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

第4部分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第4部分

小说: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能力,还有那种拥有财富的信念深深地感染了他们。
  “放心吧,夫人。这个小伙子天生是个富贵人,没有错。”事后,戴维斯这么对夫人说。
  但他的夫人曾经非常的担忧。在她眼里,这个外套肥大,语速奇快,不修边幅的青年人会是一个挣钱的天才吗?
  巴菲特还以对投资的无限热情和对拥有财富的高度自信心吸引了理查德和玛里琳·霍兰夫妇。他们最后积极参与投资。夫妇两人最后成立的霍兰基金会,每年的纳税都在2600万美元以上,而这个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巴菲特的投资所得。对巴菲特的投资,实在让他们一生倍感自豪。
  另一对投资人奥尔森夫妇甚至宣传说:你想富裕吗?最好的方法是找巴菲特,最快的方法也是要找巴菲特。

3。始终知道自己会富有(2)
然而,巴菲特在引资之路上并不是没有碰壁过。他曾经想帮助一位邻居,但这位邻居就是不肯相信他。这个叫奇欧的中年男子有五个孩子,家境有些困难。但是他看不出总是一天到晚闷在家里的巴菲特有什么特异功能。在巴菲特到他家希望他能够投资5000美元,并许诺给他丰厚回报的时候。他想的是巴菲特这个小子自己都没有钱还想为别人挣钱,简直是不可思议。
  巴菲特问他:“你想到过富有吗?你目前处境这么困难。”
  奇欧回答说:“我哪能够富有,能够生活下去就不错了。”
  “可是,我以后是个富有的人,你看着。你连自己将来富有的向往都不敢,又怎么能够得到富有呢?”巴菲特说完,遗憾地走了。
  就是他这次拜访,带给了奇欧一辈子的遗憾。最后奇欧经常被自己的孩子埋怨,说他扔掉了人们拼命想要得到的一件礼物。
  巴菲特作为领头人,在合伙公司成立12年里,在道·琼斯指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合伙公司的赢利态势。精明的投资者还记下了道·琼斯工业指数和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赢利结果在百分数上的对照。
  年份   道琼斯工业指数  巴菲特合伙公司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56年巴菲特创立合伙企业之初,他的身价大约只有10万美元左右。到了1959年,他的身价飞涨到40万美元。而过了20年后,巴菲特的资产净值飙高至亿美元,变成了全美最富有的人之一。而到了1984年,巴菲特的净值更是高达7亿美元。历年来,合伙企业一直战胜道琼工业指数,从来没有一年亏损,其合伙企业增长率达到26%。年轻的巴菲特靠着会富有的坚强信心,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运筹帷幄,轻松地在市场中赢利。当他的合伙企业还在他家中的阳台上运作的时候,其净值已高达717万多美元。他能够以稳重而快速的脚步致富,那种豪情万丈的投资热情和自信,点燃了很多人对投资的欲望。
  对于巴菲特对金钱的无限渴求和拥有欲望,他的很多长辈都记忆犹新。小时候巴菲特经常去祖父的合作伙伴卡尔·福尔克的家玩。福尔克夫人一直记得巴菲特小时候一次在她家饭桌上发过的“狂言”。当时小巴菲特充满豪情地向他们宣称,以后自己会成为一个大富翁。并且说,如果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就会从这栋高楼上跳下去。
  福尔克夫人当时听了,还真是害怕孩子将来做出什么傻事来。她安慰巴菲特说:“孩子,何必要赚那么多的钱呢?人应当知足的啊。”
  “不。夫人!”巴菲特解释说,“你们可能不知道,对我来讲有很多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会有办法让钱都聚集我的周围。而且,我要看到它们一天天不断地增长。”
  “那时候,小巴菲特就胸有成竹,感到自己必然是个富人。他始终有这种坚定的心态和信心。”福尔克夫人说。
  巴菲特的姑姑爱丽丝也说:“我们早就发现我这个侄儿有着精明的头脑,尤其是对投资市场的热爱,他几乎从小就坚信自己会发达的。从小就狂爱着金钱积累的那个过程。”
  巴菲特的姐姐是所有人中最最了解弟弟的。她说巴菲特自从懂事的时候就迷上了经营活动,迷上了将金钱的数量和作用无限膨胀扩大。那就是他的爱好。
  当然这一点也一直是巴菲特引以为豪的。没有这份雄心壮志,又怎么能够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市场中“厮杀”并最终取得胜利?巴菲特回忆说:“我从来信心百倍地面对我的客户和投资者。因为我一直有着我必会成为一个成功者的信念。我始终知道自己会富有的。我因此能够给他们带来福祉。”
  只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巴菲特最后成为世界级别的投资大师,没有想到他在投资上会取得这样惊人的成果。他们合作的伙伴竟然是以后的世界首富……一个令全世界侧目的财富传奇人物。
   txt小说上传分享

