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亲历1-时代风云-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1918
在北京的历史上,1918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它不像七年前的1911年,有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让腐朽不堪的清王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它也不像八年后的1919年,有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预示着中国社会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18年,古老的北京城仍然保持着她那特有的宁静,人们仍然在为每天的生计忙碌着。
这样看来,1918年显得平淡了些。
然而,并不尽然。
平淡的1918年,只是历史剧情中短暂的间歇,是大幕再次拉开前片刻的宁静。那些注定要改变历史的人物,已经或者将要隆重登场了。
鲁迅“诞生”
蔡元培改革北大
陈独秀叱咤风云
李大钊传播新知
野心勃勃的段祺瑞和想复辟的溥仪
邵飘萍“铁肩辣手”
毛泽东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主要口述者: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郭建荣:北京大学校史馆教授
唐保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侯且岸:北京行政学院教授
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编导:
王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鲁迅“诞生”(1)
1918年的北京并不平静,在这一年,鲁迅“诞生”了。
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文学意义上的“鲁迅”。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鲁迅,只有周树人。
1912年2月,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周树人离开风景秀丽的故乡绍兴,赶赴南京###任职。后来,因为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他也于同年5月北上,住进了位于宣武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
今天的绍兴会馆
袁世凯称帝
如今,修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绍兴会馆已经变成了一座居民大杂院,我们已经很难分辨出周树人曾经居住过的藤花馆和补树书屋。据说,当年在院中有一棵高大的槐树,而在那棵树上曾经缢死过一个女人,所以始终没有人敢住在补树书屋。周树人是学过医的,鬼神不惧,倒正好借此获得一份难得的清静。
从1912年5月到1919年的11月,周树人在绍兴会馆居住了七年零六个月。这段时间周树人过的是独身生活,他的日常起居靠会馆的工人,当时叫长班,来照应。
周树人在绍兴会馆居住的那几年,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发动“护国战争”。
1916年,“护国战争”节节胜利,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病亡。
20世纪初动荡中的北京
青年鲁迅
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失败,段祺瑞趁机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开始发动“护法战争”。
1918年,“护法战争”失败……
刚刚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中国,就这样又陷入连年的###之中。
袁世凯执政的那段岁月,中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到处布满了特务。在茶馆、客店,甚至家里的车夫、厨子都可能是特务。只要批评时政就要被捕,被捕者有进无出。用周树人的话来讲就是:“杀!杀!杀!”
20世纪初北京的百姓
幻灯片中日本兵砍杀中国人的场面
周树人研究的古碑拓片
周树人一时看不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陷入了极度的苦闷。这种苦闷好比一条毒蛇,紧紧地缠绕他的灵魂。在一首诗中周树人表达了心中的消沉与愤懑: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沉沦。
当年因为父亲病故而致家道中落,所以周树人决定赴日本学医,以求掌握救人之术。但是,在课间放映的幻灯片中,他看到日本兵砍杀中国人的场面,使他深受刺激,愤而退学,弃医从文,试图以振兴文艺来改造国人精神。然而,几千年封建制度禁锢下造就的那种愚昧、麻木与冷漠,岂是靠几个人微弱的呐喊所能唤醒的!因此,周树人深感悲哀与寂寞!几年来,他始终靠抄录佛学典籍、研究古碑拓片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尽量远离那喧嚣动荡的尘世。
1917年4月,周树人的弟弟周作人也来到了北京,和兄长同住在绍兴会馆。这给寂寞中的周树人带来了一丝慰藉。当时,蔡元培刚刚就任北大校长,经过周树人的介绍,周作人也来到北大任教。也许可以这样说,蔡元培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周氏兄弟的命运。
此时的周树人深陷在一种寂寞、苦闷、消沉的精神状态之中。他觉得,中国犹如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损的铁屋子,即使唤醒了其中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只能使他们陷于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痛之中。因此,他感到悲哀和绝望!然而,他的朋友们不能容许他再这样消沉下去了。
鲁迅“诞生”(2)
与周树人同时留日的钱玄同回国以后,在北京的高校任教,当时他是《新青年》的编委,因为留日期间和周树人同为章太炎门下的弟子,一起学习文字学,又和周树人是同乡,所以经常到绍兴会馆来串门。钱玄同跟他聊天,鼓励他提笔进行创作。钱玄同说,只要先有几个人觉醒起来,就不能说没有冲破这个铁屋子的希望,这使周树人在绝望当中看到了希望。
周作人钱玄同周树人被深深地震动了,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为打破这铁屋子做些事情。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他拿起笔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他充满希望地仰天长问:“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他满怀悲愤地大声呼喊:“救救孩子……”
鲁迅
这篇小说发表于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小说的名字叫《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在小说发表的时候,周树人第一次使用了“鲁迅”这个笔名。就这样,我们的鲁迅“诞生”了。当时也许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名字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流芳千载!
