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逐鹿风云-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但是准备投降时的抵触情绪却也消失地无影无踪。当下抱拳道“汉王放心臣下定当不辱使命!”曾进点了点头道“很好。有了你的帮助我相信瓦岗军这方面应该是不成问题了只是不知道洛阳方面会不会也让我如愿以偿呢?”
“汉王不会是将独孤阀留在洛阳城里了吧!”师妃暄忽然插口道。
曾进望了她一眼。笑着道“妃暄果然够聪明。这里既然已经没有什么事了那我们就往洛阳一行吧!宇文老哥妃暄说不定到时候还得借重二位的盖世武功呢!”
正在此时宋缺与晁公措两人并肩从密林里走了出来。宋缺依然是那副淡定从容的样子白衣胜雪天刀斜倚似乎万事万物都难以撼动他的那一颗向道之心一样。而晁公措地形象就有些惨了衣衫破破烂烂的尽是长刀划开的口子略显得狼狈不过面色倒还如常似乎并没有受什么重伤。
在曾进看来显然宋缺是留手了否则就凭晁公措绝对不可能在更进一步地天刀刀下活着出来。
南海派的弟子一见到自己的祖师出来了连忙迎上前去问候。晁公措略一安抚就照直向曾进走了过来他也不讳言颇为直接的道“晁某的南海派想在汉王的手下混口饭吃不知汉王可愿接纳?”
话语中虽略含些怒气但是却并无丝毫的怨愤之意显然方才在密林之中与宋缺交流的不仅仅是功夫应该还有些其他地条款。不过只要是对他有利曾进对此也懒得问了笑着道“晁前辈严重了南海派本在我的辖地为我效力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本王岂有不接纳之理啊?”
“洛阳乃是通都大邑乃是数代皇朝之国都地理位置绝佳我是绝对要拿下的。”曾进微笑着道“不过张镇周乃是王世充手下仅此于杨公卿的大将沉稳之极单凭独孤阀的力量我担心他们未必能够奈何地了张镇周以及他手下的大军!
现在岳父与晁前辈都在此倒是令我大为放心了有了如此多地高手想必洛阳城也不必经历这一场战火就可以易主了。”
“汉王宅心仁厚洛阳城中的百姓实在是有福了!”祖君彦感叹道“否则大战一起张镇周为了守城定然会强抽百姓中的丁壮入伍那对百姓的危害可就大了!”
“爱民固然是好但也要看形势!”曾进冷冷的望了祖君彦一眼道“此番我之所以如此做不过是因为这样最为省时省力罢了!我希望祖先生也能以这个为行事的准绳手段不重要只要能够让李密的地盘儿尽数纳入我的治下即可明白吗?”
“是!臣下谨记不敢或忘!”祖君彦心中一寒这才对曾进的性格有了一个比较浅显的认识。曾进之所以能够战胜李密优势并不在战场之上而是在于两人的心。
曾进较之李密更狠更无情。而李密显然比较贪图虚名为此不知道犯了多少错误而曾进却只在乎实实在在的利益其余的在其眼中都不值得一提!
“好了”曾进脸上又泛起了微笑淡淡的道“既然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那我们现在就赶往洛阳吧!”
宋缺见曾进的神情之中确实有几分担心就开口道“贤婿其实你大可不用如此焦急。你既然已经派独孤阀前去夺取洛阳城了就应该相信他们。他们乃是在内部夺权较之在外攻城不知道轻松了多少依独孤阀的实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曾进知道宋缺是言之有物之人但是仍然有点儿不放心遂又望向了一旁的宇文伤。宇文伤也笑着点了点头道“独孤阀与我宇文阀、宋阀、李阀并称为天下四大门阀岂会是表面那么简单?李阀占据关中宋阀独霸岭南我宇文阀也有我那不成器的侄儿宇文化及拥兵十数万割据一方。唯独独孤阀不显山不露水一直窝窝囊囊的难道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被宇文伤这老狐狸一点播曾进登时恍然大悟。“是啊!独孤阀与其他三阀并称于世不相上下按理来说实力应该在伯仲之间才是!然而在世人的眼中好像独孤阀一直都是被压着打似的好像没什么潜在的实力。让自己也以为独孤阀的实力更多的是靠姻亲的关系!而忽略了一个大门阀存在的根基绝对不会建立在这么飘渺的东西上面!
