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道教 佛教 唐帝国 >

第4部分

道教 佛教 唐帝国-第4部分

小说: 道教 佛教 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的原因,多少人找亲戚、求朋友,动用各种关系,就为了把姓改成“袁”。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据户部记载,仅公元630年一年,就新增袁氏户口50万户,而我大唐帝国一共也就400万户呀。江南某县,兄弟两人为了一个改姓的指标,竟然进行单挑。袁氏由名不见经传的独门小户,一跃成为人丁兴旺的泱泱大族,声势直追李氏一族。

  户部的大员们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专门向皇上进了一道密折:

  天下人皆以袁氏为荣,长此以往,天下人俱姓袁,振臂一呼,云集而影从,我李氏颜面何在,我李唐国威何复,我李氏基业何存?

  皇上大惊,这不是要造反么?继而大怒,传圣旨,告谕天下:姓氏得之于父母,犹血肉也,万不可更易。如有执迷不悟,一意孤行者,杀无赦。

  但这也阻挡不了人们的热情,人们骨子里就有一种“追星”情结,仍然披星戴月往衙门跑,庄稼荒了也不管,死磨硬泡去姓“袁”,姓“袁”不行,姓“元”也可以,还不行,姓“圆”成不成?

  这一切,就是因为我出了名。

  李淳风就劝我:“老师,您再不出来澄清一下,您就危险了!”

  我也觉得很有必要,天下谣言四起,人们都不知道我是黑是白了。

  为了我唐帝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制止各地的猖獗流言,我必须把我介绍一下:

  姓名:袁天罡 

  别名:袁天纲 

  民族:汉 

  籍贯:益州成都 

  国家:唐帝国 

  道名:天罡 

  本名:天纲 

  职业:道士,李淳风的师傅,星象预测家 

  信仰:道教

  至于我的经历,因为头绪太多,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说吧。明天就让淳风带人把我的资料贴到城墙上去。

第一章 混沌初开
我揉一揉肿胀发涩的眼睛,从黄纸页间抬起头来,辨认这些偶有缺失的唐文,我大吃苦头。不过,读这些文字,让人有些窃喜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一位古人的喜怒哀乐。

  接下来,是袁天罡先生的片段回忆,零零碎碎,很不成系统,有些甚至前后矛盾,袁天罡猜想大概袁先生忙于对未来事进行预测,把过去的事都搞混了。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的真相。因此,我为了研读这摞书稿,大量参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并且力争使译解的文字有条理。

  
  袁天罡是益州成都人,出生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凌云山,山脚下的村子就叫凌云村,这里,就是他的家乡。

  在袁天罡名满天下之后,他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不同凡响,连出生的时候都不同常人,比如,当时祥云满天,仙乐齐鸣。

  袁天罡后来经常问妈,自己出生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异样。妈对他说,生他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祥云万朵,那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下午,妈突然觉得肚子痛,心想怕是要生了,当时家里没有其他人,都下田去了。妈就硬撑着大肚子爬上了床。后来,就有了袁天罡。

  袁天罡不甘心:“没有祥云,就没有什么其他动静么?”

  “我就听见圈里的猪叫得挺欢……”妈在记忆里搜索了好长一阵,终于想到了这样不寻常的事,如释重负。

  袁天罡大失所望,继而就有所得:所谓圣人出生时的种种异像,孔子出生时满屋云雾缭绕,清香扑鼻;诸葛亮入世之初,屋外仙乐齐鸣,云头隐隐有飞龙浮现……实际上,他们出生时就和任何一个普通的婴儿诞生一样,没有任何异像。既没有什么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也没有什么红光满屋。总之,那些大事渲染的所谓伟人出世时的种种异像,全是无稽之谈,全是无聊文人以及阿谀逢迎之徒的穿凿附会。一来可以给圣人添光,二来显示自己见多识广,三者可以求得心理平衡——袁天罡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只因出生时没有祥瑞,而祥瑞是祖上的阴德修来的,不是袁天罡的能力不行。

