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民党将领葛先才抗战回忆录 >

第28部分

国民党将领葛先才抗战回忆录-第28部分

小说: 国民党将领葛先才抗战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战斗至一月之后,第二十九团朱团长送来四条大鱼。电话问朱团长,鱼从何来?答称鱼塘中捉来,并说明捉鱼经过。前面曾提及,西城外有连串不断之大小鱼塘。时令三伏炎热,上午六时以后,敌停止攻击。二十九团一部阵地,在鱼塘内边缘之山脚下,敌人则在鱼塘对岸,彼此对峙。敌未进攻,我官兵乃轮流休息及修理工事,整理武器弹药之时,连上官兵,都是些血气方刚、胆大包天的年轻小伙子,岂能稍闲!没事找事。很久没菜吃,想在鱼塘里打鱼的主意。敌人就在鱼塘对岸,不能下塘捉鱼,望鱼兴叹者久矣,终于给他们想出办法下塘捉鱼。
  他们非但不携带武器,并将全身衣服脱光,只穿一条短裤头,站在鱼塘边向敌人高声叫道:“我们未带武器下池捉鱼,你们不可开枪射击,要战,照你们老规矩,下午六时开始,你我拼个死活。若是你们向我未携带武器者射击,激怒了我们则会采取攻势,冲出去将你们全部杀死。”
  并不等待敌人回答,一下子滑入池中五人散开摸鱼。捕鱼者固然一心一意在摸鱼,阵地上却严阵以待准备应变。头一天,敌人未曾向我捕鱼者射击,我捕鱼者斩获颇丰,官兵们得到甜头,兴高采烈忙着准备捕鱼的用具,俾便翌日多捕一点。
  接连两天相安无事,第三天下池捉鱼时,敌人工始射击了。这一次捕鱼者有六人,跑回阵地,每人拿了三个手榴弹,一跃跳出阵地赤裸裸向敌人快步冲去。另有一班长大叫:“本班轻机枪不动,步枪兵上刺刀随我冲出。”共计十一人冲向敌阵。我阵地上立即以炽烈火力掩护,瞬间敌我枪声大做,手榴弹爆炸声不绝于耳。继之我枪兵枪击刀刺,将鱼塘边缘之敌悉数歼灭,一击而返。俟敌增援部队赶到时,我出击者已回归本阵。我军轻伤三人。
  捕鱼之举结束了吗?没有!还有下文。出事三小时后,我士兵照样照葫芦,穿着短裤,向敌方大声喊道:“我们捕鱼成了定案,你们若是再开枪射击,有例在先。不相信试试看。”未将敌人放在眼里,更不去想自身之安危,一曲膝滑入鱼塘做他想做的事。
  从此以后,敌人再也不开枪射击捕鱼者。有一次,一名上等兵捉得一尾约尺半大鱼,抱在怀中,喜得大叫大嚷。刚出水的鱼,全身滑溜,挣扎力强,一个疏忽,被鱼挣脱怀抱落入水中。他毫不考虑,随鱼下坠之势,全身扑入水中,人没入水中不见了。数秒钟后,人爬出水面时,两手空空,鱼逃之夭夭,人则满身、满头、满脸泥浆,有如马戏团中之小丑。我阵地上官兵,见他那幅尊容,哄然鼓掌跺脚大笑。不仅如此,敌人大笑之声亦传播过来,此情此景,哪里像是敌我做殊死战,而是在舞台上表演趣剧。开始捕鱼时,还是在靠近我阵地这边行动,不敢远出,后来胆量愈来愈大,竟向敌人那一边行去,甚至到敌人阵地之前摸鱼。敌人只要一开枪,我捕鱼者就倒下去了,将自己生命当作儿戏,而我士兵们满不含糊。
  捕鱼风气一开,所有鱼塘附近阵地官兵,莫不效尤。我也曾严令禁止,以免士兵枉自牺牲。别的命令都能遵守,惟此禁止捕鱼令无效。阳奉阴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连上官兵们自有他的办法,每日至捕鱼时间,派出向内的警戒。遥见团营长来临,警报放出,塘中捉鱼者,迅即跑回阵地内穿上军衣,若无其事。俟团营长离去,又滑入池中,以命换鱼,一方面固然想吃鱼,另一方面为的是好玩,调剂战时生活。
  其实,不但团营长都知道,连上官兵仍然在捕鱼,我也知道,彼此心照不宣,只盼敌人不射杀我捕鱼者。睁一眼闭一眼,装不知道。官兵无菜佐膳,我等为长官者,较之敌我激战中更为忧虑。战斗间,兵力可以灵活调配运用,以坚强斗志迎战。官兵食而无菜,乃是无法补救者。营养不足,官兵智慧体力衰退,影响战斗至钜,尤以精神上所受之打击为最。
  官兵副食全无“菜”,营养缺乏到极点,无不面黄肌瘦,双目深陷,憔悴疲惫不堪,面目全非,有如病夫,还要日以继夜与敌拼斗。而彼等,生无怨言死无惧也,奋战不懈,堪称民族精英,国之干城,令人敬爱怜惜。无奈,我等军师长皆爱莫能助,忧愧交集,惟任何艰难痛苦,在所不计,歼灭敌人。确保衡阳,为我军全体将士一致至上目标。数日后,询问二十九团团长朱光基上校(军校六期生),还有没有人捉鱼?朱团长笑答:“这两天没有了。”
  

