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操·阿瞒出道 >

第34部分

曹操·阿瞒出道-第34部分

小说: 曹操·阿瞒出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说:“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仗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也就是说。王允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开始是因为董卓太猛了,所以虚意逶蛇,而豺狼般的董卓死了,敌人没了,自己成了挽救国家于危亡之际的功臣,朝臣的领袖,正义的化身。过去的装鳖现在不用了,当然架子要端足,杀一两个名士,对于树立个人威信,整饬朝纲,肯定会事半功倍!

  实际上王允与蔡邕早有过节,蔡邕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没给他面子,这件往事记录在南朝梁人殷芸写的《小说》中,文曰:

  “初,司徒王允数与邕会议,允词常屈,由是衔邕。及允诛董卓,并收邕,众人争之,不能得。”

  王允杀蔡邕,是要了断个人的恩怨。这听起来未免过于心地狭隘。但如果我们来读读顾炎武由蔡邕而引起的一番评论的话,就大致可以理解这种结局的背后。

  顾炎武说:“东京之末,节义衰而文章盛,自蔡邕始。其仕董卓,无守;卓死惊叹,无识。观其集中,滥作碑颂,则平日之为人可知矣。以其文采富而交游多,故后人为立佳传。嗟乎!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风气者,视伯喈之为人,其戒之哉!”(《日知录》卷一三《两汉风俗》)

  名士尚不免于一死,对于作为董卓的死党们的命运自可想见了。凉州军现在感觉走投无路了,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部队化整为零,自逃生路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曹操·阿瞒出道 (69)
这时候有位极具智识的人物——贾诩站出来说话了:

  “听说长安城中正在商议如何铲灭我们凉州人,如果这时候我们散伙走人,我们就成了刀俎之肉,只有听任宰割了。反倒不如大家齐心协力,去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一旦成功,国家就是我们的了。不成功的话,再散伙不迟。”

  现在不少文史爱好者极推崇贾诩,甚至认为此乃三国第一智囊,近羞郭嘉,远比武侯,岂不知聪明才智乃是小节,为国为民才是大义,像这种损国害民未必利己的点子都出的人,还是越少越好。

  西凉军一帮没正头的将领校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李蒙、王方等人听了贾诩的鼓动,俱都服气:书生偏能有烈胆,文士未必少杀人!孤注一掷,兵发长安,就此坚定了背水一战的决心。

  其实,就是现在,局势也还是有办法挽回的,那时就有人向王允献计说,让皇甫嵩去出任凉州军统帅。

  皇甫嵩系出凉州名门,德高望重,其忠心为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可是,王允却认为这样做虽然能起到安抚凉州军心的作用,但却会使关东豪强们不免疑心,要是凉州军还是由凉州人来统帅,还横亘在长安与关东交通的要道上,那关东联盟的州郡大佬们能安心吗?

  两害相权择其轻,王允做出了第二个错误判断:皇甫嵩出山是弊大于利!王允的这一想法,昭示了他在对待凉州军问题上的态度,那就是:董卓已除,凉州军的存在无足轻重,把朝纲整顿好了,把关东士大夫们聚拢回来了,那才是国家大计。

  这纯属王允的单相思。

  他根本就不知道,初平三年的中原大地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原关东联盟的盟主袁绍堂而皇之地窃夺了冀州牧韩馥的地盘,又与公孙瓒厮打在一起;

  兖州刺史刘岱看东郡太守桥瑁不顺眼,结果了他的性命,却把自己的性命送给了余火复燃的黄巾军;

  曹操这时正在进行他的又一次灭火行动,全力对付势力重新膨胀起来的青州黄巾军。

  袁术在扬州心机算尽,总惦念着做皇帝,一觉醒来,才发现是一场梦……

  原本在关东联盟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孙坚,在荆州地界同刘表火并起来,结果丢了性命……

  这些正忙着往自己嘴里抢食吃的饿狼,还怎能想得起在长安有个朝廷,还会认为他们是国家中的一员?为诛杀董卓成功而满心欢喜的王允没想明白这原本十分明晰的事情。

  在王允心目中,国家社稷永远都是至高无上的,他不明白国家的大臣们为什么不会为“国”而舍身赴义?乃至后世人把王允看作是个粗鲁、迂腐的人(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二八)。

  还有的高人对王允当时的心态表示不理解,并且说了些奉劝的话语,大意是说天下已经处于必亡之势,用什么药都治不了这个病,简而言之,就是叫王允想不明白也要明白过来(《朱子语类》卷一三五)。

  可是,还没等到王允明白过来的时候,在董卓死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凉州军十万之众昼夜行军,已经将长安城围得铁桶一般。

  当时就长安的军力来看,很难与凉州军PK的。

  长安城中具备战斗力的是吕布的并州军。在董卓死后,由张辽统率的一支千人规模的并州军,也归属了吕布指挥。

  张杨所部的并州军此时已经进驻河内,吕布与张杨之间私交甚密,一旦并凉两军开战,张杨部会给予必要的策应。

  而此前,吕布曾派出李肃一部对凉州军做过一次试探性的攻击,结果以并州军失败而告终。很明显并州军在军事上并不占优势。

  长安城中还有两支部队;一支是凉州军余部,另外一支是叟兵。

  王允对于凉州军余部自然是不信任,在凉州军主力杀向长安的时候,王允便将他们打发出去,自相残杀去了。而叟兵,来自巴蜀,是益州牧刘焉派来的勤王之师,他们对于政府的忠诚度是要打个问号的,似乎是对董卓更有些好感。后来,在凉州军猛攻长安时,他们果然倒戈了。

