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传奇 >

第14部分

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传奇-第14部分

小说: 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易相处,每个人都很尊重他,在做决策的时候他总是立场鲜明。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认识的。〃我记得,我走进一个房间,沃尔夫冈·赖策尔在里面。然后,冯·金海姆进来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谁说了算。我承认,他很了解汽车业,他也承认,我很了解航空工业。〃
  鲍勃·卢茨能在那么年轻的时候考虑离开通用汽车公司,这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的自信心。他是一个瑞士裔美国人,讲德语,最初加入通用汽车公司时,他在通用的纽约海外策划办事处任职。他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工作过很长时间,后来进入斯坦福那所有名的商学院学习。由于是欧洲人,加上他的语言能力,卢茨很自然地进入通用在德国吕塞尔斯海姆市的亚当·欧宝公司。当时他的上司是亚历山大·坎宁安,后来这个人成为通用公司副董事长,那时候的卢茨非常心急,进入欧宝的时候,他已经32岁,再没有时间可以耽误了。他很快就爬到了上层,表现出一种少有的对产品的洞察力和不一般的自信心。加盟通用公司10年后,他成为福特欧洲公司的负责人,在战后所有的汽车业高管人员中,他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卢茨传奇诞生了。
  他似乎注定要达到这个世界最大公司的最顶端。但是,1971年,卢茨接受宝马的邀请,接替哈恩曼的职位,这让坎宁安大吃一惊。卢茨说,他这样做一部分是因为钱……宝马开出了通用汽车公司8倍的薪水。但是,真正让他动心的,还是驾驶本身,驾驶汽车。回到欧洲,这位战斗机飞行员重新感受到了在德国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般驾驶的快感。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赛场。他相信,如果销售的是驾乘性能一流的产品,自己可以做得很好……欧宝的车型还差了些。当时在底特律,他试图说服通用公司的老总们,欧洲的用户想要一种与美国用户不同的驾驶感受,但是他们很难接受。卢茨在宝马公司工作的3年中所积累的经验极大地启发了他,并相应地对福特、克莱斯勒以及最终的通用汽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将宝马对驾驶性的注重带入这些公司……并尽可能地加以发扬。他似乎肩负一个使命,要让全世界所有的汽车都以宝马车为榜样。卢茨是从慕尼黑开始的,冯·金海姆称他为〃快速鲍勃〃,他将开发与推广宝马车在驾乘性上的品牌形象作为自己的任务,他要让宝马代替单调的德国主流产品以及松松散散的美国车,成为人们新的选择。有人说,卢茨对宝马品牌的理解比冯·金海姆更深刻,还在吕塞尔斯海姆的时候,他就非常关注宝马。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他会跟宝马飚车,还会往车里看,是谁在驾驶宝马车。卢茨看到,一个伟大的品牌正在逐渐形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4章 宝马缔造者(8)
在慕尼黑,卢茨做的第一件事是推翻冯·金海姆修改宝马车标的决定,金海姆要去掉〃BMW〃这3个字母和黑色的边框,只保留蓝白两色的螺旋桨。卢茨还立即开始在宝马的产品上打上他自己的烙印,他曾在一张餐巾纸上勾勒出一款双门跑车的草图,这就是后来公司最具传奇色彩的轿车……6系双门跑车,后来又经保罗·布拉克(Paul Bracq)的设计,发展了完整版。1971年,冯·金海姆决定,宝马应参加赛车比赛……这违反了哈恩曼曾经做出的决定。卢茨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组建独立的竞赛集团,宝马赛车股份有限公司(BMW Motrosport GmbH),由该公司开始生产宝马量产轿车中的热门车型。
  卢茨在宝马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稳固了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的地位。在美国,有整整一代人认为,宝马这三个字母是〃英国汽车工厂〃的首字母缩写。卢茨必须提高不读汽车杂志的那些消费者对宝马这个名字的认知度。
  1974年,卢茨将宝马在美国的广告代理商提交评审,最终选择了新崛起的灵狮广告公司(Ammirati and Puris)为其制作新的广告。宝马没有选择资历更老、更有名气的广告公司,而选择了这一家。拉尔夫·安米拉提(Ralph Ammirati)和马丁·普力斯(Puris)曾在一家名为卡尔艾力(Carl Ally)的时尚代理公司担任广告撰稿人,卢茨非常欣赏该公司曾在美国为菲亚特公司制作过的一些精彩的广告。现在,这两个人自己开了广告公司,卢茨希望他们能为宝马制作效果非凡的广告,他们做到了。安米拉提和普力斯开始潜心研究一些主题,以期能在当时帮助宝马走进世界顶级消费品牌的行列。广告突出强调了建立在速度、驾乘感觉、操作性以及动力性等基础上的〃新式豪华〃,普力斯设计的结束语是:〃终极驾乘机器。〃这个广告将宝马与20世纪70年代初期行驶在美国道路上的大多数动力性平平的汽车进行对比,还将宝马简约的内饰作为另一个卖点。
  灵狮广告公司制作的第一个宝马广告在平面媒体和电视中投放的那一年,美国婴儿潮一代年龄最大的是29岁,这是历史上第一波最大规模的社会性变动;1975年这一年,美国17、18岁的年轻人的数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广告就是最早的宝马广告。卢茨和灵狮广告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所做的这一切不仅仅激发了美国的婴儿潮一代对宝马的渴望,更使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去追求一切高品质的产品……即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当时的首要任务是考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这样他们才可以去考虑那些豪华消费品。那些孩子从未远离过他们梦想中的宝马,即使有数万人最后买了梅赛德斯、奥迪甚至是萨博。宝马的广告帮助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意念,在20世纪80年代,购买宝马的不仅是驾驶爱好者,整个新兴的年轻专业人士(雅皮士)阶层都在买宝马,而他们的上一代则可能会买凯迪拉克。
  卢茨的这次行动所创造的形象告诉那些富有的美国年轻人,有这样一种东西,他们原来不知道自己需要它……他们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在这个广告真正开始的时候,卢茨离开了……他在1974年去了福特欧洲部。但是,他是这次时机恰当、影响广泛的宣传活动的发起人。当时,人们认为,冯·金海姆会接管整个匡特帝国,而卢茨将是金海姆的继任者。但是,两人之间紧张的关系让卢茨选择了离开。他们都深知宝马的价值,但是,没有了卢茨,冯·金海姆也可以照样生存,就像当年没有了哈恩曼一样。宝马的品牌质量在他掌权的23年间从未有过哪怕些许的变化,这在汽车业内是绝无仅有的。冯·金海姆将宝马的大旗深深地植根在大地上,它从未动摇过。
  到20世纪80年代,宝马已经成为最受那些富有的、有大量可支配资金的雅皮士认可的消费品牌。1982年推出的小型3系成为雅皮士们梦想的车型。实际上,这款车型与雅皮士的关系非常密切……连同他们所有的负面形象……以至于后来3系的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成为一种障碍。在营销过程中,3系与雅皮士之间的密切关系成为问题,而非优势。但是,宝马的品牌力量在当时已经非常强大,它已经深深地嵌入到美国文化当中。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汽车品牌能带来像宝马一样的积极联想,宝马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品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上每一个汽车品牌都渴望自己能有像宝马那样的身份,宝马成为所有公司的基准……卢茨的也不例外。在他加盟克莱斯勒后参加的第一次欧洲车展……1987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面对满屋子的欧洲记者,他知道该怎么说:〃如果把这辆克莱斯勒男爵(LeBaron)翻过来,你会发现,宝马有的它都有。〃
  此外,它还有很多宝马所没有的,比如道路噪音、发动机噪音、敞篷车车窗的颤动、恶劣的自动变速等等。不管怎样,在4年的时间里,它都是美国最畅销的敞篷车。卢茨是一个完美的销售大师,尽管自己对好车的追求容不得有半点瑕疵,但他可以将任何东西推销给任何人,而且他还会继续这样做下去。
   。 想看书来

