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 志:你得看得出来才行?
陆步轩:对,屠宰场好货是一个价,差货是一个价。
王 志:开始不蒙你吗?
陆步轩:也蒙,开始也蒙,但是时间长了他不蒙了。
王 志:你为什么不进差货,专进好货呢?
陆步轩:进差货咱们觉得良心过不去,骗人的事良心过不去。
王 志:这个跟读书有关系吗?
陆步轩:当然有关系,从小受的正统教育。
王 志:你要谋生计?
陆步轩:当然了,再谋生计,哪怕讨饭,骗人的事不会做的。
陆步轩的眼镜肉店成功了,但他这个职业却被父亲认为是不体面的工作,为此,他很少回离肉店只有20里的老家,跟同学之间的联系也很少。
我在我们这个小地方,我那个学校,建校到现在80多年了,就我一个。
王 志:就考了你一个?
陆步轩:对。
王 志:而且我听说头一年,你拿到了西安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陆步轩:西安师专。
王 志:师专,你把它给撕了,为什么?
陆步轩:我那时候在那个小地方学习比较好,到那个地方去将来当个平庸的教师,不太满意吧。
王 志:那当时你的目标是什么?
陆步轩:目标,如果上大学就上最好的。
王 志:要上最好的。那真的当北大的通知书来的时候呢?
陆步轩:那当然很激动了,当然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王 志:当时对自己有什么设计呢?
陆步轩:当时也是懵懵懂懂的,也不是十分清楚。
王 志:那你把录取通知书撕了的时候,你跟家里商量了吗?
陆步轩:家里做我的工作,但是我死活不愿意去。
王 志:真的当时拿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进了北大之后,你对自己的将来是怎么设想的呢?
陆步轩:开始可能是,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学而优则仕”。可是后来的发展觉得自己性格不太适合那个。后来还是想做学问,就是在大学里思想转变了。
王 志:怎么转变,转到哪儿去了?
陆步轩:开始可能是有从众思想,后来逐渐发现自己性格有很多不足。
王 志:调整之后的目标是什么呢?不当官,要去做什么?
陆步轩:不管做什么,做对社会有用的一些东西。
王 志:那卖肉对社会有用吗?
陆步轩:有用,怎么没用。
王 志:那为什么现在还不舒服呢?
陆步轩:开始不舒服,后来心态很平和。
王 志:你离家很近,为什么很少回家呢?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陆步轩:眼镜肉店(3)
陆步轩:无颜见江东父老。
王 志:但是北大的校长发话了,北大的学生卖肉也是非常正常的。
陆步轩:他现在只能那样说。
王 志:您自己怎么看呢?
陆步轩:从现在这个社会环境看,干什么都一样。但是退到90年代,甚至80年代就不一样了。
王 志:那你是喜欢90年代呢,还是喜欢80年代?
陆步轩:各有各的好处。那个时候比较重视名分。经过了90年代,到了现在,思想都成熟了,原来一些棱角已经磨掉了,所以现在就觉得无所谓了,干什么都一样了。
王 志:你觉得北大除了给你一张毕业证之外,还给了你什么?
陆步轩:一种精神吧。
王 志:什么样的精神?
陆步轩:宁为鸡头,不为马尾。
王 志:这种精神卖肉也需要吗?
陆步轩: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就是养成这种性格,无论干什么,不会甘居人后。
陆步轩现在除了忙着卖肉之外,每天还要应付来自全国各地记者的采访,不过,陆步轩自己这几天最投入的一件事还是注册自己的品牌公司,几天前,一家美国投资公司已经来到长安,和他洽谈成立合资公司经营连锁肉店。
王 志: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
陆步轩:现在如果有新闻界的关注,可能会改变一下命运,从蓝领变成白领。现在就准备把这事做大、做强吧,美国的投资公司在中国投资,想把这个事做大。
王 志:我想知道你的怀里有什么?
陆步轩:因为现在我搞别的可能困难比较大一点,搞这个事,轻车熟路,比较能搞好。
王 志:你不太想说卖肉?
陆步轩:卖肉也有大卖也有小卖,咱们目前是小卖,但是可以做成大卖。
王 志:小卖跟大卖有什么区别呢?
陆步轩:区别大了,小卖就是混生活,为了维持生产,大卖就是当成一种事业来搞。
王 志:搞事业更光彩一点?
陆步轩:那当然了,人人都有一个理想,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情况,到了这种地步,干别的我觉得比较费劲。
王 志:到哪种地步呢?
陆步轩:比如我从学校出来14年了……
王 志:我能不能理解,你对目前开的肉店,你自己卖肉的生涯或者是职业并不满意?
陆步轩:肯定是不满意,这一点是肯定的。可以说是我很留恋那种书香生活,当然走到这一步我也不后悔。
陆步轩离开北大14年后,北大仍然是他人生记忆中的一座高峰,通过把北大和卖肉联系在一起他成了一个名人,在这场事件后回首北大,陆步轩感受到的除了自豪外,还有些酸涩。
王 志:你想过要回北大吗?
陆步轩:适当的时候还是可以回去一下,但是目前还是不行。目前没做到什么成绩,北大校庆可能请别人,不会请我的。百年校庆,200年校庆。
王 志:你那么肯定不会请你吗?
