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大漠苍狼:绝地勘探 >

第1部分

大漠苍狼:绝地勘探-第1部分

小说: 大漠苍狼:绝地勘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南派三叔
  1
  在写下这一切之前,我考虑了很久,因为很多东西,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的清楚,有的,到了现在我都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更有很多东西,不符合当时的世界观,本身就不应该流传后世。
  而我最后之所以决定记述下来,是因为我感觉这样的故事,如果我不说出来,实在是一个遗憾,也是对某些人的不负责。
  我是一个地质勘探队员,曾经隶属于解放军地质勘探工程连,在那个红色疯狂的岁月中,我们幸运又不幸的游离于革命风暴之外,穿行于中国的大山河川之中,寻找那深埋在地底的财富。在长达10年的勘探生活中,我们穿过了中国80%的无人区域,经历了极端的枯燥与艰苦,也遇到过许多匪夷所思,惊骇莫名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你永远也不可能在档案资料中看到,那都是一些“不应该存在的”事实,被永远的封存起来了。
  这些事情,有些是我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从老一辈的同志中听来的,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遵守着当年自己的誓言,没有把这些东西公布于众。我现在也不可能使用报告文学的方式来阐述它,所以请记住,你看到的,只是一本小说。
  我的地质勘探生涯延续了20年,经历了不下数百次可能到危及到生命的情况,但是在我早年的记忆中,最致命的东西,却不是天涧激流,而是还是那无法言喻的枯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看到连绵不绝的大山和丛林,都会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想到我还要在这里面穿行十几年,那种痛苦,不是亲身经历的人,真的很难理解。
  但是这样的感觉,在62年之后的那一次事件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因为那次事后,我知道了,在这枯燥的大山之内,其实隐藏着很多神秘的东西,有一些,就算你穷尽大脑的想象力,也无法理解。同时我也理解了那些老一辈勘探队员神经兮兮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62年事件的起因,很多勘探工作的老同志可能都知道,如果有父母从事勘探工作的,也可以问问,当时有一个十分着名的地质工程,叫做内蒙古七二三工程,那是当年在内蒙古山区寻找煤矿的勘探部队行动的总称,工程有三个勘探队进入了内蒙古的原始丛林里,进行区块式的勘探。但是在勘探工作开始了两个月之后,七二三工程却突然停止了。同时工程指挥部开始借调其他勘探队技术人员,一时间,基本上各地勘探队所有排的上号的技术骨干,都被摸底了一遍,写表格的写表格,调档案的调档案,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那些表格和档案最后是给谁收去了。
  最后,据说确实有一批勘探技术人员,被挑选借调入了七二三地质工程大队。
  当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传七二三在内蒙古挖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了,但是至于挖到了什么,却有十几版本,谁也说不清楚。 而62年事件之外的人,往往了解也就到了这里结束了,其后面的事情,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恶化,也没人再去理会。那批被卡车送入大山里的技术人员,也很快被人遗忘了。
  当时的我,就在这批被遗忘的地质工程技术兵之中,据我后来的了解,七二三总共挑选了二十四个人,在去之前,我一点也不知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凭借一路上同行人员的说辞,我也感觉到了,山里发生的事情,确实可能不太正常。
  不过那时候我们的猜测,还是属于行业级别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可能是发现了大型油田,其中有一些参加大庆油田勘探的老同志还说的会声会色,说当时大庆油田发现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况,当时勘探队发现油气田,也是全国调配专家,经过了几个月的讨论验证,才确定了大庆油田的存在。
  这样的说法,让我们在疑惑之余,倒也感觉到一股被选中的自豪。
  可等到卡车将我们运到七二三地质工程大队的指挥部,我们就意识到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我们下车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山坳里连绵不段的军用野战帐篷,大大小小,犹如无数个坟包,根本不像是一个工程大队,倒像是野战军的驻地。营地里非常繁忙,其中人来人往,全是陆军工程兵,当时我们就傻眼了,以为上头疯了决定要攻打苏联了。
  后来才发现了,那些帐篷里并不都是行军帐,大部分其实是货帐,几个资格老的人偷偷撩起来帐篷看了几眼,回来对我们说里面全是苏联进口的设备,上面全是俄文,看不懂是什么东西。
  那个时代我们的勘探设备是极端落后的,我们使用的勘探办法,和刚解放的时候差不了多少,国家只有少量的“现代化仪器”,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极高的价格从苏联买来的。像我们的基础技术兵,从来没有机会看见。
  问题是,当时的这种设备,都是用于深埋矿床勘探的,勘探深度在1000~1500米,当时的国力,根本没有能力开发如此深埋的矿床,就算坚持要搞,也需要经过5~7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投产,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对于发现这样的矿床,国家的政策一向是保密封存,并不做进一步的勘探,留给子孙后代用,而我们现在最大的勘探深度也只有500米左右。
