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独家全本)-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张绍康问。在张绍康看来,罗照辉只比他早来几个月,不应该懂这么多。
“看书的,”罗照辉说,“最近出了一本书,叫‘亲嘴楼的故事’,就是讲这个故事的。”
亲嘴楼?张绍康抬头往上一看,两栋楼正好在“亲嘴”,笑了。
《跳槽》 六(1)
张绍康跟罗照辉住在一起,不仅是经济上负担轻一些,关键是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今天晚上他们俩继续说话,主要是说下一步张绍康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我觉得你现在做的这个事情很不错,”张绍康说,“将来如果深圳好做,就在深圳做,如果深圳不好做,也可以回内地做。其实现在内地有钱的人也很多,也有许多家长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国外去。”
罗照辉点点头,说是的。
张绍康沉默了一下,很想让罗照辉介绍他也做这个事情。虽然只是旁观了一下午,但是张绍康已经看出这个生意的前景来,不但看出这个生意的前景,而且也看出这个生意的关键是跟人打交道,特别是跟中年人打交道。张绍康相信,在跟人打交道这方面,他绝对不比罗照辉差,所以,假如说罗照辉现在已经独当一面的话,那么只要他做,他也很快就能够独当一面的。张绍康已经悟出,独当一面非常重要,只要能独当一面,将来基本上就能自己做,即使暂时不自己做,那么老板也不会像裕隆公司那样说炒就炒掉他,因为从本质上说,只要自己能独当一面,或者说能独立开展业务,那么就等于是自己在为老板赚钱了,跟在裕隆公司那样几乎是靠老板“养”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我做这个事情怎么样?”张绍康问。
罗照辉想了一想,说:“做当然是没有问题,但是你最好不要做。”
“为什么?”张绍康问。
“大材小用了,”罗照辉说,“这个生意虽然你能做,而且投资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将来自己做老板的门槛比较低,但是,正因为如此,它也没有什么大出息,主要是利润空间非常小。你没看见我们老板是个女的吗?”
张绍康点点头,表示是的,但是他不认为凡是女人做的生意就一定是小生意。
“你不要以为我是怕你跟我竞争,”罗照辉说,“其实市场空间大得很,你不做,还有别人做。”
张绍康再次点点头,而且点头的幅度比刚才大,表示他确实相信罗照辉不是怕跟他竞争才建议他不要做这一行的。
“其实你在我们那一拨人当中是佼佼者。”罗照辉说。
张绍康摇摇头,不知道纯粹是谦虚,还是认为自己确实不是什么佼佼者,或者即便他认为自己是佼佼者,表面上也要谦虚一下。
“其实在我们华东设计院是佼佼者,到深圳来也一定是佼佼者。”罗照辉进一步说。
“那也不一定。”张绍康说。
“至少你得尝试一下,”罗照辉说,“你到深圳其实只是在工厂里呆了两个月,对真正的深圳并不了解,甚至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深圳,这时候就决定做什么是不合适的。”
张绍康听了心里一愣,暗暗觉得士别三日确实应当刮目相看,眼前的这个小老弟讲的还真有道理,自己对深圳真的还一无所知,蔡老板介绍我去裕隆,我就去了裕隆,今天看着罗照辉在留学服务机构做得不错,就想着要去做留学服务,是不是坐享其成惯了?既然已经下海了,就不要想着再依赖别人,比如不要依赖蔡老板,也不要依赖罗照辉。假如我没有找到罗照辉呢?假如我找到罗照辉了,但是罗照辉对我不热情呢?比如没有邀请我到这里来住,没有带我去他们公司,那么,我是不是就准备打道回府?就是真的打道回府,起码也要对深圳有个了解了之后才决定吧?现在就打道回府,我亏不亏?
《跳槽》 六(2)
“那你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张绍康问。几乎是不耻下问。
“放下架子,”罗照辉说,“去应聘,去人才大市场应聘。只有通过应聘,你才能真正感受深圳,只有通过自己应聘找到工作做了,并且不断地调换工作,你才能发现自己到底能做什么,或者说自己到底最适合做什么,最值得做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比如兔子。”
又说到了兔子。一说到兔子,罗照辉好像就有许多东西要说。
罗照辉说,当初王逸来的时候,也干了许多工作。不断地找工作,又不断地辞去工作,或者是被老板炒鱿鱼,最后,他认定做房地产开发最有前途,于是,就一心想进房地产开发公司,但是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他没有工程师职称证书,而且大学毕业证上是耐火材料专业,与房地产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别人当然不会让一个学耐火材料的人做民用建筑工程监理这样的工作。后来,他采取了迂回战术,不是做不了房地产开发吗?就先做与房地产开发有关的行业。比如做土石方工程,比如做房屋装修工程。最后,他选择了做装修工程。因为装修工程离房地产开发更近,而且属于房地产开发的终端工程,利润空间更大,启动资金更小,并且技术含量也更高。选定目标后,他干脆把大学毕业证暂时收起来,用高中毕业证去应聘,直接应聘装修工人,最后果然就应聘上了。但是,他到底是大学生,是工程师,能看懂图纸,并且能看出原设计图纸上的不合理部分,甚至当施工单位和甲方发生工程纠纷的时候,他还能提出对己方有利的证据和数据。由于他当时是一个现场工人,所以他提供的证据往往比对方的施工监理和本方的现场工程师还有说服力。几个工程下来,取得老板的信任,被提拔为队长,再后来就自己拉队伍承接工程,最后终于成了老板。
“由于是从最底层做起的,”罗照辉说,“所以对现场施工当中的一些弯弯绕他非常清楚,比如什么是偷工减料,什么是省工省料,下面的人骗不了他,对方也骗不了他,所以他的装饰工程公司发展得就非常快。你看,他现在的深宝装饰工程公司多有名气,光是凭资质证书收挂靠费,每年就是上千万。”
关于王逸的故事,张绍康其实早就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但是这一次听罗照辉说,跟以往的任何一次感受都不一样。以往听的时候,张绍康总是带有一种抵触情绪,觉得很多东西是设计院的人瞎传,就跟昨天罗照辉说当初王逸结婚没有电灯而只能点蜡烛的传说一样,但是今天听起来,觉得即便是人们的瞎传,那么基本事实还是肯定的。因为当初王逸下海的时候,确实是一无所有,而今天确实是拥有了一家赫赫有名的装饰工程公司,尽管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说法,尽管这些说法当中可能有夸张的和演义的成分,但是开头和结尾是真实的。既然开头和结尾是真实的,那么,计较中间过程有必要吗?
