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脸比右脸诚实-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来,准备大赚一把。可是,他身边带了不少金币,小镇上又没有银行,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又重又不方便,最重要的是不安全。
于是,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一个僻静之处,四周瞧瞧无人,就在地上挖了一个洞,把钱埋藏起来。可是,等第二天他到埋钱的地方一看,却大吃一惊:钱不见了。
他再三回忆,自己埋钱的时候确实没有人看到自己埋藏金币啊,为什么会不见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的严重性告诉他,一定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经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远处有一间房子,房子的墙上有个洞,这个洞正对着他埋钱的地方。他想,会不会是住在这房子里的人,正好从墙洞里看见自己埋钱了,然后挖走了金币呢?
思考一番,这个商人来到屋前,敲开门,见里面只住着一个男人,客气地说讨口水喝,喝完水,他问道:“你住在城市里,头脑一定灵活。现在我有一件事要请教,不知行不行?”
那人热情地应道:“请尽管说。”
商人接着问道:“我是外乡人,特地到这里来办货,身上带两个钱包,一个放了500个金币,另一个放了800个金币。我已把小钱包悄悄埋在没人知道的地方。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大钱包是埋起来比较安全呢,还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比较安全?”
这个男人假装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的话,什么人我都不信任。也许我会把大钱包同小钱包埋在一个地方。”商人听后点点头。
等商人一走,这个贪心不足的男人马上拿出挖来的钱包,又去埋在原来的地方。准备用这些钱再钓一些钱出来。可他抬脚刚走,守候在不远处的商人马上回来,500个金币一个不少地回到了他手里。
小偷之所以偷窃别人的东西,就是因为有一种贪得之心,而贪得之心自然是可得之物价值越大,心也越大的。所以,尽可以借其贪得之心,让他自己吐出已得之物,也算给他个教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谎言利用人们的愚蠢进行欺诈
切记,为人处世的时候不要贪婪,因为贪婪会给别人造成可乘之机。像长途车上的类似易拉罐中奖、兑换外币、赌博等;路上丢钱拾钱分钱、无缘无故告知中大奖等;你拿钱我帮你找工作、上学等等。这些骗术多利用人们的贪婪好财之心、耍滑偷懒之意。
其实,不管骗子的伎俩如何高超,如何新颖,如何变化无穷,只要我们心中不贪,我们就永远不会是别人钩上的鱼。面对贪婪的人也不要害怕,只要你肯动脑筋,善于寻找对方的“软肋”,是能够战胜他的。
谎言利用人们的愚蠢进行欺诈
谎言解读: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实实在在的无知和认认真真的愚蠢更危险的了。你的愚蠢常常成就了别人的欺诈成果。
愚蠢分几类:天生智障,或者后天缺乏灵性;另有“大智若愚者”,那只是少数,并且可以成为优秀或精英;另外一种就是不辨是非,成为别人愚弄的对象。
说到为愚蠢而受骗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广东中山有几个女性被人以谈恋爱结婚名义在短短几天内骗去购房款10万~20万不等,累积起来成功诈骗得手90余万。诈骗者的年龄、相貌甚至学历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如此愚民,却屡屡得手,被骗者又是何等的愚蠢。
生意场上,有很多人都是因为自己的愚蠢轻信而上当。
莫先生做生意缺20万元现金。正为难时,手机上收到一条快速贷款的广告短信,承诺“无担保、无抵押”。莫先生立即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开始对方非常警惕,详细询问了莫先生借钱的期限、目的,表示只收取1%的利息。莫先生一阵惊喜,连忙问是否需要见面签订协议。对方表示不必见面,他们将去某银行查莫先生的信用记录,如果没有不良的信用记录,可以将钱一次性汇到他的账号上。莫先生一听,感觉对方的要求也在理,就爽快地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诉了对方。
第二天,莫先生又按照对方要求在银行账户上存入3万元现金,以“证明自己的偿还能力”。接着,对方再次以调查信用记录为由,要求莫先生开通手机银行,将银行卡与对方的手机号码绑定。莫先生仍然没有怀疑,就这样被一步步拖下水。等莫先生把手机银行的一切手续都办完后,发现对方的手机关机了。去银行查询时,账号上的3万元仅剩下50元零头,原来他设置的银行卡密码就是自己的生日,对方可以轻而易举通过身份证号码套取密码,再用手机银行提走现金。
所以做人不能一味“纯真”,老实人受骗的几率明显要大一些,从不说谎者会轻信人言,从不骗人者会轻信人品。上当受骗并不一定是因为人傻,更可能是由于心善。有两种人常常可以免于受害:有过教训者,自己吃过苦头;生性奸诈者,惯于算计别人的人。
一些骗子总能找到人们最薄弱的环节,然后精心设计,让你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他的圈套。当然也有些骗子的骗术并不是很高明,但是你却上了当,这只能说明你的愚蠢。
要知道,这个社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就如现流行的一句话——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骗子总是利用人们的某一弱点来获得钱财。
