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铸剑 >

第15部分

铸剑-第15部分

小说: 铸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颖让人拿出了许多齐国的战利品,摆在大殿上,让这些皇子军们射箭比武,谁射中的物品就归谁,这是北方鲜卑民族好武风俗的一个表现,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因为这不仅可以使他们在皇帝面前显示自已的本事,得到皇帝的嘉奖,更主要的是他们可以用箭来选择他们自已喜欢的物品。

  在这众多的战利品中,一把透着寒光的铁剑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把自已的箭都射向了那把剑。但都没有中,轮到杨广上场。他也是全神贯注那把寒光刀剑。但他想得太多了:他无法将全注意力集中到拉开的弓上,他总是感到皇帝在注意他,他也想让皇帝更多的注意他………在这种分心中,他的箭像一只漫游的鱼一样,也落空了。

  窦诗雅也在为杨广鼓劲,她希望杨广能做到,正像他平时总能做的那么出色一样。但结果也让她感到失望。

  最后是李渊。他本来就不想参加这样竞争。他不喜欢。他的散懒、木讷、漫不经心使他总是遭到人们的嘲笑,他总想一个人呆在一边。

  他走上前,慢慢抬起手中的他不要求谁的注意。他也不想得到任何利品,但他看见那把剑旁边有那么多射空的箭,他也想试试。他拉紧了弓,将箭射向那把剑。

  伴随着弓“嘭”的一声,只听到“当”的金属碰撞。那只剑竟然被被李渊射中了。但孩子们都不服气,因为这个李渊比时射箭就不怎么样,不配得到这把剑。一定是撞上什么大运才让他得了这把剑。

  但大家一会儿的功夫便忘记了刚才的事情,宫中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下面举行的击剑比赛更是显示这些皇子军们勇敢、力量、智慧和意志的的机会。

  每个人都发了一把木制的刀剑,按照各自的分组,这些孩子们便二人一对地厮杀起来。杨秀年纪虽小,但他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最勇猛的,他剑术娴熟,几招就击败他遇到的每一个对手。这样一路过关斩将,与他的哥哥杨广相遇了。

  杨广与杨秀几招下来,便感到有点吃力,他想扭转败局,但杨秀的剑像魔棍一样,缠绕着杨广无法回击,杨广突然有种支撑不下去,他在胡思乱想中意志先崩溃了,他故意卖个破绽,干脆放弃了比赛,认输了。

  但杨广不服气。窦诗雅在一旁安慰杨广:“你太不稳定,缺乏耐心。小有挫折便放弃,太可惜了。”

  最后,整个大殿上只剩下杨秀和李渊二人。

  李渊一路没击溃过什么人,都是在他的缠绕战术下放弃比赛的。李渊选择的是防守,不是后退就是转着圈的防守。在这些热血急躁高傲的童子军们看来,李渊的战术简直就是耻辱。

  李渊的这种剑法遭到了所有尚武的鲜卑孩子们的鄙视。这是懦夫式战法,要么你赢,要么你输,这么个不输不赢的缠绕,让这些自负而气血正盛的孩子们无法忍受。许多孩子在与李渊战至中途都退出了比赛。他们宁愿选择放弃,也不愿与李渊比赛。

  李渊和杨秀展开了比赛。杨秀一上来就先声夺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李渊穷于应付,他一上来就退,或是转着圈子退。

  座在旁边的宇文邕看不下去了。他看不惯李渊这种战术,这不是鲜卑男人的作风。他站了起来,制止了比赛,“好了,比赛到此结束。李渊输了。”

  李渊因此得了个懦夫的称号,很让孩子们都瞧不起他。因为在这些尚武的鲜卑孩子们看来,一味地防守和不进攻不是男人的作风。

  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他们的皇帝宇文邕。他不喜欢这种不伦不类的剑法,只守不攻,只退不进,这叫什么剑法。