陆步轩:现在很难说,过去不会,过去都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现在很难说。
王 志:如果你回去,你的同学会欢迎你吗?
陆步轩:欢迎是肯定会欢迎的。
王 志:会以你为荣吗?
陆步轩:可能会以我为耻。
王 志:有那么严重吗?
陆步轩:可能大部分都是这种心态。
王 志:那你现在是老板。
陆步轩:我算什么老板,我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王 志:你追求的不就是这个吗,你可以自己支配。
陆步轩:那我就只能支配我,还有少数的几个人。
王 志:可能进校的时候,很多人的理想都是当作家,当诗人,或者从政。
陆步轩:那时候还是太幼稚了。
王 志:你觉得那是幼稚?
陆步轩:那时候幼稚。
王 志:那是理想。
陆步轩:理想一定程度上都是幼稚的。
王 志:你现在还有理想吗?
陆步轩:我现在可以说是没有了,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走一步算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吗。
王 志:你觉得你很消沉吗?
陆步轩:我不消沉。
王 志:有人评价你是性格即命运。
陆步轩:说我性格怎么了。
王 志:是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经历。
陆步轩:那不一定,我这人脾气比较坏,其他的我也没觉出什么。
王 志:学校里学到的那些事,对你后来的生活有帮助吗?
陆步轩:过去看来是没办法,现在看来是有帮助。
王 志:有什么帮助呢?
陆步轩:我现在做生意比别人做得好。我首先是层次比别人高一个层次,比他高一个档次。我在下边卖得比别人贵,比他贵三毛钱,照样比他们卖得多,比他们完得早。
王 志:这跟学校有什么关系?
陆步轩:这当然有关系,学校教诚实待人,读传统的书,不是学校教的,读传统的书,本身就养成这种性格,养成这种习惯。这是做生意最根本的,当然好多人觉得可能这样太诚实了,容易给人欺诈,没有什么利润可赚,但是要做长期生意还是应该这样。
陆步轩:眼镜肉店(4)
王 志:你觉得你从离开学校到现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陆步轩:放下了笔杆子,拿起了刀把子,这是最大的改变。
王 志:心呢?
陆步轩:心我觉得还是最初的那一颗。
有多少生活可以重来
《眼镜肉店》是我到《面对面》做的第一个节目,这是一个急活,9月4号晚上最后定下选题,9月5号乘最早的一趟班机飞西安采访,赶9月7号周日的播出。屋漏偏逢连阴雨,节目合成时又遇上南院停电,辗转到《央视论坛》才完成后期。耿主编陪着梁主任审片时,我已经在放着董倩可爱照片的办公室睡得找不着北。晃晃悠悠到家,倒在床上的刹那,残留的一点意识还朦胧地想到:哦,两夜又三天,看来我还挺能熬夜。
尽管这个节目做得我着急上火,吃了三天的双黄连,记忆里9月6号的西安还是经常在我脑海中清晰地浮现。
我们到西安时,天空中细雨绵绵,雨中的西安显得从容淡定,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温情。在湿漉漉的西安,我想起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氵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又想到我们要采访的陆步轩,中学课本里注解说渭城就是长安,陆步轩的眼镜肉店就开在西安郊区的长安县。车子行驶在雨中的西安,我一路上在想,不知这个如今操刀卖肉的北大毕业生在这充满古意的长安到底生活得怎样?
见到陆步轩时正是他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上午11点钟,眼镜肉店里来买肉的人还是络绎不绝,陆步轩忙着称肉、收钱,不过和别的生意人不同,在卖肉的过程中,陆步轩始终不笑,看起来比较严肃,抽着烟,空下来的时候两手经常抱在胸前,这种姿态显示出他在内心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抗拒。我看着叼着香烟正在称肉的陆步轩,眼前就叠现出了他每天过着的日常生活。陆步轩的女儿放学回家了,我到肉店后边的卧室和她聊天,狭小的房间里还搭了根挂猪肉的木棒,屋子里充满浓重的肉腥味,还有不少苍蝇在飞。陆步轩的女儿告诉我,因为她爸爸是卖肉的,同学们都叫她“卖肉娃”, 她不喜欢同学们这样叫她。她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和爸爸一样去北京上大学。
这就是陆步轩真实的生活。我想起来在一个节目中曾经看到有人评论说,“北大学生卖肉”是一个好现象,人家耶鲁的毕业生可以不做政治家,而在街道转角处开一间咖啡店,我们的北大毕业生怎么就不可以去卖肉啊?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我没有去过耶鲁毕业生的咖啡店,但我今天来到了陆步轩的肉店,亲眼看到了他屋里飞舞着的苍蝇,闻到了他房内污浊的油腥,在他窘迫的生存面前,那些评论显得多么苍白。
采访开始了,窗外的雨越下越大,王志问陆步轩开商店赚不到钱时为什么没像别人一样进假货,陆步轩说因为他读过书。
“这个跟读书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从小受的正统教育。”
“你要谋生计?”
“当然了,再谋生计,哪怕讨饭,骗人的事不会做的。”
“毕业证都压在箱底了?”
“压箱底是压箱底,在心里呢。”
随着采访的深入,陆步轩二十年的人生在我们眼前渐渐浮现:坐在摄像机前的这个以卖肉为生的北大毕业生是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他身上的这些优良品质却又成为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