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烽火智囊 >

第20部分

烽火智囊-第20部分

小说: 烽火智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长的第二十三师任团参谋,团长即为蒋介石。这年底,黄郛、蒋介石、张群,效桃园三结义,结为金兰之好。
  陈英士(其美)为孙先生的得力助手,乃是光复上海的灵魂人物。
  黄郛稍早三年入日本也是士官生,在日曾经和李烈钧等人成立丈夫团。
  孙先生成立中华革命党,黄郛悲观而不愿反袁,遂离开日本往新加坡。1919年回国,这就和北洋政府拉上关系,先是在张绍增内阁为外交总长,后在高凌尉内阁为教育总长。
  所以黄郛的经历也是相当一批人在那个时代的经历。先是到日本求学,然后在那里加入同盟会,然后从事各种舆论、行动上的革命,然后又跌入人生低潮、发生转向,北伐后又回到国民革命的阵营。
  北伐底定时,黄郛就做了上海特别市市长,旋接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二次革命讨袁之役,李烈钧首先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然后是上海陈英士成立上海讨袁军,自任总司令,通电讨袁。蒋介石和张群这时就参与陈英士戎幕,拟定战略。
  这是蒋介石的最早的实战的参谋作业,张群亦然。
  蒋介石拟定战策,进攻上海制造局,控制其枪弹的总后勤补给,为陈英士采纳。而张群则认为当首先疏通水路,由水路向陆上进攻。
  正当其进攻之际,海军早为袁世凯收买,乃向讨袁军作密集炮击。讨袁军的失败,与此战略未周有关。
  其后,亡命日本。袁世凯称帝时,张群回到浙江,为吕公望的都督府参谋。
  以上可说是张群的幕僚生涯第一波。
  其幕僚生涯的第二波1917年后,他和蒋介石都到广州,为*军政府参军。随后被派往四川,他的老家,联系护法力量。在重庆,他和杨森、夏之时等成立川事维持会。
  广州军政府方面,南方军阀排斥中山先生,先生往上海。广州军政府则以岑春煊为总裁。岑春煊为政学系宿将,李烈钧邀张群参与军政府事,遂与岑春煊结识,此际,军政府为政学系把持,政学系骨干章士钊为军政府秘书长,杨永泰为广东省长。
  这是张群与政学系的渊源,后来张群被视为新政学系的领袖,即源出于此。
  1924年,冯玉祥在黄郛的策动帮助下,发动北京政变,黄郛出面组摄政内阁,为总理。张群则出任河南省警务处长。吴佩孚1926年反扑,张群返回上海。
  蒋介石在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应中山先生之命,从浙江老家赶回广州,任东路讨贼军参谋长,随后又任大本营参谋长。1925年,东征奏捷。1926年,他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决定率师北伐。北方军阀加起来有七八十万人,北伐军只有几万人,差不多为十分之一比例。所以,必须战斗与瓦解其内部同时运用。张群担任分化孙传芳的工作。

机会主义者的机会(15)
张群受蒋之邀,从上海返回,从此被蒋先生倚为股肱智囊。
  叔孙通式的人物
  刘文岛可算一个善于拍马、官运亨通的幕僚,也是典型的叔孙通式的人物,曾为唐生智的政治部主任,后来更任唐生智驻广东代表。他和唐生智系保定军校同期同学,后来留学法国,派头洋气。北伐前期,他已活跃于湘鄂之间。
  唐生智派他到广东,对李济深和李宗仁竭尽奉承之能事。对他的随员,则常常因小事予以呵斥。“一次纪念周演说,要求唐生智的部下孝顺唐总指挥,像儿子孝顺父亲一样。台下文武官员两千余人哄堂大笑,唐生智本人在台上全副戎装,怡然自得。会议后何键、李品仙等说,你要做儿子尽管去做,我们可没有资格领受这个荣衔”(《李宗仁*》第二十章)。
  在唐生智第八军期间,他常介绍他自己说是保定军校出身,又留学法国,实在文武兼资,做党代表一职似最为合适。
