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军号-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娜惹槎汲沟椎钠嗣稹5笔倍杂谧髡呷绱嘶┲谌〕栉蟮记宕慷琳叩淖龇ǘ偈毙纳呖龆ń夤易叛蛲仿艄啡獾淖髌废瓤赐辏缓笤倮锤鲆煌挛欤沟捉曳⒆髡叩牟涣加眯暮推笸肌!
转念一想,这事或许也怪不得作者,中华文明几千年下来,许多词意早和当初的南辕北辙。原来那么神圣的称谓——同志,如今说起来居然成了“玻璃”的代名字,这“玻璃”还不是安装在门窗上采光透亮的日常物件,而是指向众所周知的同性恋。还有那原本朗朗上口的“小姐”一词,现在也不敢随便的乱喊,否则招致顿棍棒道理都没有地方去说。如此推理来看,望文生意的后果如何也怨不到作者头上了,作品取名裸奔定是另有玄机。
首先看看作品开始时的五个主人公,个个都是陆战队服役过的壮汉,指望他们靠裸奔赚眼球显然毫无可能。可是看到周飞退伍回家,为了工作历经的周折,甚至被从福利工厂羞辱回来,那五月里滂沱的雨,五月里母亲的泪,忽然让我意识到,无论日后的周飞成就如何,之前的周飞在部队如何的风光,但此时此刻的周飞无异于正浑身赤裸着面对着整个的世界。那是一种连生命的尊严都失去的赤裸,难怪“许多年以后,周飞每每跟同事和朋友们谈起那时那刻,都禁不住哽咽着混身颤抖…… ”
不仅是周飞,他那四个同乡的战友的境况实际上也差不多。说起来,周飞好歹还有个城镇户口,看起来不起眼的这点区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能轻易的决定人一生的走向。可是在作品最初的章节里,这似乎也没有给周飞带来更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依然和那些战友一样要为生存而挣扎。这种挣扎源于生存的本能,源于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的抗争。再看看走到一起的五个人,没有一个有殷实的家业,没有一个有坚实的势力做靠山,除了共同的当兵经历和生长在同个地方,再有一致的就是他们同样的生存在社会的边缘。
忘记是哪位伟人铿锵有力的说过一句话:人人生而平等。被生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每个本都是差不多的德行,没看到谁生下来就绫罗绸缎穿金带银,也没见着谁生下来就神通广大无所不知。说有人含着个什么玉啊宝的生下来,打死我都不信。说到底,无论是谁,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裸奔开始的。只是这段裸奔的路程到进入襁褓就开始不同了,出身、地位、家庭背景等等就开始将人引上不同的路段。有的人可以盛装前行,而有的人却要依旧裸奔下去。
那些坐着豪华的骄车出入的县政府的官员、那些煤窑金矿的老板显然就是不需要裸奔的。换句话说,是那些“长年累月佝着身子一张黑脸地上地下的扒煤挣活命钱”的裸奔者让他们可以坐上一辆辆的“乌龟壳”,为此,那些裸奔者甚至要付出自己本已卑微的生命。
但显然周飞及他的战友们是不愿意继续这么裸奔下去,相比较那些当地人,他们毕竟还有着从部队带回的技能,那些原本应当用在杀敌的战场的技能,那是在赤手空拳的情形下依旧可以制胜的技能。当他们缺少其它的机会与条件时,这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指望。赤手空拳赢得胜利和赤缚上阵闯荡社会,看起来竟是如此的相似。因此,就有了第一章的情节,“五个刚从海军陆战部队退役的老兵,选择了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在一起结义,然后作起了发财的美梦”。
作者显然不愿意站在道德的卫道士的角度来对五个人的行为进行任何主观上的评判,而是耐心的表现着这个组合体里的种种裂隙,并通过细腻的心态描写把分歧清晰的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样是在裸奔,有的人为了目的到了快不择手段的地步,典型的如同赵卫;也有的仅仅把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发财手段当做一种过渡,从而始终没有放弃内心的道德地线,周飞就是如此。好与坏,邪与善在这里模糊的交织着,因为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的选择面前,我们真的不能去苛求主人公什么。他们已经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了部队,如今当再次赤裸裸的面队社会时,他们的选择背后却分明印着“无奈”两个大字。
作品刚刚发表出了第一部分,主人公们的裸奔路程也才刚刚开始。既然作者已经为每个人设定好了命运与结局,就让我们一起共同的期待下去。毕竟在裸奔的路上,可能还有你和我。
读“祼奔”有感
读“祼奔”有感
文/ayang1974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是个不养老不养小的地方。俗说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俗话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向往军营生活。
一名军人,把他火热的青春贡献给了军营,给了人民以安定的心理,给国家争取取了平稳发展的机会。一个强大的军队的存在,必定是一个个海外游子强大的靠山,是一个民族自豪的象征,是一个国家话语权的保证,是我们平安的盾牌。
裸奔,我们在奔什么,正象老帅哥说的:“裸体所指斥的是迷乱与危机中关于人性本能的演示”,我认为,裸奔,是心灵的裸奔,把自己心底最黑暗的一面翻出来,放在最强烈的阳光下灸烤,把自己心底最顽劣的一面展现出来,请世人来评判。在阳光下,在众多的目光中,看世间百态,品善恶美丑,心灵在裸奔。
周飞,一个退伍的军人,在奉献了血与汗后,回到了故乡,真正的军人从不渴望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一个普通的军人只想在平安中渡过自己的一生,在闲暇时向自己的儿女讲述平凡的光荣的从军生涯。
周飞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儿子,他没有金钱和权势,没有一颗玲珑八面的心,更可悲的是,他身边的人们,从不会因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曾经保护过他们的平安而给予以应有的尊敬。我不得不说,处在一个灵魂扭曲的城市、处在一个追求功利的时代,是他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军人的悲哀。
我们不应该责备周飞,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不能用自己的双手生活,不能实现自己最基本的生活理想,却要忍受一群粗鄙不堪者的歧视,要忍受一群上位者的漠视,真的让一名共和国的军人流过血,流过汗,还要流泪吗?
