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军征战传奇:浴血先锋-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上旬,军长徐海东和政委郭述申正率领红二十八军,游击到皖西的葛藤山一带。疲惫已极的红二十八军本打算休整几天,再寻找机会打个胜仗,补充补充自己。谁料到部队刚刚落脚,两个旅的敌人就分路合击过来。
红二十八军指挥部,一名身材高大的侦察兵急匆匆地从外面跑了进来。
“报告军长,敌人要……”
大个子侦察员站在徐海东面前,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快说,敌人要怎样?”徐海东追问。
“他们要……”大个子侦察员脸涨得通红,却还是没说出口。
徐海东脸一沉,站起身来说:“搞什么名堂,有话快说!”
“敌人要活捉你。”侦察员说完,赶忙又低声补充道,“他们吹牛皮。”
出乎意料的是,军长徐海东听罢不仅不恼,反而嘿嘿一笑,说:“娘的吹牛皮!你呀,人家吹牛皮,就把你吓住了。去,去,想个办法,给刘书春传个话,说徐海东这回要活捉他!”
虽说当侦察兵的都挺有本事,但大战在即,这侦察兵还是没把徐海东的话传过去。没几天,倒是红二十八全军上下都知道徐军长和敌师长较上了劲,都要活捉对方。
夜阑更深,徐海东却毫无睡意。每次大战前他都会出现一种难得的亢奋。此刻,他知道部队的疲惫,清楚不能与对手硬拼。油灯下,他的一双大眼紧盯着面前的地图,苦思冥想,眼中闪现出猎豹出击前的兴奋和专注。
政委郭述申也没休息,见徐海东屋里亮着灯,便走了过来,进门便问:“怎么还不歇着?”
“刘书春放大话要活捉我呢!”徐海东收回思绪,说道,“我要打他这个狗娘养的。不打个胜仗,我们的屁股坐不住呀!”
“是的!”郭述申说,“我们若是能吃掉它的一路,另一路就怯阵了。”
徐海东点点头,其实他早已有了主意。在他头脑里,有一本对方军官的真经,他对那些军官的姓名、年龄和经历,几乎都一清二楚。
刘书春是个老牌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毕业生,自恃熟读兵书,已经先后当了13年团长、4年旅长,此人虽一心向上,就是没有靠得住的后台,这在那年代的国军里算是硬币。时至今日,师长还是个“代理”的。这一回,大概是想争个功,好把师长前面那个令人扫兴的“代”字抹掉。
“我们把口张大点。”徐海东用双手往地图上一拢,表示赞同政委的话,果断地说:“先吃掉南路五十四师这个旅!”
政委点点头。他完全信赖徐海东指挥打仗的才能。
4月1日,天刚方亮,两军终于交上了手。得知敌人向葛藤山方向迂回过来,徐海东立即命令两个营,沿着一条突出的山梁,抢先占领小石家沟的山头。
五十四师代师长刘书春已被徐海东牵着转了20多天,焦躁万分,急于寻机与红二十八军决战。这会儿,突然看见山梁上冒出一支红军,大喜过望,忙不迭地指挥他的部队,向小石家沟山头发起攻击。
往山头前进的红军中,有的人心里也犯嘀咕:往日里打仗,多是夜战、游击战,三五成群的小行动,很少和敌人大白天里正面交锋,死拼硬打。今天,军长真是犯了老虎脾气,为啥把两个营明摆在山梁上,往上抢山头呢?这不白给敌人当靶子吗?
三十九军传奇 5(2)
骁勇善战的“徐老虎”威震敌胆。
11月3日,根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任命徐海东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十五军团军团长。随后,徐海东率部与中央红军并肩作战,取得直罗镇大捷,为党中央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6年2月,徐海东随毛泽东率部东征,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直打到阎锡山的老巢太原,向全国扩大了我党的抗日影响。东征回师后,于5月中旬又奉命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11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又与红一军团并肩战斗,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伟大胜利。年底,被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徐海东虽然25岁才投身革命,但他一投入这火热的熔炉,便把自己的一切包括他的生命融入其中。为了革命,他家中的所有房屋和财物被残酷报复他的敌人烧毁,徐家全族也有六七十口人惨遭杀害。徐海东自己也是九死一生,十多年来,他负伤数次,身上的累累伤疤达14处之多。如同中国无数的早期革命家一样,徐海东为革命押上了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
也许正因为此,毛泽东称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尤其是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来到陕北,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所作的卓越贡献。事实上,毛泽东对徐海东评价极高,高到了令人惊诧的地步。毛泽东称赞窑工出身的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甚至夸他是“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夸别人为“领袖”的时候实在不多,尤其是在遵义会议以后,但对徐海东是个例外。
徐海东可以说是三十九军的老前辈,也是这支老部队中最耀眼的一颗将星。
二
