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 上-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林致远这位新科会元,早被某些尚书大人盯上了,或者该说,会试大榜前百名,只要不出大乱子,都能得个好差事。
皇上的贴身太监戴权用尖细的嗓音读道:“今科殿试,乃是陛下爱惜人才,充裕国家栋梁所开,众位学子,理应爱惜羽毛,勤勤恳恳,以免十年寒窗付之东流。”戴权语音一顿,扫视了下面的举子,“御试开始”
小铜锣一响,众人忙席地而坐,拆阅桌上的策论试题。不大一会儿便有人开始脸色发白,殿试与前两科就不同,只有一道,是皇上亲自命题,也不用人誊写,最后会直接面圣。
时间为一个时辰,众人根本来不及多思考,拿到卷子之后便要开始下笔。写字慢的人连打草稿的功夫也没有。
百余年的功夫,殿试的制度越加的完善,在以前,状元考的不是文章品相,而是速度,谁先交卷谁便是赢家,这也导致了真人才的埋没,文思敏捷、下笔千言固然是人的才气的一种体现,但仅以此确定名次高下,终究有失偏颇。再者,一榜接一榜地都是先交卷者成了状元,而一当了状元,不仅名气大、入仕起点高,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风气败坏。
前朝开始遏制了这种行为,及至今日,大殿之上再无人敢以快拼好。
不过,今日这卷子,也出不了几个神速之人。
只见白色玉版纸上写道:“制策曰:昔列圣只相继大统一而驭宇,立纲陈纪,礼乐昭明,当垂衣以治。。。。。。”全文共一百五十六字,从古代圣王统一四海后,推行三纲五常,礼乐治国,谈到蛮夷边疆战事。
林致远暗暗吸了一口凉气:好犀利的兵戎之策啊真是该死,他一早该想到,会试的时候皇上出了一道里仁为美,殿试的时候又怎么能缺少联系?
林致远也不打草稿,而是紧闭双目,陷入了冥想之中。
佟太傅在皇帝身后看的分明,心道:好小子,怎么跑到这儿来睡觉了?没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奋笔疾驰,偏他异常的醒目要知道,林致远能中会元,多少人在那儿眼红呢,户部的蒋侍郎,盯自己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就想用个借口找自己的麻烦呢所以。。。。。。 林家小子,你可不能犯浑啊
戴权见佟大人额头上冒汗,不由得轻声问道:“佟大人,你是身体不适?”
佟太傅干笑,顺势用手摸了一把汗:“没事儿,就是有点热”
坐与他们身前的皇上头也不回的嗤笑道:“老大人是紧张的吧放心,你相中的那个未必就是绣花枕头,我倒要看看,今科能出几个得用之人。”
时间飞逝,半个时辰之后,林致远猛睁眼,提起笔,就见他笔法飞快,连片刻的思索都未用。林致远左右的人本就犯着迷糊,不知道该怎么措辞,猛见身旁的林致远像神魔附体似的,早呆住,连笔上的墨点往下坠都没发现。
皇帝一直在观察林致远,突见这小子的举动,不由得起身到了大殿中间,直奔林致远而去。林致远貌似并未有所察觉,反倒是沉浸在自己的境界中,多年来练就的好书法这个时候发挥了大作用。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帝王的威严自古便深刻于百姓心中,无论他是明主,亦或是昏君,只要身披黄袍,就能震慑人心。所以当今天子这么一下御座,众学子们皆惶恐不安,眼神乱瞄。
佟太傅亦步亦趋的紧跟在后,别看他上了年岁,但是这老头平日善于养生,什么值钱吃什么,家中又有专门教习打拳的师傅,内外兼修,佟太傅的身子骨儿特别结实。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看的这叫一个艳羡,明明比自己的年龄要小,真真是气人。
戴权上前几步,悄声问道:“皇上,这位就是新科会元,姑苏林致远。”
皇上一摆手,示意他不要出声,自己则立于一旁,静静的查看林致远的试卷。初时还不甚在意,但越看越惊讶,每读一句,心中不由得重新打量这少年。天子有天子的骄傲,殿试尚未开考前,他就已经想好了,会试由佟太傅做主,可是这殿试轮到自己了吧林致远太过年轻,三元及第,名声虽好,但只怕将来起点过高,心性不稳。再者,若是能挫一挫他的锐气,在青年时加以磨练,也不算白白的浪费了一个好苗子。
但是,这种想法在看到林致远的策论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看答者,只读策论,皇帝完全猜不出这篇兵戎策出自一个十七岁少年之手。笔法老练,立论新颖,言辞犀利,正符合皇帝的雄心壮志。
只可惜。。。。。。这年纪还是太小了些。
皇帝一言不发,转身出了保和殿,身后的众位大人面面相觑,忙加快脚步跟了上去。工部尚书拉住了戴权,问道:“公公,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啊?”
戴权似笑非笑的说道:“老大人可是为难我了,这皇上的心意谁能猜测?谁敢揣测?咱们只需干好自己分内的事儿,您说呢?”
工部尚书望向戴权远去的身影,哼道:“不就是收了蒋家的银子嘛也不是什么清高的人,在我面前装蒜。”有相熟的大人笑道:“得了,你和他斗什么气,皇上刚刚的意思你还不明白?咱们又要出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公喽。哎,说好了,这回我们可少了位刑部令史,已经预定这位,别和我们抢。”
工部尚书说道:“你们刑部凑什么热闹?找令史,去军营啊哪位将军身边没个军师,谋士用这里面的人,你也不怕大材小用”
二人正斗嘴,就听里面传来小锣的声音,一个时辰已到,户部开始收卷。
殿试成绩出来的很快,第二日,二、三甲的名单就已经摆在了皇帝的面前。一甲三人,并未排名,只是将卷子呈与皇上御览,二甲七人,这传胪的位置也未定,皇上见此心中有些不悦。问道:“怎么?难道事事都要朕亲力亲为?”