但是,请记住:一般骗子都是怕见“阳光”的。所以,为了防止被骗,同时又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把不确定是不是骗子的人拖到“阳光”下,是骗子也就现了原形。
谎言利用人们的恐惧进行欺诈
谎言解读:人处于恐惧状态的时候,思维判断力都降低,更容易轻信别人,甚至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当作救命的稻草。
《聊斋志异》有一篇文章叫《胭脂》,此篇正是利用激起罪犯强烈恐惧而破案的典型故事。
一个二流子青年冒充胭脂姑娘的情郎偷偷来找她,胭脂的父亲抓到了这个流氓。在两人厮打中胭脂父亲被流氓杀死了,然后流氓跑掉。但胭脂并不知道那天夜里在花园里的人到底是谁,悲痛情急中她说出了那个她心里思念的年轻人。
年轻人被判为死刑,但到复核案件时县官发现了某些疑点,于是重新进行侦查。找到了真凶——二流子,因为没有直接、确凿的证据证实此人与这件凶杀案有关。所以此人一直抵赖,不肯认罪。
县官想到了一个计策:所有的疑犯都被带到一个不见光的城隍庙里,命令他们面墙站立,并告诉他们,神灵会在犯罪人的背上写上有罪记号。过了一会儿,把所有的疑犯带到亮处,查验他们的背上,真正的罪犯后背粘满了黑色。
“你是凶手!”官员厉声喝道。事实上,因为害怕被揭露,内心强烈的恐惧,有罪的那个人把背紧紧地贴在墙上,生怕神灵在他的背部写上记号,因此粘上了黑色。
恐吓能成为识破真相的手段,也可以成为欺诈的原因。有时候骗子会针对自己未来“猎物”的具体恐慌和顾虑设计他们的“方案”。
一些诈骗分子为了对犹豫不定的“猎物”在恐吓意识方面施加影响,可能采取诸如晚上突然断掉他家的照明电源,或者往家里抛蛇或者老鼠,或者发送低频无线电信号以引起他人不明原因的恐惧。媒体曾报道,某开发商“投蛇逼迁”的恶性事件,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一些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各种招数都搬了上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谎言利用人们的联想进行欺诈
曾有开发商先是在居民区周围放一些毒蛇,让居民产生恐惧。另外附加一些更为恶劣的手段。比如一家小诊所就多次遭遇剪电线、502胶封堵卷闸门锁。诊所主人还曾遭到不明身份的人棍棒殴打,将两袋大便往就诊台上泼等等。
这些开发商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无非是想先利用恐吓的手段把居民吓“傻”,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绑架犯多是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进行犯罪诈骗的。对此,有些人会冷静地对待这些把戏,同时小心地看好自己的钱,有的人却选择的是破财免灾,这正是骗子想要的结果。
利用恐吓手段让人恐惧是很容易使人受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遇事冷静,消除内心的恐惧。
谎言利用人们的联想进行欺诈
谎言解读:联想将人的思维拉长,有了联想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就更加的丰富多彩了。然而谎言有时候却在人们的联想中游走起来。
亚里士多德将联想的概念引入到心理学。有时候我们会将相似联想、因果联想、接近联想与对比联想这些概念相混,而骗子可以利用这些概念找到他们行骗的欺骗点。
G先生,想买一条金项链,而又一心希望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恰巧珠宝店门口外有一位上年纪妇人拿着“金项链”在兜售,G先生走上前,进行讨价还价。
G先生认为自己不是“土老帽”,而且事前还就黄金制品成色的检验进行过咨询,自认为有一定的储备知识了。
他用放大镜仔细地查看商标、成色,商标有,成色也满意。又用硝酸银铅笔在金属表面划了一下,上面没有留下痕迹,G先生满意了,项链是金的,于是付了钱。
回到家后,G先生却发现上当了,他买的这条“金项链”,只有一小部分是金的,其他的部分都是冒充货色。这能怪谁呢,只能怪G先生的接近联想起的作用。
顾客开始购买时,有时候吃亏就吃亏在自己下意识地接近联想:“如果我检验过的项链部分是金的,那么其余部分也一定是金的。”可惜,事实并不是这样。
接近联想把我们引入歧途,而因果联想却会让我们自食恶果。
一个美丽的晚上,一男子走进酒吧消遣,很快发现餐桌旁边并排坐着两个姑娘。她们嘴里嚼着口香糖,浓妆艳抹,穿着暴露而*。于是该男子想入非非,坐在她们的旁边开始动手动脚。
突然,卫生间里冒出来的一位“丈夫”,用椅子朝男子狠狠砸来。
最后的结果是该男子不但得为毁坏了的家具付钱,还得支付对方一定的精神赔偿。
该男子上当受骗的原因就是因果联想混淆的结果。因为是酒吧,所以可以消遣。因为付了钱,所以开始放开玩。一切好像理所当然,而骗子正是顺着这一思路,设计了一个局。
谎言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势欺诈
谎言解读:思维定势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而有时,成为欺诈对象的并不是因为某些人的品质弱点,而是其思维定势。
你伸出一根手指问:“这是几?”
别人会说:“1。”
然后伸出两根手指问:“这是几?”
别人会说:“2。”
然后你伸出三个手指,问他:“1加1等于几?”
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说:“3。”
——脑筋急转弯
利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情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维习惯。
你可以用这样的手法对待入室窃贼:在门口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