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陆)-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同时,提出辞职。 然而万历没有批,还把王家屏提为首辅,原因很简单,这么个烂摊子, 现在内阁就这么个人,好歹就是他了。 内阁总算有个人了,但一个还不够,得再找几个,搭个班子,才好唱 戏。说起来还是申时行够意思,早就料到有这一天,所以在临走时,他向 万历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时任吏部左侍郎赵志皋,另一个是原任礼部右 侍郎张位。 这个人事安排十分有趣,因为这两个人兴趣不同,性格不同,出身不 同。总而言之,就没一点共同语言。但事后证明,就是这么个安排,居然 撑了七八年。申先生的领导水平可见一斑。 班子定下来了,万历的安宁日子也到了头,因为归根结底,大臣们闹 腾,还是因为册立太子的事情,申先生不过是帮皇帝挡了子弹,现在申先 生走了,皇帝陛下只能赤膊上阵。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真正的总攻开始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东林崛起(1)
首辅走了,日子却还得过,原本排第二的赵志皋应该接班,但这人实 在太软,谁都敢欺负他,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觉得他压不住阵,于是 皇帝下令,由大臣推荐首辅。 于是幕后人物顾宪成出马了。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1576年)参加乡试,考中 第一名解元。三年后去考了进士,成绩平平,分配到户部当了个主事。当 官后,最不喜欢的人是张居正,平日怎么别扭怎么来。 比如张大人病重,大家都去上疏祷告,他不去。别人看他不上路,帮 他署了名,他知道后不肯甘休,非把自己的名字划掉,那是相当执著。不 过这也没什么,当时和张大人对着干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他一个。 等到张居正死了,他就去了吏部,但也没升官,还接着当六品主事(正 处级),这中间还请了三年假。 总之,这是个并不起眼的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京察时,孙是吏部尚书(正二品),赵南星是考功司郎中(相当于司长,正五品),而顾宪成只是个考功司员外郎 (副手,从五品)。
万历八年(1580年)进入朝廷,就当六品主事,混了十三年,才升了 一级,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就是这么个说不过去的人,却是这场风暴的幕后操纵者(实左右 之),不服都不行。 更为神奇的是,事情闹大了,孙撤职了,赵南星回家了,连王首辅都辞职了,他却是岿然不动。非但不动,还升了一级,当上了吏部文选司 郎中。 之前说过,文选司负责官员人事选拔,是吏部第一肥差。根据史料的 记载,顾宪成大致属于性格顽固,遇事不转弯的人,如此个性,竟然能捞 到这位置,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面,当初孙刚被免职的时候,吏部没有部长,王锡爵打算趁机换人,推荐自己的亲信罗万化接班。顾宪成反对,推荐了 右都御史陈有年。 最终任命结果:吏部尚书陈有年。 你要知道,王锡爵大人此时的职务,是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领 吏部尚书衔兼太子太保,从一品。而顾宪成,是个刚提拔一年的五品郎中。 王锡爵的后面,有万历撑腰。顾宪成的后面,什么都看不见。 第一把手加第二把手,对付一个小小的司官,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顾 宪成赢了。 因为在顾宪成的背后,是一片深不可测的黑夜。
我认为,在那片黑暗中,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很快,事实就将再次验证这一点。 当万历下令大臣推举入阁人选的时候,顾宪成先生又一次冒了出来, 上疏推举人选,虽说这事的确归他管,但奇怪的是,如此重大的政治决策, 吏部的几位侍郎竟然毫无反应,尚书陈有年也对他言听计从,史料上翻来 覆去,只有他的光辉事迹,似乎吏部就他干活。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内阁的几位###全部死光,一个看似微 不足道的人,就此踏上这个舞台。 七年前,王锡爵辞职,朝廷推举阁臣,顾宪成推举了王家屏,但有一 点必须说明:当时,顾先生推荐的,并非王家屏一人,而是七个。 这七个人中,王家屏排第一,可是万历不买账,把顾宪成赶回了家。 然而事实上,对顾先生的眼光,皇帝大人还是有所认可的,至少认可排第 四的那个。 南京礼部尚书沈一贯。沈一贯,字肩吾,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算起来,他应该是赵志 皋的同班同学,不过他的成绩比赵大人要好得多,当了庶吉士,后来又去 翰林院,给皇帝讲过课。和之前几位类似,他跟张居正大人的关系也相当 不好,不过他得罪张先生的原因,是比较搞笑的。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沈一贯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 入了帝国的决策层。 很快,他就展示了他的异常之处,具体表现为,大家都欺负赵志皋, 他不欺负。凭借多年的混事技术,沈先生游刃有余,左推右挡,皇帝信任,大臣 也给面子,地位相当稳固,然而在历史上,沈一贯的名声一贯不佳,究其 原因,就是他太过滑头。 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讲,朝廷首辅就是背黑锅的,国家那么多事,总得 找一个负责的,但沈先生全然没有这个概念,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实在不 太地道。 而当时朝廷的局势,却已走到了一个致命的关口。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皇长子十九岁,虽然出阁读书,却依然不 是太子,而且万历办事不厚道,对教自己儿子的讲官十分刻薄,一般人家 请个老师,都要小心伺候,从不拖欠教师工资,万历却连饭都不管,讲官 去教他儿子,还得自己带饭,实在太不像话。 相对而言,皇三子就真舒服得多了,要什么有什么,备受万历宠爱, 娇生惯养,啥苦都没吃过,且大有夺取太子之位的势头。 这些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外加郑贵妃又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蠢人, 丝毫不知收敛,极为嚣张,可谓是人见人恨。。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 东林崛起(2)
