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超级达坂城 >

第17部分

超级达坂城-第17部分

小说: 超级达坂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项通知这几年执行得很不理想,有的大城市就是拒不执行或附加种种限制条件,北京胆子更大,带头违反这项通知。2004年3月,北京人事局发出通知说,针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就业任务更加繁重的情况,鼓励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北京生源毕业生。   

  本来,不少用人单位就歧视外地大学生,总是明里暗里优先录用本地生源,如何说用人单位是在行使招聘自主权而无可厚非的话,那么作为政府部门则应努力消除这种就业地域歧视,鼓励用人单位不拘一格,面向全国录取优秀人才。而不应反过来鼓励、耸勇用人单位进行地域歧视。退一步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具有完全的自主权,政府部门没有权力要求用人单位这样做。   

  打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壁垒,就是要打破人才招聘使用上的条块分割,确立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如果各地都像北京那样,鼓励用人单位优先录用本地生源毕业生,那么人才市场上的〃全国一盘棋〃便无法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奉行从那里来回里去的就业政策,高校只替毕业生保留两年档案,如两年内还找不到接受单位,一律将档案打回原籍。众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将被迫在原籍所在的狭小区域寻找工作,今后大概也在原籍的狭小区域内一直到恋爱、结婚、生子,这不仅无法产生〃达坂城效应〃,还使很多毕业生在原籍所在地难以就业,青海就是一例。所以政府努力消除地域歧视,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跨省(区、市)、跨地就业非常必要。   

  当然,北京严重缺水、又人满为患,用留京指标来限制外地大学生似乎说得过去,但除北京外的所有大城市,就算严重缺水、就算人满为患,无论如何也远没有北京严重,但却像北京一样用户籍来严格限制外地大学生进入,就毫无道理。    

  从人才总量来看,北京人才确实偏多了,正如一句顺口溜所说:〃博士满街走,硕士多如狗,本科遍地有〃。其它大城市如上海、天津的人才总量远未达到北京这样过剩的程度,为何要用户籍卡外地大学生进入?如上海规定引进外省大学生限制条件之一是必须学所谓〃艰苦专业〃的,换言之,只有上海人不学不干的艰苦专业(主要是理工类专业),外地大学生才有可能落户上海。天津更绝,不仅用户籍,还用英语四级证书来卡外地大学生。外地生源落户天津,必须有英语四级证书。位于天津的中铁18局曾挑了一位天津理工大学毕业生,发现这个学生特别能吃苦,令中铁18局很满意。但因他在毕业前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无法落户天津,企业只好忍痛割爱,这个学生也只好带着遗憾回到原籍山东。既然说是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和本人都觉得彼此合适,有关部门为什么要人为制造政策梗阻?为什么给外地大学生进入和就业制造障碍?         

虹桥书吧BOOK。  

第56节:不去北京去哪里(5)         

  对城市来说,人才的数量、提高人(包括下一代)素质是发展的关键,北京发展快,引进200多万外地大学生所产生的〃达坂城效应〃是个重要原因。但放眼全国,像北京这样的超级达坂城找不出第二个,其它大城市接受的外地大学生数量很少,这就不可能产生〃达坂城效应〃。于是笔者到全国各大城市旅行,看到广州人、上海人、天津人、沈阳人、杭州人等,都有其共同的区域相貌特征。换句话说,在各大城市的人群中,有着共同相貌特征的人太多了,这就是外来人口过少,本地人(本城人)长期小范围相互通婚的必然结果,这怎么能产生高素质的下一代!在这些大城市引进俄罗斯美女是一个方面,但引进的数量是非有限的,治本之策是除北京外大城市应完全放开对外地大学生进入户籍限制,只要有单位接受就应无条件予以落户,敞开接受外地大学生,增加高素质的外来移民(大学生)的比重,使之成为像北京那样的达坂城,让大大小小的达坂城遍布中华大地,让〃达坂城效应〃成为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民(当然包括农民、工人和外地人)报考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所以大城市在公务员招考上必须打破地域限制,允许符合报考条件的外地人持别是外地大学生前来报考。但不少大城市只准具有本地户口的人员报考公务员,外地人因户口限制无法报考。   

  有句古话是〃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大城市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国家机关公务员,根本目的在于选拔优秀人才。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家机关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毫无疑问,〃惟才是举〃应该是其最高也是惟一的原则,打破地域限制,搞五湖四海,任人惟贤,人尽其才,历来是我党组织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选人用人标准。   

