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一念成魔 >

第38部分

一念成魔-第38部分

小说: 一念成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射涵将灵气收回,反观她眉心,那抹紫气竟是愈发浓郁。从体内散出的热气已是清晰可见,她微闭着眼,脸上被热气蒸得有若红霞,长睫不住颤动,贝齿将下唇咬得发白,可见忍耐之极。周围的温度也渐渐升高,池水受到波及,水面上结起出一片水气迷雾,融入到先前那团白雾当中。
    姑射涵面若凝霜,左手手指已拂在她唇瓣上面,低沉说道:“不要咬住,将身体放松。”
    感觉手下少女的身体如他所言般松了下来,他催动一点真元之力,含在口中,低头寻上她的唇,缓缓哺了过去。
    他将那口寒冰之气吐出,顺着她的喉咙轻轻吹入腹中,便觉她体内的火气一丝一毫被压灭了下来。
    心神方定,眼角余光之处,却正好瞥见她艳若朝霞的脸,星眸半开,水墨的瞳如侵染上一层水色,盈盈流转。
    口鼻间满是她身上幽幽的香气,一时间不禁心旌摇动,唇上她温软芳香的触感,赫然变得清晰起来。他情不自禁的俯身相就,轻轻将那两片柔嫩娇艳的唇瓣含入口中,一股醉人已极的酥麻从相触的地方蔓延开来,淡淡的香气缭绕在周围,好似冰雪丛中忽有百花盛开,眼前登时浮现出一片旖旎的景象来。。。。。。
    。。。。。。
    原来姑射涵所要度那六欲天魔劫,乃是爱、恨、情、痴、怨、缠、色。。。。。。聚集天地间凡人心中各种欲念融汇形成,最易惑人心神。修道之人往往讲究平心静气,正是因为道心修炼,却比修身更为艰险。世间情爱最是伤人心神,一旦轻涉其中,稍有差池便容易陷入魔障,再难往返。
    姑射涵原是天生的冰寒之体,心气冷极傲极,本是最不易受那等凡人欲念的影响。然而他在此冰宫中潜修数百年,冷心绝欲,平生从未对任何人动过情念,不想一朝碰到段瑶,竟如同冥冥中有天意,这个拥有明亮双眸、桀骜不驯的孩子,带着一身狠劲,突如其来便闯入他的心中。
    开始或出于对她不屈不挠的勇气的赏识,而后三年朝夕相处,多少次遍体鳞伤仍然不肯服输的倔强,到她终于学会隐藏自己的心思,却在暗地里处处与他相对。。。。。。这个可爱而又可恨的孩子,就像是一团生气勃勃的火焰,一点一滴的将他原本漫长而又空虚的生命填满了起来。
    三年,他亲眼看着那个当初精灵一样的孩子,慢慢长成明艳绝伦的少女————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心中已将她视为身边理所当然的存在,知道她心心念念不忘逃走,所以便在她体内设下禁制,用看不见的丝线将她紧紧捆绑了起来。既然做了他的徒弟,那么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冰宫之中,就是死,也要与他死在一起。
    心底执念既生,从此竟再不能释然。
    他这一番心思,早已经存在心中,兜兜转转多时,到得最后,却连他本人也未曾察觉出来。
    。。。。。。
    他这几日为渡那天魔三劫,本已是心力憔悴,此番以真元之力助她抵御火性,更是大损修为。心气激荡之下,立时便被那天魔之欲寻到契机,乘虚而入,顿时将他那一点□之念放大到无数倍,饶是他有法力通天,一旦牵涉到情之一念,竟也是毫无抵抗之力,惶然沉溺其中,只觉胸中满怀对这少女的无限怜爱,只是这般将她搂在怀中,便已是喜乐无穷。。。。。。恍惚间心醉神迷,一种从未有过的柔情缱绻直上心头。。。。。。
    。。。。。。。。
    当此之时,段瑶身体丹田之处,突然散出一片紫色朦胧的光气,只是外面却罩了一圈白光,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却任那道紫气如何冲撞,始终也突破不了。她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手指攥得极紧,指甲更是深深插入掌心当中,显然极是痛苦。
    若是此刻有人能够内视,便可以看见段瑶体内经脉各处,紫光华美的的灵气正疯狂朝着小腹之处涌去,恰似无数奇形利剑不断攒刺着丹田外那一圈薄薄的白光,其下更是有无穷紫气翻滚纠结,不断冲撞着那一圈屏障,只在上面击起阵阵涟漪,波纹荡漾不止。
    正在此时,忽有一道凝练之极的紫色灵气,将一点精芒闪耀的珠子推了下来,正是姑射涵以寒冰真元与冰蚕元珠融合而成的灵物。
    只见那粒圆珠到得近前,猛地往下一俯冲,狠狠撞在那道光圈之上,只这一下,便将那一层光华闪烁的白光磨得暗淡了下来。
    此刻那光罩之下已是清晰可见,只见丹田混沌当中,层层紫气缭绕之下,一颗光芒耀眼、璀璨之至的丹珠赫然在目!
