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刺-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拍的一些照片,甚至获得了一些新闻比赛的大奖,这就是后话了。
在训练场的一侧,放着一个大大的水箱,就是由后勤的兄弟专门烧好经医务所的医生检验后放过来的,附近还有一口由医务所调配好的盐水桶,甚至还有后勤兄弟们准备的咸菜,以防有些队员不愿意喝盐水也好用咸菜补充点儿盐分。在每天中午训练间隙的时候,排面长都会把仁丹发到每个阅兵队员的手中,并监督着他们吃下去。
训练间隙休息的时候,崔泽抱着自己的水杯大口大口灌着水,旁边走过来的曲明俊笑着拍了拍他肩膀,“慢点儿,别呛到。”
崔泽好容易才把头从杯子里面拔了出来,“好爽。呦,领导来了,敬礼!”说完,他开玩笑似的给曲明俊敬了一个礼。
曲明俊苦笑着看了看自己肩上的上尉肩章,说:“你就寒碜我吧。”
崔泽往嘴里面扔了一根咸萝卜条,边“咯吱咯吱”地嚼着,边含糊不清地说:“这几天不怎么见江医生过来了啊。”
“……你问我,我问谁去?”曲明俊郁闷。
其实江安妮现在被医务组指定负责徒步方队中的两个女队去了,一个是同样来自石门的白求恩军医学院的女兵方队,一个则是来自京畿地区的女民兵方队。女兵们训练起来一点儿也不必他们这帮老爷们差,个顶个的好强,结果身体出点儿小毛病的也不少,阅兵总指挥部心里着急,干脆派了几个女医生驻扎在女兵宿舍那边,导致了江安妮平时一般没有时间再往石门陆院这边跑了。
六月二十八日,徒步阅兵方队们又将迎来一次阅兵总指挥部的考核。面对这基本上是一月一考的惯例,所有的正式队员都已经习惯了,他们前一天晚上休息后就各自沉稳地准备各自的东西,互相还不大不小地开着玩笑。
尤其现在天天在机场跑道上风吹日晒,所有的队员身上都多了很多痕迹,例如脸两侧帽带留下的像是络腮胡子般的两道白痕,脑门上一圈帽子的白痕,身上两个胸口留下的口袋痕迹,胸前领带留下的白痕。曲明俊他们都笑称,现在训练给每人身上添了一层肉色的衣服。
崔泽则是拖出了给他准备的那个钉皮鞋的箱子,现在由于训练非常紧张,每个人每个月基本就要踢坏一双皮鞋,为了延长皮鞋使用时间,所有人拿到新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鞋底钉鞋掌,要是不钉这个,估计只要几天,皮鞋就完蛋大吉了。明天阅兵考核,大家又领到了一双上级新配发的皮鞋。
阅兵村的服务保障部有那么几个负责钉鞋掌的大叔大婶,不过他们每天从早干到晚,时刻不停歇,也是实在忙不过来,所以石门陆院就干脆买了一些钉鞋的工具,买来了鞋钉和铁掌,找了几个心灵手巧的队员,交给了他们。崔泽就是其中一个。
“钉鞋了钉鞋了。”崔泽吆喝着,“排队排队。”
曲明俊拿着皮鞋放到了崔泽的身边,看着崔泽像模像样的敲打着鞋钉,笑着说:“我看老崔你一旦退伍,倒是也多了一项吃饭的本事了啊,就靠这个,到哪里也饿不到你了。”
“那是,老子这些日子都敲了多少鞋钉了你们知道么?”崔泽神秘地一笑,“咱们学院这次一口气就买了六吨的鞋钉铁掌,你们知道不?”
