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固执己见不认错,或明知故犯不服输。如果大人们再不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策略,形成与孩子的对立局面,那么这时候的批评不但无效反而要适得其反了。如果再碰上一个破罐破摔的孩子,被批评烦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我今年接手的初一新生中有一个小男孩,开学第一天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习惯不好,比较散漫,总爱做出一付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班主任老师批评他,他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我断定这是一个从小挨批评比较多,被说“皮”了的孩子,批评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我第一次上他们班的课,他在下面偷偷摸摸看卡通漫画,我提醒他时,他用眼睛不屑地瞄着我,一条腿不停地颠着,做出一付不以为然的神态,但我已经看出了他心中的恐惧与不安。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有他预料中的批评,而是温和地告诉他:“来到新的学校,怪关老师没有把有关规定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咱们《初一年级一日常规》中‘不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到校’就包括卡通漫画书。今天先把书拿回去,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不会再带到学校来了,我已经看出你是一个挺聪明的孩子……”这次谈话后老师们都反映他有了“想好”的意识,尤其上我的课,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当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稳定是他们的特点,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对这种类型的孩子确实不可以再一味地批评,因为他们对批评已经产生了“抗体”,很难再有好的“疗效”了。有一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初一的孩子们就向我诉说他们的烦恼——家长的唠叨。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孩子们嫌家长唠叨,表面看起来是嫌家长“说得多”,实质上是因为家长们说的内容多批评,少表扬;多指责,少鼓励;张口一表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话谁爱听?谁爱老听?听多了,没用了,不就成废话了吗?对孩子的批评要掌握适时、适当和节制的原则。
三、没那么多孩子“早恋”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有一怕——怕孩子“早恋”。正是由于怕,所以十分敏感,时刻提防着孩子和异性同学的交往:偷翻孩子书包;偷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电话;发现一点可疑迹象就忧心忡忡甚至大惊失色,找同学求证,找老师核实,然后就是实施一系列教育、管理和限制的措施。总之,家长为这件事真是劳心伤神,伤透了脑筋。
可是据我所知,没有几个孩子能够向家长或老师承认“错误”并“痛改前非”的,有些只不过是由“地上”转入了“地下”,因为他(她)不认为自己有错。我跟孩子们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大致有以下这些:“我们怎么了,老师和家长总是神经兮兮地盯着我们。”“我们不过是合得来,接触多点儿。”“我们的友谊就是纯真的友谊,别把我们想得那么坏。”“不是我们复杂,是大人们太复杂了,好像非让我们承认早恋他们才甘心。”“我们不是坏孩子,该怎么做我们都明白,家长喋喋不休的说教让我们烦透了。”“真正做出格的事我们也不赞同,那肯定是极个别的。”孩子们说了许多后,我让他们对爸爸妈妈和老师说上一句话,他们的大意基本都是:“请相信我们。”“给我们一点理解和宽容。”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们的交流,我越来越理解和相信孩子们的心声。我之所以用了“越来越”,是因为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甚至走过弯路。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部风靡一时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著名影星山口百惠饰演的幸子与三浦友和饰演的男主角爱得死去活来。那时候就有学生问我:“幸子才17岁,是高中生就恋爱了,我们怎么就不让呢?”当时的年代还没有那么开放,学生还比较好糊弄,被我三言两语就给搪塞过去了,其实连我自己都知道我在强词夺理,根本无法服人。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为我的学生“早恋”而勃然大怒,采取了一切拆、压的手段,不但没起作用,反而让学生跟我形成对立。也许至今他还在恨我,这是我从教生涯中最为惨痛的一个教训。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孩子们率先打破了许多思想桎梏,逼着我们这些成年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理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很多青少年问题专家,像孙云晓、陈一筠、何立婴等纷纷著书立说,给家长和老师们以指导,针对孩子们的青春期问题提出了不少理论、观点和建议,我看后、听后受益匪浅,再根据我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第一手材料,总结出了我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肤浅认识。
1。青春期阶段孩子对异性的想往、追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社会环境影响,多重信息刺激和生理迅猛发育的必然结果。虽然表现强度因人而异,但心中的涟漪每一个孩子或迟或早都会产生,与孩子的品质、学习无关。
