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亲历1-时代风云-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9年5月3日,蔡元培秘密获得有关巴黎和会的一个惊人消息。原来,正在参加和谈的中国代表团接到密电,命令他们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同意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特权全部让与日本。
蔡元培闻讯后大为震惊。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指望政府坚持立场已经完全没有可能了。当天上午,蔡元培召集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代表到家里通告情况。然后,立即召开全校教职员会议讨论形势。5月3日晚上,北大全体学生召开大会,决定第二天举行游行示威。
5月4日下午,数千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大会,并与不断加入的市民、工人、商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上街游行。自此,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上都有这样一段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它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自当无愧于这样的评价,而推动这场运动的先驱们也必将因此而载入史册!
。。
陈独秀叱咤风云(1)
陈独秀
1918年新年伊始,爱热闹的北京人正忙着赶庙会,盼望着来年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然而此时的陈独秀却显得异常忙碌。应蔡元培校长的邀请,他就任北大文科学长,正集中精力进行教育改革。
当年北大的排球比赛
当年北大的音乐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保林评述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说:“陈独秀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大学不应该成为做官的阶梯。教育方针应该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不是相脱离。教育方法应是启发式而不是灌输式、填鸭式的。学生想说什么、想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学校老师就帮助他学,这样让学生主动自由地来学习。这样的教育方针、这样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来看还是比较先进的。”
陈独秀通过引进人才、增设新系、允许学生自选课程、整顿学习纪律等措施来改变学风,取得了良好效果。蔡元培曾经这样评价:“北大的整顿,自文科起。”
1918年,陈独秀住在东城区北河沿的箭杆胡同,这里距离北大校园并不太远,即使步行也不过一二十分钟。当年,这座小院儿既是陈独秀的住处,也是从上海搬来的《新青年》杂志的编辑部。
如今,这座小小的院落已经沉寂下来,可是,在八十多年前,这里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一度名人汇聚,热闹非凡。
这座小院既是陈独秀的住处,也是《新青年》编辑部
《新青年》编辑同人
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杂志改用白话文正式对外出版,面目为之一新。《新青年》的编辑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陈独秀一人担任主编,改为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沈尹默等人轮流编辑。
这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以《新青年》为阵地,把一篇篇笔锋犀利的文章化为投枪,猛烈掷向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向旧礼教、旧道德、旧文化展开毫不留情的抨击。他们殚精竭智,力图用科学和民主这两件西方的法宝,来改造灾难深重的国家。《新青年》搬到北京后的第一年,发行量由原先的千余份猛增至一万五千份以上,对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18年即将过去,39岁的陈独秀与29岁的李大钊在工作上的配合更加默契。他们积极筹办的《每周评论》于12月22日正式创刊。这是一个新开辟的阵地,创办它的目的是与《新青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各种进步杂志
陈独秀自1917年1月应蔡元培之邀来到北京,至1920年2月南下上海,在箭杆胡同这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居住了整整三年。尽管这段时间不算长,在陈独秀的一生中却十分重要,因为他开始由一个崇尚西方民主的普通中国知识分子转变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是受到了一个刺激和一个启发。唐保林具体解释说:“一个刺激,就是巴黎和会的结果。把战败国德国原来侵占山东的权利判给了日本,他对于西方民主平等产生了动摇。一个启发,是陈独秀从1915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开始,全国思想活跃,产生了三四百个像《新青年》、《每周评论》这样的杂志,带进了各种新思潮,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所以列宁说:衡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试金石是你承认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陈独秀由此受到启发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叱咤风云(2)
经过三年的曲折探索,陈独秀与李大钊开始考虑联手筹建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又过了28年,这个伟大的政党终于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李大钊传播新知(1)
李大钊早年曾东渡日本,进入东京的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在那里,他积极参与了留日学生的反袁斗争,组织了神州学会。同时,他还向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杂志投稿,并且和章士钊、陈独秀结为朋友。
李大钊
也正是在留日期间,李大钊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开始更加注重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开始思索民族思想的启蒙问题。