“六吨?”王缙刚好听到,目瞪口呆。曲明俊听得也是一阵咋舌,这也太多了吧。
“你们还别不信,嘿嘿。”崔泽摇晃着榔头,“告你们说,这六吨已经用了一多半了,我看过不了八月就得再重新买了。”
“我的个娘,一个月一吨多啊。”王缙简单算了下,惊叫出声。
“也差不多了。”曲明俊想了想,“你算算咱们多少号人啊,每人每双鞋打四个鞋钉,每个月每人换三到五次鞋钉,这就多少了?一个月一吨,听起来夸张了些,但确实差不多。就咱们的皮鞋还一个月一双呢,唉。”
“嗯。我觉得我这辈子的三接头皮鞋都穿够了,等我回去,我宁可穿胶鞋也不愿再穿这玩意儿了。”王缙说着把手中的皮鞋扔到了离自己还远的崔泽身边。
崔泽被吓了一跳,险些榔头把手砸了,气得他叫骂了一阵子。
第二天的考核,石门陆院的阅兵方队以出色的队列动作,阳刚的军人气魄,集体如一人的整齐划一,赢得了本次考核的第一名,让所有队员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尤其是作为领队的樊少校和曲明俊,更是得到了阅兵总指挥部更多的表扬。
再多的描述也无法写尽阅兵队员们可以称的上残酷般的训练,他们凭着对祖国的一腔真情在拼搏着,事后资料记载,6月22日至7月2日,北京地区持续高温,创下1942年以来持续高温时间最长的记录;1999年7月22日至31日又一次持续高温,其中24日气温高达43摄氏度,创下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最热的一天,阅兵村的临时木板房(宿舍)室内温度达摄氏42度,而室外训练场的地表温度竟然达到了摄氏62度。就在这一天,整个阅兵村的队员们有上千人中暑倒在了地上,但他们只要挣扎了起来,依然坚持要求进入方队继续训练。
曲明俊他们每天要喝七八公斤水,但从来不解小便。阅兵总指挥部派医疗组作出测算,参加受阅训练的所有队员们在最热的天气里,每人每天平均流两公斤汗水。一万多名阅兵队员一天流出的汗水达20多吨。入夏的几个月来,受阅官兵流掉了几百吨汗水。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这又是一个多么辉煌的数字。
八月十六日晚,所有地面的四十二个阅兵方队统一安排,开赴长安街,在天安门前进行了第一次实地演兵。曲明俊和樊少校作为三军仪仗队后面的第三个排面的领队,骄傲地带领三百五十人组成的陆军学院方队,昂首挺胸,走过了天安门前从东华表到西华表的九十六米,一百二十八个正步。
九月二十二日,最后一次天安门实地演兵。九月二十八日,誓师大会在各个阅兵村展开,队员们将用他们饱满的热情,迎接十月一日共和国的五十华诞。
誓师大会过后,按照阅兵总指挥部的要求,各个阅兵方队要保证所有队员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后勤部门也开始加快马力,用更多更好更有营养的饭菜来补充队员们身体内的能量。不过在入夏之后,由于天气炎热,队员们已经要求伙食要清淡一些,后勤的领导和炊事班的官兵们也是竭尽了脑汁,想方设法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尽量做的清淡爽口。
晚饭后,石门陆院阅兵方队安排休息,曲明俊找到樊少校,“樊教官,咱们再出去走两动吧。”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曲明俊和樊少校常常在经历过整个阅兵方队每天十个小时的训练后,两人还常常自行加练两三个小时,他们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在十月一日,用自己最完美的动作,向着自己的祖国献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
“好啊。”樊少校爽快地拿起腰带,“你体力没问题吧?别太劳累了,还有两天就要表演了。”
“没问题。”
“那我们走。”
两个人出门走到他们通常去的阅兵场上时,却看到了很多兄弟都跑来这里自行训练,不由得相视一笑。
当曲明俊和樊少校立正站好,刚踢了一个来回一百二十八步后,正在讨论得失的时候。
“曲明俊!”一个急乎乎,气喘吁吁的女子声音传来。
场上所有的队员们包括樊少校都吃惊地看着声音来处,只看穿着白大褂的江安妮不管不顾,一头撞进了训练场,大家纷纷给都很熟悉的江医生让开了一条路。
“快,快跟我走。”江安妮不由分说,拽住曲明俊的手就要往外走。
“哎,哎。”曲明俊一头雾水,“干什么这是?出什么事了。”
“俏俏出事了,快跟我走。”江安妮见拽不动曲明俊,着急了。
“什么?”