“陛下,”礼部侍郎一拱手,“今科人才济济,臣等不敢擅自定夺,惟恐埋没人才,所以才等皇上亲临。”
本朝惯例,会试作为主考,殿试的时候便不可充当要职,以免有人假公济私,佟大人现在隐隐成为下任礼部尚书的热门人选,和现任之间的关系称不上剑拔弩张,但也说不上是什么和睦。 所以,佟大人尽可能的让自己减少关注,轻易不肯开口。
皇帝微扫了一眼躲在角落里的佟太傅,继而垂首看桌案上的卷子,案头密封,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考官作弊的可能。皇上审阅一番,抽出五张,并没有什么顺序的摆好,说道:“起案头吧”小太监拿来银叶小刀,小心翼翼的将牛皮封头卸下。
五张试卷:扬州郑晏、京都姚承允、京都蒋溟、姑苏卫桓、姑苏。。。。。。林致远。
PS:周末又要到啦,明天可乐美美会不会大发慈悲,给惊荷一个小小的推荐呢?我好期待啊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銮殿上众说纷纭
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銮殿上众说纷纭
(群里的书友们要看二更,但是二更比较紧张,惊荷熬夜写了这张,只能算作今天的文了。这周继续监考,晚上回家存明天的稿子,所以。。。。。。今天只有这一更。大家晚上就不要等了,周末依旧双更)
众位大人眉眼也不抬,谁也不肯在这个时候说话,唯恐会错皇上的心意。
皇帝不满意的看向不声不响的众人,一指桌案上的试卷,说道:“怎么?不都是想来我这里要人吗?现在大好的人才就摆在眼前,你们都成哑巴了?迟大人,你来说说,这五人之中,谁人更胜一筹?”
迟大人是礼部尚书,也难怪皇上先点他的名字,若是连负责天下学子读书的礼部都不能说出一二来,这朝廷养他们作甚?
迟大人往前迈了两步,拱手说道:“臣。。。。。。窃以为,状元之衔极重,自本朝开国以来,共出过三十二位状元,莫不是后来大有所成者,然。。。。。。”礼部尚书的话一顿,抬头看向周遭大人,“本朝以来,还未曾有过一甲三人均为少年郎君的前例。并非臣不信任这些少年人,而是少年得志,有时未尝是好事。”
礼部尚书精明的跟猴子似的,他一早就知道林致远和佟太傅的关系匪浅,就算自己不能重用林致远,至少也不能叫那老小子得意。索性,礼部尚书来个一锅端,什么姚承允、郑晏的,谁也别上位
迟尚书的话音刚落,一人跳出来说话:“我说迟大人,你这是打的什么算盘?哦,照你这么说,少年得志的都不行?可是我记得当年先帝重用迟大人的时候,你也不过三十未到,怎么那个时候你不嫌弃自己年纪小,推脱了先帝的重担?”
说话之人乃是工部尚书,他老人家早就瞄准林致远这个好苗子了,现在被礼部这么一插手,他能不急嘛?好在皇上英明,准了各位大人都上殿来议事,否则,大好的人才岂不是要被这些老家伙埋没了?
迟尚书脸不红心不跳的答道:“这怎么能一样?想当年,老朽在国子监苦读十年,才换来先帝的青睐。”
工部尚书不屑的撇撇嘴,道:“迟大人,这几位少年也不是什么妖魔幻化而成,难道他们就不苦读?”旁边立即有刑部的大人跟着附和:“是啊,迟大人,据我们所知,皇上点拨出来的这五人,都是名师教导出来的,就拿。。。。。。就拿卫桓来说吧,尼山书院沈先生的弟子,虽然不是嫡系吧,但好歹占了那个名分。”
其实,刑部大人是想点林致远的名号,但是转念一想,还是换了一个年岁更小的卫桓。
迟大人见自己孤掌难鸣,忙向不远处的户部侍郎使眼色,他们关系极好,在朝堂上隐隐形成了一股势力。户部侍郎见自己躲不过去,上前说道:“陛下,迟大人的话虽不甚严谨,但忠心可鉴。伤仲永的故事,幼子尽知;揠苗助长,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害了前途。臣以为,迟大人所忧心之事不可不放在心头。”
皇帝将五份试卷往前一推,终于开口道:“你们可全看过?”
刑部、工部几位老大人均摇头,这是礼部负责的事儿,怎么可能轮到他们?
“戴权,给几位大人传阅一番。也叫他们知道什么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免得争论起来心里没底。”
戴权立马叫五名小宦官端着银盘,将题纸平铺于其中,传送到众位大人跟前。少顷,皇帝说道:“都看了,也知道为什么今科会选出这五人吧?”皇帝点了刑部大人的名字,“你来说,这篇兵戎策谁写的最好?”
刑部大人心里一阵暗喜,这不是明摆着得事儿嘛,礼部尚书与佟太傅之间的较量使得殿试排名迟迟未下,明眼人谁看不出姑苏林致远的文章答辩的最好?他要是礼部尚书,早就把林致远夸得天花乱坠了。
刑部大人一点没犹豫的说道:“臣自读书以来,已有四十余个春秋,读到的策论不敢说有万篇,但几千还是有的,能像姑苏林致远一般,将戍边之策讲的如此详细,恕臣愚钝,至今尚未拜读过。”
皇帝不动声色,问道:“佟大人,你一直不说话,是不是觉得这五人中均非求真务实者?将来难成大器?”
众人齐往角落里找。佟太傅这才说道:“陛下,臣不敢多言,乃是因为这里面姑苏林致远乃是臣的忘年交,若是多说什么,怕。。。。。。有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