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不顾诸神:现代尤的奇怪崛起 >

第2部分

不顾诸神:现代尤的奇怪崛起-第2部分

小说: 不顾诸神:现代尤的奇怪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人,来这里寻求印度哲学的真谛。像安德烈一样,他们大多认为印度是个与众不同的国度,拥有独特的道德和精神力量。安德烈说,印度是人类得以生存下来的关键所在。而我此行来奥罗新村就是想知道印度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人们产生这样的信仰。安德烈把我迎进他那宽敞洁白的屋子,饮着洛神花汁,然后对我说:“在欧洲,你感觉自己是完全迷失的。在西方,你是属于社会的,只能亦步亦趋地追随固定的模式,你应该拥有一套房子、一份工作,你的整个生活都得以金钱为中心。而印度不一样,印度是个独特的国家。”他强调说,“要是没有印度,这个世界将会贫穷到只剩下物质。”他的话赢得了在坐各位的一致赞同。
  安德烈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起在北非的抗法战争时期去阿尔及利亚服过役,但没有染上士兵的那些不良习气。退役后,在巴黎的某个下午,他听说有一个关于奥罗新村的会议。当时他已试着阅读了流传最广的印度教典籍《薄珈梵歌》(BhagavadGita),对印度哲学略有了解。不久他便离开法国前往印度。安德烈的这些描述都是坦率的,但他没有解释究竟是什么把他吸引到印度来的。“对于我来说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不能理解”,安德烈说,“几千年来,印度一直在调和种种分歧和差异,并将它们融汇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印度有一种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精髓,它会告诉你在林林总总的生命背后,有种叫做‘统一体’(unity)的精神现实。”可能是看到我一脸困惑的神情,安德烈又接着解释道:“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一场全球危机,只有印度才能化解它。印度能够解释生命的轮回和万物的融合,指引人类通往超意识的道路。”他说道:“除了印度以外,没有哪个国家能接纳奥罗新村,它无法在西方世界存活下来——在西方,人们只会将它变成一种狭隘的宗教团体。”
  圣母米拉希望奥罗新村不只是一种狭隘的宗教团体。然而关于她的各种记述五花八门,我们无法真正感知她的真实面目。她一生留下了许多神谕般的、晦涩难解的言辞。1878年,米拉?阿尔法萨出生在巴黎,父亲是土耳其人,母亲是埃及人。当她还是孩子的时候,米拉就有一种“与大自然交流”的倾向。她还能跨越时空,与“未知世界的神灵和生灵交谈”。长大成人后,米拉开始不倦地游历不同国家,感受多样化的文明,探索人类生存的奥秘。最终,她于1916年来到印度并遇上奥罗宾多?高士,正是奥罗宾多给了她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共同发起了一场新的精神运动,旨在告诉人们印度将帮助人类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们将这场运动称之为“超意识主义”(supramentalism)。在印度,还有其他类似的精神运动和其他圣母级的人物。但是作为精神修炼所,奥罗新村有着更为深厚的根基。
   txt小说上传分享

引言(2)
在遇到安德烈之前,我曾参观过马特里曼蒂尔庙(圣母庙,Matrimandir),那是一座高耸的球形建筑,直径大约为150英尺,通体覆盖着金色的花瓣状的圆片。这一奇特景观不由让人联想到好莱坞电影中的宇宙飞船降落在这片热带土地上。在清静宽敞的庙内,大约有二三十人散落在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下,彼此相隔一段恰当的距离,在落日余晖中做着瑜伽的伸展动作。他们大多是白人,有一两个可能就来自洛杉矶。奥罗新村有两三千名居民,大多过着和安德烈类似的生活,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俄罗斯人、韩国人、日本人、拉丁美洲人和欧洲人,只要浏览一下电话本就可一目了然。我的向导迈诺布?泰戈尔(ManobTagore)是一位嗓音柔和并极具亲和力的孟加拉人,他告诉我,单从电话本判断可能会高估这里的本地人的数量,因为很多西方人已经改用了印度名字。迈诺布告诉我,他很小的时候被带去见圣母米拉。“她总是那么平静,她那种平静也使我平静下来,”迈诺布说,“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安德烈让我解释我是谁,我想要问他什么问题。我告诉他,我是一名英国记者,在印度生活了许多年,我的妻子普莉娅也是印度人。我想知道为什么印度对如此多的外国人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感召力,而我却感受不到这种力量。我没有说的是,在我看来,几百年来印度一直生活在西方人强加于它的“精神圣殿”的重轭之下,印度人也早已习惯于草草应付西方人的这种期待,只是有时会稍加点缀而已。几个世纪以来,尤其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期间,许多印度人或多或少将印度视为独一无二的超自然文明体。较之许多殖民统治者的蔑视态度,大多数印度人当然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自我形象。曾制定印度第一部刑法典的麦考利勋爵(LordMacaulay)曾写过一段引起公愤的话:与西方人的成就相比,整个印度的文学与哲学全都不足挂齿。温斯顿?丘吉尔的评价则更为恶劣,他说,印度“是一个有着野蛮宗教的野蛮国家”,“就像赤道那样,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家。”1更不幸的是,持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与此相反的则是另一派同样具有代表性但根基更为深厚的观点。法国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AndreMalraux)写道:“印度在梦想和时间上与我们相距遥远,它属于我们灵魂所附的古老东方。”2与他持相同见解的大有人在,德国哲学家阿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曾说,基督教的《新约》应该来自印度,因为这个国家有着人类最温雅和善的文明。3如果要在麦考利和马尔罗,或是丘吉尔和叔本华之间做出选择,人们自然会选择马尔罗和叔本华。虽然在过去的250年中,西方学术界对印度有过许多公允的评价,但是普通西方人的看法仍分为两派,或不屑一顾,或充满浪漫幻想,这样的看法延续至今。印度人大多倾向于浪漫派。印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曾写道:“在印度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于欧洲人对印度的浪漫诠释或赞扬,这是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极大地摧毁了人们的自信心,故而对这样的评价尤为喜欢。”而这样的想法不只限于欧洲人,也绝非属于遥远的过去。当阿玛蒂亚?森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来到哈佛大学后,他发现在著名的“哈佛书店”中,所有关于印度的书都被放在“宗教”栏目下。4
  安德烈自然同意后一种观点。然而我最想问他的是,他对印度的这种纯精神化的看法是否因为印度有如此众多的贫困人口而动摇过。每一个到印度的人都不难发现它浓郁的宗教文化与骇人的贫困景象并存。在印度,敬神与渎神似乎总是联系在一起。一些印度哲人将贫穷归因于人们在前世犯下的错误。灵魂转世的信条则似乎可以让人们忽视现今的贫穷悲苦,甚至成为一些人安于贫困的精神支柱。面对身边四处可见的贫困景象,安德烈真的可以不为所动吗?他望着我,有些恼羞成怒,“印度是最富有的国家,只有印度才能理解物质主义的虚幻。”他似乎看透了我的念头,于是再次强调了这个观点。在如今的印度,崇拜财富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个国家至少有一半的人在追求财富。“但即使印度拥有了电视频道、手机和其他现代化生活设施,它也决不会滥用它们,沉溺于其中。”安德烈说,“对此我毫不担心,因为这是印度。”
  

