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皇帝 >

第102部分

崇祯皇帝-第102部分

小说: 崇祯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行┿俱驳拿嫒荩睦锊挥砂底苑⑺幔研Φ溃骸俺兼缬行谋Я撕⒍袒噬锨魄疲夯噬弦恍Γ峙抡庑┤兆踊噬厦Γ度呕噬习煺隆L岛蠼鸨搅送ㄖ荩噬峡梢V兀被盗松碜印!�

  崇祯醒悟慈烺早已睡熟,心下颇有些失望,劝慰道:“昨日塘报各地勤王之师纷纷来京,袁崇焕已提雄兵入关,侯世禄、满桂驻扎在德胜门外,你不必担忧。”望望周皇后略显丰腴的身子,调笑道:“当年你入王府前还说你瘦弱纤细,不像个有福祉的,如今倒变成了送子娘娘。”

  周皇后未防他竟还有这般心思,不由绯红了脸颊,看一眼门边,曹化淳与那几个宫女早已没了影子,才含羞问道:“皇上可是嫌弃臣妾身子臃肿了?”

  崇祯一把将她拖入怀中,闻着一丝淡淡的乳香,轻吸入口,道:“环肥燕瘦,何必强分轩轾?烺儿想必白胖吧?”

  “司礼监寻下了两个上好的奶口,都是弄璋之喜的头胎,臣妾的奶水竟也不少,每日也喂他一些,烺儿能不白胖?皇上放心,烺儿是我大明立朝以来屈指可数的嫡长子,臣妾怎敢不好生看待他?”

  “朕放心。朕今夜就歇在这儿,听你说说烺儿。”崇祯低头在她鬓边低语。

  周皇后浅笑道:“被烺儿扰了大半日,觉得疲倦已极,再说臣妾身子又重了,皇上还是去永宁宫或是翊坤宮吧!不然明个儿她俩知道了,又要嚼舌头根子。”

  崇祯这才看出她的腹部微微隆起,想起烺儿满月多吃了几杯汤饼酒,当夜就歇在了坤宁宫,将手伸过去道:“可是那一次么?”

  周皇后以为他又要搂抱,轻轻打脱了他的手,却又抓了放在腹部,娇嗔道:“皇上,你要吓着孩子了,他在里面乱踢呢!”

  不想腹中胎动瞬间消失,崇祯将手缩回,笑道:“是你的肚子争气,她们嚼什么舌头?”

  “说皇上偏心,骂臣妾贪心呗!她俩望眼欲穿的,盼着皇上这个送子观音呢!”

  “想是有了烺儿便忘了朕!”

  周皇后笑着往外推他道:“臣妾是教皇上好做人的,反遭皇上指摘了。”

  “朕知道你有不妒之美。”崇祯想起田妃柔媚的眼神,不再延搁,出了坤宁门,沿着暗长的永巷折向东行,将到永宁宫的垂花门前,身后传来一阵急急的脚步声,曹化淳转身举灯,对着来人呵斥道:“你他娘的跑这么急干什么?不怕惊了圣驾活剐了你!”

  “曹、曹公公,奴婢有急事要见万岁爷。”来人是御前太监金忠,伺候皇上虽早,却反在曹化淳手下听差,听到曹化淳呵骂,不敢回嘴辩说,垂手而立,不住地用眼睛瞟着曹化淳,口中喘着粗气,神色竟是十分慌张。

  “小忠子,你这差事怎么当的,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辰了?万岁爷劳乏了一天,你还要……”

  崇祯正想这漫漫长夜田妃做着什么,是在铜镜前静静地坐着,一丝一缕地梳着发髻,还是画着什么花鸟兰草?听到金忠隐忍不住焦急的声音,停下脚步转身问道:“什么事?”

  “万岁爷,奴婢可、可找着您了。方才奴婢去了坤宁宫,听说万岁爷来了永宁宫,奴婢急忙追赶……哎哟——”金忠痛呼一声,险些摔倒在地。

  “你他娘的怎地这等罗嗦!”曹化淳一脚踹到他腰上。

  金忠敢怒不敢言,揉着痛处道:“万岁爷,是高公公请您回暖阁。”

  “你这个笨嘴的王八!万岁爷问你什么事?”曹化淳作势抬脚又要踢,金忠不敢躲闪,暗骂自家太过惊慌,语无伦次,忙定了定神道:“刚刚送来塘报,说、说袁崇焕到了广渠门外,屯兵韦公寺。高公公急着请万岁爷过去呢!” 