  经过十日的浴血奋战,长安城被凉州军攻陷。只有吕布杀开一条血路,带着几百并州军逃了出来。长安城变成了血与火的海洋,在吕布杀开一条血路,要保着王允逃离长安的时候,王允说:

  “安国家,吾之上愿也,若不获,则奉身以死。朝廷幼主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为也。努力谢关东诸公,以国家为念(《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张А逗杭汀罚

  不管视死如归的王允牺牲得多么壮烈,都难以抵消他在这之前所犯的错误,他使国家真正地面临了灭顶之灾,他使长安的百姓陷入了无底深渊。

  李傕、郭汜、樊稠的西凉军血洗了长安城,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政府要员全做了无头之鬼,司徒王允带着小皇帝献帝躲上了宣平城门。

  李傕、郭汜把皇帝堵在了城楼上,却也礼数周到地跪下磕头,并且坚持为忠于皇帝的董卓平反昭雪;但对王允就没有这么客气了,王允一人死了也没能算完,妻子宗族十余口皆尽被诛。

  至此,西凉军的复辟行动大告成功,李傕、郭汜在欺凌小皇帝的本事上与董卓有得一拼,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人最先展开的是各自的升官大比拼,今天你让皇帝封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明天我就去要个后将军、美阳侯,后天他再索个右将军、万年侯,小皇帝也极听话,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官名肚子里多得很,只要不掉脑袋,要啥给啥。

  但西凉人也并非铁板一块,不服气李傕、郭汜的比比皆是,现在,西凉军老家凉州的留守将领韩遂、马腾就尽起凉州铁骑,杀向长安来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曹操·阿瞒出道 (70)
时间前推到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小块根据地——东郡,地盘虽小,却也不用仰人鼻息,强敌环绕,曹操反更游刃自如。

  这就叫强人、牛人!四周的几支政府军怕他,黑山的土匪也被他打裂了胆,甚至还有些暗存感激,毕竟曹操这次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开杀戒,俘虏的黑山军都释放了,而且是不打不骂不搜腰包,愿意留下来干革命的欢迎,愿意回家当良民的欢送,虽没发给路费,但的确也称得上是一支纪律严明的模范军队。

  栽下了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曹操总参部在东郡得到了大大的充实,值得一提的就是荀彧(字文若,颍川颖阴人),这荀彧乃曹操的前辈同僚济南相荀绲之子,年少时也曾经让南阳名士何颙相过面,被赞曰:“王佐才也。”

  一开始这荀彧是跟着袁绍求发展的,袁绍待荀彧也非常够哥们儿,虚心的像学生见到了老师,敬为上宾不说,就连荀彧带去混饭吃的兄弟荀谌、乡亲辛评、郭图也一并封了官,但人都是这贱脾气,你对他越好他就越看不起你,荀彧反而觉得袁绍难成大事,主动跳槽到了曹操这里。

  曹操安抚荀彧花费的最少,只用了一顶高帽:“吾之子房也!”荀彧便心花怒放地对曹操肝脑涂地了,可见,人多么需要夸奖这种精神食粮啊!

  曹操说这句话时是把自己比作汉高祖的,将来想夺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而荀彧为了这一句话便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不知有的大师断言荀彧高风亮节,无限忠于汉室,是凭什么说的?

  荀彧也确实有两下子,初平二年时年二十九岁的荀彧仅露了一手,便让曹奋勇将军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时董卓威震天下,曹操刚被其一个小小的副将打了个撇盔潦甲,就问荀彧怎样才能对付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呢?荀彧回答的胸有成竹:“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三国志·荀彧传》)。

  结果证实了荀彧预见的准确性,几个月后,董卓便在长安被扒光了身体,肚脐上被人插了个棉捻,成了点燃了三天没熄灭的大蜡烛,曹操还能不服?当即便任命荀彧为司马——高级参谋。

  荀彧受到鼓励,索性再立新功,又引荐了自己的同乡郭嘉,这是一个更牛的牛人。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是感觉跟着袁绍干屈才辞职不干回乡务农的,曹操初次召见,郭嘉便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天下大势,曹操听后高兴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觉得自己这匹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出去高兴地对人说:“真吾主也。”

  文事方修,武事更备,曹操军队的顶尖勇将典韦(陈留己吾人)就是这时候从夏侯惇军中发现的。

  养兵就是用来打仗的,曹操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一直没让部队闲着,他先屯军顿丘,准备彻底解决黑山军的余部,以战养战,且又名利双收,权当实战练兵吧,不就是一年扔他十几个师嘛,小意思,大人物的胸怀一般都是广阔的。

  初平三年春,黑山军于毒、眭固部围攻武阳,形势急迫,曹操这时灵活运用了“围魏救赵”之计,他置众将建议直击武阳敌军侧后的建议而不顾,率全军径直进山扑向了黑山军的老巢本屯,结果于毒的黑山军被迫撤军回救,武阳之围自解。

  谁知曹操在本屯虚晃一枪,便转军避开战力强劲的于毒部,长途奔袭,扑向了毫无防备的黑山军眭固部,眭固仓促力战,最终溃败。

  正当于毒的黑山军在本屯严密布防,待着曹军来攻时,曹操突然又把兵锋转向了内黄,占据内黄的是外国洋兵——匈奴人于夫罗,于夫罗在中平年间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