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

第3部分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第3部分

小说: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向阳的前期投资主要都投向产业目标,是一种产业投资。2000年以前,吕向阳对风险投资或证券市场上的资本运作接触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快速的发展,到1999年,融捷集团及成员企业产值已达13亿元,经营利润约11亿元,员工13万多人。随着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融捷公司将业务扩展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而在这个过程中,其经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资本逐渐向金融资本过渡。融捷集团的国际融投资目前托管着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基金和资产,为重要客户提供各类投资组合。这种转变,为融捷带来了更大的收益:2001年集团产值达30亿元人民币,投资服务业交易额3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2亿美元。

第一节大业初创(2)
王传福创业初期,资金比较缺乏,需要不断寻找投资者。比亚迪公司现在的大股东夏佐全就是在这段时间与王传福认识的。
  夏佐全也是比亚迪实业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是比亚迪公司在王传福、吕向阳之后的第三大股东。他是湖北人,生于1963年。他于1983年接父亲的班在湖北省保险公司参与财务管理工作。1985-1987年,他在中国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修读计算机科学。后又回原单位,工作到1991年。1992年,他开始从事证券投资业务,并先后创办武汉晨鸣信息有限公司、武汉创景科技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一职。
  有一次,王传福与夏佐全两人聚在一起探讨比亚迪二次充电电池的未来发展战略。由于两人对该领域都非常有想法,越谈越兴奋,越谈越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那一次两人彻夜长谈了两个晚上。王传福将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表达给了他未来的盟友夏佐全,夏佐全也根据王传福对比亚迪现状以及未来的描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此次畅谈之后,夏佐全作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投巨额资金支持王传福,支持比亚迪。顺其自然,两人也成为了并肩战斗的挚友。
  2打造创业团队
  1995年2月,比亚迪就在深圳布吉镇租用的一幢厂房里成立了,王传福与他的创业伙伴的奋斗开始了。最早比亚迪只有20多人,因此必须不断吸引人才加盟。
  孙一藻是最早接到王传福创业邀请的人之一。孙一藻1990年毕业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1994年10月,正在江西铜业上班的他接到王传福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和几个人想出来创业,需要一个对设备和机械制造有一定经验的人。虽然孙一藻之前和王传福只有一两次接触,但他早就厌恶了在一家国企里过着未来30年毫无悬念的生活。学矿山机械出身的孙一藻很快来到了比亚迪当时所在的深圳布吉。这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团队,大家的吃、住、研发都挤在一间七层楼的顶层上,晚上几乎只能一字排开地睡觉。孙一藻被委以镍电池生产设备开发的重任,而实际上他一个人经常要兼任材料采购、设备制造和管理的多重任务。起初他觉得很简单,比如做个混料机,无非是把马达、控制电源和变速箱进行组合。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必须尽快成为一个电池行家,因为电池的特性决定了各种设备必须加以创新、改进,否则造的设备固然廉价,但毫无用途。这些叫不出名字的特殊设备就是今天比亚迪各个工厂里大批使用的非标准的、半自动化设备的雏形。
  1995年9月,比亚迪已经由布吉迁至龙岗政华第六科技工业城,当时员工扩充到约300人。比亚迪副总裁吴经胜就是在这段时间加入公司的,吴经胜回忆说,当时对比亚迪前景的确有些困惑。“但王传福是个有大理想的人,他不仅十分聪明,还十分开明,对任何变化反应极快,并能准确地把握一件事。虽然比亚迪当时规模不大,但他对公司远景已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同时他让人感觉很有凝聚力。他就说了一句‘你就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干吧’,让我留到了今天。”
  创办比亚迪之后,王传福就开始按照自己制定的电池产业发展计划来开辟比亚迪电池事业的未来。
  刚创业的时候比亚迪各方面的人手都非常缺乏,在岗员工工作都非常忙。包括王传福在内的比亚迪高层不少领导甚至有好几天会一直都呆在公司里,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晚上工作累了,也就是靠在办公桌上趴一会,打个盹之后立即起来继续工作。而王传福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1、2点钟才能忙完一天的工作。王传福的妻子生女儿的那段时间,由于正处于电池开发的关键阶段,王传福忙得不可开交,都没亲眼看到女生诞生的那一刻。直到几天之后,王传福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才和妻子、刚出生的女儿享受天伦之乐。
  品质是产品的生命,是企业的灵魂。众所周知,世界上先进的电池生产工艺都是全封闭全自动流水线作业,而比亚迪采用的手工组装的生产线在品质上如何与流水线作业对抗,并不断满足日益挑剔的市场需求呢?当时的王传福已经认识到了加强技术品质建设的重要性,就在人才市场上招聘了10名生化专业的技术人才充实自己的管理队伍。十人之中有一位名叫肖平良的人,他之前曾在一家外企供职,有相当的管理经验,于是很自然地担起了这批人才的排头兵角色。