  崇祯一惊,急急回到乾清宫东暖阁,却见高时明、王永祚二人在殿门外不住地张望,他迈步进殿,伸手将身上紫貂大氅解了一丢,问道:“袁崇焕几时到的?”

  高时明接住大氅,转递与曹化淳道:“将近酉时。”

  崇祯蹙眉道:“兵部曾有咨文命他坚守蓟州,阻挡后金兵,他怎的不听号令,擅自到广渠门做什么?”

  “奴婢也不知晓,塘报刚刚送来。”

  “怎么深夜才送入宫来?”崇祯极为不悦。

  “京师戒严,怕混入奸细,入夜查验得更紧。到了城内,文书房送进司礼监值房,此时宫门已落锁,又耽搁了些时辰。”

  “皇太极可有动静?”

  “后金大队人马仍驻在通州,但前哨也尾随到了城下,想是袁崇焕抵挡不住……奴婢妄、妄测。”高时明自知失言,不敢再说下去。

  “前哨到了城下?袁崇焕为何不阻挡他们?”崇祯勃然大怒,将塘报摔在案上。

  王永祚看着崇祯发青的脸色,小心地说:“万岁爷,外面盛传袁崇焕资敌招敌。”

  “休要胡说?他在辽东征战多年,与皇太极有杀父之仇,如何会资敌招敌?”

  “想着做东北王么?”王永祚阴阴地一笑。

  “可有实据?”

  “实据奴婢倒还没有,可是奴婢以为他若不资敌,如何不奉命驻扎蓟州,却一味退走入城,这不是畏敌避战么?他如何不在张家湾拦截后金兵?最可疑者,袁崇焕为何坐视皇太极绕开蓟州,连下玉田、香河、三河诸城?至今追而不击,不与皇太极交战?”

  崇祯闭上眼睛,良久才说:“朕知道了,你们起去吧!外头的谣传不可轻信,如今坚守城池固然重要,安民心、安军心、安士心、安大小臣工之心、安远近地方之心也马虎不得,兵法上说:‘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人心切不可乱了。传旨明日平台召见袁崇焕。”

  次日卯时刚过,便听得德胜门外鼓角雷鸣,响起震天的喊杀声,后金兵潮水般地攻来。远远望去,旌旗招展,剑戟如林,马匹奔驰往来,如同急风骤雨,又似敲击无数面鼙鼓,此起彼落,轰然作响,惊天动地。德胜门外本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乃是元大都的遗迹,当年的古城墙和楼阁都已废圮,只留下两个高大的土堆,上面长满了桑榆松柏,树木蓊然,郁郁苍苍,似是笼罩一团或浓或淡的烟雾,四季不变。如今却是人喊马嘶,荡起高高的尘沙蔽日遮天,刀枪剑戟在日光下凛凛耀目,分不清多少人呐喊喧嚷。宣府总兵侯世禄居左,大同总兵满桂居右,两员骁将舞刀跃马领兵迎击,两军展开血战。日色惨淡,朔风如刀,后金兵猛攻不止,明军竭力死战,两军相持,约莫一个时辰的光景,胜败未分。不久左路侯世禄军支持不住,往后溃败。满桂身受三处枪伤和七八处刀伤,血流不止,将外面的战袍浸透,兀自不退,攘臂舞刀大呼,不料嗖的一箭射来,正中左臂,箭势甚急,竟透臂而出。满桂身子略晃一晃,勒住缰绳,抬胳膊看了,挥刀将箭镞砍下,忍痛奋力拔出,大喝一声,又向敌阵冲去,后金兵为他气势所震慑,不由纷纷向后退却。城上九门提督内官监吕直看得心下怦怦乱跳,急命参将李秉春发炮助战,火器营的军兵装好火药,点燃引线,连发数炮,无奈距离太远,没伤到后金兵,却都落在满桂军中,炸得人仰马翻,不少马匹猝然受惊,四处奔逃,一时无法驾驭,后金回兵掩杀,满桂抵挡不住,率数百将士节节败退,一个身穿白袍的后金将领拍马挥刀率兵在后面紧紧追赶。满桂无心恋战,率领残兵躲入城边的一座破庙中,苦苦支撑,但见敌兵气势凶猛,层层包围而来,急忙退向德胜门瓮城,远远仰头对着城头大呼道:“放炮!快放炮!”