  当然,有人碰巧在朝霞满天、红光万条的时候出生也是有的,但是,那是碰巧,断断不是异象来赶这人的热闹。

  就像袁天罡,出生时仅有猪叫,但流传在外的,哪有猪的半点影子呢,只有满天的彩云飞舞。

  同时,袁天罡也对自己的星相之术有些怀疑,虽然屡试不爽,究竟又有多少真实。

  在这偌大的道观里,有谁能够真正了解袁天罡,袁天罡只能通过往日的记忆来找到乐趣了。

  村子里,有七八个和袁天罡同龄的孩子,他们在一起玩。

  一群孩子经常去钓鱼。钓鱼当然要到凌云湖。凌云山水源众多,湖泊纵横,不时在苍翠欲滴的浓阴之中听见潺潺的水声,俯首细看,清澈的流水梳理着翠绿的小草和野藤蔓,一年四季不间断地抒发最为恣意的激情。袁天罡总觉得是水赋予了山灵气,水妖娆了凌云山,水才是凌云山的灵魂。

  在这些湖泊中,凌云湖最大,也最美。

  凌云湖并没有那些游客想象中的波光粼粼,它宁静得如同一面镜子,可是水边依然可以感觉到清新的风。水不愧是凌云山的精灵,这儿更像是凌云山美丽动人的源泉。五彩斑斓的群山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看过去有点像鸟在水里飞,鱼在天上游;溪涧里潺潺流淌的泉水清洌透底,缤纷的落英在湖光流韵间漂浮。一泓碧水美得慑人心魄。

  在湖畔自然形成的小水潭里,有一些两三寸长、全身半透明形似柳叶的小鱼,三五成群地在水里悠闲地游弋。有趣的是,这些鱼见有人接近,既不像御花园里的金鲤鱼那样摇头摆尾地乞食,也不像河里的鱼儿四处逃散,仍然优哉游哉地像是在水中漫步,那情景倒让你感觉是自己太鲁莽闯进了它们的世界。

  但是,那时候,袁天罡对这些钓鱼以外的所有不相关的事是不感半点兴趣的。袁天罡总是蹦蹦跳跳地跑向湖边,手忙脚乱地整理钓线,调整鱼漂,再仔细地放好钓饵。袁天罡只对钓鱼过程和这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追求、向往感兴趣——包括浮子的颤动和射箭一样向水中射去;包括钓竿被拖得变成弓状;包括“哗啦”一声,鱼被钓出水面;也包括鱼儿上来后活蹦乱跳和钓鱼人的手忙脚乱,兴高采烈去捕捉等等等等。很多人钓不到鱼,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提竿,早了不行,雨还没咬住钩,一提,鱼就跑了;晚了不行,提晚了,雨已经把饵吞下肚,鱼钩早就吐出来了。鱼钩甩到水里就紧盯着鱼漂,漂尾上升由快而转慢欲停的一刹那,是提竿的最好时候。

  鱼是不能常钓的,因为没有哪户人家有能力让一个孩子整天疯跑,每户人家必须一睁眼就要劳作,就像动物们每天天一亮,就要出去找食吃,一直到天黑。很多时候,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并没有多大不同。这时候,孩子们就抢着去放牛。

  放牛,是种种农活里最轻松的一种。这里养的是水牛,宽宽的身子,大大的耳朵,温顺的大眼睛柔和地盯着你,一条大尾巴甩来甩去。水牛的性子很温和,不像驴那么倔,也不像马那么烈。袁天罡们可以尽兴地和它做游戏,握住它的尾巴,让它拖着走;抓住它的两个犄角,和它比力气;编一个花环,给它戴在头上,让它变得漂亮……它总是不声不响地低头吃草,耳朵一动一动的,肚子上的皮毛一紧一松的。有时候,把它弄疼了,它也不恼,最多回过身,用头把袁天罡轻轻地推倒在草地上。