第七十六章 两难选择
十月一日晚,所有的阅兵队员都集中在食堂,兴奋地在为自己圆满完成国庆大阅兵的任务狂欢。炊事班也拿出了全部的本事,将饭桌点缀的花团锦簇,香味扑鼻。
所有的阅兵队员们都端着罐装的啤酒,大声吆喝着,兴奋着。
只有曲明俊不在。他一个人在宿舍内,没有开灯,在黑暗中点了一支烟。
从来没抽过烟的他,居然点了一支冯绍军的“三五”。
“咳咳咳……”真他妈的呛嗓子啊,“三五”素来以劲大闻名于烟民中,曲明俊一口抽的狠了,自然免不了被呛咳的命运。
好容易平静了一下,在嘴中淡淡的烟草味道环绕下,曲明俊又想起来誓师大会的那天晚上……
“俏俏出事了。”
“什么?”曲明俊愕然,被江安妮使劲拽了一把,不由自主地跟着跑了起来。
刚开始是江安妮拽着曲明俊一路狂奔,到后来则是反应过来的曲明俊拽着江安妮一路狂奔了。
二人气喘吁吁地一口气跑到医务所,就看到电话的话筒还扣在桌子上。
曲明俊一把拿起话筒,情急之下也不再考虑说话的语气,“喂喂,谁在那边?”
“少爷?我是何立铁。”电话有点儿杂音,里面的声音不是很清楚。
“何叔?到底怎么回事?俏俏怎么了?”曲明俊大喊,医务所内值班的两个医生都有点脸色不快,江安妮急忙轻声解释了一下。
“哎呀,少爷,可算找到你了。你们阅兵村连个电话都保密,我这边还是通过江安杰少爷找到安妮小姐才找到你的。”何叔在电话那边说。
“我,我问你俏俏怎么了?”曲明俊急了。
“啊,沈小姐。”何立铁在电话那边明显犹豫了一下,“夫人不让我告诉你,不过我想来想去还是得跟你说一声。不然回头你知道了肯定会……”
“好我的何叔。”曲明俊哭笑不得,“你就赶紧告诉我俏俏怎么了吧。”
“嗯,还不是很确定。”何立铁有点儿结巴地说:“沈小姐这几天说要回国去参加国庆大典,本来是先到家里来跟夫人一起去,可是,可是她乘坐的航班,好像在边境那边遇到了雷暴天气,坠落了……”
“什么?人呢?人怎么样了?”曲明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年代了,难道航空公司不查天气状况就起飞么?
“航班,应该是坠落在中缅边境那儿了,具体地点是在缅甸还是云南,现在还不太清楚。机上人员情况,也不清楚。”
“什么?”曲明俊如五雷轰顶,“那,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家里,家里在干什么?”
“少爷你先别急。”何立铁反而在电话那边劝起曲明俊来,“我们得到消息到现在已经过了五个小时了,夫人已经请求家族成立了搜救队,云南边境那边我们的人已经开始有动作了。虽然这个航班不是咱们中国航空公司的,但咱们国家已经也在组织搜救队,准备去飞机大概坠落的地方进行搜索。”
曲明俊长时间没说话,只留下粗重的呼吸声。
何立铁在电话那边试探着问:“少爷,要不要,您回来一趟,夫人她亲自要去带队搜救,我总觉得不大妥当。”
“我,我,好,好,我,我回去。”曲明俊脑子中一片浆糊,语无伦次。
小丫头俏俏,那个爱说爱说天真的俏俏,那个说要在自己大阅兵的时候回来看阅兵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