第5章 对抗福特家族(1)
亨利·福特二世经营福特公司的时间越久,在聘用和解雇最高级助手的时候他就变得越反复无常。福特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治气氛很浓厚,这与亨利二世的冲动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他经常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炒掉高级管理人员,有时可能仅仅因为他不喜欢他们服装的剪裁。和他在一起,你心里永远别想踏实下来。
  〃要让你手下的人随时都感到焦虑和不安,〃福特二世有一次这样告诉艾科卡。在福特公司,要想获得成功,你不仅要有进取心、取得良好的业绩,你还需要避开公司权高位重的财务部门,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要保证跟老板之间不发生任何冲突。在另外一个城市的通用汽车公司当时也在形成自己的官僚政治,一个人要想往上爬,必须要遵守严格的规定,但是通用的各项规定都非常容易理解,就像书里写的那样明白,如果去机场接到上司,那就为他准备好他向自己的上司做报告的内容,完成自己的财务目标,不要太张扬,等等。而在福特,公司的规定总在变……人也一样。邦基·克努森(Bunkie Knudsen)可能今天还担任管理职务,但明天就被撤掉了,亨利今天如果心情好的话,可能会跟你讲笑话,看到你的优点,但是你很有可能明天就人头不保了。
  每个人的好运似乎都会逐渐用完,在20世纪80年代菲利普·考德威尔(Phillip Caldwell)接替亨利二世任福特公司董事长之前,亨利二世的每一名副职都以某种引人注目的方式缩短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1978年,亨利二世与艾科卡之间的冲突达到了白热化,这在福特公司董事会上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但是对整个汽车业,这次冲突却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它令全球汽车业务发生了巨变。艾科卡在这次冲突之后离开福特,转投克莱斯勒门下,从此,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随着亨利二世年龄的不断增长,公司里产生了两代人之间的派系分别。艾科卡一代的一些人……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一心关注财务的精明小子(他们全部出生于20世纪前10年)产生了质疑。无论在销售还是设计部门,甚至在财务部门,年轻一代都更注重市场,而不像上一代那样重视财务数字,公司中似乎产生了一种两党派局面。
  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年轻一代开始敦促老板开发一款小型前轮驱动轿车与不断增长的外国竞争势力相抗衡。到20世纪70年代末,本田在CVCC发动机上取得突破之后,从日本进口的小型前轮驱动轿车开始大规模地侵吞福特的市场份额和收益。一群年轻的管理人员开始对亨利二世甘愿将这一市场拱手让给对手的做法提出质疑。这些批评者当中,有一个产品负责人名叫唐·弗雷(Don Frey),他与艾科卡同时代,曾非常深入地参加过野马的具体开发工作,进入福特公司之前,他在密歇根大学任工程设计教授。弗雷非常爱看书,而且喜欢跟别人讨论他看过的书。〃他可能是个天才,〃亨利二世曾经说,〃也可能不是。但是,他显然是个讨厌鬼。〃
  随着年龄的增长,亨利二世对他手下管理人员的要求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