正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隐藏的越深者所图谋的越大!”曾进在脑海里回想着这一段时间内军情司传递过来的关于独孤阀的情报海量的杂乱不堪的信息因为宋缺和宇文伤的提醒迅的被理出了一个脉络。曾进对独孤阀的图谋也基本有了眉目。
坐山观虎斗待王世充与李密斗的两败俱伤之时再强势出击做那鹬蚌旁边的渔翁一举夺得洛阳以为根本再图谋天下。
“端的好算计!如此看来独孤峰当日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曾进脸上露出了苦笑道“如此我岂不是更应该担心了?”
“贤婿放心!如今你大势已成独孤峰知道该怎么做的!”宋缺淡淡的语气之中充满了自信似乎认定了独孤峰即便是完全控制了洛阳城也会毫不犹豫的交给自己似的。
曾进福至心灵忽然问道“莫非这就是宇文老哥当日对我所说的定然会有很多人帮我的忙?”
“你终于明白了!哈、哈、哈……”宇文伤大笑着道“天下无千年之王朝却有千年之世家说出来不值一提不过是四个字——审时度势罢了!而今天数大势恰恰在你之手啊!”
………【第三卷龙腾九霄:一剑光寒十四州第二百五十六章四阀余一(求点推荐)】………
听了宇文伤的话曾进心中苦笑“什么审时度势不过是识时务而且有识时务的本钱罢了!那些普通的人只能顺着历史大势随波逐流根本就没有半分讨价还价的资本。那些帝王资本倒是雄足不过却也失去了转圜的余地。
东方王朝的更替从来都是血腥的!”曾进摇了摇头想道“现在想这些干什么天下还没有到手这子孙后代的事情现在考虑实在是有些早了!”
众人都是高手短途之内奔行快逾奔马不到一个时辰曾进就到了洛阳城外五里的军营。
虎豹骑太过另类不太适合与其他的兵马混在一起遂再次匿迹于山林之间作为一只奇兵随时等候曾进的召唤。其他的人马沈落雁收拢的兵马与裴仁基收拢的兵马都在营地之中总数有近八万人马其中瓦岗军有五万多人洛阳军有两万余人。虽说其中新兵居多但是经过昨晚一战也算是有了战阵的经验稍加训练就可成为一只精兵。
曾进等人抵达沈落雁亲往迎接向曾进诉说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昨天晚上独孤阀一举力攻陷了尚书府并生擒了王世充任命的洛阳留守张镇周。而坏消息则是夏王窦建德两日前于聊城大破宇文化及生擒之并于昨日被当街斩他建立的许国只存在了不过一月就烟消云散。
曾进听后心中不禁感叹“看来谁都没有闲着啊!都在不停的拓展着自己的势力为自己增加着筹码!以便在将来的决战之中能够拥有更多可出的棋子!”
“咦?既然独孤阀已经控制了洛阳城那你为何不进去呢?”曾进笑着问道。
“我已经派人过去和独孤阀联系了他们的意思亦是让我们早日进城。”沈落雁斟酌着词句。毕竟曾进身边还有其他的人“不过到底是我们直接进城还是将这些兵马都带过去我不能决定还要夫君考量!”
曾进明白这种事情地确容易造成误会尤其是独孤峰等人还是新降之人。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对将来招降他人造成不利。他笑了笑道“不用再考虑了就我们几人。再带上天剑卫即刻出前往洛阳!”
