豆)、麻(麻所结的实),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灾害。这是主张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怕种单一的粮食作物迟到灾害就难以补救。又实行“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
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法典,大大强化了“王者之政”。李悝的《法经》分为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六篇,以后“秦汉旧律,其又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李悝因此被成为法家的鼻祖。
孔子弟子的弟子曾申收了个弟子叫吴起,曾申听说自己的弟子吴起的妈妈过世了。于是根据儒家的规矩叫吴起回家守孝三年,吴起不去,曾申大怒,不再认吴起这个弟子,吴起只好自学兵法。不巧齐国来攻打鲁国,鲁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