久而久之,一个父亲偏爱儿 子的问题,就变成了恶毒地主婆欺负老实佃户的故事。 问题越来越严重,舆论越来越激烈。万历是躲一天算一天的主,偏偏 又来了这么个首辅,要知道,大臣们不闹事,不代表不敢闹事,一旦他们 的怒火到达顶点,国家将陷入前所未有的骚乱。 然而###没有爆发,因为这个曾经搞倒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等无 数政治高手,看似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竟然被解决了。 而解决它的,就是为人极不地道、一贯滑头的沈一贯。 说起来,这是个非常玄乎的事。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八月,沈一贯向皇帝上疏,要求册立太子, 其大致内容是,皇长子年纪大了,应该册立太子,正式成婚,到时有了孙 子,您也能享子孙满堂的福啊。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封内容平平的奏疏,立意不新颖,文采很一般, 按照以往的惯例,最终的结局应该是被压在文件堆下几年,再拉出去当柴 禾烧。 可惊喜总是存在的,就在第二天,沈一贯收到了皇帝的回复: “即日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我不知道沈一贯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想了。 万历并不愚蠢,事实上,从之前的种种表现看,他是一个十分成熟的 政治家,没有精神病史,心血来潮或是突发神经,基本都可以排除,而且 他的意图十分明显——立皇三子。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这个经历十余年的痛骂、折腾,却 坚持不懈的企图? 翻来覆去地审阅沈一贯的那封上疏,并综合此事发生前的种种迹象, 我得出的结论是: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万历从来就不想立皇长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疑问在于,他知道希 望很渺茫,也知道手底下这帮大臣都是死脑筋,为何还要顶着漫天的口水 和谩骂,用拖延战术硬扛十几年? 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皇帝大人是不会吃这个苦的。
十几年来,他一直在等待两件事情的发生。然而这两件事他都没等到。 我曾经分析过,要让皇三子超越皇长子继位,修改出生证明之类的把 戏自然是没用的,必须有一个理由,一个能够说服所有人的理由,而这个 答案只能是:立嫡不立长。 只有立嫡子,才能压过长子,并堵住所有人的嘴。 但皇三子就是皇三子,怎样可能变成嫡子呢? 事实上,是可能的,只要满足一个条件——郑贵妃当皇后。
只要郑贵妃当上皇后,皇后的儿子自然就是嫡子,皇三子继位也就顺 理成章了。 可是皇后只有一个,所以要让郑贵妃当上皇后,只能靠等,等到王皇 后死掉,或是等时机成熟,把她废掉,郑贵妃就能顺利接位。
可惜这位王皇后身体很好,一直活到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这一 年万历驾崩),差点比万历自己活得还长,且她一向为人本分厚道,又深得 太后的喜爱,要废掉她,实在没有借口。 第一件事是等皇后,第二件事是等大臣。 这事就更没谱了,万历原本以为免掉一批人,发配一批人,再找个和 自己紧密配合的首辅,软硬结合就能把事情解决。没想到明代的大臣却是 软硬都不吃,丢官发配的非但不害怕,反而很高兴。我相信,在他下定决心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应该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之后。 有一天,李太后和万历谈话,说起了皇长子,太后问:你为何不立他 为太子? 万历漫不经心地答道:他是宫女的儿子。 太后大怒:你也是宫女的儿子! 这就是活该了,万历整天忙里忙外,却把母亲的出身给忘了,要知道 这位李老太太,当年也就是个宫女,因为长得漂亮才被隆庆选中,万历才 当上了皇帝,如果宫女的儿子不能继位,那么万历兄是否应该引咎辞职 呢? 万历当即冷汗直冒,跪地给老太太赔不是,好说歹说才糊弄过去。 这件事情,必定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皇后没指望,老太太反对,大臣不买账,说众叛亲离,丝毫也不过分。 万历开始意识到,如果不顾一切,强行立皇三子,他的地位都可能不保。 在自己的皇位和儿子的皇位面前,所有成熟的政治家都会做出同样的 抉择。现实生活不是电影,坏人总是赢,好人经常输,而像朱常洛这种老好 人,应该算是稳输不赢。 可是这一次,是个例外。 事实证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不过是 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两年后,麻烦就来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大到国家动荡,皇帝惊恐,太子不安,连老滑 头沈一贯都被迫下台。 但有趣的是,惹出麻烦的,既不是朱常洛,也不是郑贵妃,更不是万 历,事实上,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直至今日,也无人知晓。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一篇文章在朝野之间开始流传,初 始还是小范围内传抄,后来索性变成了大字报,民居市场贴得到处都是, 识字不识字的都去看,短短十几天内朝廷人人皆知,连买菜的老大娘都知 道了,在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当年,传播速度可谓惊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东林崛起(3)
之所以如此轰动,是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实在是太过火爆。 此文名叫《续忧危议》,全篇仅几百字,但在历史上,它却有一个 诡异的名字——“妖书”。 在这份妖书中,没有议论,没有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