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早一步-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骄治晃�733%,相对两周前持仓比例下降61%。对政策敏感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产生了畏高情绪,连续五个交易日均出现明显的逢高减仓迹象。其中,68只基金主动减仓5%以上(当然同时有16只基金主动增仓超过5%)。
截至9月3日,今年以来大盘涨幅为9888%,共计有183只基金跑赢同期大盘,占可比基金数量的七成多。其中华夏大盘精选净值增长率高达20749%,超过去年冠军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全年18227%的收益纪录。可比的257只基金区间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10471%,超过去年可比的177只基金全年10257%的平均净值增长率。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据,足以让国外证券业、基金业大跌眼镜,要知道在华尔街一家年均收益率接近20%的基金已经是“基金中的战斗机”了,连续两年收益率超过100%,那简直就是神话中的神话,而目前在中国这是普遍现象。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这个“超水平”是否可以变成常态呢?一个人“超水平”发挥之后,接下去“再续神话”的概率还大吗?
要知道,对应于良性循环的是恶性循环,一旦基金减仓—大盘下跌—基民赎回—迫使基金再减仓成为新的循环,那么其对股指的助跌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令人担忧的事。并且,现在已经不是杞人忧天,基金减仓这第一步已经迈出了。
昨日,受到建行即将回归A股市场的冲击,银行股、金融股等首当其冲地受到基金的减持。同时,投资者亦忧虑市场扩容的加速,前期获利极为丰厚的大盘蓝筹股因此被率先兑现。尽管基金经理们一再否认“蓝筹泡沫”,但由于基金建仓不断把蓝筹股价格推高,从而形成蓝筹股股价高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泡沫没有破灭之前,谁也不知道是否存在泡沫。”格林斯潘的名言现在成了基金们最有利的武器。但事实胜于雄辩,既然没有泡沫,为什么悄悄地减持呢?基金大主力到底在担心什么呢?值得大家思考。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要想涨得更多、涨得更好,唯有遵循市场规律,实现涨跌有序。涨跌就像人的呼吸,一个人再牛,一口气能憋多久?(后注:2008年一季度的走势证明,当时的担忧成为了现实。)
风险将由结构性向系统性转变
时间:2007…09…21 11:40:04
上午大盘先抑后扬、再度回落,早盘的跳水式杀跌似乎露出了调整的真面目,但“稳定”和“策略”决定了短线的下跌不会太凶猛,否则人人都想出,主力根本出不了多少货,只有像近日这样慢慢地磨,才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轻仓位,实现高位出逃。
权重股在早盘普遍出现大幅下跌走势,宝钢股份、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万科、鞍钢、苏宁电器、兴业银行等的破位形态越来越明朗化。与此同时,一些形态尚保持得较好的权重股则担当了护盘重任,今日轮到了中国石化,加上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的配合,硬生生将股指从下跌40余点拉至红盘。但当权重股们把指数拉上来的时候,其他个股反而纷纷走软,整个市场普跌态势反而明显起来,显示股指的失真现象比较严重。
煤炭、能源、有色、航天航空等板块表现仍非常强势。这些品种的炒作已经进入博傻阶段,即越是没人敢追(指形成跟风气候的买盘,个别人胆大冲进去不算),它越是涨给你看;如果多数人都觉得还可以吃,纷纷追进的时候,它一定狠狠地跌给你看。比如近日的钢铁板块就是如此,经过上周的疯狂并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之后,龙头品种近日已连跌四天,把一些盲目乐观者套在了高高的山冈上。
一、如何研判短期市场走向(10)
如果在近日的震荡中,手中的个股表现不错,那是幸运的事,但不见得是继续看好它的理由,有高点就走,也许更实惠一些。坚持一种风格,就可以获得这种风格所带来的固有收益,尽管它所固有的缺陷也无法避免。怕就怕,一是不适合你,二是操作随机性太强,那就容易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好股卖掉,烂股长留。
大盘总体仍将呈“震荡”、“分化”的走势,虽然短线仍是结构性的风险(个股分化,有涨有跌),但不得不防系统性风险(大盘调整,全线下跌)。
屡见下影,暗含去意
时间:2007…09…21 17:21:46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这样的“小阴线”已经有三根之多,显示盘中不时有抛压出现,而主力又总是奋力挽回局面。近日市场谨慎之心开始蔓延,体现在盘面就是一有风吹草动,抛盘就快速涌出,将股指瞬间打低,但这个时候总是有权重股“适时”挺身而出。
由于目前处于结构性牛市,个股涨跌分化,因此短线的风险都属于结构性风险;而一旦大盘进入调整周期,绝大多数股票都会走出一段调整行情,那就属于系统性风险了。按一般规律,牛市中的调整往往以“快速有力”为特征,本轮牛市以来出现的几次“波折”均是如此,短线的杀伤力较大但时间较短,但正因为如此,每次调整都有不够充分、不够到位的缺憾,也即从1000点左右至5400点,股指还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调整浪,难怪人家罗杰斯说“要记住这是不正常的,这不是股市运行的正常规律”了。而近日盘中出现的这种欲跌还涨、指标股护盘的特征,倒是本轮行情中第一次看到,结合几乎所有的“价值洼地”基本都被填平、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高企,那么接下来的调整是不是会演变成一轮我们还没有遭遇过的大调整,值得担忧。
之所以近日屡有指标股护盘的迹象出现,内在原因应该说有两点:一是权重股群体主力已经重仓持有,很大的一个目的是备战股指期货,那么在期指没有正式推出之前,大量减持显然是“不划算”的,因此虽有“奉命减持”的可能性,但毕竟不情愿,故跌几天就可能来个脉冲上涨,以维持股价的相对高位。二是主力要想顺利地减仓,就必须营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大盘环境,只有保持向上格局不变,筹码锁定性才更强,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以上两点,只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和主力未完成减仓任务之前有效,而之后呢?不堪设想。估计管理层也在酝酿相关措施以避免股市出现大的震荡,但效果如何尚难乐观。在此之前,相对“稳定”的基调估计暂时会得到保持。
风险不是靠躲的,是靠防的。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你若没有准备,那么想逃也会很狼狈;如果你有所防备,早就随身带了雨具,那会从容得多,也就会少挨淋了。另外要提的就是“概率”,在目前点位和形势下,是要调整的概率大还是继续上涨的概率大?如果在股市投资你总是按大概率事件去做,你想取得收益也就是大概率了;否则,有时候你是会有意外收获,但最终输得很惨也是大概率事件。
9月份市场发生了什么?
