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通论-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办、本国的封建官僚或地主以及商人。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
在近代中国,虽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19zs。
近代中国依然是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构成广大农村生产关系的主要基础。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占有60%—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70%—80%的贫农连同雇农,却没有或只占有很少量的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并把自己收获物的四成、五成甚至六成、七成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只能形成封建势力占支配地位的上层建筑。在政治上,先是皇帝和贵族官僚的专制政权,接着就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这就是说,近代中国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因素,但是封建主义仍然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已经不是原来的封建社会,但也没有变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成了半封建社会。(三)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中国革命的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体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两者是密切结合、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13页。
根据对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的科学分析,毛泽东得出结论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联
(一)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以来,中国人民不仅继续遭受严酷的封建压迫,而且还遭受了新的残暴的民族压迫。中国的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不止一代的中国人的心头。中国人民在民族压迫下的痛苦以及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是当时最重要的事实。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斗争向来是英勇的。但是,在一个相当长时间里,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论大中小,几乎都曾经欺侮过中国;而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几乎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这是什么原因呢?毛泽东指出,“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这就是说,为了使中国在世界上站立起来,而且站得牢固,为了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境遇,使中国人民过上自由、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人民的幸福富裕。近代以来中国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富裕这两个基本任务,就是这样被历史地提出来的。近代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是为此而进行了长时间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
第7节。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关联着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中国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现代化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这是因为:不首先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废除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改变它们控制中国海关、扼住中国财政的咽喉以及在中国倾销商品和进行投资等方面享有的特权,由此使中国的社会经济、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得以自由发展;不首先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并提高他们的购买力,由此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粮食和轻工业原料、部分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不首先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由此使中国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以便集中力量去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这样,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项建设事业也就不可能得到顺利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个目标就无从实现。因为“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二)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走革命的道路。19zs。
怎样才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应当采取改良的办法还是应当进行革命呢?
本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总是交替采取渐变即量变和突变即质变这两种形式,或者说是和平进化和革命变革这两种状态的交替。改良属于量变的过程和渐变的形式,它是在不改变基本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调整;而革命则属于质变的过程和突变的形式,它不限于对社会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调整,而是对整个社会制度进行的根本性变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社会变革,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状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阶级力量的对比等具体因素。在通常的情况下,社会是以渐变的方式演进的,这时,改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历史发展可以起推动作用。所以毛泽东说:“对改良派也应该估计有进步的一面。”《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页。当着逐步积累的矛盾达到了极其严重和尖锐的程度,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而推动变革的社会力量也相应地成长起来了的时候,革命就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阻碍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从根本上说,是整个“社会制度腐败”,所以,不进行革命,即对基本社会制度进行变革,而实行改良主义,即在不改变基本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调整,是无济于事的。事实上,由于旧中国的统治阶级无不以外国帝国主义势力作为自己的靠山、以本国封建势力作为自己的社会支柱,因此,它们从来就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解除封建主义对于中国人民的束缚。这就是说,为了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毛泽东说:“我们人民革命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文献》1992年第5期。由于落后的、反动的生产关系束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是受到反动的国家政权的保护的,因此,“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由于保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的国家政权是靠反动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来维持的,要夺取政权,在一般情况下,就不能不使用革命的暴力。列宁说过:“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破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破那种由于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页。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决不能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少数煽动者的恶意。实际上,“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3页。清代末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情况正是这样。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有相当规模的民变就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起。事实表明,不奋起革命,国家就不能生存,社会将不能前进,人民群众也再没有生路了。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者早年也曾经企图采取温和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1894年,孙中山本人就写过《上李鸿章书》,主张“仿行西法,以筹自强”,并希望李鸿章能“玉成其志”。他后来讲过,自己原本是赞助那种“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的运动的,只是由于在实践中不断碰壁,“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