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活法 >

第14部分

活法-第14部分

小说: 活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直感觉虽然生活在大都市里面,却感觉不到阳光,我的眼睛很多时候被蒙上了一层纱,我看不清楚东西,对生活真的完全失去了兴趣。
  日记:
  在事实面前我在寻找一种逃避的方式,在清醒的时候想努力让自己变得糊涂,糊涂的时候又努力去寻找清醒,我希望这就是一场梦。
   。 想看书来

朱力亚:感染艾滋病(3)
雨特别大,那窗户击的感觉真的是雷电好像是为我的情绪伴奏一样,晚上我就把灯关着,希望这是在做梦,这可能真是虚惊一场,是噩梦,睡一觉醒来,希望一切都好,没事。可是那时候脑子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不可能了,已经是事实了。那天晚上我就没有在宿舍住,也就是在那天开始我就没有再回过原来的宿舍。
  王 志:那是你自己离开学校吗?
  朱力亚:最后学校劝我休学了,我也就休学了。间接的已经拒绝了我。其实当时我并不太想愿意再继续上学了,但是这个决定恰恰不是我做出的决定,如果学校当时说朱力亚你继续上学,我肯定的选择就是选择放弃,但是学校恰恰没有这么做。
  王 志:有什么区别吗?
  朱力亚:当然区别很大了,我肯定不是大学校园的第一个,我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难道一感染了艾滋病,就必须是拒绝受教育的权利。
  王 志:那你怎么跟同学解释呢?
  朱力亚:所以当时扮演了很多种角色,自己已经找不回原来的自己,承担这么大的痛苦,还要对周围的人不能跟以前差别很大,因为大家会看出异常,每天活的都不是真实的自我,真是太累了。而且很多时候我觉得我的技术特别高明,跟每个人讲的话都不一样,但是我会对上号的,跟哪个人讲过什么我一般不会弄错的,包括我的身份,我的一些详细的情况。如果说两个人碰面的话,他知道我的情况都会不一样的。还要每天跟父母打电话,最难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经过几个小时,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给父母打几分钟的电话,那些天过得真的太累了。
  王 志:那你怎么说呢?说什么呢?
  朱力亚:我的父母打电话就是说不要看书时间太晚,要注意身体,他们不怕我不学习,而是怕我学习时间太长、太累了。在父母心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是报喜不报忧的,说今天是安全的,今天一切都好,他们才会去休息。
  日记:
  我从来没有如此热爱过自己的生命以及生活的这座城市,然而因为艾滋病正一点点吞噬自己的生命,明明知道自己一步步被病魔逼近,又无能为力。
  所以现在在街上看到一些人,最刺激的就是看到妈妈带着孩子。两个概念,一个是小时候我非常幸福,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现在非常孤独,我非常痛苦的时候我不能告诉我妈妈我现在的一切。再一个含义就是看到有孩子的母亲非常幸福,就是看着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的感受,我真的觉得非常好。
  从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的那天起,朱力亚就再也没有回到课堂上学,在校方安排的招待所住了整整一个月后,她离开了学校,孤独绝望的状况之下,她决定到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去看望受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因为文楼村是中国感染艾滋病比较严重的地区,那里生活着很多因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的农民,朱力亚想去实地看一看别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是怎么生活的,她希望在那里找到生活的勇气。
  这次河南之行让朱力亚了解到了当地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的状况,她看到那么多境况远不如自己的人仍然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朱力亚深受感动,三天的行程使朱力亚对生活又多了几分勇气,她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回到武汉之后,她打算找一份工作,让自己安静下来过平静的生活。
  王 志: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
  朱力亚:要求真的挺低的,很多时候衣服也买得特别少,不管生命长短,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一点就可以了。
  王 志:找了工作吗?
  朱力亚:找了,钱不是很多,但是正常生活节约点还是够的。其实我觉得这一年已经挺过来了,也在失去的同时,得到了很多。
  王 志:得到了什么呢?
  朱力亚:怎么样在最困难的绝境中寻找希望,或者学会去放弃一些东西,用单纯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觉得现在心态比较平和,工作没有了,再去做,没有人接受我,总有接受我的人。
  朱力亚在工作了几个月后,一次意外的机会,她接触到了6名和自己有着相同病情的在校大学生。
  王 志:当你面对别的HIV携带者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态呢?
  朱力亚:我就喜欢主动跟他们讲讲话,大家把这个气氛稍微改变一点,但是这种HIV感染者比正常人更多的是戒备心,他不太愿意跟你多交流,很多人比较自闭。感染上艾滋病,他这个人的精神真正被控制了,真正的快乐做不到。
  王 志:你们交流过吗?感染的途径有不同吗?
  朱力亚:出于尊重对方,他自己讲出来的话,我们可以听一下,如果他没讲的话,就不太方便去打听了,应该是大同小异。
  王 志:在你的眼里感染的途径不同,有区别吗?