  以陈腐的地域观念,用大城市本地户口限定外地人的报考资格,将外地优秀人才挡在门外,这不仅剥夺了绝大多数外地人才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也与组织人事工作的基本准则、人才规律和时代要求相背离,因而是不可取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5年10月10日,成都市人事局正式对外公布:成都市市级机关和市级行政执法队伍将面向全国招收86名国家公务员,这是成都市2002年面向社会录用公务员以来,首次打破地域、身份限制面向全国招收公务员。   

  成都市打破考生地域限制的做法,给外地人才创造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与条件,其做法是值得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大城市借鉴。         

※虹※桥※书※吧※。  

第57节:北京如何增加对外来人口的容纳能力(1)         

  (三) 北京如何增加对外来人口的容纳能力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称,目前北京瞬间人口已达到1700万,其中包括几百万外来人口,特殊因素是北京目前处于全新建设时期,外来建筑工人多,而待到新城区规划建成后,人口过多依然是个问题。   

  王岐山表示,人口控制管理手段主要使用行政手段……户籍作用已不大,而暂住证目前也没有强制执行了,政府正在研究新的行政手段,至于经济手段,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似乎也不是灵验,还需要思考新的方式。   

  据2005年1月25日《新京报》报道: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惟英日前提出〃建立人口准入制度〃的建议,认为外来人口的大量无序进入,使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提出〃建立人口准入制度〃的张惟英认为目前北京市的居住人口已超过北京市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极限,严重的制约了北京的发展,建议摸清北京实际需要的人才类别,用准入制度进行合理的引入,规范人口流动。   

  社会各界对此建议顿时哗然,当时新浪网的相关评论即达海量,网上观察显示,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对〃人口准入制〃进行了集体鞭挞。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是:   

  1 违宪。此提案看来冠冕堂皇,还用了可持续发展等最为时髦的词汇,却忽略了宪法基本的平等精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难道北京是北京人的首都?难道中国公民进入自己国家的首都还要先申请准入?   

  2 搞族群歧视。〃人口准入制〃的实质是〃人口甄别制〃。提案将中国人分成了北京人和外地人,并对外地人给予〃素质低下〃评价,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这与美国白人对黑人曾经有过的种族歧视政策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3 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与配置主要受市场因素制约,而不是过多地受到人为干预。具体到个人,在不同地区间流动意味着在实现自己的人身权、就业权等各项生存权力,这种权利谁也不能随意剥夺。   

  4〃粗暴简单〃的管理思路。我们总想用最省力的方法制定政策。这些人并不知道,好的法律和政策是所有各方面利益博弈妥协的结果。动用国家权力限制和隔离是最缺乏智慧的管理。   

  在众多意见当中,也能找到赞同张惟英的声音,但数量的确不多,这些支持意见大多认为:北京需要制定人口准入制度,否则资源枯竭人口过剩,谁都过不好。但通过网络后发现,这些意见很快被更加强大的反对声音所掩没。   

  北京控制人口的难度在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本是市场经济得以充分以展的条件之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人民的北京,没有理由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入,因为这本身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北京作为环渤海区域的中心城市,要辐射区域,影响周边,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流动是必要的前提,如果北京对外来人口进行限制,不仅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全与完善,也影响到了北京在周边乃至在全国的形象。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58节:北京如何增加对外来人口的容纳能力(2)         

  实际上,大量外来人口流动到北京,对北京的发展本身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北京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外来人口作了重要贡献。统计资料显示,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中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分别约为48%和43%,也就是说,这些行业中有近半数是外来人口,正因为此,北京市普通市民的衣食住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和外来人口密切联系在一起。   

  从世界范围来考察,每个国家的首都都象北京那样,是该国人向往之地,大家往往想到首都去发展,因此在所有国家,首都吸纳的外来人口往往最多,首都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都非常高,多数在10%左右,高的甚至达到1/5至1/4。只有达到这种很高的比例时,那时,想去首都、能去首都的人基本上都去了,首都的人口才会增长趋缓,逐步稳定下来。巴黎人口占法国人口总数的1/5,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有133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莫斯科有100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莫斯科还吸引来了10万车臣人,车臣人所特有的面孔使得莫斯科居民能很容易地把他们从人群分辩出来,肯定有一些车臣恐怖分子混在其中,这令莫斯科居民胆战心惊,不知他们何时还会制造恐怖事件。与国外对比,北京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很低,全国可能还有多达数千万外地人梦想到北京发展。北京建设得越美好,外地人到北京发展的愿望就越强烈,可以说北京外来人口膨胀的势头锐不可挡,用诸如〃人口准入〃之类的制度根本档不住,对北京市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根本不是搞所谓〃人口准入〃,更重要的是增加北京对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容纳能力。   

  北京人均占有水资源仅有全国的1/8,严重缺水是北京容纳外来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即使2008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至北京,也只能使北京人均供水量增加60吨,这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供水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