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原来李鸿章 >

第7部分

原来李鸿章-第7部分

小说: 原来李鸿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量不少。慈禧太后年事日高,希望将清漪园作为颐养天年之所。光绪帝宣布扩修清漪园为颐和园,于慈禧六十大寿时竣工。光绪对海军衙门下令:“正款备海军之用,杂款供修建颐和园之用。”乍一听此令不无道理,经费主要仍用于海军建设,剩余零款用来修建颐和园。然实际上北洋海军早已陷入经济窘境,近十年未添设任何军舰,正款尚不敷出,哪里还有杂款!李鸿章明白,朝廷的正款、杂款之说不过是客套话,为“老佛爷”做寿,有钱要捐,没钱也得捐,还不能少捐。李鸿章究竟挪用了多少经费修建颐和园,历来说法不一,最保守的数字也突破了四百万两白银,这可是全国海军整整一年的经费!仅让海军衙门捐钱还不够,清廷竟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大肆搜刮钱财。醇亲王奕譞写信给李鸿章,说建万寿山银子不够用,希望李鸿章和各位督抚能筹集二百万两银子。李鸿章心领神会,立即号召各位同僚督抚捐款,不久,各地捐款达二百六十万两。万里海疆的安危就这样换成了昆明湖的一池清水、万寿山的几堆石头。
  尽管用人、经费等方面危机重重,海军衙门之设毕竟对海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船只购买上,除被赫德骗购的十艘破船外,向德国订做了两艘铁甲船,命名为“定远”号和“镇远”号,是为北洋海军吨位最大的主力舰。李鸿章亲自登舟试航。这一天,北风凛冽,海浪起伏,李鸿章乘坐的“定远”号铁甲舰行驶平稳,并没像蚊子船那样稍遇风浪就颠簸不止,且行船速度和订单上注明的相差无几。李鸿章兴奋得老泪纵横,说道:“中国自创办水师以来,也就是它最令人放心!”李鸿章又相继购买了德国穹面钢甲巡洋舰“济远”号、“经远”号和“来远”号。到1888年,北洋海军已初具规模,拥有巨型铁甲船2艘、高速巡洋舰7艘、炮船6艘、鱼雷艇6艘、练船3艘、运输船1艘,共计25艘,号称“亚洲第一”!
  

