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

第22部分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第22部分

小说: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起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看孩子和家长接受信息量与速度的不对等,孩子超前、家长滞后是一重要因素。我在前面说过,青春不是特权,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但青春期的心理反应却在今天的孩子身上表现得十分强烈,这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信息“快递”不无关系。美国9。11世贸大楼被炸几分钟,中国人通过互联网就得到了消息;俄罗斯人质事件还未结束,北京媒体已经在连篇累牍地追踪报道;美国街舞被孩子们津津乐道;日本动画片让孩子们百看不厌;韩国漫画更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想了解性知识偷偷摸摸访问黄色网站;要体验异性交往到聊天室去寻找伙伴等等。这一切刺激的是孩子们的神经,影响的是孩子们的思维,改变的是孩子们的行为。尽管他们的超前让大人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但它们毕竟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惟有疏导才是上上策。
  疏——疏通,导——引导,使其思路顺畅,方向正确,明辨是非,排除干扰,增强自身免疫力,才好平安度过青春期。作为疏导者主要成员的家长,第一,责无旁贷,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第二,你必须比孩子“高明”——不仅能够及时接受各种新信息,还要具备筛选、辨别、分析的能力。换句话说,你得有与孩子沟通、交流、导向的资本,别让孩子看不起你。1998年47岁的我为了能和喜欢足球的学生有共同语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我刻意培养自己对足球的兴趣。北京国安队在工人体育场的主场比赛我必亲临现场,学习足球知识,感觉赛场气氛,在和学生聊球、侃球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家长若真的愿意为孩子排忧解难,助孩子成长一臂之力,好了,家长们试着接受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吧。不过我要再一次声明的是:我不是专家,教育研究刚刚起步,既不深也不透,但我提炼出来的观点绝对来源于实践,就算是给家长们一点点借鉴吧。

一 真正实现与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
 
  家长与孩子的区别有性别上的、年龄上的、知识上的、阅历上的、能力上的、经济收入上的……惟独没有人格上的。受封建社会君臣父子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成人与孩子从来就与“平等”两个字不搭界。所以尽管“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的观点早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专家们为给孩子们争得“平等权”没少呼吁和呐喊,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家长们对于“平等”理解有误,无限提高孩子的地位,维护孩子的权威,对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在家里孩子的话就是“圣旨”,孩子的要求就是命令,家长必须执行。有人也许会说“这是极个别现象”,但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实质上的娇宠,在相当一部分家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曾经有一次家访,正赶上一家三口在吃晚饭。吃到一半时已经上初一的孩子顺手拿起一个苹果就啃,我说了一句:“饭没吃完怎么又吃上水果了?你爸妈也不说你呀?”这个女儿立即冲着她父亲说:“你问他敢说我吗?我借他一个胆他也不敢,说话比我声音高了都不行!”只见这位父亲温文尔雅地一笑了之。
  我见过许许多多这样的场面:孩子在学校门口等家长来接,家长因故来迟了,孩子大发雷霆,家长百般赔罪;在商场高档鞋柜台前,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你自己挑吧,喜欢哪双咱就买哪双。”公共汽车上,有了一个座位往往是十几岁的孩子坐下,40岁左右的妈妈站着;还有诸如孩子经常在家里乱发脾气,父母在孩子面前唯唯喏喏,孩子要钱说要100元不给50元等等,我见得真是太多了。
  这种现象看起来给了孩子极大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空间,彻底丢弃了传统的家长专制,但实际上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溺爱、娇惯,演变成了孩子对父母、甚至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专制,这是不正常的,也是很可悲的。
  另一方面是家长们在潜意识中拒绝接受与孩子的平等,放不下家长的架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子不教父之过”,“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传统观念多多少少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使得家长们有意无意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了命令多、协商少,指责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指挥多、指导少,怀疑多、信任少,打击多、肯定少的教育方式。一个中学生说上中学后父母用的最多的词就是“不许”和“应该”,还有“轮不上你来教育我”之类的话,时间长了他就不爱搭理父母了。这是典型的有中国特色的教子之道,能怪孩子不接受吗?
  那么什么是人格呢?《辞海》上解释为“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则更细的列出三种涵义,一是“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人格上的平等”之“人格”,就是指后者而言。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虽属未成年人,还有他们所不能履行的义务,但是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发表见解的权利、与父母平等对话的权利、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玩的权利、休息的权利……家长们如果真的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话,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平等”还给孩子们:
  第一 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这可不是我的个人意见,而是许多许多孩子的呼声。咱们中国的家长们太喜欢包办代替,操心受累之余还总爱不无委屈地说一句:“我什么都替他想到了,能做的我都做了,我容易吗?”可是对于您的这一“替”,孩子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加剧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尤其是进入了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更愿意固守自己的意志而拒绝家长的好心安排。家长说是为他好,他说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说学这个今后有前途,他说我不喜欢没兴趣,这种顶牛的例子很多,而且真的不一定都是孩子不对。就我个人来说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儿子9岁时,我一定要儿子学一样乐器,而且根据我的喜好选择了手风琴。我还自以为很理智地对孩子讲:“我并不是要你学出什么水平,一个男孩子会拉手风琴,今后上中学、上大学演个节目,给人伴个奏多方便啊!”于是托同学在北京买琴(当时还在山西大同),800多元在在上世纪80年代可是家庭中一笔不小的开支,然后又托人找了一位幼儿园老师,每周两次每次50元,我背着琴送他去学。其实孩子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他不喜欢,但我一厢情愿地强制他非学不可。半年过后,孩子没兴趣,我也没了热情,快20年了,我们家的手风琴再没有人摸过,快成古董了。
  我想有过我这样经历的家长绝不仅我一个人。当时孩子还小,没有反抗能力,到了初中、高中时就经常是儿子嘲弄我了:拿回个奖状或得个好分数,很不屑地扔(绝对是“扔”)给我,一定要捎带上一句“给,拿去满足您的虚荣心吧”。细想之下,孩子难道说得不对吗?到了高中毕业考大学时,依我第一志愿就报政法大学,稳扎稳打比较有把握。但这时候我已经完全左右不了他了,他坚持报中国人民大学,一句“考不上我认了”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所以我以后带高三毕业班在指导学生报志愿时,一定会反复向家长强调“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协商不要强制”。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当孩子发现您尊重他时,他也是会讲理的(这原话是孩子说的)。
  第二 承认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
 
