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重新找回工作中的动力和激情:羚羊为什么奔跑 >

第10部分

重新找回工作中的动力和激情:羚羊为什么奔跑-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新的进步,这正是工作中最大的乐趣。
  我给自己报了一个商务日语的学习班,同时开始学习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向公司提出了一些创新建议,积极开拓更广阔的渠道。现在,老板正考虑提升我为新的销售经理,这时候我才感到,把营养餐吃透,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真的是一件好事。
    平衡你的工作和生活
  工作和生活,看似互相矛盾,其实相辅相成。这就如同去画一道弧线,关键在于学会平衡!平衡把握得好,那就是一道完美匀称的弧线;反之,则会扭曲变形,变得奇形怪状。
  弧线是美丽的,恰似武侠小说中描绘的圆月弯刀挥出时的那一瞬间,犹如羚羊挂角,绚丽而又无迹可寻。因为它在过程中已经孕育和包涵了所有的变化,从一个点出发后,似乎结果还是要回到这个点的。然而,事实上我们最终并没有看到一个圆的出现。
  如果真如古人所说,熊掌与鱼不可兼得,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事业和生活同样也是一种熊掌与鱼的关系。然而,我们这篇故事的主人公白桦却认为,他能让这两者得到了平衡。
  在瑞典的一个小村庄里,白桦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安谧、恬静的田园生活,让白桦至今对大自然充满着崇拜和依赖之情。然而,雄鹰和山雀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各自的理想。当时的小白桦心中就有了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走遍整个世界,做出一番事业,体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他的梦想在英孚得到了实现。1988年,白桦加入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从事专门语言培训、留学旅游和文化交流的英孚教育集团(EF English First)。进入英孚后,他立刻被英孚的文化、产品以及全球的事业所吸引。白桦先后被派往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开始接触亚洲文化。然而,在印度尼西亚工作了两年后,白桦离开了英孚,和他的朋友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
  “虽然,英孚对世界各地的分公司管理都是比较宽松的,但我总是有一种冲动,觉得自己毕竟还不是老板,也许自己创业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白桦创办的公司取得了成功。当时,他在印度尼西亚吞并了5个当地的广告代理商。同时,公司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一个国际性的广告公司正和他们商谈合并的事宜,并且已经签定了协议。但是在此期间,白桦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他的世界改变了。
  “当时,如果我加入国际性的广告公司,就必须不断地投入到工作中。有可能5年甚至是10年,我都需要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而不能照顾到妻子和孩子,显然对整个家庭是不利的。”在权衡利弊之下,白桦觉得在他心中的天平上,家庭比事业更为重要。最终,白桦做出选择,离开了刚刚创办两年的公司。
  “对于自己是否成功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觉得,拥有一辆车、一幢豪宅,或者大量的金钱才是成功和幸福;有些人觉得,在名片上印上一个响亮的头衔,有一个非常华丽的办公室才是成功;有些人认为,能够打一场高尔夫,或者周游世界也是非常成功的;但我认为,有自己的家庭、孩子以及自由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成功首先是一个心态,内心的平和以及平衡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你必须照顾自己的家庭,有时候忙于事业,有时候要周游世界。我希望做一些有回报、能够体现出自己价值的工作,比如为整个公司增加它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也可以兼顾到自己的私人生活和家庭。这样,我会感觉非常的充实,有一种成就感。目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除了有一份好的工作,我还有一个非常美满的家庭,有着3个孩子。”对当时做出的选择,白桦没有丝毫的遗憾,也许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
  

第8章  心态:保持工作的激情(4)
再次出来工作,白桦又和英孚续上了缘分。由于他的出色工作,短短几年内,英孚的连锁经营学校已发展到100所,遍布中国、俄罗斯、印尼等国家。2000年7月,英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在国内开办连锁学校之后,至今已经在上海、广州等40多个城市发展了53所学校。看见中国有着这么大的市场,白桦就把全球总部搬到中国。
  对他未来的接班人,白桦有着自己的期望,而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会享受工作,在工作中得到乐趣。一旦你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开心,立刻会在脸上表露出来,这个信息很快就能传达到整个公司,从而影响到所有员工的工作情绪。所以对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他的任务还包括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气氛和环境,让所有的员工在公司工作感到身心愉快。
  我们能否也如白桦一样,在工作中成长,在生活和工作之间找到来之不易的平衡,从而让自己达成更大的飞跃呢?
  “最后,那只有思想的羚羊找到了继续奔跑的答案,它回到了大草原。于是,之后我们又能够在草原上看到快乐奔跑的羚羊们!”乔云峰看了看手表,说道:“好了,结局就是这样。我们也该各自回家,放松一下,为了下一周的继续奔跑做准备了。”
   。。