  朱力亚:我觉得没有区别,但是健康人会歧视,而且病人跟病人中间,也会有一点那种感觉,我就见过感染者,他说:“我很无辜,我是输血感染的”,难怪说健康人会歧视这个群体了,自己就感觉自己是输血感染的,比较无辜,比其他途径感染者比较趾高气扬一点,我说这是无知,不是无辜。虽然我说大家感染的途径不一样,但是病是一样的,被艾滋病毒终结者命运都是一样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朱力亚:感染艾滋病(4)
王 志:有人管他们吗?
  朱力亚:因为他们没有人知道,除了去找医生之外,因为他们都是献血的时候知道的,然后是他们本人知道,学校不知道,他们还都在读书,他们非常恐慌,他们给我留的联系方式都是假的。
  这次意外的相见让朱力亚有了很深的触动,她第一次认识到大学生这个群体正在遭受艾滋病威胁的现实,再联想到她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所见所闻,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公开自己感染艾滋病的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
  日记:
  我失败的爱情不是让大家感动或同情,我只希望自己是一面镜子,让迷途者警醒,不要再重复演我的历史。
  王 志:从谈恋爱到同居关系,你觉得其他的同学他们会有吗?
  朱力亚:我当时住的那种公寓楼,条件都不错,那些人就是平常爱花钱,不爱学习的那种,有些男朋友在外地,他们来的时候,他们就到外边去开房。
  王 志:很普遍吗,在学生当中,这种交往?
  朱力亚:这种同居现象非常普遍,我当时上大一的时候,跟大四的三个人住一起,每天晚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宿舍。见得多了,太普遍了。
  王 志:学校对这方面到底有没有规定?
  朱力亚:学校规定不能在外面住,但是规定归规定,操作起来的话,并不那么精确。学校太大了,学生做什么,老师不知道,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话,住宿费也交了,可是他不住那儿,床在那儿,床空着,人在外面住。
  王 志:那我记得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查房,现在有吗?
  朱力亚:现在我们查房,就是查看你有没有用违章电器,突然袭击,但是不看你有几个人,大学生了,老师不可能每天都去查看人在不在。
  王 志:那这么说,你这个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朱力亚:首先我觉得要自身提高警惕,我是希望大学生能够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懂得自我保护。
  结合自己在学校生活的经历和对学生的了解,朱力亚不断地向身边的人讲解关于艾滋病的知识,除此之外,她还努力在做一些公益事情。
  王 志:我听说你一直试图在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去帮助别人。
  朱力亚:我想帮三类人,第一类就是健康的年轻人,让他们了解艾滋病,懂得去自我保护,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消除对这一群人的歧视——不能给这些感染者阳光的话,但是你至少不要把他面前的一点点太阳给遮住就可以了。第二类人就是艾滋孤儿,我觉得他们从那么小,心里就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现在能找到一份固定工作的话,我会按期再去看他们,物质上我没有那么大能力,但是我可以从精神上去帮助他们,当他们的知心姐姐,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快乐地长大。第三类就是艾滋病人,因为我觉得艾滋病人他们并不需要什么东西,他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如果有可能开热线的话,我要疏导他们,让他们能够正确去对待。
  王 志:会不会有完整的,就是没有任何遮挡地站出来的那一天?
  朱力亚:有,其实我现在如果排除心里那么一点点顾虑的话,我可以,如果说现在牺牲我一个人,能够改变这个社会现状的话,我是非常愿意的。
    躲藏在阴影下的一枝花
  我们身处的社会对待很多灾难性的纪念日,都是节日般的呈现出来。比如,艾滋病,媒体在12月1号之前就像赶制礼品一样制作出有关艾滋病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地撒出去,热闹过后,灾难就像雪片一样溶化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人们又开始歌舞升平,勾心斗角,欺下瞒上。
  2005年7月,我在杂志上见到朱力亚,她的脸躲在一朵花的后面,那是一张经过处理的照片,笑容可掬。但是花朵挡住了她的面容却遮不住她悲惨的命运。因为艾滋病,她注定要用掩饰和躲藏才能和正常人取得共同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艾滋病人总是用各种方式保护着自己,因此寻找朱力亚的过程并不容易,经过多方联系,杂志的记者并没有告诉我朱力亚的联系方式,但是好在文章中说到她和桂希恩教授保持着联系,而桂教授曾经是《面对面》的嘉宾。当我怀着一线希望拨通桂希恩教授电话的时候,得知两个小时前朱力亚刚刚从桂教授的办公室离开,好在她和桂教授还相约在几天后见面,于是我在约定的时间打电话过去,终于听到了那个在花朵后面藏着的面孔发出的声音。我胆怯地告诉了她我想采访她的理由,我担心她会拒绝我,事实和我想像的一样,她不愿接受电视采访。她担心一旦上了电视,她的家人将无法承受这种痛。
  我给她说明了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把她的声音和画面处理到她的家人无法辨认的程度,她不相信,有一种天然的怀疑,她认为媒体总是会骗人,为了片面追求片子的影响力会不顾采访对象的真实感受,得到好处翻脸不认人,这样的事在她身上发生过。
  我态度诚恳,动之以情,通话近一个小时,她答应我让她考虑几天再回答我。
  第二天,我手机上显示出朱力亚的电话号码,是她主动打来的,同意接受采访,条件是,电视屏幕上她不露面,声音要做特殊处理,不允许拍她全身的镜头。我手摸胸膛向她保证,绝不食言。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朱力亚:感染艾滋病(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