    原来段瑶那天在黑风崖吃的那一种果子,名唤朱果,吃一粒便可增加人十数年苦修之功,更兼起天性火属,对同属性之人最是滋养,段瑶将那十余枚朱果尽皆吃下,体内灵气早就达到饱和,更激发了她原本隐藏的火之属性,当下便借着迦楼罗火翼这一纯火之灵物,一鼓作气结成了金丹。
    她此丹虽是以纯火之物结成,然而体内灵气却绝大部分都是雷属性,因此那金丹天生就带有雷火双重属性,端的是神妙异常。
    然而她金丹虽成,姑射涵设在她身上的禁制却是无论如何也化解不了,无奈之下,只得回到冰宫,却是想要借助他本人之力,将这禁制强行破去。
    她此前已经设法将金丹隐藏了去,姑射涵刚渡过天劫,功力大减之下,竟是丝毫没有察觉。闻听她想结成金丹,只道她已然愿意永远留在此处,欣喜之下,竟不顾侯长老的劝阻,即刻助她施为。
    是以才有了今日这一幕。
    当下段瑶将那层禁制破去,姑射涵心灵顿时感知,只被那股劲力反弹,瞬时便清醒过来。
    睁眼所见,尽是一片紫焰火光,映得满屋皆是紫红之色,火海滔滔,肆虐蔓延,烈焰滚滚,席卷满屋,奇热高温之下,池中水只在一瞬间就被蒸干,空中白雾早已消失殆尽,火焰熊熊,直卷起冲天热浪,将整重屋宇都纳入其中。
    姑射涵全身一震,忽觉有一线奇烈无比的火气,犹如毒蛇之牙,闪电般沿着他手心经脉反噬回来,与他体内寒冰之气一撞,轰然腾起一股毒火灼烧。
    他此刻体内灵气几已消耗殆尽,那线毒火便如跗骨之蛆,紧紧咬在骨髓之中,轻易逼不出来。
    他也不去在意,于那莲台之上,缓缓立起身形,只见那无边烈火当中,段瑶朝着他无声的裂唇一笑,身形在火中晃了一晃,随即诡异的消失不见。
    。。。。。。
    白玉的墙壁被紫焰的高温烤炙,便如融雪一般软化了下来,银白的液体流入下面的池子当中,满池尽是白莹莹的一片。中心的白玉莲台却是丝毫无损,周围紫焰火海滔天,姑射涵孤身立于其中,丝毫未动,毫无声息,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石像。
    他上方的空中,忽然现出无数阴魔妖鬼的身影,阵阵黑烟弥漫,挟带着一团黄泉污秽之气,在空中慢慢成形。。。。。。
    。。。。。。
    蒙蒙之中,仿佛有一道苍老的声音传了出来,如同孤山顶上一棵苍松,山风过时的满树的清响。
    “。。。。。。姑射施主,你的确未曾向老衲求取过算卜,然则老衲确有一言,希望阁下能够驻足一听。”
    “。。。。。。有趣。”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冷笑道,“本座倒要听听,你这众人口中的神算,所说的到底是准还是不准。”
    那满脸橘皮的老和尚翻起浑浊的鱼目,无声的笑了,“出家人不打诳语。阁下杀孽太重,天将降下三劫。。。。。。这当中,九天雷劫你已经渡过,那六欲天魔劫,想来以你姑射一族的心性,倒也是稀疏寻常。老衲要说的,便是这第三劫,非天,非地,而是人。这最后一劫,只怕任由你有通天彻地之能,到时也定难逃过天谴。。。。。。”
    “哼,你这老和尚倒是会危言耸听,”他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带着冰冷和不屑的语气,“照你此言,本座便与你一赌,若是我能安然渡过此劫,你便要在本座面前以死谢罪;若是我不能渡过,那我姑射一族,将再不会存在于这个世上。老和尚,本座这个赌注,你可敢应?”