引言(3)
不能简单地将安德烈的这些说法看成是嬉皮士的奇思怪想,或者狂热信徒的胡言乱语。显然,这个法国人研读过艰深的《梨俱吠陀》(RigVeda)、《奥义书》(Upanishads)和其他印度教典籍,他不是嬉皮士,也不是西方人眼里那种信徒。他的信仰里没有狂热、最后审判日以及虚妄的幻想。大多数奥罗新村人既不饮酒也不吸食大麻,他们不需要遵循任何具体的信条或教义。他们只需要认同印度对未来世界有着独特的哲学和道德重要性,这也是许多印度人认同的观点,无论他们有无文化修养。
  虽然奥罗新村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外国人,但在今天的印度,类似的情绪也甚为普遍。同样,安德烈的很多观点,尤其是关于印度超凡脱俗的观点,即便在伦敦诺丁山、巴黎蒙帕那斯区或是好莱坞贝佛利山的聚会中,也会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简而言之,一种浪漫精神仍在主导着外国人和印度人自身对印度的看法。实际上,在代表印度的那些传统形象、符号和词汇里,认为印度超凡脱俗的观点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就算那些有意识地拒斥该观点的人,有时也会不自觉地成为它的宣传者。
  道别时安德烈拥抱了我。他说,尽管我是英国人,但他仍然喜欢我。他略带歉意地说,绝大部分英国人他都不喜欢,因为他们过去在印度的所作所为,也因为他们总喜欢显得与众不同,比如靠左行驶和拒绝加入欧洲货币联盟,还因为他们的优越感。他说:“印度将引领世界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点,即便英国人也不例外。”
  最近10年来,印度在世人面前树立了全新的形象。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领域和离岸呼叫中心的成功,宝莱坞在海外广受欢迎,无论在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印度社团正变得更加富有和显赫。这还得益于1998年公之于世的深思熟虑的核武器计划。单纯从宗教的角度去观察印度会扭曲我们对这个国家的理解,进而使我们从根本上误读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样,单纯从这些新形象来理解印度也会产生误读。按照以前的标准,印度的经济的确变化巨大,但这种变化的性质和规模往往被过分夸大了。印度人也养成了过于乐观的心态。例如近年来印度人就普遍认为,他们的国家即将成为超级大国。
  也许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会更有代表性,也更具启发性,那就是印度根深蒂固但又变动不断的政治文化。20世纪90年代末,鲁伯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访问了印度,他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印度日益增长的英语市场,探讨在印度开办卫星和有线电视合资企业的可行性。在新德里会见了所有的政府部长后,他飞往印度的商业中心孟买,与印度最大的民营企业信诚工业集团(RelianceIndustries)的总裁迪鲁拜?阿巴尼(DhirubhaiAmbani)会面。阿巴尼被誉为是他那一代印度人中最精明的商人,他问默多克在新德里见到了哪些人,默多克说他曾与总理、财政部长和其他官员见面。“噢,你见到了所有该见的人,”阿巴尼说,“但是你想在印度发展,就必须见所有不该见的人。”5
  阿巴尼说的实际上是那些腐败的政客(或许还包括一些和他们合伙的政府官员)。在印度,品行不佳的人往往会从政,而正直善良的人在政界成功的可能似乎更为渺茫。在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比尔?克林顿曾提醒自己,“关键是经济,傻瓜”。而在印度,在更多的情况下,“关键是政治,傻瓜”。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印度无所不包的政治文化以及政府的作用,你就不可能透彻地领会印度的经济和宗教特性的变化。
  许多人预计,印度正奋起成为21世纪的强国,本书将以此为背景,对当代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