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杨斌调查:中国黑马富豪浮沉录 >

第1部分

杨斌调查:中国黑马富豪浮沉录-第1部分

小说: 杨斌调查:中国黑马富豪浮沉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荷兰村是什么?
 关注杨斌不是由其人开始的。荷兰村是什么?欧亚农业是什么?或许是出于新闻本能,对于一家即将在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兴风作浪的企业,我们的关注就这样开始了——
《21世纪经济报道》关注杨斌不是由其人开始,而是由杨斌及其公司所开发建设的那座卫星城式的“荷兰村”开始。
2001年5月,《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王玉虎,因为有亲戚在沈阳,故而得以知道,在位于沈阳市西北郊于洪区一个叫小韩屯的地方,有外商开发了一座完全荷兰风格、占地面积巨大的卫星城,据说其名义上是“生态农业高科技项目”,实际上却在其中开发了大量的别墅、商品楼等房地产项目,有违规占用农业用地之嫌。
作为一张2001年1月1日才正式创刊的全新的财经报纸,对于那些对规范的市场经济可能造成伤害的不规范的力量和现象,《21世纪经济报道》保持着本能式的新闻敏感。于是,当月,本报派出专门从事房地产领域报道的记者袁一泓赴沈阳采访。
5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第7版刊登了袁一泓的报道:《沈阳荷兰村探秘》。(详见附文1)从报道的内容看,袁采访到了“荷兰村”的开发商——沈阳欧亚实业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边守捷。
作为一篇客观的报道,袁的文章道仅仅对荷兰村进行了现场的感性描述和数字上的披露,对于荷兰村是否违规用地这一事件,这篇报道并没有作出主观判断。
但是毕竟,或许是在无意之中,对于一家即将在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兴风作浪的企业,我们的关注就这样开始了。 
                  
 附文1:沈阳荷兰村探秘
 (《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5月21日第7版)
本报记者 袁一泓 沈阳报道
外资项目享受政府项目殊遇圈地6000亩的高科技农业区里大建别墅“别墅不是别墅”?
进入“荷兰村”大门时,一眼就能看到左边(村西南口)有一片密密的别墅群,几乎是一栋紧挨一栋,前后空距很小。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这片别墅根本卖不动。
这是5月9日。欧亚公司的副总裁边守捷说,“这些别墅不是我们的”。
由该公司开发的荷兰村位于沈阳北边环城高速路边。占地6000亩,是一个高科技农业区。一期占地3300亩,分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区(花卉、蔬菜和其他农产品)、旅游观赏区、住宅区等几个部分。
沈阳欧亚公司计划建设约200栋别墅,面积约10万平方米。现已建成68栋,每栋面积300—500平方米,售价为每平方米6000—8000元。
据了解,沈阳市区商品房比较高的售价为每平方米4000余元,即是说,荷兰村别墅的最高售价相当于其价格的近两倍。边守捷说,我们卖的是“环境”。荷兰村的农业区、观赏旅游区,别墅业主均可自由观赏。而且别墅就建在花卉(蔬菜)大棚旁边,住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
记者问边守捷:荷兰村别墅卖出去多少栋?他只是说,很少一部分。而沈阳市一位业内人士说,实际上荷兰村别墅只卖出去一栋。
荷兰村的别墅为什么卖得不好?边守捷解释说,我们只在去年10月才开始对外销售,只卖了很短的时间,沈阳的冬季不是售房的季节,而且我们也没做广告。我们现在已经不对外销售了,准备自用。
别墅是房地产开发中利润较大的类别,既已建成,欧亚公司为何不再销售,也不对外出租?边守捷说,因为欧亚公司的接待任务很重,来荷兰村参观的客人很多。我们正在对别墅进行装修,实行酒店式经营管理。
边守捷一再对记者强调说,欧亚公司建设的荷兰村不是一个房地产项目,而是一个高科技农业项目。随后他又补充说,是一个以高科技农业为主的项目。记者问,当初政府批准的是什么项目?边守捷说,就是发展高科技农业。
据了解,政府批准的高科技农业园区内,不允许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而记者在荷兰村里看到的实景,除了已经建成并由欧亚公司作为办公楼使用的会展中心、海牙大饭店、广场和广场边的群雕以及一个约4公顷的蔬菜大棚外,最为触目的其实就是那些别墅群。
为什么要在荷兰村建设别墅?边守捷说,我们建造别墅是经过政府批准的。其实我们这也不叫别墅,农民(市民)经营蔬菜大棚总要有住的地方吧,现在他们生活改善了,住得好一点不行吗?外地游客来荷兰村游玩,也要有个像酒店一样临时落脚的地方。但为什么又要对外销售呢?边守捷再次强调说,我们现在已经不销售了。同时,边守捷保证,这些别墅是合法的、证件齐全的。
边守捷告诉记者,荷兰村今年已经获准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叫荷风花园,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一期28万平方米,售价为每平方米3500—4000元,今年4月开工,10月底就可建成。
一个城乡结合部的项目,这个价格沈阳人能接受吗?边守捷说,我们有一点很好的卖点,就是业主的子女可以保送到欧亚集团在德国创办的学校上中学。但沈阳市房地局的一位有关人士说,荷风花园还没有获得销售许可证。“政策项目”向何处去1998年4月沈阳欧亚公司才成立,而当年9月即开始建设规模庞大的荷兰村。在约20个月的实际工期中,已完成荷兰村总投资18亿元中的12亿多元。这些投资的85%全部来自荷兰欧亚集团全资子公司沈阳欧亚公司的自有资金。
边守捷说,荷兰村项目“政府一直很支持”。记者问,什么样的政策支持?但边守捷总是避而不谈。边守捷只是说,荷兰村在与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时,确实很受优待,其他企业办某件事可能需要7天,我们可能只需5天或者3天。记者还了解到,荷兰村项目原是欧亚集团与沈阳倩马集团的合资项目(后者出地),不知何故,倩马集团将其股权全部转让给了欧亚集团,荷兰村成了一个纯外资项目。
边守捷不同意将荷兰村项目称为“领导项目”。他说,“我们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政府的领导很支持,而且辽宁省、沈阳市和沈阳市于洪区政府都很支持。最近薄熙来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把荷兰村项目当成辽宁省‘十五’规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2。撩开“欧亚农业”的面纱
 欧亚农业是谁?一家名为“欧亚农业”()的内地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之际,“杨斌”两个字依然尚未与这家以高科技花卉产业为主业的民营公司联系在一起——
2001年6月底,香港的媒体上出现了这样的新闻:“欧亚农业发四亿新股主板上市”。
从笔者手头保留的资料来看,当时香港媒体对欧亚农业()上市的报道并不复杂:将发行4亿新股,募集资金约5亿港元,7月19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保荐人为工商东亚,等等。
对于欧亚农业公司本身,当时媒体的报道大致是:公司总部在中国沈阳,在大连、长春、山东、河北等地设有分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温室培植蝴蝶兰及大花卉兰花苗,其中兰花苗约占总营业额的94%;公司产品64%出口至台湾、香港、泰国及新加坡,其余36%内地销售;1999年全年,欧亚总营业额34550万元人民币,纯利7440万元人民币,等等。
这样的报道内容自然是出自欧亚农业的上市招股书。相信当时在香港的财经媒体上,可以很清晰地看见更详尽的内容。
但是,或许是由于欧亚农业募集资金的来源不依仗内地,或许是因为内地与香港信息的隔离,也或许是以后所验证的那样,上市的操办者并不希望内地知道得太详细,直至今日,这份在香港披露的上市公告始终没有得以在内地详尽的披露。
或许正是这样的疑问,为后来这跨越3个年头关于欧亚农业的采访埋下了伏笔。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推测是有道理的——记者2001年10月第一次赴沈阳采访时,曾向欧亚农业的副总裁、财务总监阎闯提出,希望获得一份详尽的招股书,当时阎闯只是以抱歉作答:招股书文件很大,大约有几百页,只有香港公司才有,在沈阳他的总部都没有保存一份。
时间还是退回到2001年6月底7月初。当时,笔者所服务的《21世纪经济报道》创办刚刚半年,其北京新闻中心的办公地点是海淀区国家图书馆略显昏暗的行政楼;而笔者本人,则刚刚从广州总部派驻北京不足1个月。
从保留的资料上来看,时间是7月1日,笔者收到了广州总部发来传真。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当时的综合新闻部主任王长春打来电话,要点大致包含几条:
——内地从未有高科技特别是做花卉产业的上市公司,欧亚农业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从香港媒体的报道看,欧亚的利润率高达40%以上,花卉产业真的有这样的利润空间吗?
——欧亚的材料显示,其采用的是技术是荷兰引进的温室技术和细胞分裂技术,产品主要是兰花苗,而国内花卉产区譬如云南与广东的花卉产业并没有如此乐观的市场前景,欧亚公司是如何做到的?
请记住王长春这个名字。这位执着的新闻人,正在以他的职业敏感撩起一起重大事件的面纱。
而直至此时,在媒体披露的名字中,依然没有见到“杨斌”两个字。在香港媒体针对上市事宜的采访中,在前台露面的,多数是欧亚农业(控股)有限公司阎闯副主席。 
                  
