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恶女从良 >

第14部分

恶女从良-第14部分

小说: 恶女从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吧。”赵元喜到没理会她,“祖母让你过来可有什么话?”

    “老太太不放心姑娘,让奴婢过来看看。”梳枝站直身子,眼睛往纸上望,隔了几步远,根本看不清上面写什么。

    赵元喜手上的笔快速的游走,一边冷哼道,“我还死不了,没有父母撑腰,哪里像五妹妹,如今救了太子,这可是风风光光的回府了。”

    “五姑娘昨晚起了疹子,怕传给府中的其他人,已经连夜被人送到庄子上去了,老太太怕二姑娘心里误会,对叔伯们生出不满,这才让奴婢过来看看。”梳枝低下眼帘,“奴婢看姑娘在这里写书信,等回了老太太,老太太心下也不会担心了。”

    赵元喜的唇角勾了勾,露出一抹嘲弄来,“我不过是写信给边关的父母,让他们过来接我罢了,不会儿这个也不能做吧?出来的时候,到也没有人交代我不能给家人写书信,要不等妈妈去府里问过回了话,我再写?”

    话里粘刺,梳枝知道是惹到这位了,不急不缓道,“原来姑娘是要给大老爷写信,这到巧了,府里老太太也正要给大老爷写信,送信的人还没有走呢,不如姑娘写了奴婢带回去,正好一同捎给大老爷。”

    然后让你们把信扣下?

    想到上辈子直到自己被赵元婉鼓动的失了名节,又被赵府厌弃,嫁给庄启源之后被人冷落在后院,直到那时才见到家人,心下就是一片冷意,若是早些有家人给自己撑腰,指点自己,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如今丞相府指望着用赵家的女儿拉拢关系,自己又岂会沦为他们手里的棋子,重活一世,自要好好活才是,万不能再着了他们的道,如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回到父母身边,远离他们。

    隐隐记得前世,番王篡位,也就父亲所在番地和硕亲王那边最是安稳的。

    “我的信送驿站就行了,我的性子急,多一天也不愿等,就不劳烦妈妈了。”赵元喜落下笔,接过房妈妈递来的帕子边擦手,一边笑盈盈盯着梳枝,“昨天庄公子来,要了我身边的一个服侍丫头过去,虽是我身边的丫头,可到底也没有禀报过祖母,劳烦妈妈回去的时候跟祖母说一声,也省着传出什么闲话来,又闹得我一身的不是。”

    “姑娘身边的贴身丫头怎么随意送给别人,与规矩也不附和,姑娘这太样做冲动了。”梳枝见信拿不过来,只能从这里找理由,“无缘无故的将人送给别家的公子,不管原由如何这也是不合规矩的,姑娘虽在庄子上,送个丫头也不必急于一时,大可让人送府里送了信,得了老太太的话,由老太太做主再转送过去,到也不失礼数。不然这般,让人议论起来,到觉得是姑娘藏了别的心思,而坏了姑娘的名声。况且姑娘深在闺中,不知道外面的险恶,驿站虽是官家的,却也不把握,信丢了是小,姑娘的写的东西万一落到哪个男子手中就说不清了,不如奴婢带回去,由府中派的人送到大老爷那里,出了什么差错也有说法。”

    说的合情合理,如果不是最后一句话,赵元喜真觉得她是在为自己着想,可惜说了那么多,不过还是有目地罢了。

    梳枝的话落,赵元喜并没有急着接过话,而是慢条斯理的把信封印好,屋里突然静下来,这感觉让人并不舒服,就像黑夜里的闹市,突然变得漆黑一片,让人的心也忍不住提起来,从心里透着害怕。

    不过一个不知道规矩的姑子,梳枝跟在老太太身边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可心就忍不住提起来,这感觉说起来还真怪。

    “妈妈跑一趟,把这信送到驿站去吧,给对方十两银子。”

    语音刚落,梳枝只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面上不显,“二姑娘,奴婢说的句句是为姑娘着想,姑娘还要一意孤行,就不怕府里的老太太知道了会恼了姑娘?”

    “我没有听说过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还会惹恼谁的,妈妈拿我当不知事的孩子好诓骗不成?妈妈只管去祖母那里回话,若祖母恼了我思念父母之事,我就跪着去祖母那里请罪。”赵元喜静静的盯着她。

    梳枝打了个冷战,扫了房妈妈脸上闪过的得意之色,只觉得没有面子,声音一沉,“奴婢跟在老太太身边多年,虽不全了解老太太,可也知道姑娘这样做,老太太定会不喜,姑娘也不想惹老太太不高兴吧?”

    “奴婢到觉得老姐姐拿大了,我们姑娘不过是给老爷和夫人写封家书,哪里又做错了?弄的像错了天大的错一样,就是在大牢里的囚犯给家里人送封信也不没有被拦着的道理。”房妈妈看梳枝拿大,也不高兴了。

    “老奴可是一心一意的为二姑娘着想,二姑娘不领情便罢了,只是老太太怪罪下来,姑娘可要想好了。”

    梳枝的话刚说完,一道嘲弄声从门口传来,“我虽不懂那些什么规矩,却也没有见过功大压主的奴才。”

    看过去,不知何时李习安一身病态的站在了门口,目光灼灼的看着赵元喜。

    【明天是中秋了,祝丫头们中秋快乐啊,在下面的留言里和打赏里看到了几个丫头的身影,谢谢大家的支持喽】
第二十五章 误会
    梳枝并没有因为李习安的话而害怕,到是眼皮一耷,重声提醒道,“李表少爷,深宅内院,又是外男,闯进闺阁这可不合规矩。”

    赵府和包府两联姻,有什么宴会包易总会跟包老夫人到赵府来,李习安就跟在包易的身边,一个下家失去父母的普通人家子弟,能到赵府全凭包家的脸面,自己又哪里有身份可言,常言说的好丞相府门前七品的官,梳枝平日里得赵老太太重视,府里的主子也要给她几分颜面,她又岂会把李习安放在眼里。

    “我是最不把那些什么规矩礼数放在里的,妈妈也是知道的,在府上见过妈妈,知妈妈是老夫人身边看重又知礼数的人,妈妈这次见了我怎么忘记见礼了?连妈妈这种最熟悉规矩的人都忘记规矩,可见那些虚礼也是骗那些好欺负的人的。”李习安说的刻薄,“这是深闺,我却受赵姑娘照顾,有恶奴欺主,我还顾虑那些规矩而不出头,到是没有良心的人,妈妈以为如何?”