我们也不应该责备赵卫的背叛,在考验面前,有上天堂的,就有下地狱的,他只是一个卑微的灵魂在这个崇尚快餐的社会里一个缩影,只是人性在这一刻失去了光芒。暗室亏心,神明如电,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他的结局是注定了的。
可是,我们看到周飞并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路走下去,他选择了离开,在战友的背叛之后。我不知道多年以后他还能不能真诚的相信朋友,至少在工厂里,我看到的还是一个尽职的保安,一个真诚待人的退伍军人。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有理由相信,再厚的乌云也遮不住太阳,再长阴雨的日子也终有放晴的一天。虽然,再强烈的太阳光,也有照不到的角落,可我们总要向前看,不是吗?
周飞离开了,钱守国离开了,这里没有悲壮,只有悲情。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他们都选择的阳光,这本身就是一个我向往的方向。
周飞的生活还得继续,他的生活还有欺骗和狡诈,但更多的是信任和真诚。
题外话:军长的《裸奔》最初以为是黑社会的,看后才知,这书深刻的提示了现实社会下,军人在一个简单整齐的集体出来后的不适应和迷惘,提示了军人就是军人,脱下军装还是军人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所以,本文非书评,仅仅是个人的一点感想,兼祝军人出身的军长八一快乐。
评“祼奔”
评“祼奔”
作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看完21章,耳边隐约响起《爱的代价》,虽然前21章的具体情节不应该让俺想起这首歌,不过所表达出来的心境应该是和这首歌比较合拍的了。这是群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他们以为社会是简单的、直接的,其实却不是这样。他们必须经历过失败才能真正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经过痛苦的蜕变,才能符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他们必须要认识到,为获得社会承认的成功就必须服从社会已经形成的游戏规则。这是俺看这本书的感受,所以俺认为这本书其实隐藏着一个封闭环境的教育与开放社会的要求相互脱节的现实问题。
前21章情节很快,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情节发展很快,符合现代人高节奏的生活习惯。不过由于情节太快,作者在表达上述意向时并未达到一个令俺满意的高度,仔细想想可能是作者对主人公每一次面临人生关键点的心理活动描写太少,未能真正引发读者共鸣。比如“入伙”,作者就没有交代周飞是怎样从一个党员、优秀士兵、三等功获得者,变成一个“准”黑社会团伙成员的心路历程。一次福利厂的经历是否能使周飞对社会不满,进而产生对抗社会的意愿?是怎么产生的?再如上海求职,书中并没有交代周飞是对黑帮生活进行了反思,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是对结义兄弟反目成仇所揭示出的实用主义盛行的感悟。这些书中并未交代清楚。这些不交代清楚就无法对丰满周飞的形象有帮助。假如作者希望尽快切入主题,俺建议不如直接从酒店结义开始,在介绍他们的时候直接用“他们都是退伍特种兵,在工作生活中郁郁不得志”,这样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矛盾,自然也不会追寻他们成为黑帮的过程。
同样,因缺少心里刻画,对赵对黑帮思想及权利实质的认识、周飞上海之行从心高气傲到面对现实、钱的心灰意冷及洪的远走他乡心理活动描写的还不够。在人物性格特点上的刻画着墨较多的周飞和赵卫,感觉周飞还不如赵卫清晰丰满。实际上这个也是前21章人物刻画的一个通病,整体看来没有那个人被刻画的非常丰满。作者大部分依靠人物对话来完成人物性格的表达,比如依靠粗口表达人物的桀骜不驯。
比如赵卫,第18章,“赵卫一个人站在那里楞了好久,眼睛湿湿的,脑子一片空白,他没料到所有人都这么绝情。这天晚上,坐在这个饭店不远处一个排档吃饭的四兄弟亲眼看到:三四个饭店的员工把又哭又叫喝醉了的赵卫架上了一辆三轮摩的……”
作者大概本意是想对读者说明赵卫心中其实还是有兄弟的,但作者在前面交代的甚少,用上面“眼睛湿湿的,脑子一片空白……又哭又叫喝醉了……”等十几个字,要把赵卫复杂的人物性格表露出来,还显得太少。前面虽有描写赵卫的分析过程,但这些只是“理性”分析,不是感情挣扎,到上面的段落又有了情感描述,显得太突然了。
在这本书中另一个没用心的地方是作者在前21章想描写的人物太多,有点杂乱。且大部分人物的性格特点差异不太大,造成人物相似性太大,对周飞的形象的树立有害,其实也就是夺了周飞的戏份。如果想像张爱佳写的《20、30、40》那样,以不同人、不同选择、不同结局为写作主线,那就必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