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孤独 >

第5部分

孤独-第5部分

小说: 孤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清泉冷笑道:还是房子。

  李石继续说道:爸,您听我说完。于是我想,我既是从文的,倒不如就在这文字上下些功夫,丢了这么多清高,接些赚钱的活来,几年下来,赚他十几万倒也不是难事。

  李清泉又问道:那你这几天愁眉不展的想些什么?

  李石回答说:我这刚入行的读书人,要是想真的迎合俗人的胃口写些悬疑、爱情,或是迎合官家的胃口写什么主旋律,倒还真不知道个中道理。即使要学段时间,再入行去写,进而出大名,赚大钱,都如赌博一般。再说那官府文章,写成了王侯将相,写不成了就是盗拓贼黄。那作家胡风,马屁稍拍不正,就打入十八层地狱。所以说你儿子我不全是不屑,更是不敢。都说这八十后的作家不顾正统,可是谁敢触动哪根神经,那就是天大的帽子都能扣到头上。

  李清泉觉得儿子说得有理,寻思半天,正想到小学时有个同学正在北京搞宣传工作,前年同学会上也曾来过。只是那李清泉碍于这腿不能动,面子上不好过,便没参加。但是那同学的电话倒是可以找到的,于是便对儿子说:你要想学些东西,我这老同学可是中央有名的笔杆子,他若听说你有这想法,也一定乐于教你。这赵为当年为人正直,还是我们班上的队长。现在一路高升,恐怕早把我忘了,我把当年的合影给他寄去一张,再写封信,过段时间你去找他。

  老郭见李清泉高兴起来,便轻声问他:你可知道,咱这三排瓦房马上就要拆迁了?

  李清泉十分惊讶,便问:你从哪知道的?

  老郭说道:这你别管。我是冲你儿子的面子才告诉你,我也心疼这孩子为这点小事劳神。这孩子的命一半是你给的,另一半却是我给的。你可知道他满月时为何肚脐出那怪病?

  老郭正欲说出口,这时天上一连十几声炸雷,在李石家上空爆响。老郭见外面晴空万里,马上一言不发,闭口不言。李清泉却以为老郭又在卖乖,只是讪笑,也不多问。

  老郭等了半天,见没了雷声,又说道:这房子拆迁是我媳妇他们银行的会计说的,沈阳的一家房地产公司上个月刚转进他们银行账里一笔钱,说是要在咱们这一片盖一个花园式小区,规划图都交到省里了,就等省里批了,最晚也就半年后就动工。我手上已经买了三家的平房了,咱们这是当年的野鸡房,面积太小,后院的院子又不算建筑面积,你要是聪明人,现在就赶紧买几家平房,将来动迁了,折合成两个套间,你儿子的房子也出来了,省了你多少事。这可是内部消息,你可千万别外传,要不咱们这几十年的破瓦房房价要也跟着涨起来,到时候你买不着房子不说,住进新房你还得拿大头钱。

  李清泉听得心花怒放。也不管李石这边,送走老郭后,马上叫来妻子,左右打听,询问谁家要卖房子。那各家各户,很多子女都早已经外出打工,在外置办了房产,只剩下老人孩子在家留守,极少有像李清泉这样的。见李清泉要买房子,说是用来当仓库装煤用,自家倒卖些煤。这矿边上的人家,卖煤的有两种:一种就是低价在洗煤的地方买来的煤渣,一种就是公路、铁路上用竹竿挑下来的煤块。这两种都是偷中有买,买中有偷的行当。于是人家也不好多问,正好也觉得这几十年的破房子漏水漏风,无人修缮,于是一个月不到,就有两家欣然同意,一户只给了两千就成交了。可这瓦房的面积实在太小,三户面积合在一起要在拆迁时换得一处双居室都有些牵强。而这一个月的挨家询问,早有些敏感的人家到处打听消息,竟也知道拆迁的事了,于是不到一星期的工夫,这一户的房子竟开价三万了。

