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恶女从良 >

第169部分

恶女从良-第169部分

小说: 恶女从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三天。却听说王爷请了文府及京城各世家的家主过去议事,赵老太太就越发的沉不住气了,让人叫了五子过来。指着鼻子骂道,“你还真要等文府起势再去低头不成?我告诉你。到了那个时候,你就是低头,文府也不会多看你一眼,一时有大把的人让他们选一个,旁的不说,那文家的姑娘还没有破身,到时只要让人验身照样嫁个好人家。你别以为我在不你的府上,就不知道府上传的那些流言。说什么文家的姑娘早在出嫁前就失了身子,若真是那般,你们新婚之夜也不会吵成那样,我看是你喝醉了,根本就没有碰人家,然后还与人家甩脸子。再往深了说,文家的姑娘真是婚前**,也没有这么大的脾气敢和你发,有点脑子的都能想到,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蠢货。”

    赵玉樊心生不瞒,“文家起复,咱们赵家也起复。我就不相信别的人家看在赵家,哪个敢娶她?我还没有休她呢,她想改嫁也得过我这一关。”

    “赵家起复?那是你几个兄长起复,也不是你父亲起复,你还仰仗还靠不上前,你也不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现在想着靠兄长来了,你要是好好的在你大哥面前低头,何至于现在让文家这样拿捏着你?现在你就去文家负荆请罪。听到了没有?你若是不听我的,日后有什么事情。也不用再求到我这个当母亲的面前来了。”赵老太太不愿再和儿子多说一句话。

    这个她从小宠到大的儿子,太不给她争气了。让她在丈夫和儿子们面前丢脸,却是这般教悔都不知道悔改,怎么能不让赵老太太生气。

    赵玉樊现在除了母亲,谁也靠不上,眼下见母亲生气,忙低头认错,“儿子知错,还求母亲莫生气,儿子这就去文府认错,定把人接回来。”

    “你能这样想说明还有救,去吧,在那里文家是打是骂,你都不要解释,只认错就行。”赵老太太见儿子低头认错,心也软了,临走时还不忘记叮嘱一番。

    赵玉樊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整个人垂头丧气的去了文府,只可惜文府根本没有让他进去,赵玉樊又羞又恼,可想到母亲的话,只能跪到了文府的大门外面。

    平日里的富家公子,今日落迫到要跪在外面的下场,赵玉樊紧握着拳头,心下却又是把文慧给恨了个彻底,只想着等把人接回府后,再慢慢的收拾她。

    赵玉樊这样一跪,原本不想搭理他的文家,现在却不能不管了,不然在外人眼里看来,到也觉得文府太欺人,更何况一个男子做到这般,有再大的错也抵了,夫妻二人也不过是打架,更没有别的大事。

    文老爷心底不甘,也没有办法,直接让妻子将女儿打发回去,文慧那边还不想回去,可看着母亲犀利的目光,不敢多说了,只能带着丫头出了府,扫了一眼赵玉樊,先行上了马车,按往长来说赵玉樊多是等着被人扶起,此时也知道这样行不通,看到人出来,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上了马车,与文慧一个里一个外,两人才回了府。

    到了府里之后,赵玉樊先怒气的下了马车,直接去了后院,文慧原还等着他跟自己低头,看他这副样子,心里越发的委屈。

    “马车调头,咱们回文府。”

    “姑娘,回来的时候夫人交代,让奴婢劝着姑娘点,万不能因一点小事就闹得回府,到时让人说姑娘任性。”凤丫在一旁劝着,“奴婢看着老爷也只是在气头上,到底是个男子,为了求姑娘回来,都跪在了府门外面,眼下亲王府那边正是用人之际,老爷却这样的做,自然是被他人看不起的,怕是到时连壮途都要受影响了。”

    “他受影响了还能怨到我身上不成?我可没有求着他去下跪,他若真的在乎我,也不会在新婚的时候就给我那样的侮辱。”文慧早就死了心。

    从被赵玉樊动手打的那一刻,她就死心了。

    她脑子里那个温柔的男子,原来竟是这样的真面目,幻想破灭了,现实的残酷让她也再假装不起来去哄对方,也知道回府也不过是两人冷战罢了,或许这辈子就这样了。

    两个丫头看到主子这般,也不敢再多说,扶了人回了正院,只见三个侍妾早早的等在了那里,见文慧过来,齐上前来见礼。

    文慧早就知道赵玉樊有三房侍妾,以前在乎的时候,自然是把三人当成眼中的钉肉中刺,可是现在却不同了,不在乎那个人了,三房侍妾与她也没有关系了。

    “我向来喜静,你们日后也不必过来请安,好好把老爷服侍舒服了就行,都下去吧。”不理会三人脸上的错愕,文慧大步的进了屋子。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才往回走。

    任她们怎么想,也没有料到夫人是个这么好说话的,甚至一点婢气也没有,更没有立威。

    偏人就是这样,越是这般,才越发的紧张让她们不敢相信是真的。

    赵玉樊那边知道了文慧的作法,冷笑,“算她知趣。”

    只以为文氏是怕了他,才会这样做。

    为了治一治文氏的脾气,当天晚上赵玉樊去了小妾的房里,并没有正房,接连几天看到文氏都没有生气找茬,只以为是把她震住了,心情自然是大好起来。

    外面,去亲王府回到家里的各世家,做的事情便是写信,给自己的门生,这样一来,众人也算是投靠到了亲王府的门下,一时之间虽然铜川这里很安静,却有风雨欲来之势的样子。

    连赵府三房的婚事,都在安静中办完了,高氏看到大房没有来人只送了东西过来,也知足了,特别是眼下投奔了亲王府,女儿的婚事也不用再担心了。

    半个月后,京城传来战报,世子攻下京城,以清君测的名义而夺下了京城,亲王府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派了钟毅带兵去了京城,又叫了赵玉珩到府中议事,赵玉珩却是三天后才从亲王府出来。