1918年的冬天是寒冷的。鲁迅照例每天去###上班。但是,与一年前相比,他的脚步坚定了许多。
自绍兴会馆北行不远,就是著名的清朝刑场菜市口。当年,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这里为变革中国而被砍下头颅。鲁迅每行至此,总是感慨良多!
鲁迅写下了小说《药》:一位为解放民众而被砍头的革命青年,颈上的鲜血竟被他所要解放的人蘸了当作治病的药!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反思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而他也开始体味到了一丝欣慰,因为无数革命志士的鲜血已经将那铁屋子浸蚀出些许裂缝,它必然会被苏醒了的人们所打破!因此,在《药》中,鲁迅为被害的革命者坟上“平添上一个花环”,尽管他认为那也许只是一个“梦”。
就在《药》于《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上发表的当月,爆发了举世震惊的五四运动!鲁迅的“梦”已经在开始变为现实……
蔡元培改革北大(1)
1918年,蔡元培在北大担任校长时,住在北京东城区的东堂子胡同。蔡校长一生清廉,从未置办过产业,一直租住他人的房屋。如今,随着时光流逝,这座本已十分简陋的宅院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人们很难想象,一代学界泰斗曾在这里筹划着北大的未来。
蔡元培京师大学堂旧址
1918年的北京大学坐落在东城区的沙滩,而她的前身是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的京师大学堂。当时的光绪皇帝曾对这所学校寄予厚望,希望她成为一所培育近代人才的高等学府。但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却打破了光绪的维新梦。随着康有为、梁启超逃离北京,“戊戌六君子”被斩杀菜市口,京师大学堂也被顽固派把持,演变成为培养封建官僚的机构。
开办伊始的京师大学堂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很多学生甚至还是官员。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回忆说:“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都这么喊‘老爷向左转,老爷向右转’。”因为学生都是老爷。在清朝,京师大学堂的宗旨是“忠君尊孔”,虽然民国时期做了些改变,但民国初年的北大仍然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气氛。
京师大学堂开始办学时的先生和学生
北大校园中的个性迥异的学者们
在民国初年,许多人仍然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将大学看成是取得官吏资格的阶梯。因此,北大校内管理混乱,没有多少学术氛围。据说当时去“八大胡同”逛妓院的,多有北大的教员和学生,以致在北京城内颇有些“名气”。如此校风能否扭转,对蔡元培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实际上,在担任北大校长之前,蔡元培曾经多次考察欧洲的教育现状。他发现,提倡思想自由是欧洲各大名校发展学术的有效途径。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在北大确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校原则打下了基础。
蔡元培是进士、翰林,他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在解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的时候,引用了《中庸》的话,他说:“我在北大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可以用《礼记·中庸》里的话来说明,那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校原则下,北大校园内出现了诸多各擅所长而又个性迥异的著名学者。既有像留着小辫子的辜鸿铭这样的推崇儒家学说的学者,也有胡适、高一涵、刘半农、钱玄同、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思想激进的人物。
1918年的蔡元培异常忙碌。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他先后发起成立了一系列专业团体,涉及经济、法律、地质、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等领域。1月19日,为进一步扭转校风,蔡元培亲自发起成立了进德会。
进德会入会章程
示威游行的学生
据郭建荣讲,进德会分为三种会员。甲种会员为基本会员,要求不嫖不赌不娶妾。在这三戒之上再加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肉,就是乙种会员。然后再加不做官、不当议员,就可以做丙种会员。因为蔡元培是发起人,所以北大教员、职工、学生大约一半以上,四五百人都参加了进德会。
1918年即将过去,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蔡元培仍然在忙碌着。
12月10日,他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为北大确立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正是这一目标的确立,使北大终于成为一所世界名校,孕育出无数栋梁之才,进而影响到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蔡元培改革北大(2)
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对全国高等教育影响深远。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这样评价蔡元培:比较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剑桥、牛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等等的校长当中,在某个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大学校长的身份,能够领导一个学校,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到第二人。
位于东堂子胡同的蔡元培故居本是一所十分简陋的宅院,但是,几个月后爆发的五四运动,却使它突然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地位。
1919年5月3日,蔡元培秘密获得有关巴黎和会的一个惊人消息。原来,正在参加和谈的中国代表团接到密电,命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