时间:2007…10…07 13:05:29
A股市场在9月份走出了“结构性牛市与结构性调整并存”、“精彩与平淡相互辉映”的行情。从股指上看,在基金减仓声中,两市走出了震荡走高的行情,沪综指全月涨幅639%,深成指涨幅555%;而在8月份,沪市上涨1673%,深市上涨了1758%,市场向上拓展空间的力度有所下降。在成交量上,沪市9月份成交307850048亿元,比8月份减少约5300亿元,深市9月份成交160306976亿元,比8月份减少2700个亿,出现较明显的萎缩态势。
据统计,9月份两市上涨的股票共有721只,下跌的股票有677只,另有8只股票收平。其中,涨幅超过30%的股票有96只,涨幅前8名涨幅均超过60%;下跌的股票中,跌幅超过10%的有170只,跌幅前8名跌幅均超过22%;跌幅在5%以上的有432家。从中可以看出,上涨股票的表现力远超下跌股票,近半数股票在下跌、调整的现实被部分股票的热炒、疯涨所掩盖,也即结构性牛市更为人们所认可,其“孪生兄弟”结构性调整却不为一些人所接受。
一、如何研判短期市场走向(11)
如果说 “5·30”之前我们领略了低价题材股的过度投机炒作形成的泡沫,那么在9月份我们则领略了什么是蓝筹泡沫。9月份,蓝筹股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走势,也即蓝筹泡沫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所刺破。可以看到,在整体上涨的9月,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五粮液、中国远洋、中国平安、中集集团、大秦铁路、中国国航等出现了较好的涨势,而与此同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长江电力、万科、民生银行、中国铝业、交通银行、宝钢股份等权重股则是下跌的。
说9月精彩,不仅仅在于大盘屡屡创出新高,更在于中国船舶在9月底突破280元大关、山东黄金一度突破200元大关,而诸如中金黄金、中国平安、东华科技相继跃上百元大关,以及部分有色股、煤炭股的大幅向上挺进,为市场打开了股票的比价空间。这清晰地告诉我们,在大牛市中,好股票的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但与此同时,正是一些股票的超强表现,也给市场埋下了中级调整的隐患,加上市场连续上涨已久、各方面压力增大,调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而9月份的平淡,是指约有一半的股票根本没有涨,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特别是中小板中的部分次新品种,成为调整的重灾区。据统计,在9月份有交易的171家中小板个股中,上涨的品种仅有45家,下跌的有126家。众所周知,热炒新股往往是市场火暴、资金活跃的表现,也是部分资金看好中线后市的表现,而近一两个月的次新股走势虽有前期热炒过头的原因,但整体走弱的格局,无疑让人有所担忧。另外,在9月最后一周,航空、有色、煤炭、钢铁、水泥等近期最热门的板块亦出现了震荡或调整走势,或预示着市场最坚定的做多力量亦开始动摇与分化。
综上而言,相比7、8月份,9月份市场格局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了解它、认识它、分析它也许花不了多少工夫,但对后市的研判多少会有借鉴意义。
“开门红”之后会怎么走?
时间:2007…10…08 08:29:29
长假一过,投资者关心的事很多。首先是长假期间政策面有无新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没什么大的消息传出,算得上“消息面平静”,那么对短期大盘就算是“利好”,因为长假的累积效应将放大做多动力,使短线市场有继续上攻的要求。今日大盘无疑会大幅高开,但高开后能否继续高走,将是一个悬念。
其次是周边市场的情况。可以说,长假期间全球股市涨声一片,美国道·琼斯指数升上了14000点,而港股虽然大幅震荡,但总体仍保持了向上格局。
第三,投资者又将直面可能再创新高的9月份CPI、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及发行特别国债等宏观面可能出现的压力。三季度业绩预告也将批量公布。
第四,扩容压力将逐渐体现出来。中国神华将于10月9日上市,新的第一权重股中石油也有可能在10月份IPO,10月份“大小非”解冻的规模将达到创纪录的1998亿等,市场流动性在10月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而随着建设银行和中国神华10月份计入指数,中石油不久也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