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让您看看我生活在未来“优码时代”中一天的幸福生活吧!
清早起床,又是全新的一天——2008年8月8日,今天可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为了这千载难逢的一天,我前夜兴奋得完全失眠,盼至太阳初升却仍然精神百倍。更难得的是,我抢购了两张奥运会开幕式的“优码门票”,今晚打算和家人一同前往观看这场浩大的体育盛事,好好把握住这珍贵的一天。
想到今晚的开幕式必然精彩无比,我与家人定妥,一定要着盛装前往,好好观赏一番。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起床,冲向存满美味的冰箱寻找早餐,可早餐的品种实在太多不知道怎样搭配才够营养,于是干脆将所有食品在装有摄像头,具有上网功能的全能冰箱上扫描一下。不出片刻,冰箱就通过印在包装袋上的“优码”将营养最合理的早餐组合搭配完成,既省时又省力。
吃过早餐匆忙出门购物,由于兴奋过度,出门时我竟然将钱包忘在家中。这可麻烦了,车已经开在路上还要折返家中要浪费不少时间,幸好我的超级助理(手机)还在身上。为了准备今天的购物,我昨晚已经将今天所需要的“优码”全部下载到了手机上。其实自从接触到了优码,我就很少用现金和信用卡消费了,只要每天带上我的手机助理就万事大吉。
第六章 技术创新(14)
由于上车前我已用手机拍照贴在玻璃上的“导航优码”,手机自动链接到了数字北京电子地图导航功能里,输入购物目的地——王府井东方新天地,一条最为畅通、行车距离相对最短的路线显示在我的手机上。OK,可以出发了!
路上果然畅通无阻,9:00准时到达东方新天地停车场,从手机中调出下载的免费“停车优码”和预约“车位优码”,在扫描仪上一扫,成功找到预约车位。用同样的方式,我的贤内助通过“打折优码”疯狂采购了各式新款衣服,算是为我“省”了一大笔“银子”。老婆专心购物,我则一边下载“打折优码”,一边欣赏着“美女如云”。开票,交款,才花了两个小时。有了“优码”,就不会再被返券套牢。
奥运将临,街上人头攒动,每家饭店都是客人远比位子多,一条美食街走到尽头,愣是找不到可以休息吃饭的地方。于是,只有再次发挥我“手机助理”的优势了。扫描街边的导航条码,调出“优码订餐”链接到美食网站,发出我的就餐要求关键字——“传统中餐、距离王府井较近”。不到一分钟,“优码”把我带到了一家中式快餐店的门前,而且饭店竟然就在东方新天地的里面!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店在我身后处。
茶足饭饱之际,到电影院午休。终于能借着奥运会放个长假,好好享受一下幸福的生活了。昨晚悄悄地订了两张《星球大战前传6》的“优码影票”,提前进行一下感官刺激,为晚上奥运开幕的视觉盛宴来一道“开胃菜”。
下午4:00,再次遵循手机助理提供的导航轨迹,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家中,享受完晚餐,整装出发。
准时来到鸟巢体育场,在场外为每位朋友购买一份奥运会纪念品,这好像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拥有了购物的欲望,要不是贤内助的提醒,我们都忘记了入场的时间。赶快用手机扫描指示牌上的“提示优码”,找到了入场口。准备好手机助理和身份证件,调出“优码门票”进行扫描,电脑终端显示与我的身份证件信息完全一致,并提示我所在的座位位置,顺利通过安检,步入鸟巢就像来到了与《哈里波特与火焰杯》中魔戒世界杯的赛场,一场视觉盛宴开始了……
(摘自《中国青年科技》2006年第5期总143期封面专题第42…43页)
点评: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倡自主创新,把创新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比历史上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要重视创新。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亦日益突显。
市场是检验高科技成果和产品的关键。企业不仅要引领自主创新,更应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可靠、便捷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当前,紫光在智能交通、图形图像处理、光存储等领域都具备非常明显的创新优势。最新推出的紫光优码,就是二维条码技术在移动通讯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展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这些面向市场需求诞生的科技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及各界舆论的热切关注。
技术研发是需要创意的,紫光优码正是基于移动通讯的发展和需要而诞生的。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这些小东西,也正是像短信,电子邮件这些小的技术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和心理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技术研发是需要坚持的,紫光优码的诞生和发展也表明了技术到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执着的坚持。尽管是一项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也具备成熟的市场经验,但还没有得到市场广泛的认同和接受,真应了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科研成果转换的链条中,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做好科研成果产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工作。这些年来,紫光面向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创新的科技成果,以紫光优码为案例,正是从客观上描述了企业研发的重要和艰难,即使很有前景的技术成果,但市场化的过程也可能是征途漫漫。因此,案例的良苦用心也在于郑重呼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势必将成为国家科技扶植的重点,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紫荆花开(1)