    莫氏见丈夫一脸的浓色,清退了左右的下人,夫妻两个坐在屋里说话,“王爷定下下个月初进京,这还有近二十天的时间,你也让府里的人收拾一下东西,咱们与王爷一起进京,这次进京怕是再也不能回来了。其至其他的世家,也一同回到京城。”

    赵玉珩的脸上并没有欢喜之色,“只能江南那边平定下来,蕃王承认王爷,王爷的大事才算成了,所以此番进京,不知道是福是祸,若有兵败之日,我也不能背弃王爷,夫人你可想好了?”

    “我既嫁了夫君,夫君去如哪里我便去哪里。”莫氏淡淡一笑,“东西也好收拾,咱们家东西不多,你也是知道的,这些年要是没有王爷赏你,咱们家早就见底了。”

    赵玉珩笑道,“我就怕你适应不了京城的生活,不过你放心,等到了京城,你便按着你的性子来,那些什么交际不喜欢就不去弄,咱们又不是靠裙带关系才爬到这个位置了。”

    莫氏忍不住笑了起来,“老爷放心,就是老爷让我委屈自己,我也做不到,我这性子是吃不得亏的,到是怕别人在我这里吃了亏。”

    她叹了口气,“只是这样一来,喜姐的婚事又要往后拖了,王爷虽让世子建功立业,但是差不多也行了。”

    就那么一个儿子,还舍得出去,难不成一点也不担心?

    “放心吧,我知道你担心什么,现在还没有把女儿嫁过去呢,你就担心上了,更不要说王爷了,安哥是个好的,若是他连这点都做不好,将来又怎么能揽下这李家的江山?”

    莫氏笑了,“罢了,那我去跟喜姐和渊哥说一下,让他们也些准备。”(未完待续)

    ps:夺权之类的只一笔带过吧,八八主要写感情戏啊,丫头们,粉红票的投起来吧。
第134章 喜庆(一)
    莫氏去了后院,元喜听说要迁回到京城,半喜半忧,喜的是不用像上一世那样担心父亲会战死杀场,忧的是京城那是她不敢回忆的地方,可又一想这一世与上一世不同,她离开了庄启源,家人也好好的,一切都不同了。

    “整个家都搬过去,二十天也不算从足,我这边的院子还有渊哥那里就由我来收拾吧,母亲现在肚子这么大,到底也不能再折腾了,上路的时候也不能赶的太紧,有入画几个帮着我到是可以放心,至于邓姨娘那里,就让她们自己收拾吧,府里的下人家生的都带着,不是家生的问他们自己的意见,不愿去的就让他们自己赎身出去,跟咱们去的自然是咱们把全家都给安排好了。”元喜原本只想说几句,却没忍住说了一堆,最后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也只是想到哪说到哪,母亲定是比我还知道的细心,我就不在这里卖弄了。”

    莫氏笑着拉着女儿的手,“哪里是卖弄,原本我觉得头疼的事情,你这么一说,我到觉得简单了,娘的喜姐真是长大了,能帮娘分担事情了,既然这样我看这些事情就由着你来安排吧,总该让你上上手,毕竟以后要嫁人的,嫁了人什么事都得你亲力亲为,与其到那个时候有不足的地方,到不如现在就历练一下,这样将来你嫁出去了,娘也放心。”

    “娘,你要是想让女儿弄,女儿便弄,现在说什么嫁人的,你再这样说女儿还真不弄的,也省着被你打趣。”元喜到不觉得害羞,“眼下各家急着嫁女。不过我看这样一回京城,怕是又要端起身份来了,到时不嫁的人多了。娘也不用总急着把我往外面嫁。左右大家都不着急,你也不用急了。”

    莫氏脸上的笑意越发的浓。“你这孩子,什么事都看得明白,娘到不希望你看得明白,长大了明白道理了,就少了一份快乐,记得你像孩子的时候,每日里往外跑,我想拉都拉不住。那时总想着你长大就好了,可现在看到你长大了,脸上的笑容少了,娘到不希望你长大了。哪怕一直是个孩子,可你也是快乐的啊。娘也知道那些事情你不放在心上,可是换成了谁经历了那些事,都不可能当没有发生过。这京城啊,我还想着是一辈子都不会回去了,却没有想到还是要回去。”

    元喜一直知道母亲当年在京城里过的也不开心,“放心吧。一切儿都会好起来的。”

    “傻孩子,娘又没有老,娘怕什么。何况现在老太太也别想再压着我,我就是不喜欢京城里那些女人围在一个圈里算计,罢了,他们算计他们的,咱们过咱们的日子。”莫氏看女儿反过来安慰自己,心里到有些不好受了。

    元喜抿嘴笑了,把莫身边的入画和忍冬留下帮忙,待书和诗语两个扶着莫氏回去,元喜先让绿竹去元娘和邓氏那边送信。把收拾书房的事情交给了入画去管,自己则带着忍冬先整理府中下人的名单来。

    同样热闹的不单是赵府。还有其他人家,特别是京城里的那些世家。格外的高兴,回到京城不说,还能官复原职,怎么能不让他们高兴。

    大房这边邓氏得了信之后,就暗暗后悔,“你看看你这孩子,当初要是听我的话,等到了京城,以老爷的身份还不知道会给你找一家什么样的好亲事,现在好了,当个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