我在前面说过,一个看起来十分单纯幼稚的小男孩突然告诉我“最近学习心不在焉的原因是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孩”,令我吃惊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表面看起来单纯、幼稚、内向甚至木讷的孩子,在心灵深处也会留有一个小小的“爱”的角落,他(她)错了吗?没有。不过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对“爱”与“喜欢”、“崇拜”、“欣赏”乃至“合得来”的界限不十分清晰;情感上缺乏稳定性;对人的评价标准有片面性,但是又不可否认他们两情相悦之间的那种纯洁性;不带功利色彩;没有物质联系;不牵扯经济利益;只是建立在“我喜欢”、“合得来”、“有好感”的基础之上。所以我的主张是,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长首先应该持宽容与信任的态度,给孩子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时间与空间,以看似不经意的态度给予艺术性的点拨或指导。
当一位16岁的女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终于告诉妈妈自己喜欢班里一位男同学时,妈妈亲切地搂住女儿:“你长大了,妈妈为你高兴。真巧,妈妈也是在像你这么大时喜欢上同班一个男生的。当时妈妈十分理智地战胜了自我,读大学时选择了你的爸爸,你不觉得爸爸妈妈现在很幸福吗?”女儿既诧异又欣喜地对妈妈说:“我的好多同学都会为这种事挨家长骂的,妈妈你真好,我懂了,你放心吧。”无论这位母亲的经历是真是假,她都是一位高明的母亲,教子有方的母亲。既不是放弃,也没有伤害,用委婉的方式解开了孩子的心结,放下包袱,轻松面对学习和生活。作为母亲既没有给孩子施加压力,也没有自寻烦恼,这一方法很值得借鉴。所以我的建议是,家长们一要认真关注、细心观察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的细微变化,不可掉以轻心;二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疑神疑鬼,草木皆兵,自己吓唬自己;三要在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切忌简单粗暴和高压强制,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诋毁他或她正在交往中的异性伙伴,那可就犯了孩子们的大忌。在处理众多所谓的“早恋”事件中,我的经验归结为一条就是“既要热又要冷,该热时热该冷时冷”。面对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困惑,家长要表现出“热”——理解、关心、呵护,让孩子在成长的烦恼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面对孩子青春期阶段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家长表面上要显现出“冷”——冷处理。当听到老师反映“孩子给男(女)生写小条了”,“与某个异性同学来往过密了”或者从抽屉里、日记中发现孩子有小秘密了,家长不用吃惊,也不必诧异,冷静地面对孩子的长大,在看似冷漠中与孩子进行艺术性、策略性地沟通,避免出现“弹簧效应”——越压越弹。事实证明,中学时期男女同学之间的好感、接近,大部分都是“短命”的,经过短暂的“热恋”之后逐渐都会冷却下来,一直“恋”到成功的毕竟是极个别现象,而且这种执着也未必就是坏事。
2。中学阶段的出轨现象,往往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早恋,或者早已超出了“恋”的范围。
前不久我在北京的617路公共汽车目睹了这样一幕:一男一女两个大约读初三的学生,虽然穿着校服,背着书包,但形象很粗野。上车后并排坐在一个双人座上,男孩子不停地动手动脚在女孩子身上揉搓,后来索性把头扎在女孩子怀里,用舌头舔着她领口很低的胸口,还在嘴里念叨“咸的”。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个女孩面不改色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对面座位上一位母亲无奈地用手捂住坐在膝盖上的女儿的双眼。这是早恋吗?我不同意!这只能归到没有自尊、不自爱,甚至放荡的行列里,他们今天能与对方作出这种举动,明天就还会与其他人做出更出格的事情来,这已经是对“早恋”的亵渎。但我相信这一定是极少数人所为。
著名儿童问题专家孙云晓编写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一书,真实地报道了13位中学生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与过程,并逐一作了分析。著名作家毕淑敏老师看后称有“滴血之感”。我作为母亲,作为老师读罢此书真的有一种“心在滴血”的感受,那种心痛不仅仅是为了孩子,还为我们滞后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青春期教育、性健康教育。这本书在序言和封底有这样一段醒目的提示:本书至少讲述了以下5个事实:
①发生性关系的学生中,半数以上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
②发生性关系的学生,来自重点中学甚至是名声显赫的学校;
③他们初次发生性行为时100%不用安全套;
④他们有过性行为的事实,父母与教师100%不知道;
⑤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
既然用了“至少”二字,我就根据我读后的感受再增补几个事实:
⑥他们多是一见钟情;
⑦发生性行为时多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
⑧一时冲动过后都没有真正幸福甜蜜的体验;
⑨一次性体验后,基本都决了道德的堤防,更加放纵自己;
⑩发生性关系的双方最后都以分手告终……
如果透过这些事实再谈孩子们的“早恋”问题,我觉得就有点不够切题了,因为它已远远超出了“早恋”的范畴,而是直接切入了“性”这个敏感话题。今天孩子们的性意识、性好奇、性无知、性尝试、性体验等等一系列心理以及行为上的变化简直是一瞬间的。尤其是在初二到初三这个阶段,好像一下子什么都懂了,就有初三年级的学生曾经以嘲讽的口吻对我说:“你们大人太小看我们了。”所以依我看,社会、学校、家庭,专家、老师、家长,不要在所谓早恋问题上过多地做文章、想对策,而是要再跨一大步——直面孩子的性心理现状,抢在孩子“犯事”前做好防患工作。
就在我校的心理辅导室刚刚开办的第一周,一个男孩子试探性地找到我,吞吞吐吐地向我讲述了他与同班一个女孩的故事:由于一次集体活动,使他比较多地接触了这个学习很优秀的女生,在交往中互有好感。不久这个女孩子坦露心声,明确表示“喜欢”他。我问:“你的态度呢?”他回答:“也有点儿。”我以为事情不过至此,所以按照一般的辅导思路,首先肯定了他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