  武汉南京对立时期,他反蒋比谁都激烈,其言辞诸如斥责,“满街都是革命党,满屋都是贪官污吏”,他提倡 “整顿纪纲,中兴道德”,耸动视听。宁汉对立解除,蒋先生占了先机,他马上又输诚于蒋,当上立法委员,随后就被派为驻外大使。
  刘氏所著《党政生活论》颇得梁启超赞赏。1918年12月,他随梁启超所率的欧洲考察团赴巴黎,并得其资助入巴黎大学政治系深造,获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受聘于武昌私立中华大学,不久应陈铭枢之邀赴粤,结识蒋介石,并加入国民党。是年冬赴湘,策动唐生智参加国民革命。1926年7月任唐第八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授中将军衔,随即参加北伐。
  1937年11月回国后,历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全国慰劳总会第三慰劳团团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中宣慰使,1948年5月当选立法委员。新中国建立前去台湾,曾创办《健康长寿月刊》。著有《政党政治论》《行业组合论》《行业组合与近代思想》《意大利史地》,与其妻廖某合译有《新军论》《民约论》等。
  作家胡秋原年轻时曾得到他的关照。他1931年为驻德公使,1933年调驻意大利全权公使。胡秋原几个年轻人到了罗马,来到中国公使馆,见到了刘文岛公使。将陈铭枢的介绍信取出,递给刘文岛。“这样吧,今天晚上就请各位到使馆来,替各位洗尘,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一杯,如何?好哇。罗学濂头一个笑着回答,我们就叨扰公使一顿,晚上大家欢聚一下。来不及发请柬了,那就一言为定,晚上7点,请各位驾临使馆,刘公使很亲切地说”(张漱菡《胡秋原传》湖北人民出版社)。
  刘文岛也有牢骚,他以为公务员素质导致许多事情无从理懂。他曾在一次会议上说:“关于许多重大的事总想先和党部去商量,可是本席请求他们开谈话会,报告一切情事,他们却回复‘无开谈话会之必要’。既然不要开谈话会,也可无事了,岂知过后却又施攻击。本席可以说照现在这种情况,行政官吏所有的精神用之于做事只十之二三,其余十之七八都是对付党部的,这样又哪里可望事业的发展,市政的进步呢? ”
  极端恶劣环境幕僚无法生长
  因为土壤极其贫瘠恶劣,也无法运作,强而为之,则导致动辄得咎,甚至莫名其妙灾祸不请自来,进而身首异处,灰飞烟灭,而这样的主官也因几乎是毫无目的的残忍最终毁于一旦。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机会主义者的机会(16)
盛世才就是这样的典型。
  其人早年在日本甫回国期间,就贪污郭松龄家的丧款。
  他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在南京国民政府参谋本部任作战科科长。其人野心强烈,不安于位,恰值金树仁的代表在南京延揽军事人才,他即携眷假道西伯利亚来到新疆。在当地的乱局中崭露头角。他任张培元的参谋长,打仗甚为狡猾,特点是,胜不穷追,败不骤退。他收买和瓦解敌方骨干,也颇为见效。这和书法中的险笔拗救相似,孙过庭论书云,违而不犯,正所谓迹违而理不违也。
  他会因时乘便,坐享政变成果,也会利用千钧一发的时机,击败当地军事实力派。
  他对南京政权多次翻覆,忽而输诚,忽而抗命,他利用召集军事会议的幌子,将在疆的东北军将领一网打尽,悉数予以绞杀。他统治新疆11年,血腥气息充塞天地之间。其部下稍有不听话者,即捏造罪名,诬其图谋不轨。像陶明樾、李笑天、陈中原等,有的是他的曾经的幕僚,有的是朋友,而陈中原更是他的督办公署的参谋处长。南京巡察大员来时,这些人稍有接触,即予逮捕,处以极刑。
