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

第5部分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5部分

小说: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慕淌Α⒅霸钡龋汲浦淌浚∕issionary)。

清末四所大学的状况(2)
1879年9月,美国圣公会主教施若瑟(Joseph Scherschewsky)将上海的三个教会学校神道学校、培雅书院、度恩书院合并成“圣约翰书院”。但规模仍然很小,圣约翰书院的第一届学生仅有39名,其中90%来自基督徒家庭。学校纪律很严,规定必须参加一切宗教活动,如有违犯,要受到体罚。全体学生都是免费上学的,连书籍、文具、饮食、衣服等皆由这个教会学校供给。校址在沪西梵王渡路,初设课程仅有西学、国学、神学三门。  圣约翰书院在19世纪末对中国教育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正式设置了英文课。由于上海是通商口岸,外国商行较多,英语知识可以有商业价值,故社会对英语的需求量很大,开办英文课也成为当时之急需。  1881年10月,圣约翰书院正式设置英文部,学生入学要收费,每月付墨银(墨西哥银洋)8圆。许多富家子弟纷纷前来求学。然而由于各方面的急需,单靠英文部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从1884年起圣约翰书院把预科改为半天学英文、半天学中文,并扩大招生名额。美国圣公会还派遣22岁的卜舫济到上海负责该校的英语教学工作。那时,中国人颜永京牧师一度担任院长(后来圣约翰大学男生宿舍命名“思颜堂”就是为了纪念他)。  1888年卜舫济继任圣约翰书院的院长,逐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除中文课外,其他课程一律开始使用英文教材,学生课内课外须讲英语。所以圣约翰书院的英文水平在当时中国的大学中首屈一指。  卜舫济任院长后,着手把圣约翰书院升格为大学。1890年书院增设了大学课程,仅有大学生两名;1895年有大学生6名。1896年1月卜舫济写信给圣公会差会部,建议在圣约翰书院增设大学部,开设文理、医学和神学三科;文理科学制3年,医科收医预科毕业生,学制4年,神学科收文理科毕业生,学制3年。圣公会差会部批准了卜舫济的建议。  1899年,圣约翰书院共有大学生27名,全部为男生。其中教徒学生和非教徒学生的比例为1比3,非教徒学生多为富家子弟,要缴学费120圆墨银,教徒学生可享受减免费待遇。  进入20世纪,上海作为工商都市对西方教育的需求持续上升,远远超过了圣约翰大学的供应能力。1900年圣约翰只能接受1/3的入学申请者,1904年学生187人,大部分来自商人家庭;基督徒57名,其中4人在大学部学习。1905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颁发给圣约翰学院授予学位的许可证,从这一年起正式改名为圣约翰大学。校长仍为卜舫济。  1906年圣约翰大学设置文、理、医、神4个学院。1907年圣约翰大学首批毕业生6名,其中4人获文学士学位。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在中国本土获得现代意义上的学士学位。(陈注:1899年,北洋大学堂有了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参看本书第三章。)  由于圣约翰大学在美国注册,该校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很容易进入美国大学深造。耶鲁大学不要求考试就可接收圣约翰的学生攻读研究生,哈佛、哥伦比亚、康乃尔、芝加哥、宾州等大学也愿意接收圣约翰的学生进入他们学校读本科高年级。1907年至1908年,有30多名圣约翰的毕业生在美国留学,10多名在英国留学。  后来圣约翰大学又设工学院,并附设研究院和附属高中。到1913年时,全校学生人数达到500人,其中1/4的学生在大学部学习。教师人数也增加到40名。1918年圣约翰大学把中学部分出去,成为独立的教会大学。1920年学生达到250多人。  三所国立大学堂的创办  清末我国诞生了三所正规的国立大学:(1)北洋大学堂1895年创办,大学部(工科、法科)同年设立,后来改称天津大学;(2)上海南洋公学1896年创办,上院(即本科大学)到1909年粗具规模,即交通大学的前身;(3)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办,分科大学1910年正式招生,民国后更名北京大学。  过去认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大学,这一说法并不正确。天津北洋大学堂、上海南洋公学都比它早,而且比它更接近现代化。三所大学堂都创办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是维新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一文中痛心疾首地指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引自《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一册,卷一。)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学制改革的步伐。沿海通商口岸天津和上海两地首先行动起来。半年后,主管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奏准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成立于1895年11月,初名“北洋西学学堂”,英文名称为Tientsin University,即“天津大学”。学堂仿照西方学制,分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与二等学堂(大学预科),采用了美国耶鲁、哈佛大学的模式。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比京师大学堂早成立三年。  盛宣怀(1844—1916)生于江苏武进,他属于我国第一代实业家。6岁入私塾,23岁考中秀才,次年襄办陕西甘肃后路梁台。1870年他26岁时,成为洋务派大臣李鸿章的幕僚,颇受器重。但是他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上举人,于是对科举功名绝望,全心投入洋务。1873年以后历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厂督办等。盛宣怀经营实业多年,每当看到各项实业的兴办、新政的实施,甚至外交、海关等要害部门,都要聘用外人经管洋务,他总是于心不安。盛宣怀深感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科技人才的匮乏,认识到“兴学树人,为当务之急”,于是致力于创办新式教育。西学学堂(后来正式改名为北洋大学堂)的诞生,是中国人自行创办高等教育的开始。