  大殿上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在欢呼声中围在宇文邕身边,跳着他们祖先传下来的舞蹈。与这些孩子在一起,宇文邕也暂时忘记了一切军政国家大事,忘记了太子废立带来的种种苦恼,忘记了那些隐藏在皇宫内部种种阴谋,忘记了那些功勋卓越的大臣们可能对他宇文王朝的威胁。只有这些孩子们是最单纯的,也是对他最忠心的,对宇文家族也是最没威胁的。

  杨广看着宇文邕那神勇武威的神态,从心底里涌起一股感激、祟拜,他愿意为皇帝生,也愿意为皇帝而死。李渊依然是一脸的闷闷不乐,一个人坐在一边想心思。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忧虑是,他李渊为什么这么倒霉,总是受人歧视,生活的不愉快。

  但皇宫外又是另一种紧张气氛。刚刚被灭掉的齐国君臣们,从周国与陈国的大战中,看到了复国的希望,开始不安分起来,他们中许多人开始四处奔走,进行串联。这加剧了长安城中对他们的担心。不安定因素四散开来,没有人能分出这些消息是谁传出来的,也不知道这些消息的真假。混乱开始漫延。

  这时,从宫外走进几个神色慌张的大臣,他们带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原齐国皇帝高纬正与他的旧臣们联络,有可能在长安城中谋反。宇文邕刚才还开朗的脸上立刻变成了勃然大怒。

  他吩咐手下,“他们想翻天,没那么容易。他们想在陈国攻击我彭城时谋反,我看他们是不想活了。来人,立刻将原齐国的皇帝、王公、重臣、将军、皇族统统召到长安。一个都不能放过。”

  长安城中开始了一场大搜捕。齐国原来的旧君臣和皇亲国戚,一个接一个地被抓进了大牢。

  一队队黑衣周兵骑兵驰出长安城,抓捕在各州任职的原齐国官吏。在这特殊时期,任何风言风语和猜忌将演变成一场大灾难,大屠杀。

  宇文邕与群臣们匆忙离去,研究如何处置原齐国的君臣。

  宇文斌(贝)看到皇上走了,他觉得自已应该摆摆太子的威风。他先看见了杨广。这是他的妃子杨丽华的弟弟。

  他对杨广一招手,“你过来。”

  杨广马上跑上前,站得直直的,等着太子的训话。

  “你怎么回答皇上提问的?你想做大周国最聪明的人。你知道大周国最聪明的人是

  谁?是皇上。你怎么敢胡说八道。以后不许再胡说,记住了吗?”

  “是,记住了。”杨广诚惶诚恐地回答。

  宇文斌(贝)一转身,看见了身上背着弓的李渊。看见李渊,宇文更生气了。“看你那窝囊样。像你这样的人怎么会封个唐国公,简直丢我大周国的人。说话都说不完整,练得是什么破剑术,真丢人,竟然还在配在童子军中。”

  李渊站在那里不敢吭声。

  宇文斌(贝)挨个教训了几个人,摸摸肚子,有点饿了。刚才被父亲一顿臭骂的恶气出完了。他揉了揉酸痛的胸口,发泄完心中的不快,回他的太子宫去了。

  李渊站在那里眼泪在眼中打转。高颖走了过来,

  “李渊,别哭,你的剑法没问题,深得我中华剑道的精髓。”高颖走了过来,安慰道。

  李渊一脸迷茫地看着高颖,有点糊涂了。他不知道高颖是嘲笑他呢,还是在讽刺他。

  “李渊,你的剑法谁教的。”高颖接着问。

  李渊有点沮丧。他低着头说道:“在我8岁时,曾有一个书生路过我家,非要给我看相,说我面相是女人像。要我练这一套剑法。还说什么’先为已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句话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看来,他教我练的可能是女人们才练的剑法。”

  “好一个‘先为已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慢慢练吧,慢慢体味。日后你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所在。”高颖说完这话,也忙自已的军中事去了。

  