——从紫光20年纪念看文化传承
文化可以传承历史。
紫光的历史如同一条江河,在经过上游峡谷的涓流汇集,中游险滩的奔流壮大之后,克服艰难险阻,步入了开阔的平原。紫光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激情中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在金融资产的扩张中历练,在清华产业的重组中新生。紫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缩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20岁的紫光,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健;脚踏实地,厚积薄发,未来的紫光,将更加从容而坚定,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志于推动社会进步。
第一节 “紫荆花开”雕塑落成
紫光20年纪念雕塑——“紫荆花开”终于在2008年元旦的凌晨完成了。这个雕塑就像一个承载紫光人情感与希望的新生命,诞生了!当紫荆花在寒冬绽放,紫光也在新年的钟声里收获了阶段性的成果。用“心”做事(详见真经三十五),总会有收获。从征集创意到设计方案到制作雕塑,期间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似乎是在刻意与不经意之间,浓浓的情感与淡淡的思绪在花开之间弥漫,愈加感觉这段经历弥足珍贵。
每个人对紫光20年纪念雕塑都有自己的理解,把“紫荆花开”雕塑说明正式写下来,这不仅仅是创作的初衷,更是对紫光未来的勉励:
紫光的长青基业传承于百年名校的人文精神,从清华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到紫光格言“文行忠信 恭宽敏惠”,文脉积淀,源远流长。“廿”型基座上,20株紫荆树绽放着100朵紫荆花,铭记了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清华紫光前身)之诞生与发展;紫荆树生生不息、紫荆花朵朵盛开,蕴涵紫气东来的吉祥美好。雕塑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鼎力制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为雕塑题名“紫荆花开”,意将创新的科学精神与高扬的人文情怀根植于紫光人不断奋进的事业中。任重道远,执着前行!谨以记之。
征集方案百转千回
刚开始策划制作纪念雕塑的时候,没想得特别清楚要做什么样的雕塑,只是考虑到紫光经历了20年的风雨,总应该有点什么留下来。虽然定了是纪念紫光20年,可是什么主题依然感觉茫然。后来,领导提出创意,要在紫光大楼和紫光大厦两楼的通道先设计一个有流水涌动的水景作为雕塑的基座。这个想法一出,很快就达成了以“廿”型为基座造型的共识。设计的时候还特别考虑了色彩运用,以及水流的方向和效果。工程施工很快就完成了,这个富有创意的基座就牢固地树立在紫光两楼之间了。在潺潺的流水中,过往的行人多了一份关注,多了些许议论的话题,但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体量较大、也算敦实厚重的建筑物到底有什么用意,确定紫光20年纪念的雕塑方案也显得尤为紧迫。
建好了雕塑的基座,上面放什么呢?五花八门的想法,层出不穷。其实,早在基座建成之前,紫光领导就有一个成熟的想法——这要追溯到2001年。当时的公司还属于清华科技园的控股企业,在公司画册的设计中,提出了沿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思想,当时的灵感来自于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和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联袂创作的画作“核子重如牛 对撞生新态”。这幅科学家与艺术家联袂创作的珍品,反映了20多年前离子对撞机发明之后,高速运动的质子碰撞产生出中子的科学奇观,寓意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20年后,李可染大师的夫人,也是著名的雕塑家邹佩珠女士倾心创作,把这样的一幅国画作品变成了雕塑小样,是对李可染大师诞辰100周年的最好纪念。作为“科学与艺术”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清华科技园把这个雕塑升华为园区文化理念的象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鼎力制成了一组大型雕塑,坐落在清华科技园的核心区域。也许是对清华科技园持之以恒的情感,也许是对紫光在创新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思考,紫光很希望与清华科技园同时创作一组和基座体量相当的“核子重如牛 对撞生新态”雕塑作品,以弘扬紫光的“科学与艺术”的精神和追求。
确定了想法之后,创作并不顺利,因为清华科技园的雕塑体量太大,是在雕塑工厂进行创作,而紫光的雕塑较小,就想在清华美院的创作室里完成。正因为如此,整个泥塑放样的过程兵分两地,使紫光作品的创作时间拖得较长。还有后续制作的方式也不同,清华科技园是用煅铜的工艺,而紫光的要铸铜,这也使紫光的创作更加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其实,对于每个创作者来说,铸í都是最能展现创作水平的,甚至能看清上面的指纹。恰恰是这个铸造的过程,从雕塑小样、到泥塑放样、玻璃钢翻模具、制作蜡模、修模、铸铜、精修作品、调颜色、直到最后出成品。项目的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副主任董书兵副教授和雕塑的制作者魏二强副教授全情投入,精益求精。当这个精致的铸铜作品送到紫光时,忽然发现怎么都觉得和建成的基座不协调,倒是接待会议室的入门处仿佛是无以伦比的天赐宝地。所以,这组由国画而生的创作,又像是由雕塑回到了国画,时空转换,回味绵长。
第七章 紫荆花开(2)
真是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创作被用到它处后,思绪又回到原点——基座上放什么雕塑?最后决定通过征集的方法集思广益。即便是要征集方案了,也还没有形成特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