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不考虑家长的一片苦心,我行我素,都读到高三了,一不高兴,说不来就不来上学了,家长只能求助于我。我赶过去站在他家门外(他不开门)连哄带劝,好不容易他才被我拉回到课堂上。凭借原有的一点小聪明,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大专班,上了不到一年退学重考,以后又独自跑到深圳去“闯世界”。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混出个样来没有。
镜头三:一个我并不教的初二小男孩在学校闹腾得很有名气,据说爸爸是博士。我一直想探讨一下这位“博士之后”是在怎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但是苦于没有机会。一天该学生的母亲到办公室找物理老师,我借机搭讪了一句:“您为这孩子可是真操心了。”我话音未落,这位母亲扯开嗓门来了一句:“我命不好,这辈子倒了血霉了!”全然不顾办公室里有那么多正在备课的老师。但就是他妈妈的这一句话,我对这位家长的基本素质及其教育水平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画外音:光有博士父亲,没有一位高素质的母亲。而后我与孩子交谈,他明确地告诉我:他们家的教育就是打,主要是妈妈打,爸爸轻易不管,一旦管“跟我妈用的方法一样”。
镜头四:家长会,一位父亲坐在离讲台最近的第一排座位上,手上戴着一枚硕大的金戒指,一身酒气,开会没十分钟,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
画外音:孩子果然也像其父一样不拘小节,吊儿郎当,散漫成性。
镜头五:第一次去孙逊家家访。博士父亲的学者风度,母亲的明理豁达,尤其孩子房间里丰富的藏书,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画外音:果然,孙逊是一个有教养、爱学习,德智体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好女孩。
……
这种印在脑海里的短镜头我可以再现许多许多,家长们的言谈举止在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教育素质”(注:我在这里只谈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素质,不涉及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的话题)。也许有人会说,家长就是不懂教育,否则还要你们老师干嘛,我费心费力为孩子择校就是指望懂教育的好老师把孩子培养成才呢!此言差矣。“教育”二字可是字值千钧啊!所谓老师懂教育,只是说老师经过了教育方面的专业学习,是狭义的。而广义的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辞海》),它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部分。虽说学校、社会、家庭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有一定的分工,但这三部分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哪一方面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以震惊全国的海淀区蓝极速网吧焚火案为例,纵火者均是未成年人,作为直接的犯罪者,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而反思的却应该是我们:首先这种不规范,甚至违法的黑网吧的存在就为火灾留下了隐患,这是社会乃至政府监管部门推卸不掉的责任;其次,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再加上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疏于管教,显然“养不教,父之过”,家庭培育了一颗危险的“火种”;而正值学龄的孩子离开学校在社会上游荡,在网吧里度过本该在课堂学习的大好时光,无形中把一颗危险火种送到了留有隐患的起火点,学校也难辞管理不严之责(作为年级组长,我对班主任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学校早上7∶40上课,发现有学生未到校,7∶45前电话一定要打到他(她)家里,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孩子的行踪)。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24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表面看起来是三名未成年人酿成的悲剧,但他们何以小小年纪就如此“无法无天”?追根溯源的话,家庭、学校、社会都脱不了干系。
说到教育领域的社会责任,可能是出于多年从事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敏感,我欣喜地注意到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开始狠抓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开始,很快就延伸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庆幸,国家和社会把更多的目光,更大的精力投向了寄托着中国希望的下一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向全社会发出了动员令,文化部很快就开始清理对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的文化市场,黄书、黄碟、涩情、暴力等都在严打之列;随后,公安部又在全国范围内打击淫秽涩情网站专项行动中屡屡告捷,封杀了一个个黄色网站,制裁了一批网上传黄的犯罪嫌疑人。这些行动净化了文化市场,宏扬了网络文明,有效地杜绝了给孩子们造成的视觉污染和灵魂污染,对此我拍手叫好,因为这是社会教育地位和水平的提升。虽然严格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当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重视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时,那么无疑对于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我多年在学校做的是专职教育,但是我今天正在研究的却是家庭教育,因为在工作实践中我越来越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是家庭教育的引申,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家庭教育的完善,是连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枢纽,而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不知在何时何处看到过“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谁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家庭熏陶、父母影响已经在孩子身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而孩子走进学校,尤其是走进初中、高中,已经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了。至于有人把“延续”理解为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检查督促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背诵默写等,这恰恰是今天中国教育的可悲之处,我认为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但对今天来说却又是无奈的。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引申——这是孩子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理由之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家庭所不具备的,作为从教人员的老师也是家长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更多的是用自身行为来影响、感染孩子。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成年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微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意义。”而学校教育则是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都要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这种“引申”的功能必由学校担当。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用“补充”一词也许并不十分恰当,但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说法了。我这里所说的补充是指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孩子知识面的拓展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实现,以初中生为例,他们在校期间开设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品德、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劳技、计算机、心理等近20门课,是任何一个家庭也无法独立完成的,所以我权且把它当作一种补充吧。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完善——由于绝大多数家长不懂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时常出现家庭教育方面的失误。这时候如果能够有好的学校教育,好的专业教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和指导,二力合一,教育效果将会更为理想。凑巧了,刚刚接了一个未曾谋面的家长电话,录音记录如下:
“请问是关老师家吗?”