第十一章  独孤锻铁铸龙渊  道儒论剑说阴阳
在长安城西北角的一个兵器作坊里,光着膀子的独孤盛,正用一根大铁棒使劲地在一个大锅中搅拌着。虽然是隆冬季节,但屋内的温度特别高,独孤盛浑身是汗。炉中的铁矿石现在经过高温冶炼,已成呈海绵状的固体块。

  独孤盛又赶紧跑到炉后面,将炉火熄灭。然后,独孤可以稍作休息一会儿。用不了多长时间,炉中的铁水将会凝成块状,形成含杂质极高的柔软熟铁………当时叫块炼铁。

  这时,外面出现了喧闹声,独孤盛穿上衣服,跑出作坊,到外面看热闹去了。原来,一队黑衣周国士兵押着几个犯人正匆匆走过。围观的人议论纷纷,那是齐国的皇族们,他们刚刚被发配到积各地,这次陈国攻打彭城,他们好像要谋反。于是,他们又被押解到长安,面临可怕的惩罚。

  陆续押解到长安的原齐国君臣命运很快确定了下来:绝大多数人一律处死。这些亡国君臣们几乎是疯狂地为自已辩护,但没有用,谁让他们是亡国之君,亡国之臣呢。

  但有二个皇亲没被处死,一个是高纬的弟弟高仁英装疯,另一个弟弟高仁雅病入膏肓,他们俩免死;被发配到西蜀。其余亲属,不杀的都被打散发配西部边陲,永不让回到长安。

  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原齐国的皇后、妃子们,保住了生命。但她们没有任何养活自已的本事,只好以卖蜡烛为生计。

  长安城中一时血肉横飞,尸体一车接一车被运了出去。而在铸剑作坊中,依然是热气腾腾。

  独孤盛回到铸剑作坊。他从炉中用铁钳夹出块炼铁,那红红的块炼铁发出了夕阳般炫目的金色,独孤盛喜欢这炫目的金色。他把块炼铁放在铁镫上,用铁钳夹紧,另一只手拿起铁锤,快速锻打起来。在叮叮当当声中,一块没有的形状的块炼铁很快被打出了长条扁平状。

  独孤盛看见块炼铁的红色变成了一种暗灰色,许多从块炼铁中剥落的灰色块状物纷纷落下。他立刻用铁钳夹住块炼铁,放进旁边的水桶中。

  ‘嗤’的一声响,水桶中翻出了许多水泡,一股白烟升了起来,直冲独孤盛的脸。独孤盛擦了擦脸上的汗,拿起大碗喝了一大口水。

  这时,门外走进二个人:一个是赵王府长史高德,他是管理铸剑作坊的,另一个是长安城有名的剑客綦毋怀义,他俩每天都来。綦毋怀义对着独孤盛走了过来。他笑着对独孤盛说:“你不能这样淬火,这样会报废的。”

  独孤盛听到这话,立刻从水桶中捞出铁片。顺着綦毋怀义指的方向,独孤盛看到铁片表面有许多细微的裂缝,而且铁片脱落下许多碎片。

  独孤盛急了。“那该怎么办呀?”他看着綦毋怀义问道。

  “锻炼炒砂钢不能急,特别是淬火。淬火工序看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极难掌握得恰到好处,烧热的火候、冷却的程度、水质的优劣,都有很大关系。淬火淬得不够,则刀锋不硬,容易卷刃;淬火淬过头,刀锋会变脆,容易折断;淬火淬得合适,非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不可。”

  綦毋怀义用钳子夹住铁片,放到炉火中去烧。他转过头对独孤盛说:“淬火的学问大着呢?不仅要控制火候,而且水质也特别重要。三国时期,蜀国有个锻剑高人叫浦元,对淬火用的水质很有研究,总结了一套经验,认为“蜀江水爽烈”,淬火后的刀剑钢柔相济,质量特别好。而“汉江水和涪江的水钝弱”,不能用来淬刀剑。曾有一次,他在斜谷口为诸葛亮造刀,专门派士兵到成都去取江水。由于山路崎岖,坎坷难行,士兵们在回斜口的途中将所取的江水打翻了许多,士兵们就随便掺入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