派遣留学生(1)
19世纪70年代,中国只有两家造船厂,一是位于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一是福州船政局。前者虽生产小型船只,但主要产品是枪炮军火,船舰不过是副产品。福州船政局素有“海军的摇篮”之称,不仅制造各种船只,还附设“船政学堂”,专门培养制造、驾驶船只的人才。福州船政局本是闽浙总督左宗棠所创建,然他不久调任陕甘总督,其起步发展主要是靠继任者沈葆桢完成。沈葆桢是福州本地人,因此对船政局事务格外用心。1873年,沈葆桢向朝廷奏请培养造船人才,仿照赴美幼童之例执行,将留学生派往造船业发达的欧洲。派遣海军留学生的奏议得到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李宗羲、陕甘总督左宗棠等人的热烈支持。总理衙门决定由沈葆桢负责派遣事宜。正当沈葆桢为此事殚精竭虑之时,日本入侵台湾,沈奉命巡台,海军留学生之事暂被搁置。台湾事务平息后,沈葆桢调任两江总督,离开了一手经营的船政学堂。临行前,沈葆桢将派遣海军留学生一事交给船政大臣丁日昌。然丁日昌署任船政大臣后,身体每况愈下,奏请专任福建巡抚,将船政事务推了出去。海军留学计划再次搁浅。
  由于经费紧张,丁日昌最终决定派遣三十人赴欧留学。学制由五年改为三年,去时坐的头等舱改为二等舱,回国路费以后再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经费问题解决了,谁来担任留学生监督又成了问题。派中国人,对学生情况容易了解,然像容闳那样熟悉国外情况的中国人毕竟难找;派外国人,对国外情况熟悉,然与学生沟通相处并不容易。沈葆桢推荐了法国人日意格。日意格是福州船政局所聘教习,在中国任职多年,对中国情况和船政学堂学生比较了解。沈葆桢认为其为人稳重,能够信任。李鸿章对日意格半信半疑,决定分别选派一个中国监督和一个外国监督。丁日昌推荐船政总考工李凤苞出任中方监督。然李凤苞和日意格在天津会面很不投机,当即表示不接受这个使命。出国的日期日益临近,李鸿章想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由日意格率学生赴法,李凤苞率学生赴英。日意格坚决反对这一方案。经过三年交往,日意格对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资质高下十分清楚,忽然把学生分出一半,日意格一方面为失去信任而委屈,一方面为学生前途忧心忡忡。他表示,尽管李凤苞不愿与其合作,但他并不在意,从学生前途考虑,希望还是不分开为好。他的诚心得到李鸿章的认可,令李凤苞与日意格共同负责将海军留学生送往欧洲。
  海军留学生与赴美幼童一样,均为公费留学。不同的是,海军留学生规模要小得多,赴美幼童在四年内送出了一百二十名学生,海军留学生总共才三十人;赴美学生经费达一百二十万两,海军留学生只有二十万两。赴美幼童目的在于培养一般性科技人才,因此学习时间较长,最长达十五年;海军留学生是为培养造船与驾驶船只的专业人才,学习时间只有三年。赴美幼童年龄大多在十二到十五岁之间;海军留学生年龄大多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许多人都有家口之累,为使其在国外安心学习,政府还给家属一笔生活费。三十名留学生并未一同赴英,第一批留学生有十二人,其中包括林永升、严复等。
  海军留学生注定要经历坎坷,到英国后仍诸事不顺。按照英国皇家海军学校的规定,外国留学生比例不得超过20%,这样十二名中国学生不能一次性全部进入学校。经驻英公使郭嵩焘一再交涉,英国海军部才勉强答应放宽标准。然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又规定,学校课程分六个月和九个月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得在9月1日前提出申请,通过英文考试后才能于10月1日入学。海军留学生于5月到达英国,离考试规定日期尚早,英语水平也相差甚远,不得不首先学习语言。海军留学生很快投入到如饥似渴的学习当中。他们参观英国的造船工厂和海军学校,亲自登上舰艇实习设防、备战、布雷、放炮等技能。勤奋很快得到回报,留学生们都融入了英国海军生活学习当中,除脑后海军帽下拖了一条辫子外,几乎看不出他们与英国海军学员的分别。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派遣留学生(2)
海军留学生们的最大梦想,是能进入世界闻名的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继续深造。然因名额和英语水平的限制,第一批的十二人中仅有一半通过入学考试,于当年10月1日进校,次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六人中严复英语学得最好,李凤苞请求英国允许他继续留校深造,以便日后回国担任教师。其余五人都被派到英国舰队实习,并于实习期满后回国。在中方监督李凤苞的报告中,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和严复四人最为出色。
  海军留学生回国后,南、北洋海军争相留用。严复接任福州船政学堂总教习一职,后成为中国第一代的翻译家。严复在翻译方面的成就还与李鸿章有关。首批赴英海军留学生中,严复一直被公认为最优秀的学员。其他学生学习期满后,李凤苞特意将严复留在英国皇家海军学校继续深造。严复果然不负重望,成绩优秀,尤其显示出在外语方面的天才。李凤苞回国后特意向李鸿章保荐严复,认为此人可担大任。李鸿章对这个留学回国的年轻人很感兴趣,决定亲自召见。一天下午,李鸿章办完公事,斜卧于榻,“吧嗒、吧嗒”地抽着水烟。严复进来向李鸿章问安后,很拘束地站立一旁。李鸿章一口一口地吸着烟,半晌才睁眼问道:“你从英国都学到哪些本事?”不等严复回答,又问:“哪一项最为精通?”严复忙答:“英语学得最精通。”李鸿章问:“什么词都可以翻译么?”严复谦虚地说:“一般的词汇都能翻译。”李鸿章把手一伸,举着手中的水烟袋问:“这个你给我翻译一下。”严复在英国钻研了各种翻译技巧,掌握了大量词汇,可水烟袋这个词还真没见过,一时语塞。李鸿章正襟危坐,道:“连水烟袋都不能译,你还要好好学习。”严复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胸中的傲气一扫而光,暗暗憋一口气,定要将翻译学好。
  李鸿章决心把派遣海军留学生之事坚持下去。经费上不再光让福州船政局出钱,北洋海军自愿承担一部分。第二、第三批留学生先后赴英,共计三十余人。然当第四批留学生整装待发时,中英之间发生琅威理辞职风波,英国政府将怨气发泄到留学生身上,拒绝接收中国海军留学生。派遣海军留学生之事就此中断。
  