4。 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1)
一般来讲,一个成功的投资人是要具备很多条件的。也有一些条件是每个成功者都必须具备的。这一点巴菲特也不例外。谈到一个成功投资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时。麦克及时地向这位商业巨人了解他的看法。巴菲特微笑了一下,耸了耸肩头:“当然,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都是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创收的。我在创业的时候没有钱,但并不妨碍我的成功。这就是你要学会借鸡生蛋,让钱生钱。也就是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巴菲特认为,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去挣钱,但是不能被钱所羁绊。也就是挣钱也是要讲究特殊技巧和方式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过去的旧有的思路和经验不再重要。也有很多的投资人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方法。实践证明,作为一个普通和保守的投资者,当然可以凭借固有的模式来生活。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尤其是希望在行业内有突出成就的人,必须是开拓性的人。他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勤于思考也敢于突破,懂得会利用可再生资源,去寻求更大的发展。否则,就永远是保持生存而不是飞黄腾达。
  作为世界的首富,他拥有不计其数的巨大资本。但是巴菲特明白,金钱是为人服务的,人不要为钱劳累。他在运用复利的方式不断翻滚金钱的时候,他没有感到疲倦,感到艰辛。他认为,积累财富既要寻找机遇也要顺其自然。否则人就可能被金钱所左右,也许沦为金钱的奴隶。
  巴菲特常常提醒那些整日为金钱疲于奔命的朋友:我反对拼命,我赞成技巧。巴菲特永远只是把挣钱看成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并不是迷恋金钱的本身。
  实质上,在拥有了大量的金钱之后,钱就是一张纸片,或者是一串数字而已。更大程度上,钱就是一个概念。巴菲特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永远是有限的。而这个时候,个人必须凭借外部力量最大限度扩展财富,学会让钱来为你服务。
  巴菲特反复强调,善于用别人的钱来进行投资不失为一种逾越自有资金局限、规避风险的方法。每个人的个人资金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尤其是一些初步涉及投资领域的新人。
  现实之中,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灵感产生,都会抓住一定的机遇的。总之,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综合因素的有机结合才可能造就的。在机遇和条件之前,你首先必须具备应有的操作水平和能力。
  巴菲特能够在投资市场取得非凡的成绩,一方面是他能够对股票市场有高超的把握;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一直善于利用外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财富的跨越式积累。
  巴菲特在大学毕业后,回到父亲的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到导师格雷厄姆的纽曼投资公司工作,他以这个公司为跳板,学到了很多的投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纽曼公司解散之后。巴菲特又回到奥马哈,并且在一个家庭宴会上宣布成立合伙公司,希望亲友们都来参与。
  巴菲特的这个方式,也就是典型的借鸡生蛋的方法。
  随着一步步的财富积累,巴菲特也有了一定资金。但他仍然使用让钱生钱的办法,来再次扩大规模。
  伯克希尔公司,是美国早在1790年就建立的第一家纺织厂。这家公司一直由察思家族所掌握,直到后来与哈撒韦制造公司合并。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 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2)
伯克希尔公司的业务后来发展成为全美国的龙头地位。棉纺织量一度占到了整个国家全部棉花数量的25%。最后成为一个专门为衬衫、床单、手绢等生产主要纤维的多工厂联合体。
  1955年之后,由于察思的经营观念陈旧落后,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水平,外部环境非常不理想,所以最后被迫与同样遭遇损失的全国最大的纤维经营商哈撒韦公司合并,但是失去了公司的经营权。新的总裁名叫斯坦顿。
  在公司合并的开始几年里。斯坦顿置办新的设备,提高生产率。公司很快发展成为新英格兰最大的也是唯一幸存下来的纺织品制造商。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斯坦顿后来变得苛刻而孤僻。到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70多岁的斯坦顿不断地加大对公司的投入,但还是无力回天,公司经营状况一路下滑。再加上公司内部他和弟弟之间的矛盾丛生。一切的前景不容乐观,到1963年年初,伯克希尔的股票由每股的1434美元下降到813美元,形势严峻,而之前长达八年的时间,公司的股票也一直疲软。
  这时候的伯克希尔公司仅仅剩下两个工厂。资本净产值只有20万美元左右。陷入价格暴跌困境的伯克希尔公司在1963年只有两条道路选择了:一是衰落倒闭,二是等待或者请求别人伸手拯救。
  可是,面对满目疮痍的公司现状,已经无法遏制的股票暴跌,几乎没有人敢去伸手援助了。
  早在一年前,巴菲特就购买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一些股票。这是因为股票价格在市场上降到了一半。那时候他还没有更多的想法。不过最后看到公司无法经营下去的状况,他也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这毕竟是一个老牌的公司,很多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信誉。巴菲特因为购买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一些股票,已经与它有了关联。看到公司如此处境,他突然萌生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通过接管这个公司,把自己的纯粹投资人身份变成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于是在这个几乎变成废墟的地方,在当地的投资人都唯恐躲避不及的时候,巴菲特却反常地主动靠近伯克希尔公司。
  的确,伯克希尔公司已经不存在什么经济资源了。巴菲特如果参与,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他毕竟是一个商人,一个投资人,不可能纯粹因为怜悯去救援。
  在对伯克希尔公司进一步的了解中,巴菲特发现公司还有另一个值得去投资的价值,那就是人力资源,也是可以用来“借鸡生蛋”的。这是个还没有任何人关注的因素,巴菲特看准了。他在接触公司各级主管的过程中,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