  两位英语老师正在看初一学生的作业。一位老师自言自语:“ABS,防抱死系统,这哪对呀?防爆也不应该是这个抱字呀?”两位老师正要切磋,无意中被我听到,我连忙打断她们:“你们刚才说的是ABS吗?它确实指的是汽车上的防抱死系统,学生写得没错……”我又简单解释了一下,两位老师恍然大悟,不无惭愧地表示“看来有些知识还真得跟孩子们学了”。跟孩子们学——无论老师或家长都应该树立这种意识,而且绝不仅仅是体现在“儿子,你教我学学电脑”,“女儿,这DVD怎么看”这样简单的“讨教”上,而是要求我们成年人在与孩子们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真正承认孩子们的优势与长处;承认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某些不适应甚至是落伍;承认我们在教育孩子不犯错、少犯错的同时我们也在不自觉地犯着错误。人无完人嘛,家长也未必就比孩子完美。北京市十佳中学生王海洋的父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坦率地承认“孩子在许多方面做得都比我们好”,所以他们对待孩子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
  家长在孩子面前虚心一点,只会更加赢得孩子的信任。在我教过的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学生面前,我总要向孩子们表明:“老师不过是在知识上和做人的道理上比你们先学了一步,你们以后肯定是要超过我的,这才是社会的进步。”当我在教育教学中出了差错时,我会诚恳地向学生认错或者道歉,丝毫不会降低我在同学们心中的威信,反而更加拉近师生间在情感上的距离。一篇《教授给那个学生深深鞠了一躬》的报道很是发人深省,大意是:
  某大学最富盛名的一位教授开讲座,大讲堂里的人坐满之后,早到的教授从椅子上站起来,径直走下讲台,来到最后一排座位前,指着中间座位的一个同学说:“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讲座前,请允许我向这位同学致敬。”说着教授向那位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教授讲述了自己第一个来到大讲堂观察到的情景:许多先到的同学一进来就抢占了靠近讲台和过道两边的座位,只有这位同学来的时候径直走到大讲堂的后面,而且是坐在最中间,一个进出都不方便的位置上,这让我充满敬意。
  教授随即向同学们讲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暂且不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著名教授向一个普通学生鞠躬并表达敬意后“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给那个同学的,也是给这位教授的。对于孩子们来说,长辈们能够向他们虚心求教,他们在荣幸之余会增加自信;大人们肯向他们道歉认错,他们在谅解之余会增加自省。一个充满自信,善于自省的孩子一定是一个让家长省心的孩子。
  第三 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与孩子交朋友”是众多教育专家的建议,是最能够体现“人格平等”的有效手段。我在多年教育实践中逐渐领会到它的积极意义,进而确定并认可的教育理念。对于家长们来说,在新教育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下,大多数人在主观上还是愿意接受这一观点的,有和孩子交朋友的愿望,这在家庭教育领域是一个可喜的转变。但是从目前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来看,效果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