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武侠之黄粱梦-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但哪里知道这一切又如何能脱出丁一的感应,不过是他艺高人胆大根本无所谓对方有没有什么后手。
听着李思天不停的诉说,却是听了个大概。说来这李家实际上和丁一还有一段缘分,算是点头之交吧,那是很久以前丁一从大理北上去澶州的时候,在一船家的小艇上遇到的那人。那个男子便是将李家搬离到西夏的当代家主,当时还有一个他李家的供奉高手在旁。
那时候的李家因为高官索贿的巨大财富和索贿不成的各方的打压,已经大不如前了,便寻思着另谋他处繁衍生息。而这个时候正在中原游走的西夏开国帝皇李元昊偶然之下结识了当初的李家家主。
李元昊知道宋朝兵器之利远胜周边数国,早就对宋朝的那些兵器作坊用的什么特殊手段心痒不已了,却偏偏当初那些制造兵器的要么就是江湖世家,要么就是有驻军驻防,他根本无法潜入其中偷的秘技。
偏偏这个时候遇到了想要搬离旧地的李家,这李家也是大宋有名的兵器制作世家,宋太祖之时便是承包了军队的长枪、大刀和铠甲制作的。但时过境迁,如今居然沦落到了要被逼得离开故土,还是被宋朝的大官逼成这般模样,却又是何等讽刺。
李元昊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并没有一开始就表明身份,反而利用了一次野外的相遇和李家的家主结成了好友。想来那李家家主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相助的那个人居然不过是在他眼前演了一出戏罢了,因为人的潜意识中总是会本能的去认为那些被自己救下的弱者是不会伤害到自己的,反而因此更容易结成好友。
借着这个机会,两人又都是姓李,便结成了兄弟一起行走江湖。期间李家家主也偶然吐露出想要寻找一处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住下来,李元昊知道这正是自己的机会。于是两人一路往西北而去,便到了党项部落,也就是西夏的前身。
到了这里李元昊才借着一次似乎是偶然中被自己族人认出的机会,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而李家家主知道了李元昊居然是这党项部落的首领,不仅吃惊非常,在看李元昊一脸的歉意,仿佛因为隐瞒了身份欺骗了自己变得如此的伤心难过。
却被他的模样再次欺骗了,选择原谅了他。在李元昊的支持下,他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当作了自己李家将来搬来的地址。然后在李元昊的大力协助下,用金蝉脱壳之计瞒过了当地的驻兵,悄悄的搬来了草原上。而一路上李元昊更是出了大力,对此李家家主更是对这兄弟感激不已,只道是他在努力的帮助自己,却哪里知道他是脱了狼口进了虎穴。
此后过了不久,李元昊就自立为国,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西夏王朝。但一开始却对李家极为优待,几乎就是要什么给什么,让李家家主更是将他誉为平生知己。却哪里知道李元昊暗地里却在悄悄的除去他身边的一个个供奉高手,那丁一见过一面的华老就是在一次被李元昊借调过去的时候死于非命。事后想要找李元昊询问的李家家主看着光着上身来负荆请罪的李元昊,却选择了再次原谅了他。
而就在这一次次的意外之中,李家的高手越来越少,而他们周围不认识的高手却越来越多,但李家家主那时候还是对李元昊深信不疑,哪里会想到这个八拜之交居然是早早的就算计上了自己和自己的家族。
图穷匕见!
在一次李家没有按时的做出李元昊需要的兵器时,便被借口罔顾圣恩、玩忽职守,李家家主更是因此被判了绞首之刑。而李家更是直接被迁移到了这峭壁之下,所为的不过是因为这里背靠悬崖,只有一条进口,可以严密的掌控李家之人。而其后更是派人将李家的武功秘籍等书籍全部取走,更是留下了命令让他们加倍制作兵器、铠甲。
至此李家的人才终于知道了李元昊的图谋,但除了大声咒骂却又有何用?自家的高手一个不剩全都被杀了,而现在外面不只有军队在侧更有数位高手环伺左右,敢于出逃的人都会被打折了双腿扔在了李家大门前以示警告。
因为李元昊知道打仗除了天时地利人和外,锋利的兵器、优良的铠甲也是胜利的关键,所以才会耗费十数年的时间,只为了能给自己的西夏弄回来一个能够打造出上好兵器、铠甲的世家来。用李家人的性命来要挟李家之人,逼得他们在失去了自由之下,只能无奈的选择成为了一名制造兵器、铠甲的奴隶一般的人。
而即使如此李家的人也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一只在暗地里策划着逃出这个让他们失去了自由的地方。但家中高手尽数被杀,供他们修炼的武功秘籍也没了,李元昊这一手使得实在是漂亮,又是如此的突然让李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哪里又会留下怎么复本之类的秘笈供后辈修炼?所以以他们的实力自然不可能逃出重重包围,但是武力不够便靠别的东西辅助不就行了?