清末四所大学的状况(3)
北洋大学堂的学习条件  北洋大学堂创办后,学生一切费用全免,书籍、纸张、笔墨,以及食宿费都由国家供给。此外,每月还发给学生膏火费白银一至七两不等,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长(每两白银合1.4—1.5银圆)。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大多数读书人仍视科举为正途,对所谓西学不大承认。所以盛宣怀在创办学堂时即规定对学生一定要给予较高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报考,以保证教学质量。十年后(1905)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学习西学风气的逐渐推广,发给学生的膏火费也就越来越少了。  初创时期,所招收的学生,以江浙、两广、河北及天津市为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多为中产或下层,多数学生经济并不富裕,取自家庭费用常较其他学校少。北洋大学堂因系官办,经费充裕,一切学习费用、食宿均由学校供给。为鼓励学生读书,学堂还举行月考、季考,成绩优良的前几名给予奖赏。  据老校友回忆,当时学生平均年龄较大,功课特紧。此外,北洋大学堂的学生生活还有两个特点:一是统舱式的宿舍;二是自己组织“膳团”。  别的学校,住宿条件都是几个学生共一间,而北洋大学堂是几十人共一大间,里面又分割成一人一小间。原来那时北洋大学堂的宿舍,是就武库(军械库)改建的,类似大轮船的“统舱”。两排长方形平房,均四面有窗,各向南中间开一大门。平房内部,用六尺多高的木板或板墙,分隔成若干约六尺宽、五尺深的小房间,用蓝布帘隔开,中置一走廊。每间向着布帘置一木床,床前成直角置一书桌。在两间之壁上,开洞置一电灯(再早为一盏油灯)作照明之用。除靠在窗前走廊的一排外,白天非用电灯不可。一大间的中间是起坐处,中置一大火炉,因为板壁并不到顶,此炉使全宿舍温暖有余。另外有空屋子作为盥洗间。初进学校的一定得住“黑间”,年级渐高,就可迁住较好的临窗房间。在自修或就睡时,把布帘拉上,就没人扰乱;围聚在起坐处又如一家人。  北洋学生的膳食,最早由学校统一办理,后来交学生自己组织“膳团”经营。当时学生主要来自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两广、河北各县及天津市,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经济条件自行组合。每设一膳团,其房屋、桌凳、锅灶、水电,以及司厨、采购等,均由学校供给。  北洋学生勤奋好学,刻苦读书。每日上下午有八小时在课堂,晚间三小时自修。课程紧,作业多,星期日学生多半还要读书。校址远离闹市,学生几乎不进市区游逛,都是专心求学,对每门功课认真钻研。有些学生家在天津,离校不远,但因潜心苦读,往往一个学期也只回家两三次。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受重视。1899年,北洋大学堂有了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钦字第壹号)的获得者,就是毕业于北洋大学堂法律学门的王宠惠,后来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外交总长。他的哥哥王宠佑,也于同期从北洋采矿冶金学门毕业。  宣统二年(1910年)清廷委派大臣张亨嘉、陈宝琛会考北洋大学堂毕业学生,列出最优等3名,优等8名,中等4名。北洋大学堂始终以重质不重量的作风,蜚声于世。  成批的北洋大学优等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深造。  北洋大学堂教师的待遇  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全部经费由国家拨款。仅头等学堂(大学本科)每年所需经费就达白银4万两左右。  教师待遇也是相当优厚的。1898年头等学堂教师的薪金共计白银2.16万两,占学堂全年经费3.9万余两的一半多。  学堂当时为了强调西学,保证教师质量,所聘请的外籍教师的收入和生活待遇,都超过他们在本国的水平。比如担任专业课的外籍教师月薪可达白银200两,约合280银圆(合今人民币2万元);教授外文的华人教师月薪100两左右,约合140银圆(合今人民币1万元)。管理人员待遇:华人总办,月薪银200两;而普通办事员“司事”月薪银30两(合今人民币3000元)。  北洋大学堂在开办后的头三年间,聘用洋人分门教习3—5名,汉文教习两名,华人外文教习3—6名。以后随着学门功课门类增多,教习人数有所增加。1897年吴稚晖即担任汉文教习。教习的待遇比较优厚,但是洋人教习与华人教习的薪水银差距很大。洋人分门教习月薪银200两;相当于华人外文教习月薪的两倍。  二等学堂(附属高中和预科)教习待遇低。华人外文教习月薪银50两,约合75银圆(合今人民币5000元);华人汉文教习月薪银20两,约合30银圆(合今人民币2000元)。  南洋公学的学习条件  1896年春,盛宣怀又奏准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公学”这个名称,是由盛宣怀参照国外惯例而定的。经费由盛宣怀主管的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两家捐助,每年10万两银子,这也是向外国学来的。当时西欧一些国家学校的经费就是半由商人资助(公助)、半由官方付给(官捐),统称“公学”。当时我国海岸线的划分,黄海、渤海称为“北洋”,而长江口以南(东海在内)直到福建、广东、台湾称为“南洋”,所以盛宣怀在上海新办的学堂称为“南洋公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清末四所大学的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