无肴声中餐美食(2)
“没有就好为何发笑。”
  “塘中鱼捉光了,无鱼可捉两天矣。”这一幕上下自欺自的戏总算唱完了,故而发笑,所幸未出毛病。
  终日提心吊胆之捉鱼难题,从此解决,让官员死了这个捕鱼心。
  自己却茫然若失,尔后我官兵,除了盐水泡饭外,其他食物则一无所得矣!
  至战斗末期,唯一赖以维生的“米”告罄,粒米无存。如此说法,似嫌言过其实,军部粮秣科所有储粮,皆已陆续全部散出,确无一粒存粮。各单位尚能保存多少,无从查悉,而甲单位向乙单位借米,则确属实情,而且频频传来。多数乃非战斗单位,向战斗单位借米,因战斗单位伤亡者众,消耗量少,故尚有余粮。同舟共济,亲爱精诚,彼此不分,绝无匿米自饱者。
  缺食缺眠浩气盛,
  日战夜战死方休。
  

别有风味牛肉香(1)
我至一个月之后,吃过一次美味牛肉。城内无牛,亦非空投,牛肉从何而来?乃是第三师第九团士兵于黑夜间,冒生命之险,游过草河,偷越敌人防线,深入山区集镇买来的?不,人民送的。其经过情形概述如下:
  第三师第九团团长萧圭田上校某日派人送来一大块新鲜牛肉,那时该团尚未归我指挥,正防守北门外草河南岸。此地区因有百公尺河幅之草河为隔,而能行驶汽车之草桥也已炸毁,是以自始至终,敌人未曾发动攻势,只隔草河相互枪击,时疏时密,尚无被攻之危。我官兵无菜吃,全军皆然,斗志高昂之官兵,不会将敌人放在眼里。人性好动,没事找事,某连士兵动脑筋,想游过草河,偷越敌人防线,去至山中集镇上买菜。大伙一致赞同后请示连排长。连上官兵,都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冒失鬼。
  连长答称:“只要你们敢去,我就答允。此举须从长计议要极端保密。若是被营长知道了,不但去不成,还要挨骂。不要急在一时,需要好好计划,去几人何时适宜。空手游过百公尺草河,连上尚不乏其人。回来时,每人须携带一二十斤重量物品游回,恐难以办到,如携带武器就更办不到了。大家来研究,有了周全的准备,才能万无一失,而后才能行动。”
  听了连长这一番议论,大家都忙开了,三五成群开议论会,平时党部小组开会,无人发言,这个采购会议,人人热心,个个有意见,既有吃、又好玩、又刺激。终于得到结论:去一下士两名兵,不带武器,每人携带三枚手榴弹,找来三个汽车内胎,将所购之物捆在气足内胎上,选一黑暗之夜行动。
  因战争,城郊附近居民皆弃家走避。需要去三十华里之外的山中集镇上,才能买得到东西,来去需要两夜一天时间。“偷越敌人防线时,如被敌发觉迅即游回;因形势不能游回,则硬往外冲,丢不掉敌人时,用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这次冒险买菜计划过程中,曾发生一点小骚动。官兵们很久没香烟吸。请他三人带香烟及其他食物用品者,使得三采买拒绝不能接受不得。连长出来做了决定,都不准私人带东西,尽量携带公款,购回之物不论多少平均分配。这才解决了难题。
  另有一点值得记述者。三采买带去四十余封家信,多数是寄一点钱,给弟妹或子女买糖果,信的内容皆慷慨激昂,如果此战为国捐躯,盼家人节哀等语,令人感动。
  中华男儿壮志高,
  视死如归称英豪。
