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军征战传奇:浴血先锋-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陕北延安。
毛泽东密切关注着华北前线的战况。几天来,留守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几乎天天都要到毛泽东的居处,讨论前线战事,研究前线部队下一步该怎么打。当时。虽然中、日两军在上海打得天翻地覆,但毛泽东对华北的战局更为关心。战场形势的变化使他确信,八路军准备深入扎根的恒山山脉,此时已成为日军夺取晋察冀三省的战略枢纽,而傅作义、杨爱源、刘汝明、汤恩伯各部已失去锐气,再入恒山山脉,八路军“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中……陷入被动地位”。
战场情况的变化,使毛泽东不能不考虑改变原来的战略构想,紧急调整部署。
为此,毛泽东指示八路军总部,为了在战略上展开于敌人侧翼,牵制敌人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使晋绥军不过于损失力量,也为我军广泛发动群众创造游击根据地,拟变更原定部署如下:一二○师转至以管涔山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北地区;一一五师以自觉的主动姿态,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一二九师开往恒山山脉南端,逐渐展开于太行、太岳两山脉中。
几天后,毛泽东又发了一份电报,指示说:“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
9月,根据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命令,一一五师担任了防守任务,守卫地域为平型关以东至灵丘一线。这时,阎锡山已打算把先期开到前线的一一五师纳入自己的战斗序列。反共多年的“阎老西”这时也想尝尝指挥中*队的滋味。历史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这几天,一一五师各部队已陆续到达太原。林彪除了接待前来受领任务的一一五师各部队指挥员外,几乎整天都把自己关在屋里。他一切都喜欢自己的,包括时间和空间。对前来受领任务的各旅、团主官,他也只是简要介绍形势,指定下一步的集结地域,便把他们赶紧送走。
两天后,见各部队已全部开过太原,向东北方向的平型关开去,林彪自己也待不住了。与总部联系后,他吩咐身边人员收拾东西,也赶向前线。
林彪虽然年轻,但几年高级干部的担子压得他老成持重。但今天例外了。即将到来的战斗究竟会是个什么结局呢?他不去想。他只想早一些赶到平型关,赶到他在太原时已不知想过多少回的预设战场。
平型关,当林彪那不大却显得清秀的双眼紧紧地盯向那儿时,这个多少年来很少被人关注的地方便被套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9月23日,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率师司令部和徐海东的三四四旅六八七团赶到了平型关东南的上寨镇,而六八八团由于受洪水阻隔,没能按时赶到指定地域,这令旅长徐海东有些遗憾。
一一五师指挥机关的全班人马和主力部队终于会合在平型关下。
三十九军传奇 7(1)
平型关下,林彪一声大喊凝固了历史,近万名八路军痛杀精锐强敌。没捞着主攻,“徐老虎”照例骂娘。
一
山西的9月,晴空万里。大雨过后的平型关,又是一个好天气。9月25日早上8点,太阳又吐着血红,升起在平型关的上空。
此时,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辎重队的上千人马,正一步步走向林彪为他们精心设计的伏击圈。
平型关山头上的一棵大树下,一部电话机、几张铺开的地图,便搭起了也许是世界上最简易的师指挥所。望着目标的出现,林彪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他不易觉察地笑了一下。这一仗,他准备得十分充分,唯一令他担心的是日本人不来。他轻轻摆了摆手,大家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只见远方出现一个小红点,缓慢地向前移动着。
后面是黑压压的一片,一大队人马正向这边走来。隐隐约约地,能听见轰轰隆隆的马达声,一眼望去,大队人马的身后是一片黄褐色的烟尘。
林彪没动,待他看见那群黑压压的人影已清晰可见时,便拿起了电话机,命令部队做好准备,等待出击。
林彪那不大却十分锐利的眼睛仍然紧盯着右前方,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
红点越来越近。原来,那个红点是一面大大的太阳旗,被一个日本兵很自豪地举着。在太阳旗的左右,是20多个士兵。这是日军大部队的尖兵。在他们的身后大约20米远的地方紧跟着三路纵队。这三路队伍中的日本兵都端着枪,枪上竖着刺刀,在9月的阳光下闪出明晃晃的亮光。
再看这些兵的身后,是一长溜汽车队。每辆车上坐着许多兵,每个人的手上都端着枪。在这些车的后面,是一些拉大炮的车,一门门大炮很威武地张着口,像要吞掉什么似的虎视耽耽地注视着脚下的土地。
最后,是一大队骑兵,晃晃荡荡的,一点也不在意地朝伏击圈走来。
一一五师官兵看着这些不可一世的日本兵,心中愤怒得像要喷出火,攥紧的双拳汗津津的。几乎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有些急不可耐了。
山顶上师指挥部。当众人回过来看自己的师长时,却发现林彪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敌人的先头部队从眼皮底下走过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却还没有动静。连夜冒着大雨进入伏击阵地的官兵们不知情,有些急了。怎么还不打呢?敌人已快到老爷庙前了,再不打,就贻误战机了。难道师长有变故?
时间过了10分钟、15分钟,却仿佛过了一年、一个世纪,人们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当敌人的大部队到了老爷庙的缺口旁时,林彪大喝一声“发信号弹”!