  从此,比亚迪的品质建设之路开始一步步稳健地迈了出去。1996年2月,比亚迪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0认证,1998年通过ISO9001认证,2000年通过QS9000认证,并于同年又通过了ISO14000认证。一系列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着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实现了比亚迪电池产销量的连年翻番。
  比亚迪成立之初是相当弱势的,原料供应商的频繁更换不可避免。当时镍网的性能很有差异,随供货渠道变化其性能也有所变化。1995年一个周末的晚上,品质部加班的技术员发现,正极材料附着不到新购进的镍网上,肖平良亲自过来也没能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夜已经很深了,无奈中,肖平良拨通了王传福的电话,没想到王传福真的还在办公室。王传福很快来到品质部,站在那个简陋的实验室,从镍网和附着材料的构造、性能以及制造工艺方面给大家“讲课”。这位电池专家讲起他的本行来自然是滔滔不绝,在那儿一站就讲了一个小时!“没想到,一个作坊式小厂的老板对行业技术如此精通!”肖平良对这段经历异常深刻。
  1998年初,王传福决定电池负极用钢带替换一直沿用的镍网,并成立了一个三人课题攻关小组,任命肖平良为组长。当时,电池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赤膊战的白热化程度了,谁能更有效地降低成本,谁就能冲出这个惨烈的泥潭。所以,王传福下了死命令,要在短时间内拿下这个技改项目。在无任何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他们硬是通宵达旦地“窝”在实验室里,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搞出来了,并很快应用到了生产线上。
  传统的Ni…Cd、Ni…H电池的电解液注入采用的是浸泡后甩干,利用离心力实现注入量的控制,费时费力又浪费。通过技改攻关,比亚迪很快执行了定量注入的新工艺,将开口化成工艺改进成为封口化成工艺,这是比亚迪电池制造工艺上的一个里程碑,为比亚迪电池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节 成功上市(1)
1上市路演
  1998年为开发锂电池,王传福成立了深圳里比电池公司。比亚迪公司和王传福太太李绍华各持股40%和295%。2001年6月6日,该公司更名为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2000年1月,王传福开始集中收购股份。吕向阳的广州天新首先出售持有的比亚迪实业467%的股权,王传福接手。广州融捷随后转让所持比亚迪实业1033%的股权,王传福再接手。
  到2001年,最早的投资者深圳丽达斯贸易有限公司出售和转让在比亚迪实业公司中的注册资本中所有权益,王传福全部接盘。公司股东精简到广州融捷(50%)、王传福(40%)、夏佐全(10%)。这样一个股权结构是简单清晰的。
  到2002年3月6日,新的一轮股权交易再次开始,已经简单的结构再次复杂化,
  广州融捷和夏佐全分别将持有的2355%和140%股权转让,王传福获得097%,吕向阳获得872%,公司管理层获得1376%,三名个人投资者(戴常、古伟妮、贾言秀)共持有150%。
  同时,广州融捷、王传福、夏佐全再分别把5%、4%、1%的股权转让给吕向阳的太太张长虹、王传福的太太李绍华、夏佐全的太太杨志莲。此时,王传福持股3697%,广州融捷持股2145%,夏佐全持股760%,管理层持有1376%。
  比亚迪实业的股权分配好之后,比亚迪锂电池公司也经历了一系列股权变更。1999年9月,比亚迪持有比亚迪锂电池公司3568%,王传福太太李绍华持股2699%,其余25名股东持股3733%。
  这25名股东都是比亚迪的高管,王传福有意让他们获得部分股权,以使他们自觉将自己的未来与比亚迪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些高管包括杨龙忠、王念强、吴经胜、李柯、毛德和、孙一藻、刘焕明、何龙、张金涛、刘卫平、万秋阳、夏治冰、何志奇、吴昌会、肖平良、朱爱云、方芳、渠冰、刘伟华、李竺杭、王海全、谢琼及肖峰。
  2000年经过一系列交易,比亚迪退出锂电池公司,股东都变成了个人:李绍华持股3321%,吕向阳持股2022%,王传福持股091%,其余25名股东持有4566%。到年底,股东数目再增加到31个。到2001年9月,李绍华退出,王传福很自然地接盘,成为比亚迪锂电池公司的大股东。
  2002年4月,比亚迪开始为中国香港上市做准备,比亚迪锂电池公司股东将90%权利以39元的价格转让给比亚迪,价格虽然低廉,但比亚迪完成了公司结构重组的第一步。
  2002年4月30日,吕向阳的太太张长虹、王传福太太李绍华、夏佐全太太杨志莲分别将刚刚获得的5%、4%和1%股权,以3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广州融捷。同时,广州融捷又将1997%比亚迪以39元人民币价格转让给比亚迪的其他股东。
  这一系列的操作其实都是为2002年6月11日比亚迪股份制改造埋下伏笔。王传福的比亚迪实业要准备在中国香港上市了。无疑,成为上市公司对比亚迪的发展是有利的。上市即IPO,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指某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按照IPO程序,首先,要公开募股的公司必须向监管部门提交一份招股说明书,只有招股说明书通过了审核该公司才能继续被允许公开募股。接着,该公司需要四处路演(Road Show)以向公众宣传自己。经过这一步骤,一些公司或金融机构投资者会对IPO的公司产生兴趣。他们作为风险资本投资者(Venture Capitalist)来投资IPO的公司。

第一节 成功上市(2)
其中一个金融机构也许会被聘请为IPO公司的承销商(Underwriter)。由承销商负责IPO新发行股票的所有上市过程中的工作,以及负责将所有的股票发售到市场。IPO新股定价属于承销商的工作,承销商通过估值模型来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