  “轰轰轰……”数声巨响,震耳欲聋,大炮在满桂等人身后炸响,后金兵刹时人仰马翻,大片地倒下,攻势登时弱了许多,满桂退到城下,吕直忙吩咐升起闸门,放满桂进了瓮城。

  袁崇焕在赶往紫禁城的路上,便接到了德胜门酣战的禀报,不知战况如何,心里暗自焦急。昨日到了广渠门,凭借尚方宝剑暗暗叫开城门,悄悄到了座师韩爌的府门,递了门生帖子进去,本想找座师探探皇上的口风,不想韩爌闭门不纳,只传出话来,就是有天大的事,也要等拜见了皇上以后到内阁的值房去说。袁崇焕黯然而退,转身到了钱龙锡的府第,钱龙锡不好推辞,请他到书房见了,劈面便说他太卤莽了,不该诛杀了毛文龙。

  袁崇焕道:“阁老,看旨意皇上并未……”

  钱龙锡摆手打断他的话道:“方今辽东还离不开你,你与毛文龙孰轻孰重,明眼人哪个看不出?何况皇上圣睿明察!你离京赴辽东前,老夫在馆驿与你曾经谈起毛文龙之事,劝你三思,你道可用则用之,不能用则杀之。不错,毛文龙是该杀,可不该由你来杀,你的杀法不对呀!”

  “古之大将立功者,多凭决断之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个理儿老夫省得。杀毛文龙并非十万火急的事,不是火烧了眉毛上了房,算不上什么当机立断。尤可斟酌者,你未到辽东,皇上便有明旨,兵部、户部、工部悉心筹措,请钱粮则发钱粮,请调将则调将,如今一年有余,可有半点懈怠?凡有所请,皇上一概恩准,你诛杀毛文龙却不请旨,要将皇上置于何地?你怎么就不上个折子,先禀一声呢?你眼里还有皇上吗?”

  袁崇焕听得语塞难言,额上冷汗直流,怔怔地看着钱龙锡,似是有些陌生了一般,心底呐呐想要分辩,但觉他的话语却又句句浸入心脾,竟是无从说起。 钱龙锡意犹未尽,接着数落道:“皇上看重辽东,你一句五年复辽说得容易,可曾想过他人的苦楚?兵部、户部、工部都是位列九卿,何等的尊贵,可是那么甘心从命随意使唤的么?还不是皇上替你撑着?粮饷,哼!粮饷哪里来?旱魃为孽,四处饥馑,可是好措置的?你杀了一个毛文龙,可断了多少京卿朝臣的财路?你得罪的不是一人,上到六部下至府县,你一句要粮饷,哪个安生得了?哎!若能按期复辽,这些并非大事,轻轻一笔带过不难,可如今后金铁骑直逼京畿,复辽未见效验,却弄得敌军兵临城下,此种结局你如何向皇上交代?皇上又如何向大小臣工交代?”

  袁崇焕顿觉头一阵阵眩晕,耳中轰鸣成了一片,只见钱龙锡的嘴开合起来,花白胡须上下抖动,恍惚之间,听不清他说的什么,急忙收慑心神,却听他不住叹气道:“……这也不能全怪你,辽事积重难返,都多少年了,一时怕是难以措手,要是文武群僚都如你一般,五年复辽也并非不可为。”

  袁崇焕不置可否,情知再难安坐久留,起身告辞道:“阁老见教的极是。学生一腔热血,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本是不计个人得失的,哪怕是拼却性命!学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复辽不成,辜负君恩,也有损诸多朝臣举荐之德,对不起阁老的一片眷顾之情。辽东虽是暂已安定,但战局瞬息万变,却也容不得瞻前顾后,反复权衡,学生尽人事而听天命,惟求俯仰不愧。若能复辽,学生不惜所有,尽心尽力而已。事如不成,生死荣辱都属天意,非战之罪,也无可悔恨。”

  袁崇焕回到大营,辗转难眠,听着北风吹得帐篷呜呜作响,将平台召对、宁远兵变、诛杀毛文龙等许多往事细细回想了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