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蒋经国密码 >

第47部分

蒋经国密码-第47部分

小说: 蒋经国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老蒋诞辰的那一天,先在赣州公园举行庆祝会,然后列队在大街上游行,高举着“赣州各界庆祝总裁诞辰献机运动”的横标前导,蒋经国和蒋方良两人在横标下面,带头走在队伍的前面,一路放着鞭炮,在口号声中游行起来。在这个队伍里,有高呼祝寿的口号,也有与祝寿毫无关系的口号,“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至于两旁的观众,那就更热闹了,互相争看蒋经国夫妇。真是万人空巷,场面壮观。
  蒋经国的头脑又热了起来,认为这是得意之作。据说受到重庆国民党中央的夸奖,说是小蒋把赣南的建设搞得好,纳入正轨了。他忘乎所以溢于言表,乐融融地竟有时像小孩子一样快乐得边走边唱起歌来。
  雷宁走进他的住处,他就滔滔不绝地说道:“建设三民主义新赣南,第一个成功,就是祝了寿,又献了机。民众同心一气,领袖领导有方,抗日战争胜利也就有了把握。”
  雷宁顺水推舟地问:“这么做,赣南三年计划,可以实现吗!”
  “能,能,能!”铿锵的声音,像钟摆连打三下。
  没有想到言犹在耳,重庆却接连给他浇来几盆冷水。小蒋的除“四害”、试行耕者有其田,以及出台一些新政策,在形式上有点类似苏联;他的建设新赣南的纲领、目标、计划、作风,在形式上也有点苏联的气味;他智商不高创造不了那么多东西,也的确参考了一些他认为好的从苏联学来的一套做法,这就给反对他的人提供了把柄。尤其是他的作为触犯了地方封建势力的根本利益,也触动了特务们的“###”神经,他们纷纷向重庆告状,一个调地说“蒋经国先生在赣南搞赤化”。老蒋最反感“赤化”,本来对从“赤都”回来的儿子就不完全放心,如今居然真在赣南搞“赤化”,哪还了得?立即电召儿子赴渝,把他训斥一通,不但没有支持他的“三年计划”,还牵着他的鼻子右转,逼使他发动了一次###大搜捕。
   txt小说上传分享