  却说那李石自拿了父亲给的电话,考虑了几日,才给那赵为打了电话,对方早已收到李清泉的信笺和照片,忘性再大倒也还没到忘本的地步。赵为叫李石进京去他那多留几日,顺便也带他认识几个将来能依靠得上的老师。李石买票上车抵达北京,赵为一家驱车早已经在站外等候多时。李石心里明白,赵为如此做大概也不是为了什么怀念同窗感情,一来用行动教育自己儿子如何重感情,二来这廉价的显示机会不可错过。赵为也听说过李石,虽然不是妇孺皆知,倒也还算有点名气。

  赵为向自己儿子介绍李石道:这就是你李石哥哥,人家可是作家。你以后可得多向哥哥学习。

  李石惭愧地摆摆手,便和坐在后座的赵为妻子攀谈起来。

  车到赵为家,四人进房,那李石才知道别有洞天。那未明家的家什曾让李石感慨好久,而进了赵为的豪宅,才又感到这才是天堂之上。那门廊上磨沙玻璃围成,门廊下一出水芙蓉状的根雕举一托盘,托盘上熏香数枚。行十多步才见客厅,四壁花色艳丽的藏毯,墙上挂着一幅国画“百花争春”。室内靠窗摆着乌木衣柜,酒橱分四层摆放,洋酒、白酒陈列其间,那沙发上的垫子也全是手工刺绣的半旧的西湖春晓。

  赵为妻子带李石上楼,引到书房。那李石这才呆住,这书房的魅力绝对胜过了客厅里那些吓人的陈设。李石随便翻开一本,却发现尘封已久,已经当摆设多年了。李石心里暗笑,女主人随后带他去看看客卧。那床上的轻被软枕,是睡了二十多年土炕硬床的李石想都没有想过的。

  赵为也跟上楼来说道:你安心在我这住着,你在我这我都省心,还能把我这不听话的儿子带上正路。我这儿子一天到晚不给我省心,我又没时间管,找个榜样来他也知道上进才好。工作的事不用你担心,咱们小伙子脑子里有东西,就什么都好办。这也就是你,若是换了别人,谁家的儿子我都懒得管。别跟我见外,把这当家一样。楼上就你这一个卧室,我们的卧室都在楼下,晚上写稿子看书,不用担心影响我们休息。晚上我要去和一个朋友吃饭,你跟我一起过去。先去洗个澡,然后你阿姨给你准备点吃的垫垫底,咱们就走。

  李石把衣服行李收拾停当,便在赵为引领下进了浴室。热水早已经蓄好,李石脱衣入水,顿时觉得这一路上的鞍马劳顿消除干净。李石睁眼看着浴室内,也是百般奢华,不愿多看。说也奇怪,这李石除了好奇,并无半点野心。在他心里,这些东西都比不上书中所云的道理。那前苏联的作家,李石是最喜欢的,俄罗斯人的血统里流淌着的坚强。劳改营中的思考,虽然清苦,却让李石心向往之。想到这,李石痛骂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待多想,盥洗结束,更衣吃饭,便和赵为一起乘车应酬去了。

  车行了些时候,便到酒店。宾主入座,赵为便一一介绍。除了李石、赵为,还有一位写反腐小说著名的作家梁康,一位以主旋律晚会歌曲著名的词作者马瑞新。期间,二人并未和李石言语太多,只是寒暄几句。可谁知中途赵为接一个电话,要离开一小时去部里办理些急事,李石便受赵为所托陪两位喝起酒来。几杯下肚,李石便问梁康:梁老师,这反腐小说可赚钱?