真是一言九鼎!他一声大喊,让人们绷了多时的神经终于松开了。
在这决战的时刻,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林彪一声大喊,已决定了敌人的灭亡。它声如洪钟,荡击在平型关的上空。
他的湖北口音以后曾时常出现在电影中,不管别人模仿得多么像,但都无法与他在那一时刻的呐喊来得豪迈和雄壮。
这是中国人的呐喊,是对日本侵略军的控诉。中国人民把自己对这种侵略行径的愤恨通过眼前的这位一一五师师长的口表达了出来。
这一声呐喊凝聚着民族的魂魄。
平型关战栗了,历史战栗了!在这一瞬间,这一声令下气吞山河,与群山的和声互相激荡,把一个民族的豪气从胸腔之中喷发出来。
“叭!叭!”
信号弹从洗练的长空划过,像五彩的烟火在平型关的上空竞相开放。
三十九军传奇 7(2)
急风暴雨般的枪声响彻平型关的上空。日本人一时傻了眼。第五师团是日军第一支机械化师团,其装备、战斗力在日军中都是最强的,号称“钢军”。板垣征四郎中将指挥这支日军最为现代化的部队,单独承担了一个作战方向的任务。自投入战场以来,该师团所向披靡,国民党军队望风而溃。夺蔚县、占广灵、取灵丘,轻松的胜利已使第五师团的日军骄狂无比。今天,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会在遥望平型关时遭到中国军队的伏击。
骄狂的日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忽视了对手,忽视了一支新的、强硬的对手——八路军,也忽略了自己的对手是林彪——一个屡战屡胜的中国将军。
六八五团打响了第一枪。随着这第一声枪响,枪声像爆豆一般响彻了整个天空。山谷怒吼了。
客观地说,山地作战,日本人并不在行。控制四周高地的一一五师官兵用凶猛的交叉火力射杀着对手,给日军造成了惨重伤亡。很快,日军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回过神来,日军调整队形,向正前方的山头冲去。
可是,平型关前的这条路十分狭窄,路窄人多,一时无法疏散开来,两侧的六八五和六八六团像痛打关在屋中的狗一样,顷刻之间敌人就在老爷庙前丢下了几十具尸体。
这时,林彪下令吹响了前进号和冲锋号,六八五、六八六团的兵力在两侧的山头一齐开火,密密的火网中,敌人的阵脚全乱了。车向后倒,一下子撞上了自己的车。两车相撞后,人有的被挤死了,有的压扁了,遍地是血,遍地是哀号声。
日军一看上不去山,掉转头想往回跑,哪跑得掉呀!不用我们打他们,他们自己的人就乱了。人踩人,人撞人,争相逃跑。此时,真恨不得多生两只脚,恨不得踩着同伴的身体跳过去,往日狂妄的威风早已一扫而光。
马群乱起来,马嘶嘶乱叫,炮火一打,受了惊的马在硝烟中狂奔起来,战马连拖带踏,日军伤亡更大,阵脚更乱,哪有机会还击?
眼看盲目乱冲不是办法,日军紧急调整了战术,稳住阵脚后,趴在车下还击。大炮派不上用场,便改用小炮。可小炮只能朝天打,打了几下后,发现炮弹落下来却又打在自己的头上。小炮也丢在了一旁。整个车队这时已像是一条被打断了脊梁骨的毒蛇,瘫在公路上。
林彪用望远镜看到这场景,会心地笑了,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本该如此!
很快,日军也发现了老爷庙前的那个缺口。也许,这是他们通向求生的唯一道路。于是,日军指挥官一声令下,部队蜂拥着涌向那个缺口。
当日军涌上缺口时,抢先一步冲到那里的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一声令下,一字排开的10挺机枪欢叫起来,织成了一道绵密的火帘。冲在前面的敌人像是触摸到了这密集的弹雨所织成的“电网”,手脚齐舞着一片片倒了下去。手榴弹扔到之处,火光中是日军一张张惊恐的脸。
日军开始反扑,一批批冲上来,又一批批退下来。老爷庙成了这场血战中炙手可热的焦点。
这时,冲锋号响了起来,嘹亮地回荡在整个山谷。沟两侧山顶上的伏击部队乘机冲上公路,和日军进行了白刃战。
顿时,喊杀声震天。八路军喊,日本人也喊。这时一一五师的六八五团从乔沟以北高地上把日军的溃逃部队截住,快速穿插分割,消灭了其中的大部,阻止了他们向南逃窜。战士们打得开心,杀得过瘾。
y米y花y书y库y ;www。7mihua。com
三十九军传奇 7(3)
这时的六八七团又将日军的后尾部队分割包围于蔡家峪和西沟村之间地区,并抢占了韩家湾北侧的高地,切断了日军的退路。旅长徐海东推开了作战参谋的阻拦,几乎冲到了战斗最前沿。
而第六八六团先以第一、第三营的兵力反复向公路上的日军冲击,经过激烈的肉搏战,敌人已死伤过半。
随后,作为预备队的第二营又投入战斗,并突过公路占领了老爷庙及以北的高地。
至此,一一五师已完全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但日军较强的战斗力使林彪也无法一口吃掉对方。
厮杀,乔沟战场真是天昏地暗。
二
平型关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尽,在东河南至韩家湾一线担任阻击任务的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便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