受王逸故事的鼓舞,在罗照辉的指点下,张绍康第二天就去了位于宝安北路的深圳人才大市场。
张绍康没有想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有那么多人,这哪里是应聘,简直就像是抢购!不对,应该说是“抢卖”,抢着把自己卖出去。
张绍康学着别人的样子,上楼,交钱,填表,复印,递材料。心里记着罗照辉的话,抛开专业,或者是扩大自己的专业范围,扩大到只要与建筑材料有点关系的摊位都递材料,甚至扩大到与管理有关的摊位也递材料,递到最后,连信心都跟着递完了。很多时候,张绍康相信对方可能连自己的材料看也没有看。
《跳槽》 六(3)
一个星期之后,张绍康想着回去了。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然后找找过去的老关系,去上海或上海附近碰碰运气。张绍康现在已经不再想着王逸什么事情了,只要自己有好的发展机会就行。张绍康甚至想到如果他回去,肯定能找一份象裕隆公司那样的工作,并且他相信,如果再有那样的机会,他肯定不会像上次那样轻易丢掉的。张绍康几乎已经忘记罗照辉给他灌输的什么找工作是为了将来当老板的思想,至少暂时是忘记了。张绍康发现,人在顺境中的心情和在逆境中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不仅心情不一样,就是智商也不一样,比如现在,张绍康投递了一个星期的个人资料也没有应聘成功,他的思维就只能停留在找一份工作的层面,而根本没有想着什么当老板不当老板的问题。
在这一个星期里,罗照辉一如既往地每天都鼓励张绍康,鼓励他说应聘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当然,罗照辉并没有忘记继续灌输他的“当老板”思想,说张绍康眼下的这些遭遇对将来当老板肯定大有好处。
“你为什么这么对我好?”这一天两个人喝酒的时候,张绍康突然问。
“我对你好吗?”罗照辉反问。
“当然,”张绍康说,“讲实话,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坚持不到今天,可能已经回去了。”
“千万不要这么讲,”罗照辉说,“回去就意味着失败。你现在就承认自己失败了?”
张绍康笑,是那种大人对小孩的笑。
“其实也不能说我对你好,”罗照辉说,“你跟我住在一起,对我也是一个安慰,我也需要安慰。”
说着,罗照辉竟然哭了起来,当然,没有大哭,而只是稍微流了一点眼泪。但就是流一点眼泪,对张绍康也是一种震撼,因为在设计院工作这么多年,张绍康还没有见过男性同事流过眼泪,怎么到了深圳,才这么几天,就见到罗照辉流眼泪了?
说实话,张绍康本来已经准备打道回府的,现在见罗照辉流了眼泪,他下面的话就说不出口了。仿佛他坚持在深圳,坚持去人才大市场应聘,不仅仅是为他自己,也为了罗照辉的一片热心。或许,罗照辉讲得对,张绍康这样在深圳坚持,对罗照辉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
也幸亏罗照辉的眼泪,否则张绍康就没有后来的机会了。大约就在罗照辉流眼泪的第二天,机会来了。
那天张绍康和往常一样来到人才大市场,并且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因为他的专业和经历几乎不被任何一家公司看好,而他觉得自己堂堂正正是个高级工程师,是个处级干部,也犯不着去造假,比如买假学历,比如编造履历等等。既然有真学历,真职称,真经历,干吗要造假?要编假?张绍康宁可打道回府,也不搞这些名堂。尽管罗照辉天天给他上课,天天让他造假编假,而且他也每次都答应,但是,张绍康仍然坚持每天都以证实的身份和真实的履历去面对一个又一个招聘摊位。大不了打道回府。但是,今天算是让他碰着了。今天正好赶上一家设计公司在招聘办公室主任,看了张绍康的材料,认为非常符合他们的要求,要他明天去公司面试。
张绍康马上就给罗照辉打了电话,报喜。
“好!”罗照辉说,“好好好!我就知道会这样。晚上喝酒。”
晚上张绍康没有喝酒,因为他还没有被录用,只是接到了一个面试通知,还不是喝酒的时候。
《跳槽》 六(4)
不喝酒,那就说话。
“我有预感,”罗照辉说,“面试肯定能通过。”
“为什么?”张绍康问。
“不为什么,就是预感。”罗照辉说。
张绍康也有这样的预感,但是他不说,不敢说,怕说出来运气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