  更多时候,袁天罡就骑在他宽大的背上,吹一吹柳笛,唱两支山歌。累了,就躺在宽阔的牛背上——对袁天罡来说,那不亚于一张小床。看蓝蓝的天,悠悠的白云,飞得那么高的小鸟,只留下一个一个的小黑点,它们是飞到云彩上去么?就是在这些时候,袁天罡幼小的心里,感觉到了凌云山的美。

  自然伸展的树木迎风摇曳,一片葱翠的竹林里飞舞着美丽的黑蝴蝶,清澈的小溪在竹林下面流淌……多年后袁天罡离开凌云山,从来没有碰到这样一个地方,哪怕在皇城的御花园。在这里,汩汩流动的涌泉,静静流淌的溪流,亭亭玉立的树木,竹林里翩翩舞动的蝴蝶,以及树林里斑斓的色彩……这里的一切是有感情,有生命的,不像御花园,那么多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亭台楼阁,都是虚造的,就像街上那么多涂脂抹粉的艳装女子,冲你花枝招展地笑。

  走在没有雕琢的山石旁,脚下溪水蜿蜒、石边青草萋萋,野花点缀其间。在清新的空气中行走,体味山的隽逸、林的含蓄、吸纳水的清纯、花的烂漫,慢慢的感觉自己仿佛也变成了大自然中的一片森林,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在这样的世界里,袁天罡宁愿做一条凌云湖底的水草。

第二章  游戏及其他
当然,袁天师那时的名字不是袁天罡,穷人家一辈子也想不到这么文绉绉的名字,袁天罡这个名字是老师起的,他捋着花白的胡子,眼睛满意得眯成一条缝,连连点头:“天者,至尊至大也,罡者,聪敏也。既天而罡,圆满也。你这个名字,完美得很。”父亲是攥了一把铜钱来的,当下千恩万谢。立在一旁的儿子可没有那么高兴,天罡,一点都不好记,根本比不上原来的名字。

  他原来叫大花猫。

  穷人家的孩子起名,总带上个狗、猫的,这些东西命贱,阎王也不稀罕,孩子好养活。几个年龄相仿的,就二狗子、三骡子、小黄牛、青山羊的叫,大花猫这个名字最文静。小伙伴在一起玩,就是一个动物世界。

  有两个人却不是这么起名的,他们是秀姑和耀祖。

  秀姑是一个女孩,家里就加倍地疼爱。本来,街坊邻里给她预备了一个名字的——稻子,多好呀,水里生,水里长,多好活呀。可她的妈妈死活不同意,说女儿家家的,怎么能和那些傻小子一样呢,长大了不羞死?背了半袋米,到私塾里求老先生起一个名。先生很少被人这么尊重,喜出望外,遇到知音的感觉,做起事来格外认真,拿书本查了半天,又扳起手算了半天,斩钉截铁地说:“就叫秀姑吧。”

  耀祖是赵万贯的儿子,赵万贯是这一带最大的地主。家里的地有多少,村里的老人也说不清,反正那些好田好地都让赵家占尽了,凌云湖周围都是他家的地,村子里十有*都是他家的佃户。

  赵万贯就这么一个儿子,起名当然要万分谨慎,把村子里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人都叫了去,管饭管了三天,在大厅里也讨论了三天,讨论得非常热烈和投入——反正赵家有的是粮食和酒菜,多讨论一天就多吃一天闲饭。终于,到了第四天,实际是再吃就不像话了,大家一致通过:耀祖,这名字好!

  赵老爷一高兴,中午重重地请了一次客。这顿酒席,多年后,那些参加的人仍然津津有味地提起来,提起来嘴角就有一丝丝涎水流出来。

  秀姑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眼睛忽闪忽闪的,就像含着一汪要溢出来的湖水。身段那么柔和,看到她,就叫人想起湖边的垂柳。秀姑家和袁天罡家很近,两个人在一起。都是七八岁的孩子,不去钓鱼、放牛的时候,就在一起过家家。

  他们几乎是天天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