老子变脸训斥儿子(1)
到1940年春,赣南“烂局”基本上得到收拾,“建设新赣南”的锣鼓刚刚敲响。就在这时刻,赣州发动了第一次###大搜捕。
  这个时期蒋经国的声望,可以说是“火箭似地直上云霄”,在国内外爱好和平、民主、进步的人士中引起广泛好评,但在国民党内部却有一种 “强烈的酸性反应”,马上变成恶浊的气体,弥漫到重庆他老子那里。国民党反动派有的指责赣南的改革是苏联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更露骨的说法是:“蒋经国是地道的共产党,赣南快被亦化了。”
  这种“化学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事情是这样的:小蒋的母亲遭日机轰炸丧命,使他的仇日情绪急剧高涨,做出了一些被怀疑是共产党性质的过激的抗日救亡举动。之后,那些受他的“除暴安良”和“三禁”打击的土皇帝、地头蛇,以为抓住了他的辫子,联合起来勾结省府省党部的反动人士向重庆最高当局递折子告状,这些地方士绅重弹小蒋在南昌时期已经被指控的旧调,认为小蒋的做法和口号,与共产党一模一样,是“有共产党气质的国民党”。到了赣州则有过之无不及,说小蒋在赣南搞“赤化”,闹“###”,要暴动,赶走熊式辉,夺取全江西。反正怎么恶毒怎么写。他们又把小蒋的“建设新赣南”的说法做法,说成是他根据在苏联学到的“党和苏维埃要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搞出的名堂,蒋经国走的是中共的“群众路线”,蒋经国的勤政亲民源自苏共的“党员干部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和联系群众”的思想,蒋经国是根据在苏联学到的“干部决定一切”的观点在培训干部,总之,他的“建设新赣南”就是苏联经验的翻版。那些反动派明白要赶走小蒋,就要往他头上戴“红帽子”,因为他老子最讨厌“红帽子”,虽然国共合作了,他也老找茬跟“红帽子”闹磨擦。
  尤其糟糕的是,陈立夫兄弟掌控的中统,以及戴笠主持的军统,亦向重庆当局提出报告,指称共产党员已经潜伏进蒋经国的文宣机关工作。蓝衣社旧成员也打报告说,蒋经国的办公室本身遭到共产党员的渗透。小蒋身边是有些共产党员,他们是帮助他搞抗日救亡,因为国共还在合作抗日嘛。
  “折子”上得多了,老蒋就起了疑心。老蒋本来就是个谈“共”色变的人,本来就疑心儿子“一身睡两张床”,可能是斯大林派回来的内线,或中共安在他身边的暗探,在溪口洗脑不彻底,放出来工作就老是冒出苏联那一套。故他一见江西的报告,就十分当回事。而且觉得自己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虽已签发全国有年余,在儿子坐镇的赣南却尚未执行,现在是处置赣南异党的时候了。
  重庆老蒋先变了脸,他要求儿子也要变脸,采用的方式十分激烈。
  老蒋再次把小蒋召到了重庆官邸办公室,“啪”地把厚厚一册“情报”扔到了他脚下,训斥同时掷过来:“哼!你在赣南干的好事。你自己看去!我还相信熊式辉的话,以为你真的脱胎换骨了呢!”说完拂袖而去。
  小蒋俯身捡起那些“情报”,一页页翻过去,都是一个调调,说他在赣南搞共产党那一套,说他“骨子里虽是国民党,气质上却是共产党”,说他包庇重用共产党。
  老头子不放过他,又放不下老子的架子跟他讲道理,就派了党国###戴季陶、于右任、居正、陈果夫、陈立夫一干人,轮流来教育他。苦口婆心,晓以利害,唱红脸唱白脸的轮换上场,最后是要他反省悔过,保证回去对共产党下手。
  儿子###不得力就得派得力的人去,于是相继增派了“政校系”的人“充实”赣州专署,“中统”、“军统”和宪兵也往赣州去了许多,同时又调了大批“蓝衣社”分子去赣州捣乱。
  其实赣南并不缺情报特务机构,更不缺特务。
  从1939到1945年的六年当中,赣州市的均井巷一号,一直是一个半公开机关“江西省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情报室”的驻地。
  这是一幢宽敞的普通民房,房间甚多,光线不太好,走进里面有些阴森森的感觉,从外到里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国民党掌控的特务机关。
  蒋经国在苏联留学时,对苏联的“契卡”便很感兴趣。他知道特务情报机关的重要,当了江西第四行政区的专员以后,就决定搞一个“新赣南的小‘契卡’”,这就是扩建区保安司令部情报室,改属专员公署。蒋经国把此事交给接任徐君虎当专署主任秘书的黄中美去办,并派黄为扩建后的第一任主任。
  情报室分为三组,侦察组长汤觉吾(以前曾任三区保安司令部情报员),行动组长蔡百里,还有一个总务组。
  黄中美还向蒋经国推荐了一个临安同乡杨明当副手,派为情报室的副主任。后来这个杨明获得小蒋的青睐信任,黄中美和苏联系情报干部靠边以后,蒋就派杨明继任情报室主任。不久,又派杨明充任赣县县政府秘书(主任),仍然兼任情报室主任。这时,情报室改名特务室。
  