北洋海军覆亡(1)
北洋海军成军后,东起鸭绿江,南到胶州湾,以大沽、旅顺、威海为防御重点,初步形成了海上防御体系。
  大沽是北洋海军的第一个军事基地。大沽毗邻京津,为京师海上门户;也是李鸿章的根据地,便于李鸿章控制指挥。鸦片战争以来,大沽口历经三次外敌入侵,仅存五座破损的炮台。李鸿章视察大沽情形后,认为破损炮台的台基尚可利用,但需加固营垒,前边加筑西式护台。李鸿章增建炮台多座,调运新式大炮,出海口由北洋舰队与淮军共同镇守,大大增强了大沽的防御能力。不久,五座船坞构成的大沽军港体系渐次形成。除船坞外,李鸿章还设立了与之配套的煤厂、汽机房、锅炉房、熟铁厂、炮厂等一系列工业。然这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大沽船坞建成后,李鸿章才发现其只能容纳体积较小的炮艇,铁甲舰、巡洋舰根本无法容身。镇远、定远、扬威等巨型战舰终日停泊在港湾之外,遇有问题只能到上海的洋船坞中修理。建立新港迫在眉睫。李鸿章最终选择了旅顺。
  旅顺扼渤海咽喉,守津京门户,且水深口小,常年不冻,是难得的天然良港。为避免同样的失误,李鸿章特意委派英、德两国专家赴旅顺挑选筑台和建坞的具体地点。旅顺港历时十年建成,耗资三百多万两白银,前后分两期竣工。第一期工程结束后,旅顺港渐成规模,拥有炮台二十余座、大炮八十余门,拦水坝、积水渠、铁路及碎石马路、电报局、医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第二期施工时,李鸿章采用公开招标形式,权衡再三,选定一家法国公司承建。法国工程人员顶着英、德等国的压力,使旅顺港工程顺利完工。此后,李鸿章又建成供停泊操练之用的威海卫基地,从而形成大沽、旅顺、威海的三角防御体系。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事。朝鲜政府通过清驻朝商务总办袁世凯转告李鸿章,希望清廷出兵镇压国内起事。刚刚亲政、急于有所作为的光绪帝多次令李鸿章出兵朝鲜。但李鸿章奏曰:北洋海军可战之船共有八艘,其余只能运输军饷和平时操练,海上交锋没有必胜把握;陆军兵力亦捉襟见肘,如抽调大部出境援朝,国内防务势必空虚。因此,我军应采取防守战略。光绪帝驳回李鸿章的奏议,下拨三百万两白银,要求其积极备战,随时准备出兵援朝。李鸿章仍然按兵不动。李鸿章一再拖延,引起朝中大臣的普遍不满。他们纷纷上书弹劾,认为他贻误战机、畏缩退让。日本军队占领朝鲜后,一直在寻找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李鸿章偏偏不采取任何行动,使日本白白在朝鲜耗费时日。
  1894年7月23日,日本政府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