  这里竟然会有这样的设备,就使得我们感觉到纳闷,心里有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当夜也没有任何的交待,我们同来的几个人给安排到了几个帐篷里,大概是三个人一个,山里的晚上冷的要命,帐篷里升着炉子也根本睡不着,半夜添材的勤务兵一开帐子就冷风嗖嗖的进来,睡着了也马上冻醒,索性就睁眼看到天亮。
  和我同帐篷的两个人,一个人年纪有点大了,是解放前出身的,来自内蒙古,似乎是个有点小名气的人,他们都叫他老猫,真名好像是毛五月,我说着名字好,和毛主席一个姓,你要是当个妇联主席啥的,就赚了。另一个和我年纪一般大,大个子膀大腰圆,蒙古族,名字叫王四川,长的很黑,人家都叫他熊子,是黑龙江人。
  其中老猫的资格最老,话也不多,我和熊子东一句西一句唠,他就在边上抽烟,对着我们笑,也不发表意见,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我们都是吃过苦的人,熬个一夜不算什么,第一个晚上很快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营部就派了个人来接待我们,说是带我们去了解情况,我对那人的印象不深,好像名字是叫庄爱国,大概是30~40岁之间的样子(搞勘探的,风吹雨淋,普遍都显老,所以也分辨不出来。)这个人有点神秘兮兮的。带我们四处看也是点到为止,问他他也不回答,很是无趣。
  从他嘴巴里,我们只听到了一些基本的情况,比如说七二三其实是3年前就开始的项目,但是因为人员调配的原因直到今年头上才开工云云,其他就是食堂在什么地方,厕所怎么上之类的生活性问题。
  之后的一个月,事情却没有任何进展,我们无所事事的呆在了营地里,也没有人来理会我们,都感觉到莫名其妙,老资格的人后来忍受不下去,在怂恿下几次去找荣爱国,也被各种理由搪塞掉了。
  此时我们已经严重的感觉到了事情的特殊性,大家都人心惶惶,有些人甚至猜测是不是我们犯了什么事情,要被秘密处决掉了?这种事情样板戏里很多,我们听了也心里只发涩。
  当然更多的是一些无意义的猜测,内蒙古的秋天已经是寒风刺骨,其中南方过来的人很难适应,很多人都流鼻血,在我记忆中,那一个月我们就是在火炉炕上,一边啃玉米馒头聊天,一边用破袜子搽鼻血度过的。
  一个月后,事情终于出现了变化,在一个星期三的清晨,我们迷迷糊糊的重新给塞上了卡车,和另外两车的工程兵,继续向山里开去。
  此时我的心情的已经从刚开始的兴奋和疑惑,变成了惶恐,透过大解放军车的篷布,看向临时架设的栈道外,连绵不绝的山峦和原始森林,再看看车里工程兵面无表情的脸,气氛变的非常僵硬。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大家都静静的靠在车里,随着车子颠簸着,等待这一次旅途的终点。
  山里的路都是工程兵临时开出来的,一路上到处可见临时架设的桥和锯断的树木,不过这种临时的山路,依然和真正的路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沿着山坳走,很多地方,都只是开出了一道树木间可以通过的“空隙”而已,一路上的颠簸和曲折,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在车上的时候,我们还曾经试图推算出我们所在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根据我们来之前听到的消息,七二三工程部应该是在大兴安岭地区,但是一路过来又感觉不是很像,其中有去过大兴安岭的人告诉我们,这里连绵的原始森林和其他地方并无差别,但是显然地势地貌并不相同,气温也没有大兴安岭冷的那么霸道,说起来,倒有可能是内蒙狼山一带,而现在,显然是要把我们带入森林的深处。
  这些当然都只是推测,其实到了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当时那一片区域到底是哪里,按照老猫后来的说法,他说那一片山区的广阔程度,让他感觉我们甚至有可能已经过了中蒙边境,是在蒙古的境内。
  这一路走的极其艰苦,因为车是跟着山坳的走向走,而山坳是随着山脉走,车在山里绕来绕去,我们很快就失去了方向感,只能坐到哪里是哪里,而车又开的极其慢,中途我们的车又坏了一次,还经常车轮陷在森林下的黑色落叶土里,我们连拉带推的,最后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已经是四天五夜之后。
  我现在还记忆尤新,出现在精疲力尽的我们眼前的目的地,是一处山谷,这里应该已经是原始丛林的核心区域,但是我们却在这里的草丛里,看到了大片已经铁锈并且爬满了草藤的铁丝网,眼尖的还看到,那些绑铁丝网的木头上,涂着几乎剥落殆尽日本文字
  在那个年代的人对于这种场景都不陌生,这里是东三省,日本建立伪满之后,在这片土地上偷偷干了不少事情,我们搞勘探的时候也经常在山里看到日本人废弃的秘密掩体和建筑。大部分都是在他们撤离的时候被浇上汽油整个儿焚毁了,有些建筑里面的设施都很古怪,我在东北曾今看到过一座三层楼,里面的房间都只有半人高,没有楼梯,上下靠一根锁链,根本不知道是用来做干什么用处。
  穿过铁丝网之后,树木之后出现了很多破败的木制简易屋,上面爬满了几层草蔓,屋顶都给树叶压塌了,看样子废弃了没四十年也有三十年了,在简易屋的一边,有我们解放军的卡车和十个几军用帐篷,几个工程兵看到卡车过来,都走过来,帮我们接行李下车。
  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荣爱国,但是他没给我们打招呼,只是远远站着看着我们,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肃。
  我当时想不到的是,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他,事实上,他到底是不是叫荣爱国,我现在也记不清楚。
  下了车之后,我们给安顿到了那些简易木屋里,那些房子以前也是给日本兵的住的地方,各种家具都很齐全,只是破败的实在太厉害了,木头一掰就酥,我们进去的时候,发现屋子里面已经给简单的收拾过了,撒了石灰粉杀虫子,但是几十年的荒废是收拾不干净的,木头床板一抖全是不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