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进。
猛如虎率部众拼死巷战,到底寡不敌众,矢如飞蝗地把猛如虎射得同刺猬一样。唐王得信后,正要想逃走,邸外早被闯兵已围得铁桶一般,喊杀声震动四野。
唐王知道不能脱身,忙召集邸中的姬妻和王妃周氏商议大计。碧桃泪盈盈地立于诸姬丛中,听唐王高声说:“我是决不从贼的,如今只有身殉了。你们速速各自逃生去吧!”碧桃首先应道:“王爷尽忠,妾辈自应尽节。”说毕,一头就往庭柱上撞去,顿时脑浆迸裂死于地上。
唐王禁不住满眼是泪,只叹了声“好”,马上就有小监来报:“王妃自缢了!”唐王又连道了几个“好”字。霎那间,这群美妾艳姬纷纷投井的投井,自缢的自缢,莺莺燕燕转眼都玉殒香也消。
唐王这时已没有泪了,英姿俊美的他那么漂亮地点头微笑着,随后从壁上拔一口霜锋宝剑,正待要往颈子上抹,府大门就被攻破了,闯兵潮水般涌进来。唐王的剑锋才刺着咽喉,剑靶就被闯兵夺住,叮的一声,剑已掷在地上。闯兵七手八脚地把唐王胡乱捆住,其时王府中已如鼎沸,丫鬟仆妇的哭声盈耳。
■ 拯孤的义士
唐王的世子朱慈耀才十三岁,还在书斋中用心念书,忽闻闯兵杀进邸中,吓得他大哭起来。教慈耀读书的西席先生黎崧手仗一把朴刀,从外面直抢进来,一把拖了世子慈耀,飞一般地往后园走。
黎崧当年本以为不难飞黄腾达,谁知文章憎命,久困场屋,弄得一贫如洗,飘零江湖唯有琴剑。唐王见了黎崧人品端谨,文章华美,便请他到南阳邸中教授世子慈耀。黎崧感唐王知遇恩,誓必相报。现在唐王阖门殉难,黎崧抱着一腔义愤,想保全唐王一脉,发狂一般地舞着大刀,杀开了一条血路,保护慈耀杀出重围。
出了后花园,黎崧一手夹了慈耀,一手舞刀,闯兵被他杀得纷纷向后倒退。黎崧护着世子慈耀只顾向前狂奔,闯兵在后就乱发强弩,黎崧身中六矢,却还背后负着慈耀,死命地奔走。
一口气赶了四十余里,后面的追兵渐远,但喊杀声犹隐隐可闻。这时的黎崧又尽力跑上一座土岗,遥望闯兵已离得很远了,这才放下慈耀。黎崧已是精疲力竭,又身受重伤地狂奔了四十里,眼前顿觉一黑,哇地吐出一大口鲜血,就倒在了地上。
慈耀本来已惊得目瞪口呆,这时见黎崧又呕血倒下,越发慌得只知在黎崧的身边,号啕痛哭。不料李自成部下大将牛金星恰巧领兵从土岗下经过,听得哭声,一哄而跑上山来,就把慈耀四马攒蹄式捆了。
黎崧僵倒在地上,犹挣扎着想救幼主,结果被闯兵一顿乱踏,肚破肠流,可怜一个忠烈义士被活活地践做了肉饼。而慈耀刚被抬下岗去,凑巧副总兵马雄领了四五十名败卒退到土岗前,一见唐王世子落难,他立马挥军向前,自己更是一马当先,挺枪杀进闯兵中,把慈耀抢了过来。
亦袭爵唐王、为朱聿镆之兄的朱聿键当时因罪锢凤阳,公元1645年由郑芝龙、郑鸿逵、黄道周等拥之正位,成为隆武帝。隆武帝朱聿键登位后,曾追赠黎崧封典,朱慈耀还亲自至祭。隆武帝朱聿键这样的一些举措让他有效地收复了人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明廷失栋梁(9)
这位生活检点、振作精神、本想力挽狂澜恢复大明江山的南明隆武皇帝却在仅仅一年后,就被清兵俘获,他宫中唯一的宠妃同时也是皇后的元配曾夫人一向是他的贤内助,在押往福州的路上,在闽江支流九溪边停下休息时,曾皇后猛然窜出轿子,哭喊一声:“陛下还是应该殉国,妾先去了!”