 3。发现杨斌的线索
 杨斌是谁?在两年前已经更名为“英豪科教”的内地一家上市公司一则不显眼的公告中,记者终于找到了与四川、沈阳、香港三家“欧亚公司”都吻合的这个名字——
欧亚公司是谁?
同所有初入行的财经记者一样,笔者当时所能依靠的最可靠也最笨拙的工具同样只有两件:“GOOGLE搜索引擎”和“114查号台”。
接到选题后,记者先是拨“024…114”沈阳的查号台,获得的答复是:沈阳的通讯录中,“欧亚农业”没有登记。同样,电话打到大连和长春,同样没有“欧亚农业”的登记。
接下来是用网络搜索。“欧亚”两个字自然可以搜到很多同类项,但是在当时的网页中,符合“欧亚农业”的却寥寥无几。终于搜索到了一个,是一家已经更名为“英豪科教”()的上市公司,资料显示,这家上市公司的名字曾经是“四川欧亚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此时此刻,经验和资源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袁一泓这时候提醒记者,他5月份采访过的沈阳市荷兰村,其开发商就叫“沈阳欧亚实业有限公司”;而曾经在新华社从事了10多年财经新闻报道、当时是《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新闻中心主任的夏日,也凭借他对内地1000多支股票的熟悉提醒记者,“欧亚农业”()1999年前后的确是股市上引人注目的名字。
也就是在这时,大概是2001年7月10日左右,香港媒体“欧亚农业”()的一则启事中,终于出现了“承董事会命欧亚农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杨斌”的字样。
兴奋点终于出现了。
继续对“四川欧亚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而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各种公告,往往可以揭示一些看似平静的秘密。
在“四川英豪科技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度报告”中,这样的字句仅仅占据了不到两行的篇幅:“199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999年12月31日在公司五楼会议室召开,同意杨斌辞去董事职务……”
而在“英豪科教”()的“公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