  他将保安局更名为新疆全省公安处,那是他的小“克格勃”。处长及副处长为中将衔,底下有名目繁多的科室。该处对任何人有权侦查、追究、逮捕、审讯。盛世才认定的嫌疑人物,则由该处派遣专人跟踪,就是对他的岳父也不例外。像厅长、警备司令这一级高官,也要对该处的人客气三分。
  他任用那些头脑简单、缺乏常识而又生性残忍者来充实公安处,各种阴谋暴动案往往罗织成功。除此以外,还有他直接指挥的直线特务。像他的卫士、甚至药房经理……都被他侦缉跟踪。他还利用政府官员各级干部互相监督,这些人中也颇有利令智昏者,竟有这样的事情,两人自居亲信互相告密,后来在狱中碰到一起,彼此啼笑皆非,最后同归于尽……仅杜重远一案就牵连逮捕数千人,酷刑之下,求死不得;搞笑的是,直接制造杜案的特务也被逮捕。
  到了1942年他又炮制第三次阴谋暴动案,进行社会政治大清洗,将他的弟弟盛世骐予以刺杀,同时逮捕弟媳以及他的岳父的小妾,将这两个女人诬为通奸者,由此突破,大肆抓人……
  他历年来逮捕13万多人,只有两万人幸存,屠杀达11万人。他在重庆的压力下,走脱无门,离开新疆赴重庆时,押运了75辆大卡车,装满他历年搜刮的财宝金银……
  他在新疆形同割据。1944年被监察委员弹劾,指其残暴贪赃之事,擢发难数,监狱遍于全疆。什么官员、处长厅长今天还是他的座上客,明天就成了他的阶下囚。他先后用过的十个副官长,有的是他的幕僚,官阶都是少将,其中有九个先后进了监狱,而罚罪证据就是酷刑下的口供。
  极端的个人*,出尔反尔,喜怒无常。
  他的治下,往往是黑云压城,山雨欲来,冤魂遍野。
  幕僚要想有所建树,一个相对宽松的小环境,可供智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至为重要。如果遇人不淑,百般掣肘,处处钳制,左右不是人,那么其功业的葬送,就是必然早晚之事。
  杨永泰狡智贻害
  晚清王韬上书太平天国李秀成,细陈攻取上海之策,规划详善,后为清军截获,阅之无不发指,无不失色,盖其为釜底抽薪之计,极具颠覆之力。清大吏知之,疏闻于朝,江南江北大为警备。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机会主义者的机会(17)
策略智术助于实际运用者,大矣哉。
  为人可鄙,投靠北洋军阀,接近孙中山,假借西南军阀,勾结老桂系陆荣廷,为蒋介石出削藩之计;及北伐后军队编遣,软禁李济深,解决冯、阎,皆有杨永泰谋划筹策的影子在晃动。杨永泰,智术家之老狐狸也。
  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出江西老区,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之路,实在就跟杨永泰有极大关涉。
  起初,蒋介石发动的三次“围剿”均告失利,万分苦恼中,杨永泰乃上万言书,这可以说是中国历代谋士上书中的一篇奇文。杨永泰虽非了不起的大知识分子,但其文开头,却也很像六朝以前的时髦文体演连珠“吾闻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先生对我知遇之恩,我当为先生革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文中分析出红军与民众结为一体的严重性,而出以辣计,“意即剿共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所谓七分政治,在吾,则加强对匪区民众管理,加强对匪区民众宣传,澄清吏治,务使土豪恶霸横行乡里者灭绝,对贫穷困苦无辜者,给予救济,对匪区民众日常生活给予指导和帮助,渐使匪区民众脱离共产党,不为*所左右,达此目的,即剿共不愁也。所谓三分军事,在下大力于上述诸务中,然后派重兵严厉围剿,务使除恶务尽,不留后患,投诚者,则予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