    “有外男闯进姑娘的闺阁,奴婢若还顾着规矩见礼,不说旁人,奴婢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老夫人这些年来的眷顾。至于欺主这样的罪名奴婢也是万担不得的,不过是劝诫姑娘几句罢了。”梳枝抬头迎视李习安的目光,丝毫不见惧意,“还请李公子移步到前院,莫坏了我家姑娘的名声。”

    “我若是不走呢?你又拿我如何?”李习安不退反进,大步的往梳枝身前走。

    他大病未愈,气势上就弱了些,说完话还猛咳了两声。

    几句话不过片刻间,直到这时才赵元喜才插进话来,“嬷嬷,扶李公子回前院。”

    纵然李习安是有心帮自己出头,此时却也是乱了规矩,让梳枝抓到了把柄,到把她的错给掩饰下去了,赵元喜当然不会给梳枝这么好的机会。

    梳枝不勉脸上露出得意之色撇了李习安一眼。

    李习安就恼怒的跳起来,猛咳一阵才指着赵元喜喊道,“你这女人好赖不分,我帮你出头惩治这个恶奴,你还向着她,好好好,以后让下人踩到你头上,小爷都不管。”

    又一把甩开上前来扶着自己的房妈妈,“小爷还没死,自己能走。”

    怒气冲冲的走了。

    房妈妈脸色不好,忍不住回头跟主子埋怨,“姑娘,看他的样子也快好了。”

    不然怎么能力气骂人。

    姑娘明明是好心好意,他却只知道在这里给姑娘添麻烦。

    梳枝心下越发的得意,在硬气又怎么样?还不是得低头服软?

    赵元喜知道李习安误会了,可是此时也没有时间跟他解释,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对付眼前的梳枝的身上,“李公子不懂规矩,那也是包府的事情,外人也管不得,天色不早,庄子上的东西还不如府上下人吃的,妈妈也吃不惯,现在赶回城内时辰还来及急,祖母怕是也等着妈妈的回话呢,莫让祖母着急。”

    “那姑娘就把信交给奴婢吧,奴婢正好一起带回去。”梳枝丝毫不肯退让。

    赵元喜冷下脸,声音也不由得提高,“妈妈,跃居了。”

    梳枝忙说不敢,“奴婢这般做也是为了姑娘着想。”

    赵元喜打断她的话,“着不着想是妈妈自己的事,我应不应是我的事,大小我也是个主子,要怎么做上有父母和祖母,还由不得看一个下人的脸色,妈妈今天既然来了,我也正好有几句话要带给祖母,我来庄子上时,祖母说是静养,吃的却是馒头咸菜,丞相府的下人也是二素两荤,我是丞相府嫡出的孙女,这怎么就连个下人都不如了?若是丞相府真少我这点口粮,只管直说,虽然父母不在身边,我自己还有些首饰细软,拿出去当了,总能换些银子。”

    梳枝的眸子闪了闪,“二姑娘放心,这话奴婢自会带到,奴婢的话也劝过了,孰轻孰重姑娘也明白,既然姑娘决定了,奴婢就先回府去给老太太回我话。”

    人福了福身子,走到门口了,赵元喜才叫住她,“庄上有外男也不合适,妈妈就一同把李少爷也带回城送回包府吧。”

    李习安性子暴虐,上辈子听说他从来不管自己是不是寄养在包府的外家子,就连包大人的面子都不给,今下受了梳枝的气,又误会她不识好歹,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可发,坐梳枝的马车回去,以李习安的小心眼不会报复回来才怪。

    不要说上辈子,就是这辈子想来梳枝也该知道李习安小心眼又爱报复的性子,她先前得罪了李习安,又是她说的不合规矩,若是不带李习安回去,那就是否决了先前自己说的话,回府里也交代不了,可是带人一起回府……。

    梳枝进退两难,不等她开口,赵元喜已经吩咐身旁的房妈妈,“妈妈去帮着收拾一下。”

    根本没有给梳枝说话的机会,直接就做了主。

    梳枝憋着口气跟着房妈妈去了前院,李习安正在生气,连绿竹上前来服侍都被赶了出去,现在听说让他跟着梳枝一起回城,李习安薄唇边勾起一抹戾气,冷冷扫了房妈妈一眼,才从榻上起身。

    “我空身来,有什么可收拾的,把你家主子那套虚礼收起来吧。”

    看李习安还怨恨自家的主子,房妈妈忍不住回道,“李公子,我家姑娘一个人孤身在京城,身边没有父母,如今被发落到庄子上,不顾规矩收留你们,眼下被一个下人教训,还没有一句怨言,你不感激到罢了,还怨起我们姑娘来,未免也太无情了些。”

    李习安阴着脸,“小爷又没有求着你家姑娘收留,多管闲事。”

    一甩衣袖出了屋。

    房妈妈气得脸都黑了。

    等看着青篷的小马车走了,房妈妈回到后院就忍不住埋怨起来,“哪有这样的人,包府的两位少爷也是,一句谢也没有,难怪一个个的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