1916年5月,李大钊提前结束学业回国,先后在《晨钟报》、《宪法公言》、《甲寅》等报刊担任编辑或撰稿人。他以犀利的笔锋猛烈抨击军阀、政客和腐败的官僚,积极推进新文化运动。
这时的蔡元培正在忙着筹建北大新校舍。原先的老校舍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一所高等学府的需要了,尤其是图书馆的工作,更需要加强。经原图书馆主任章士钊推荐,新的图书馆主任由29岁的李大钊接任。
1918年1月,李大钊就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立即对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在大量购置新书的基础上,号召全校师生捐赠书籍以丰富馆藏内容;同时还加强对阅览室的建设,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还直接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成为重要的轮流编委之一。
“十月革命”中的俄国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一重大事件使李大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他似乎预感到,一种代表了新的世界文明的伟大潮流已经来临了。
1918年,以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周树人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大动荡、大分化之后,已经重新凝成一股新的力量,如同地底奔突的岩浆,寻找着喷发的机会。
北京学生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
时光在流逝。1918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亮点: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只宣不战”的中国居然成为了战胜国!11月14日至16日,北京各校放假三天,庆祝协约国胜利。11月15日,在北大学生及各界群众召开的庆祝大会上,李大钊发表了他那著名的演说《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生前最后一幅照片在李大钊看来,庶民的胜利即广大民众的胜利。北京行政学院侯且岸教授这样分析:“李大钊当时讲的庶民的胜利、布尔塞维主义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民众的胜利,是一种新的文明。布尔塞维主义所带动的世界的新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相继创办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到了1924年,他又与孙中山一起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的双重身份在北京开展工作。
1926年4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进入北京,宣称凡“宣传共产、鼓吹赤化,不分首从一律处以死刑”,北京陷入恐怖之中。1927年4月6日,在敌视苏联的英、美、日等国家的默许下,数百名军警特务不顾国际惯例,强行闯进苏联大使馆,将李大钊等八十余人逮捕。
4月28日上午10时,所谓的“特别法庭”秘密开庭,宣布对李大钊等20人判处死刑。下午2时,他们被押解到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后院,刽子手使用了刚从外国进口的绞刑机,李大钊第一个受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大钊传播新知(2)
在李大钊生前的最后一幅照片中,他身穿一件褪色的灰布长袍,脸部有些浮肿,但神态却依然安详。那一年,他刚刚38岁。
野心勃勃的段祺瑞和想复辟的溥仪
清末段祺瑞曾是袁世凯的亲信掌握了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1918年,以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周树人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大动荡、大分化之后,已经重新凝成一股新的力量。然而,当时操纵着中国命运的,却是其他一些特殊的人物。段祺瑞就是其中之一。
段祺瑞原是袁世凯的亲信,为配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而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因为不满袁世凯称帝而辞职。在袁世凯垮台后,段祺瑞复出,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实权。
幼年溥仪
小皇帝溥仪
1917年,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在北京,工于心计的段祺瑞在“府院之争”中,战胜了亲美派总统黎元洪,又赶走了拥立溥仪复辟的军阀张勋。在自任总理之后,段祺瑞正式宣布对德国和奥地利宣战。
实际上,段祺瑞之所以积极参战,自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出卖国家利益,大肆借款,建立所谓的“参战军”,竭力扩充着自己的势力。
1918年的北京,在各色人物尽情表演的大舞台上,有一个小孩子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他时常骑着自行车,在锯掉门槛的巨大庭院里转来转去。他就是躲在紫禁城里的清逊帝溥仪。
溥仪的确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当了三次“皇帝”的人。
溥仪第二次当皇帝是1917年的“张勋复辟”。当年,张勋率领“辫子兵”气势汹汹地进入北京城,到处叫嚣着“奉还大政”。那时,北京满大街嚷嚷着“大清复辟啦”,穿着清朝袍褂的前清遗老遗少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脑袋后面拖着已经消失了好几年的辫子——那是他们不失时机地赶到店铺里订做的。而一度冷冷清清的紫禁城内,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在小皇帝的心里无疑盼望着复辟的成功。北京大学王晓秋教授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当张勋的“辫子兵”与段祺瑞的军队打仗时,有太监告诉溥仪说,宫里供着的关帝显灵了,昨天晚上帮助张勋的军队打仗,关帝的坐骑赤兔马都跑出汗来了。溥仪急忙去看,说是不是真的。
可是,12岁的溥仪跟着太妃、王公、师傅、太监们高兴了没几天,形势就变了。段祺瑞重新执政,“辫子将军”张勋和他那支怪模怪样的军队终于被赶了出去。
经历过这次复辟的溥仪虽然还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