  我曾读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林觉民与妻诀别书),深为感动,这些家信,不是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吗?!
  我军士兵以湖南籍者为多,本师在浙江成立,士兵浙籍、湘籍参半。“湘勇”,是出了名的勇敢战士,事实否定了浙籍兵不能打仗之谬论,以上诸战役可以为证。
  草河两岸地形概如上述,再说明敌人在草河北岸兵力部署概况:显然,有草河之隔,我固然不可能采取攻势。敌之攻势计划中,也不会选择此地区为攻击点,只不过是监视及切断我交通线而已。因此,敌所部署之兵力不强大。防御线既不强,阵地上即有空隙,我官兵时刻与敌照面,知道敌兵力部署位置,亦知何处有空隙,预将出进路线侦察好。这是使该连官兵敢大胆有信心能偷越敌防线,再则出其不意。
  某黑夜,三采购顺利游过草河,偷过敌防线,进入山区。我经描淡写三句话,就将三采买送进山区,该连上官兵该多紧张,全连武器准备发射,只要吹点风立即还击掩护。该山区有我地方武装团队警戒,三采买都有第十军符号为证,并说明采购缘由。不但未予留难,而且殷勤招待。派人领导至集镇,镇上人民听说衡阳守军,冒险出城派来采买,不约而同哄叫起来,一个个激动得高喊第十军万岁者有之、流泪者有之,大家将自己货物丢下不管,跑来将三采买团团包围,问长问短。
  有一老者离群大声道:“你们不要问个没完没了。先让三位休息一下,去人到我家拿三套衣裤来,将三位湿军衣换下,马上洗洗晒干。看三位需要什么,只要本镇有的尽量贡献,没有的派人去附近买来。”
  

别有风味牛肉香(2)
话还没说完,群众又是一片哄叫之声:“我的物品请三位随意拿取,做为本人慰劳之物,聊表崇敬第十军将士之意。”
  老者继道:“这样不大好,也不公平。我的意思是三位所需之物,由地方公款开支,算是本地人民慰劳品。”
  大家又哄然叫道如此也好。霎时间鸦雀无声,目光都望着采买等候答复。
  下士向群众行了一个军礼:“各位父老兄弟姐妹爱护第十军之热情表现,衷心感谢。我不会说话,不知应用何言语来表达谢意,尚请诸位原谅。本连官兵很久没有菜吃,派我等来买菜是合理的。我三人冒生命之险是应该的。诸位要送慰劳品,也在情理之中。我不知应如何决定才好。若是接受诸位礼物,回去连长会骂我‘衡阳之战,后果如何尚难逆预料,你们先去扰民。’我三人怎承受得了,我有一个笨办法,我选取我们需要之物,将其登记。而我们将携来公款,全数交给你老人家结算,不足之数,由他方款贴补,为此做法情理兼顾,回去也好交代,不知老人家以为然否?”
  老者道:“不必了,请千万接受本地人民这点微薄敬军表示。自衡阳战斗之始,月余来,此地人民昼夜翘首望衡阳,看火光,闻炮音,听杀声,无不感动涕零。祈祷上苍,佑我第十军将士身心康泰,得到最后胜利,数十天如一日。不但本地人民如此,其他各地百姓皆然。据湘江东岸民间传来消息,月余来,大批敌尸伤兵,日夜不停北运未曾间断。足见我第十军将士之英勇奋战精神,杀敌如麻。在无任何支援之情形下,孤城喋血,丰功伟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