言犹未落,曾皇后就纵身跳下悬崖。她的死让隆武帝朱聿键也几次要自杀,都因清兵的严密监守而未成,于是他就绝食,到底活活饿死在福州的囚禁处。
为人骁勇善战凶残无比的牛金星此时已是李自成的岳丈了,他在李自成的第二个妻子跟人跑了以后,自愿将自己的妙龄女儿给了李自成。
此刻牛金星一见朱慈耀被劫,拍马亲自来追。马雄深怕众寡不敌,慌忙马上加鞭,夹了朱慈耀和五十名步卒,风驰电掣般地逃走了。
■ 吴三桂杀贤妻
吴三桂妻子卢玉英是个知书达礼明理的淑女,她见丈夫迷恋圆圆到了荒职欺君的大罪就要落到身上的程度,为保丈夫这颗头颅不和颈子脱离,就乘圆圆不在吴三桂身旁的难得机会,用大义大理来规劝。
吴三桂被他夫人义正词严地说得也很觉惭愧,可及至一见了圆圆,他夫人的话就又都抛到脑后了。谁知卢夫人的话被圆圆的侍婢听了,就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圆圆,什么不听良言、异日必致后悔,什么美色是祸水、可以亡国破家、万万不可受其蛊惑、否则身败名裂立在眼前。
陈圆圆气得玉容铁青,等吴三桂进房,她一头就倒进了吴三桂的怀里,号啕大哭。吴三桂自然心疼得忙问什么事这样悲伤,圆圆先撒娇撒痴地说:“妾承将军青睐,不以蒲柳之姿见弃,无如他人不容贱妾侍候将军,妾请将军见恕,今后当削发入山,虔心修道,期在来生,再报将军的德惠吧!”
陈圆圆一边眼泪随声落地说,一边就从衣袖内掏出一把金绞小剪,向着万缕青丝就剪了下去。慌得吴三桂忙伸手去夺住剪子,乘势把圆圆抱在膝上,一面安慰她并许愿说:“是谁欺负了你?我立马就给你出气。”圆圆这才收了泪,冷笑一声道:“不要说得嘴响,等一会儿那位河东狮子一吼,只怕金刚就变菩萨了。”
吴三桂这才明白圆圆是在说他妻子,顿时勃然变色道:“我哪里是怕她?平时她唠唠叨叨,我不和她计较,不过是留点颜面给她罢了。”
表演技巧尚佳的陈圆圆故意把粉颈儿一扭,看着吴三桂道:“你如其真的不怕,贱妾也不至于被她鱼肉了!”吴三桂一听鱼肉两字,心疼得连连追问圆圆具体都受了卢夫人什么委屈了,圆圆以一副不堪言的痛苦,和宽容之态避而不答,只是垂着珠泪说:“妾在当初,以为将军是个英雄,所以不惜败节相从。倘知将军之力竟不能庇护一个爱姬,空有虚誉,那样贱妾虽至愚,也不会倾心于将军,以至于自蹈苦海!”
这话激得吴三桂直跳起来道:“玉英贱婢太不识好歹,待我和她算账去!”圆圆急忙假意上前扯住吴三桂的衣袖:“将军何必这么急,此刻你就是去了,也是空碰她一鼻子灰!还是忍耐着吧,不然还能怎么样!”
这话越发火上浇油,吴三桂的头上都要冒出烟了,他一手挣脱了圆圆,一口气就奔到了卢夫人的房里,把妆台拍得擂鼓一般,大骂着贱妇,质问她为什么欺压圆圆?
卢夫人从来没有与圆圆龃龉过,更何谈欺压,正要分辩,吴三桂却一巴掌打在了她的粉脸上,接着就是一顿不由分说的拳打脚踢。卢夫人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我自进你们吴家以来,从未有什么失德之处,如今你不过是受了那个妖狐的挑唆,就忍心这样糟蹋我吗?你既这样薄情,我活着也没意思,倒不如死在你的手里吧!”