第9章  实例:生活中的羚羊们(1)
“真是难忘的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乔云峰似乎意犹未尽。
  我笑着说:“我想,羚羊的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从它的经历中,我们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工作激情。其实,在生活中,富有激情的工作者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也像羚羊一样,在各自的草原上,热情洋溢地奔跑,努力追求着心中的梦想。
  “下面该轮到我给你讲几个故事了。”
    撞好最后一天钟
  真正热爱工作的人,即使到了工作的最后一刻,也会保持着奔跑的姿态。有这样一件事,是一个叫吴若权的朋友亲身经历的:
  一个下着雨的傍晚,他为了明天的某个场合,必须配好一副新的眼镜。
  他走进一家店面,其中一个中年的女售货员赶紧站起身,热情地招呼他。在说明了所需要的材质和款式后,她很积极地为他挑选了几款眼镜。几经试戴,暂时还没有令他真正满意的。于是,她又翻箱倒柜,大概摆了将近三十副眼镜放在他的面前,然后一一详细解释它们各自的特色及优点。
  其中的几副眼镜,他最初试戴的时候不觉得怎样,经过她热心的说明后,才觉得越看越顺眼。试镜的过程中,她的态度积极,却不会让他产生购买的压力。从容的挑选后,他做出最后的决定。
  “你明天来取吧,最好傍晚来拿,因为我在。”她叮咛他。
  不过由于事务繁忙,第二天他没有到眼镜行去取件。第三天,等他再到眼镜行时,已经找不到她了。
  “邱小姐已经被公司解雇了,那天是她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您是她最后一个成交的顾客。她在我们这儿工作十多年了,很高兴最后一个服务的对象是您。”负责接待他的刘先生说。
  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内心感到震惊和愧疚。她提醒他昨天去取件的,他竟然错过了。
  “她是临时被通知的吗?”他好奇地问。
  “不,公司早就公布裁员名单了,她早有心理准备。”刘先生说,“吴先生,您放心!她交代得很清楚,没收您订金,试戴满意后再刷卡。”
  完成刷卡手续,取走眼镜之后,他想到了一句话:“当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
  那天他听到的,正是她在这家店里最后的钟声。回家的路上,他仔细回想两天前她提供销售服务时的态度,那种“即使做到最后一秒钟,也要坚守自己岗位”的精神,令他十分感动。
  那位被遣散的中年女职员,既没有消极抗争,也没有为前途茫茫而怀忧丧志,反而兢兢业业做到最后一刻。相信她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但值得我们学习,也必然为她的事业开启崭新的一页。
    定位工作,成就事业
  在下面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职场人,他在求索的征程中不断定位自我,不仅成就了企业,更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学新闻的顾备春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家报社,他后来却出人意外地跑到外资酒店去做了一名前台。在酒店工作的2年多里,从前台接待到销售经理,顾备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职业发展。然而,他发现,销售工作其实并不适合自己,尽管不清楚个中缘由,也并不肯定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他还是毅然选择了离开酒店。
  之后他进入美国运通上海办事处。由于品牌关系,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很强,工作中的挑战极小。悠闲稳定的工作状态,用顾备春的话说:“接近于退休,美国‘大锅饭’显然也不太适合我。”顾备春又一次发现了职业发展中的问题,什么样的环境、工作状态更能够让他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呢?
  “我应该找到一份更具挑战性和压力的工作。”按照自己的这个答案,顾备春来到了贝塔斯曼。
  贝塔斯曼是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顾备春应聘的是总经理助理。尽管他对图书行业一窍不通,500强企业的名号还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那时的贝塔斯曼落脚在福州路上海科技书店的小阁楼里。任何一个白领离开气派的高楼大厦走进一间小阁楼,还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不过顾备春已经成熟到了不会轻易把大厦和阁楼作为自己择业的必要条件。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9章  实例:生活中的羚羊们(2)
工作后的第二天,顾备春刚听说公司炒掉一个法国销售经理的消息,总经理就找到了顾备春:“Alfred,你先去销售部,兼任经理吧。”
  命运总是在考验人的耐心,明明不喜欢做销售的顾备春,却总是被安排到销售部。当时的贝塔斯曼销售部确实令人垂头丧气。产品只有一套从国外进口的、提供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中的一本——《鸟》。销售员需要用范本,吸引客户订购价值600多元的、还看不到影子的一套书,难度可想而知。接手后,顾备春开始不停地招人、培训,传授销售技巧、成功法则,制订规章制度、销售管理细则……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大约三个月后,成绩出来了,他也踏实了。《鸟》卖了1年半,进入了全国畅销书的前10名。1996年底左右,销售团队已经扩大到了90多人,每个月能做出100多万的营业额。
  大凡能够获得职业成功的人,都会很欣然地看待磨砺。销售部的工作渐入佳境后,顾备春又被派到市场部做图书俱乐部的开拓。
  不知不觉5年过去。从销售到市场,从商店到网站管理,他在贝塔斯曼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大。2001年,顾备春发现了自己在直复营销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似乎有条件自己做点什么了。
  此时的顾备春,个人的职业定位已经很清晰,那就是“不是要找一份工作,而是要找到一份事业”。
  也许钟情挑战的顾备春发现,只有走上个人创业之路,才能最大限度体现职业价值。离开贝塔斯曼的顾备春,开始做一些有关邮购公司的商业计划书和财务分析,寻找事业上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麦考林和顾备春的相遇,似乎是水到渠成。
  麦考林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最开始的两年,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