老子变脸训斥儿子(2)
专署情报室起初的任务,主要是协助党政军机关实行三禁,查缉烟、赌、娼,同时查缉汉奸间谍、走私贪污,监视所谓“异党分子”。国民党变脸###以后,###成为情报室的主要任务,直接参加逮捕共产党员,破坏中共地下组织。抗战胜利以后,杨明继任专员,改派他的亲信郭某为侦察组长,刘滨海为行动组长,新增侦缉员牛慎之、汪复初。青帮头子、军统出身的李翼也介入特务室,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段杰也过问特务室的工作。
  在当年的赣州,传闻黄中美是个神秘人物。黄是浙江临安人,与蒋经国在莫斯科孙逸仙大学同学。据说他到苏联去留学的时间比蒋经国更早,在留学期间参加过苏联的“契卡”(后改名克格勃),从事秘密工作,并曾一度回国,潜往东北哈尔滨一带活动,不久返回莫斯科。1939年,蒋经国邀请他到赣州来工作,当了专署主任秘书,蒋交权给他扩建情报室,并派他兼情报室主任。
  情报室的主要人物除了主任之外,就要算行动组长蔡百里了。蔡百里有“赣南的小戴笠”之称,他最厉害的一手就是在赣州全城编织了一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方法是就地取材。罗致收买(名义是聘请)通讯员,加以短期训练,然后为其所用。在旅社、餐厅、浴室里,就从茶房当中选聘,在戏院、影院就从把扎子的当中选聘,在大商店里,就从店员中选聘,在机关团体中,就从职员工友传达中选聘,在工厂里就从工头之中选聘,在学校里,就从职员工友和部分学生中选聘。收买的手段主要是“保证不抓壮丁送兵”。光凭这一条就有许多人甘愿尽义务充当情报室的通讯员。也有每月拿少量津贴的,所送情报如有用处另有奖金。因此,情报室到处都有坐探、眼线,消息非常灵通。
  蔡百里为人很老辣,他的特工,竟做到“新赣南”的干部头上来了。有时他会向蒋专员打小报告,蒋也需要人做他的耳目以了解干部们在背地里的言行表现,所以蔡就有机可乘,把了解干部列为任务之一。有些人吃过他的苦头,也是哑巴吃黄连,所以,“新赣南”的各级干部们对蔡百里都有戒心。
  他凭着情报室行动组长这个特殊身份,亮出“拍司”给人一看,谁都要卖他的账。只要发现所谓有可疑之处的人,他就有权抓起来。得罪了他的人,当然要倒霉,抓起来关上几天,查不出问题再放出去,但已经枉坐了几天牢,受了侮辱。因此,赣州老百姓或在赣州住的人,凡知之者莫不畏之如虎。
  一般人认为专署秘书黄中美、赣州动员委员会秘书周百皆和专署秘书孙某都是共产党员。因此,青年和一般人就不以旧官吏来看待他们,看到小蒋新来时的一些改革举措,对他及他的班子就更抱一些希望。以至在1939年,赣州市成为了东南重镇和文化中心,进步的空气相当浓厚。它给国人的印象,好像这里是沙漠之中的一片绿洲。那也的确是许多中共地下党员在幕后折腾的。
  小蒋也风闻他周围的热血青年中有不少是或明或暗的共产党员,他也不是没有一丝觉察,可在渊源上曾为苏###员的他不仅不提防他们,而且还鼓励他们积极做抗日救国的事。他觉得他们也的确会办事,招人喜爱,与国民党的官吏硬是不同。他喜欢朱承熙大刀阔斧又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三青团筹备工作做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他有一份不薄的功劳。他喜欢葛洛的沉稳细致,从容不迫,从温泉督练处任教官再随他进专署动员委员会,当宣传股长,始终任劳任怨,配合默契。他喜欢锋芒毕露又能言善辩的吴越,短短的时间就将文化服务社搞得红红火火。他喜欢有独立见解又老成持重的雷宁,在南昌和赣州他都做了不少抗日宣传工作。他知道他们都是共产党,那又怎么样?他们能干又不捣乱,怎么不能用呢?不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战吗?
  因为小蒋喜欢身边共产党的一些能干的人,就以为他喜欢共产党,这是一种错觉。其实,小蒋是愈来愈不相信中国共产党。他在演讲和编造口号上,能巧妙地把他重视平等,反抗既有体制的名词与他父亲钟爱的新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他骨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