卢夫人边哭边说,边就一头向吴三桂撞去。身手矫健的吴三桂轻轻松松地就闪过了,卢夫人扑了个空,险些倾跌,正要回过身来,吴三桂已怒不可遏,一把将她已被打散的云髻扭住,飞起左脚,狠狠地踢中了卢夫人的小肚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二章 明廷失栋梁(10)
纤纤弱质的淑女卢夫人当即就捧着已有三个月身孕的肚子,软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吴三桂毫不怜惜地冷笑道:“你刚才还撒泼,现在又装腔给谁看?”然后以此为理由,向着她的腰间又是两脚。卢夫人惨号了几声,口中鲜血狂喷,两眼向上一翻,就挺手躺脚地离开了这个痛苦无理的尘世,往极乐国去了。
而吴三桂却喝骂着丫鬟仆妇:“你们不准去搀扶她,看她诈死到几时!”说罢,出房到圆圆那里去报功了。仆妇们当面是不敢不听三桂的话,可他前脚一走,就马上去扶卢夫人。哪里还扶得动,早已气绝多时,只不过身体还略有点余温罢了。
丫鬟仆妇吓得慌做了一团,忙去报知吴太夫人。吴太夫人急急忙忙前来,一见卢夫人已口鼻流血,手足冰冷了。她一边痛惜得老泪纵横,一边大怒冲冲地把吴三桂唤来:“我这个媳妇一向很贤淑,你如今竟然听了狐媚子的教唆,活活把她打死了,难道就没了王法吗?”
吴三桂理亏却气壮地说:“孩儿既然打死了她,偿她的命就是了。”吴太夫人越发大怒道:“你为了个妖妓,不顾父母君国,不讲人伦情理,就这样甘心身蹈法网?我却偏要那狐媚子来抵偿!”
吴太夫人一面吩咐仆妇去把圆圆拖了来,一面叫拿家法来。乖巧的圆圆为能多少博一点同情,故意蓬头散发,扑通跪在吴太夫人面前,满眼是泪地哀哀哭泣。吴太夫人指着她痛骂:“你这淫婢,狐迷了三桂不顾前途误了君国还不算,又撺掇他打死结发妻子,简直是没了天理良心!我那好好的一个贤妇好儿媳,就平白无故地断送在了你的手里。现在我就替她报仇,也打死你这个妖淫的狐媚子!”太夫人喝命掌家法的使女:“给我重重地打这妖妇!”
一见丫鬟使女们眼看着吴三桂不敢动手,吴太夫人怒气难捺,一把夺过使女手里的鞭子,没头没脑地向着圆圆乱打。圆圆两手捧着粉脸,伏在地上痛哭。吴太夫人骂道:“妖狐精!你仗着这张脸儿媚人,把人都害死了,还舍不得受刑吗?”一边说着,一边就把圆圆的玉腕拉开,瞧准着她的粉脸就打了过去。圆圆急忙闪避,吴太夫人因用力太猛了,也一齐牵倒过去,气得太夫人高声痛骂。
吴三桂心疼圆圆坐在地上饮泣,待要上前去搀她,又被吴太夫人喝住。圆圆一见吴三桂到底是偏向自己的,她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立时索性放声大哭起来,气得吴太夫人更是怒声痛骂:“淫婢子你还敢撒野吗?”
正在闹的嘈杂鼎沸时,老太爷吴襄回府了。还没有坐定,吴太夫人就痛哭着大声说:“逆子打死了他媳妇,这可怎么办呢?”
吴襄得知了全部情况后,也怒气勃勃,霍地立起身来:“杀人偿命,律有专条。逆子自取其咎,罪有应得。咱们既是知法犯法,也就别等台官弹劾了,还是自己去出首的好,那样或许还可以稍稍减罪一二。”说毕,吴襄一把拖了吴三桂,就出门投刑部衙门去了。
这里吴太夫人指点婢仆,把卢夫人的尸体抬到堂前,料理收殓。陈圆圆吓的忙找没人处藏了起来。
刑部侍郎汪煦对于吴三桂殴打致死发妻一案也不敢擅自专主,在第二天早朝,奏明了崇祯皇帝。崇祯帝下谕,令汪煦勘讯明白,按例惩办。大宗伯董其昌听说吴三桂因杀妻下狱,就四处替他奔走。其实宰相李建泰是董其昌的门生,董其昌就托他转圜。
在第十三天,本来就生气吴三桂受命不赴、逗留都下的崇祯帝正要下旨严惩犯了国法的吴三桂,只见大学士李建泰奏道:“吴三桂虽然有罪,其才略尚有可取。值此国家用人之际,望陛下开恩,暂恕其罪,令赴边关拒寇,带罪立功,以赎前愆。”
崇祯帝沉吟了半晌,御笔批道:“吴三桂凶暴杀妻,本应坐罪,姑念年轻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