  梁康笑道:那要看怎么个赚法了。若是放到市场上,卖个一两万册就阿弥陀佛了。要是拍成电影,那才是赚钱。拨款扶持一项,就开张吃三年了。

  李石见二人都很和蔼,便更大胆起来,问道:我以前见反腐电影,都是市长级别的被一个小人物咬住不放,故事马上正不压邪的时候书记了解情况后表态站在正义一边,最后打倒腐败势力。我觉得故事编得太失败,那市长手下一帮腐败分子,书记哪有不知道的道理?我看书记本人也有问题,老百姓都得这么想。

  二人听此言哈哈大笑,说道:不这么写,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把这反腐的案子写下去了。

  李石胆子更大,又追问道:两位老师恕我愚钝,我只想知道一件事,你们说过假话吗?

  马瑞新转为正色回答道: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有说假话的知识分子,这是政治的需要。

  李石也正色道:普通老百姓说九句真话一句假话,旁人顶多说这人有点小聪明。可是你们二位是大知识分子,若是也说假话,十句里哪怕只一句假话,旁人都认为您二位没一句真话。

  二人见李石一身正气,又才思敏捷,不免爱惜。梁康又说道:假话当然要说点,可总比让那些贪赃枉法的人更肆无忌惮的好。即使不能吓得住人,好歹也让老百姓安心些。总要有人说九句真话里夹上一句空话、假话,可若是都说真话,这国家早就乱了。

  李石点头称是,忙给二位敬酒。

  马瑞新又说道:新旧两代人就是不一样,好,年轻人就要有骨气。这骨气虽是被一点点打磨没了的,可棱角清晰些的,打磨得终究是要慢些的。这国家有你这样的倔强脾气的人多些,以后我们就可以罢笔不写了。

  李石说:我也就是个书生脾气,我这脾气的人进不了机关。两位老师今天倒给我上了一课,虽不能让我心服口服,不过也的确别开生面。只是我眼下急要写书稿赚钱,见二位这么一说,倒更加胆怯。若是让我在文章里夹上半句假话,都浑身的不自在,非要再加上两三句,与其为了点钱让自己不自在,不如弃了这行当,哪怕写些通俗小说,好歹也没骗人,更不用官府养活。

  梁康反驳道:从中到西,从古至今,作家永远都是官府养活的多。这拿版税赚钱的自由作家,也是近百多年才有的立法。

  李石回答道:中国的诗人可以不论职业,只那作家倒没几个吃官家饭的。欧洲的几个作家虽是吃着贵族年金,可也是贵族喜爱文学,或是想落下扶持文艺的好名声。不像现在,成了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二人大笑道:好一个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你我二人在这小书生嘴里都成了跳大神的了。

  说罢三人畅饮数杯,待赵为回来时,见三人聊得火热。更加高兴,便问道:两位老师可否带着我这侄子搞创作?

  二人大笑道:你这侄子可不是和我们一样自甘堕落。志向高远,青年人就应该如此。

  说罢又拉李石尽兴畅饮。 。 想看书来

六 人间喜剧
席散之后,赵为在车上问李石:你刚才和两位老师说什么了,他们和你很投缘的样子,如果你要想和他们一起搞创作,这一两月内就可以来北京这工作。虽不能马上就进编制,但最多半年。只要这两个老师高兴,户口都不是问题。

  李石面色有些惭愧,说道:赵叔叔,我未必就是这歌功颂德的料。自古文人有傲骨,我不会这些官样的文章。

  赵为见这孩子不开化,还以为那李石依旧是孩子气实足,不再往心里去。

  李石在赵为家住了月余,每日里除了见些文艺圈的师长,就是钻在赵为的书房里。赵为见李石沉默好学,竟将自己整日无所事事的儿子也带进书房里研读,每日里无事也教儿子些经文典籍,心中甚是满意,竟和妻子商量起让李石长住下去。

  那赵为的儿子叫赵翘楚,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因这家中过于殷实,平日里也总是逃课打架,学业上更是一塌糊涂。那赵翘楚听父亲口中的李石是个舞文弄墨的文人,便以为是个书呆子,也不怎么在乎。李石见他打扮新潮另类,却也想到几年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