沈落雁亦是聪明之人见曾进身边之人都没有异色便明白曾进做出的决定定然是经过思量的。并不是一时之间的心血来潮!她立即答道“是现在营寨之中的兵马。我已经按照我们扬州的军制编成了三卫六军三十六部三卫暂时地主官是秦叔宝、罗士信、裴仁基三人。”他们三人都是精于战阵久经沙场的悍将做一卫主官也不为过。”曾进忽然转过了头对跟在他身后的祖君彦道“祖先生接管事宜刻不容缓。如今的瓦岗军人心惶惶正是其时晚了就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变故。我不希望这种事情生。
现在我任命你为这一只兵马地军师。与裴仁基三人一起进行瓦岗旧地的收降和接管事宜。这支兵马战力虽不强。但是此番之事却也基本上用不着战斗更重要的是势他们只不过是做一个威慑罢了!这些我想祖先生比我应该要清楚的多。”
曾进聚集两仪剑气一凝化为一个剑气令牌递到了祖君彦的手里给他说了用法而后又道“不过世事难料一丝纰漏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地这枚令牌可以调动附近山林间的虎豹骑必要时你可使用它!”
祖君彦明白曾进的意思躬身一礼脸上满是凝重地神色道“请汉王放心这枚令牌不到最后的关头我是绝对不会使用的!”
“好了那你就去和裴仁基他们会合吧!待诸事已毕我会亲自为你庆功的!”曾进脸上挂着微笑。
祖君彦躬了躬身转身而去。
曾进于营寨之中会合了自己的天剑卫就直接去了洛阳城并未多做停留。不过这次行动自然是要以马代步。
众人到了洛阳城下现洛阳城门大开行人虽然不多但是往来进出却似乎已经恢复了正常。曾进等人望向城头现城墙上的军士个个盔明甲亮手中刀枪在初升太阳光芒的映照下耀眼生寒。
他们身形挺立精神饱满隐隐约约还能感应到他们身上残余的杀气让人明白这些人可不是银样蜡枪头而是真正地精锐之师。
曾进一行共数百人如此场面守城将官又怎么会看不见。立即打人上来查问。在得知了曾进既是汉王之后立时下跪行礼朗声道“属下见过汉王独孤阀主有言让我们在此迎接汉王。”
曾进与宋缺、宇文伤对视一眼笑道“既如此那你就前面引路罢了!”
独孤阀原来的府邸早在那一夜就已经被王世充的人马给付之一炬而今独孤峰等人则是住在王世充的尚书府。
众人还未走到地方独孤峰已经带着很多将领迎了过来。这些人各个面目冷峻表情沉稳精悍之极显而易见都是独孤阀精心培训出来的良将。此番独孤峰让他们跟着亮相自然是为了向曾进显示自己地无私。不过曾进相信独孤阀肯定还留有不少底牌但是还有多少曾进也很难估摸清楚这就需要以后军情司的密查了。
曾进见独孤峰走到了近前就笑着道“独孤阀主果然好手段啊若不是这街道之上还残余有些许血腥之气我都以为阀主是兵不血刃地将洛阳城接收的!”
“哪里哪里!”独孤峰面色不变不着痕迹的回道“我的手段再高也不及汉王殿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不足月的时间汉王竟然将天下间两大诸侯一起瓦解如此手段天下间又有何人可堪比拟啊!”
两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且当着如此多的人尤其是宋缺和宇文伤的面倒是不方便谈什么条件所以二人就随口闲聊着倒也相谈甚欢。
经历了几近一个月的算计、筹谋如今曾进终于如愿以偿自然是很开心。独孤峰很会做人洛阳的府库他纹丝未动依旧封存着。曾进入城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封赏。曾进打开了洛阳的府库大把的金银洒了出去。他虽然不怎么在乎但是看到府库立马空了近半还是有些心痛。
当晚曾进大开宴席宴请洛阳城中的士绅名流宣告洛阳城已经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