“对,我就是。您是……”
“我是新初一的一位学生家长,有个问题向您咨询一下。”
“好的,您有什么问题尽管说。”
“暑假还有一段时间,可孩子作业基本做完了,我不知该让她干点什么,是不是再去报一些补课班之类的……”
“请问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上班家里是不是就剩孩子一人在家?”
“是女孩,白天有姥姥陪着她。”
“好的,放假了嘛,要让孩子休息好,另外她马上要进入初中学习,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把已经发到手的新课本翻翻看看,作个简单的预习,然后我要给您提一个建议,利用假期大好时机,鼓励孩子多读点书,带孩子去逛书店、书市、图书大厦,选书,买书……”
“孩子总是显得很幼稚,不爱看书。”
“咱们不能总是迁就她的幼稚,要帮助她长大,指导她选择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文字书,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或中国的一些小说……”
“她能看进去吗?”
“不要着急,每天先作为任务规定读上20页、30页,晚上您下班回来一边做饭一边让女儿讲讲今天书中看到的情节,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您也要表扬,鼓励她明天继续读。”
“好,我今天就带她上图书大厦,以后我也要多看书了。”
“多看书也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受益无穷,希望您今后能把带孩子逛商场改变为经常逛书市和书店,让孩子去感受那种文化氛围,去多了她就逐渐感兴趣了。”
这只是这段对话的一部分。当然我还为这位妈妈提了一些建议,家长也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最后还表示“以后可能经常向您请教”等等。但是她所表达的“今天就带孩子去买书”和“以后我也要多看书”不就是一种对家庭教育的完善过程吗?但是这种完善的条件是家长有心(主动给我打电话),我有意(真心想帮助她)。
乍一看我前面表述的似乎都是学校的作用:延续,引申,补充,完善,恰恰相反,我要强调的是,学校的这些作用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体现的,抛开学龄前的前期家庭教育不说,就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家长如果继续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如果不能很好地支持与配合学校工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势必还会人为地给孩子的成长制造障碍。这就是我目前十分关注家校合作问题的原因。
一、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
“爸爸妈妈和老师,我知道你们的所谓合作是什么。这种合作几乎从我上小学就开始了。就是你们的合作,使我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周末和闲暇时间。你们一直就合作得很紧密,特别是爸爸,不但天天守着我学习,还没事就往老师那里跑,数落我的种种不是,你们还要怎样更紧密地合作呢?如果家校合作仅仅是学校在家里的无限延长的话,我现在就声明‘我反对这样的合作’。”
好一个叛逆的孩子!我也声明:我支持这位同学的想法。
这是《今日父母》杂志曾经作过的一个专题:关于家校合作。他们先期作了一些采访,上述“叛逆言论”就是他们的采访对象——江西省某校高一学生赵××的心声与宣言。该杂志在2002年第12期以《从父子对垒看教育的水火之争》为主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