赤手杀虎搏熊的毕竟是少数,普通人根本无法和那些猛兽相抗衡,但是有了兵器和铠甲后就不一样了,武器可以武装自己用来攻击,铠甲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致力于锻造兵器和铠甲的李家的人便是这样想的,我没有强悍的个体实力,但我可以制造出实力之外的工具来帮我达到目的。
几十年来,李家一直在暗中制作者这件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的武器。直到李思天的出生,他是上代家主的儿子,他本来有个哥哥。但是因为一次李家没有按时上缴兵器和铠甲,他的哥哥便被杀死了,当着他父亲那上代家主的面杀死了。
而李思天的名字是他的爷爷起的,意思是思慕天朝,期望有朝一日在能够回到故土。李思天从小就很聪明,善于摆弄各种各样的机关,长老们见他如此聪慧。便将一腔心血全部放到了他的身上,而他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在三十岁那年,从一些炼丹古籍上和祖辈们经验,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威力极大的,却又不需要特殊手段就能使用的东西。因为这东西扔出去之后,那声响巨大的仿佛雷鸣一般,其周围更是会被肆虐一番,有感其威力便将这东西命名为:霹雳弹!
-------------------------------
早早埋下的一个隐线!
武侠周榜第一了!!!
第一次啊!!!我截图了,我叫外卖了,我喝酒了!结果我拉肚子了!!!!!
这个第一,少不了大家的支持,在这里深深的抱拳说声多谢了!
………【第一四六章 管闲事】………
数十年后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江南霹雳堂的创始人李思天曾经在一次和友人的闲聊中说起过自己曾经的经历:
他说:如果那天我没有遇到那个传说中的男人,也许便没有现在的江南霹雳堂了,我更是在十几年前就应该死在异乡了吧,更不会和你在这里闲聊了。这个男人就是我李家的大恩人,我李家世世代代都供奉着他的画像。
友人:哦,这个男人是谁?
他:他的名字很简单,是世上最简单的名字,便如他的做人一般,直来直去。有时候会让你觉得很难堪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但很多时候他说的却都是对的。
友人问:哦?那这人我还真想认识一下,你可知道这人现在在哪里?
他:据说随那混江龙李俊出海去了,说是要出去散散心,所以在梁山好汉被分而化之之后随那混江龙李俊出海散心去了。不过我敢跟你打赌,如果他没有出海还在中原的话,那绝不会让那金兵南下,绝不会有那徽钦二帝之辱。
友人:他不过是一个人罢了,又如何能抵挡百万大军,老表你醉了。
他:我醉没醉我自己还不清楚?你是没有见过他,所以你不相信,一旦你见到他了,认识他了,你就会知道这天下是有这种专门创造奇迹的人存在的,这种人指的便是他了。
友人:这人到底是谁?
他:他叫丁一,丁是甲乙丙丁的丁,一是一二三四的一,天下间最简单不过的名字!
友人惊道:你说的便是那长生不老的一字电剑,丁一,丁大侠?
他:长生不老什么的我还真不知道,不过说他功力深不可测,容颜不改我却是见过。
友人:难道说武功修炼到极致便能如传说中一般长生吗?
他:这我不知道,不过想来是的,他不就已经是一个传说了吗?
友人:不错,不过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修炼到武道至境呢?对了说了半天,你还没告诉我,那时候丁大侠是怎么救你出苦海的。
他:我没说吗?那好,老表,你且听我说来……
那天,我本来已经没有希望早逃出去了,身后是那高耸入云的峭壁,身前是西夏一品堂的高手,但就在这个时候丁大侠出现了:
随着丁一满不在乎的说话,江明知道用官场来压住他的想法是没有可能了,但是就这样放丁一和李思天离开却也不行,毕竟这可是皇帝交下来的任务,让这李家的现在的家主逃了出去,那自己不是失职了?失不失职实际上也无所谓,不过因此而不想受罚的话只能离开一品堂了,这让自己原本好好的小日子就这样打住了,却又十分的不愿。在这里他可是堂堂的一品堂的高手,朝中的大臣见到了他都要给三分薄面,除了一品堂最上面的几人和少数的权贵,几乎就是权利无边了,他又怎能放弃这权势带来的奢华生活。
但这面前的壮汉自己这些人又不是对手,却又是如何是好?只可惜四大恶人出去了,不然的话有他们在此,一起围攻想必当有胜算。
江明当然不知道如果四大恶人真的在此看见了丁一怕也是立刻转身就跑了,哪里还可能一起迎战丁一。
就在他踌躇不定的时候,忽然一阵脚步声传了过来,他听得仔细这应该是驻守在山外的部队。心中惊喜却又很是奇怪,自己的人好像才跑出去叫人吧,怎么一眨眼就来了?这援兵来的也太快了。
他都能听见了动静,丁一自然更是早就知道了,望着灌木丛中一支百人小队,铠甲鲜明、背弓持剑开了过来,当先一人是一员长的颇为威猛的虬髯猛将,手中一把巨大的砍刀几乎有两米开外,可见此人必定是膂力过人之辈。
这人来到近前看见这里一片狼藉,地上尸横遍野张口便问道,声音仿佛古寺钟声一般沉闷响亮:“江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江明看着这些人心中忽然一动想到:要不要搏一搏呢?毕竟刚才对方仅仅是显露出了一手过人的内力控制技巧罢了,弄不好对方不过是个银样蜡枪头呢?而且毕竟不想办法拿下他的话这李家小子必定会逃掉,到时候自己的奢华生活就到头了啊。想至此却是一咬牙道:“这人是李思天叫来的帮手,已经害死了好多兄弟,将军你可也要小心。”
这猛将看了看丁一又看了看李思天怒吼一声道:“小的们,给我拿下!”说着话,手中的大砍刀已经对着丁一砍了过去,他离丁一本来有三四丈的距离,但是他步幅极大,跨出两步已经抢到了丈内,大砍刀裹着惊人的声势对着丁一当头落了下来,这要是被砍中了,别说死不死了,身体还能不能完整还是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