在人民解放军三十九军的军史上,另一位共和国大将曾在八年抗战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指挥着三十九军的老部队,此人就是我军军政全才黄克诚大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克诚是彭德怀的老部下,一直在中央红军内转战四方。像我军诸多高级将领一样,黄克诚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随国民革命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1926年夏,从广州国民党政治讲习班毕业的黄克诚,被派到唐生智的第八军某部任政治指导员和政治教官。大革命失败后只身返回家乡,组织了湘南暴动。起义失败后,率余部近千人上了井冈山,所部被编入朱、毛的红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黄克诚任团长。
不久,受红四军前委委派回家乡永兴组织农民军打游击。由于力量弱小,在反动派重兵围攻下失败,黄克诚受到通缉。眼见在家乡无法立足,黄克诚只能前往上海寻找党中央。
1930年春,黄克诚返回湘鄂赣边界,加入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后建立起来的红五军,担任了大队政委。5月初,在攻打平江县城的战斗中,黄克诚亲自攀梯登城,其身先士卒的勇敢精神传遍全军。6月,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黄克诚升任五军二支队政委。10月,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在平江长寿街会师,整编为红一方面军,黄克诚被任命为红八军四师三团政委。
第一次反“围剿”中,黄克诚率部英勇作战,在生擒国民党前敌总指挥、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的战斗中,四师三团首立战功,在歼灭敌五十师的南团战斗中,该部再接再厉,表现上佳,受到高度赞扬。
三十九军传奇 5(3)
1931年夏,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时,黄克诚已升任三师政治委员。9月15日,在东固战斗中,三师表现出色,全歼敌五十二师,生俘敌师长韩德勤、旅长张忠颐以下万余人。遗憾的是敌师长韩德勤化装成伙夫,还领了两块大洋的路费,跑了。日后在苏北,韩德勤再次成了黄克诚的冤家对头。
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左”倾主义者把持了中央,夺取中心城市的口号声一时四起。黄克诚在这股狂热中始终保持着清醒,数次反对在力量不足时便攻打中心城市的错误主张。
赣州城下,他曾抗命撤出了攻城部队,使部队免于全军覆没。但为此,他被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师政委职务被撤,调任红三军团宣传部长,紧接着又被降职为营政治委员。直至1933年6月,在军团领导的直接干预下,他才重新恢复四师政委之职。但此后黄克诚并未屈服,一直与“冒险主义”者进行斗争,呼吁恢复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为此,他被戴上了“黄克诚右到极点,顽固不化”的高帽子。__
那年月,政委通常就是某一级“肃反”委员会的负责人。但黄克诚从团政委到师政委,常常力保被怀疑对象。第一次反“围剿”时,身为团政委的黄克诚被人告状告到了军团长彭德怀那里,说黄克诚是“AB团”。彭德怀听后,气愤地说:“如果黄克诚是‘AB团’,那我是什么?”
告状者被噎得哑口无言。彭德怀主持正义,力保黄克诚。
第三次反“围剿”时,黄克诚从黄洋界的战壕里被召回军内政治部。但得到的却是一个让他心寒的决定;让他逮捕一些正在火线上浴血拼杀的指挥员。黄克诚情知这是冤情,声泪俱下地请求刀下留人,但得到的答复是冷冰冰的拒绝。
黄克诚没有执行这个错误的决定,反而把这些指挥员藏在了山洞里。不久后,当黄克诚再次为这些人说情时,竟被当即拿下,未经审判便推上了法场。
就在行刑士兵举枪瞄准的一刹那,军团长彭德怀的急令到了:停止执行。原来,当彭德怀闻知处决黄克诚的消息后,飞马从火线上返回军团部,命令肃反委员会停止执行,随后又飞马赶回了前线。
彭德怀再次把黄克诚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但黄克诚很快就被撤了职,肃反委员会也没说停止行刑的原因,所以黄克诚当时并不知事情真相。1959年庐山会议时,有人说黄克诚支持彭德怀的“意见书”,是为了报当年的救命之恩时,黄克诚竟莫名其妙。直至被“揭发”说破,才知这事原委。
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湘江之战,红军损失惨重,黄克诚的四师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一天之内,全师人员损失过半,牺牲了两个团长,滔滔湘江被染得殷红。
1935年,红军再克遵义城。黄克诚从报纸上得知中央红军撤走后,苏区遭到敌人严重摧残,方志敏、刘伯坚等一大批著名领导人惨遭伤害。痛苦中,黄克诚夜不能眠,苦苦思索。一种使命感驱使他再次仗义执言,向一位上级领导汇报了自己的看法。但他的话被人误解,他再次被认为右倾,被强行解职,随军团司令部行军、反省。
1935年6月16日,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一个营教导员的位置出现空缺,黄克诚这位当过师政委的老干部又开始从教导员干起了。但不久后,他又因替一些战士说话,被降职改任军事裁判所所长这个“闲差”。不久后,他因拒绝给一些掉队红军战士以重责,再次受到冲击,所长也给免了。一位领导甚至不客气地说:“像黄克诚这样的人,年龄大了,干不了什么工作了,连当个红军战士也不够格!”
三十九军传奇 5(4)
但黄克诚几经沉浮却矢志不移,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小心翼翼地随队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当红军到达陕北,实现大会师时,他的身份只是一个红军战士。
他这个与沉浮相依相伴的老红军却有着极不平凡的生死经历,有几次,他都是一只脚已迈进了死神的门槛。而给他带来最大危险的,是他那双高度近视的眼睛。
1930年7月,黄克诚随红三军团进逼长沙时,曾与敌打了一场遭遇战。当时正值三伏天,黄克诚只顾打仗,顾不上擦拭早已被汗水弄得模糊不堪的眼镜。突然,他发现身后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