    那老和尚却只是摇头道:“阁下乃是姑射一族最后一人,如何出此诳语?老衲如今寂灭在即,却是不能应此一赌。须知天道循环,自有其天理所在,人世轮回,亦不过过眼云烟。。。。。。阁下能从那妖魔口中救我一命,以足可见你的心性。天道无常,原非我等所能窥视。你那第三道劫,却是着落在另外一人的身上。百年之后,东庆皇族有一人将出,此子身具天罡之气,乃是你渡过此劫的关键。老衲言尽于此,还望阁下好自为之。。。。。。”
    。。。。。。。。。。。。
    池中那白玉莲台之上,那冰宫之主淡无血色的唇边,一抹殷红缓缓流了出来。
    半空中黑气沉沉,魔影重重,一众阴魂厉鬼尽皆显出身形,更有无数天魔夜叉,姹女阴姬于空中奏起梵乐,妙曼起舞,一起一落,随着那乐声跌宕,无不撼动心魄,惑人心神。那一团污秽至极的黑云,散出道道浑浊无比的阴尸鬼气,缓慢无比朝着他侵袭而来。
    他面上突然浮起一抹嘲讽的笑,眸光微垂,略微沙哑的嗓音自言自语的道
    “。。。。。。原来,你才是我真正的劫。。。。。。”
    正文 四十故人
     更新时间:2009…11…28 16:49:36 本章字数:5289
    东南十城,风景如画。
    此处沿海,地势既平且低,其间河道交错,湖泊云集。
    淞江口岸白石长堤,烟波湖、锦鲤湖连成一线,秀婺、越州、安庆三城聚首,向来是最为繁华之地。
    正是春日好风景,那十里长街之上,繁花似锦,人海如潮,时有那城中贵族乘了宝马香车缓缓驶过,留下一路绮罗香气。
    此刻那一线白堤之上,烟柳翠色,杏花疏朗。白石画桥,湖上回廊蜿蜒,座座凉亭点缀其间,中或有人行酒吟诗,或有人静坐对弈,好一派闲适气象。
    岸边拐角之处,人烟却是要稀少许多。
    沿湖皆山环绕,茂密绿树林中,一级石阶隐现其中。拾阶而上,至于山腰,花木渐稀,古树幽深,一股清凉之意迎面而来,正面是一座极大的石门,苔痕斑驳,形式古朴,料来已经很有些年岁。
    山上隐隐传来钟声,往上看去,数十重屋宇层层叠叠,蔚为壮观。在那一片碧蓝的天空之下,屋顶竟然全为金色,被阳光一照,更是金光闪耀,在山下隔老远都能看得见。
    此处便唤作金顶寺。
    相传古时湖中住有一条神龙,能呼风唤雨,在天下大旱之时行法降下甘霖,解救了三城数百万人的姓名,这金顶寺最初就是为了纪念这条神龙而建立的。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寺中大小沙弥近千人,虽不甚大,名气却是响亮,在这三城交汇之处,香火倒也旺盛。
    此时正是晌午,前来拜佛求签的香客多在禅房中休息,外面却是没有什么人。
    那最高处的屋檐之上,一株高大的杏花树遮住了日影,底下正立了一个女子。
    山风阵阵,吹落杏花如雨。
    紫衣轻扬,她一头青丝随风飘散,整个人看上去便有了几分缥缈的仙气。
    将目光从山下那芸芸众生当中收了回来,春光融融,她在暖暖的阳光下微微眯起眼睛,随手拢了拢耳边的长发,轻轻一跃,已坐上了那棵杏树的枝头,身体往后靠着树杆,脸上瞬时便换了一副慵懒的表情来。
    阳光从花丛的缝隙间洒落下来,花影斑驳,在她身上覆上了一层薄薄的暖色,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