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钱王-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种来路的钱他都敢借,越借越多,越滚越大。
借钱给他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纯粹私人借款、企业间拆借、“标会”的钱、赌场的钱,还有就是地下钱庄的钱。
F省有很多种类型的“标会”,“标志”是一种盛行民间的特殊的融资方式。F省的人喜欢组织左邻右里、亲朋好友,由“会头”(“标会”的组织者)牵头,组织“会脚”(“标会”参与者),大家一块搞起“标会”。这种“标会”筹集资金的周期不定,通常是一个月标一次,“会脚”按中标金额支付给中标的人。每人只拿一回,其他时间就要按月把“会钱”交给“会头”,“会头”在收款完毕之后,交付给下一个中标的人。
有的周期很短,半个月标一次,这种“标会”涉及的金额通常非常小,小到可能每个人只要出几块钱甚至是几十块钱。有的周期很长,三个月交一次钱。周期越长,金额往往也就越大。周期长的叫“长会”,周期短的叫“短会”。
周期长,并且“会头”有本事组织很多人参加,那么,这个“标会”每个时期聚集起来的钱,规模也就越大。F省“百万(元)会”、“千万(元)会”,时不时也会存在。像后面这种较大规模的“标会”,其存在的生命周期起码也都要四年以上,才能让每个会员都轮流着拿到钱。当最后一个“会脚”拿到钱之后,“标会”就宣告解散。
据林瑞福的记录,他就参加过很多个“标会”。他拿来派作运营的资金,有一些就是来自“标会”。
他的操作手法很简单:尽可能打听到哪里正在搞“标会”,就想尽办法参加。他报了名之后,尽可能在最前面几名内拿到钱,然后投进公司里。他拿到了“标会”的钱之后,以后只需按期交“会钱”就可以了。
当然,林瑞福越是提前急着把钱标回来,那他还需要多支付一些钱给其他“会脚”,相当于利息。
比如,他以7000元的代价标到一个“标会”,会员有150人,那他一标到之后,就可以拿到105万元。但他以后每期就要以同样的代价支付。如果后来某一期还有人标得比他高,那他就要在那一期支付新的标金。
越是最后拿到钱的,那他实际到手的钱就会最多。因为前面标到钱的“会脚”会按原来抬高的代价照付给他钱。所以,如果不是急着用钱,通常“会脚”不是很想把钱标回来。与其勉强标回来,还不如放在“标会”里养着。
通过频繁参加这样的标会,林瑞福确实可以圈起一定规模的钱。运作得顺利的话,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就变成一个“千万富翁”。
F省大大小小的赌场多如牛毛。这些赌场集中了很多钱,赌场的老板经常在场内场外放高利贷。早些时候通常是五分左右,即百分之五的月息。后来利息越抬越高。有时不是按月计息,而是按天计息。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双方的谈判。
赌场再有钱,那也是抽赌资得到的,赌徒们的钱不代表就是赌场的钱。林瑞福可以从那里一次借到几百万,就已经知足了。这种钱不能占用太长时间,否则,林瑞福的小命堪忧。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林瑞福的“赌”劲也越来越大。
他可能原本就是一个赌徒,是在商业上赌运气的。也可能他本身并不是一个酗赌的人,但越滚越大的生意,逼着他最后不得不采取像赌徒一样的手段来运作。
林瑞福对短期资金需求的胃口越变越大。最后,他只有物色地下钱庄,并且频繁和他们接触。 。 想看书来
4
4。
凡是和地面上正规的金融机构不同的、暗中运作的金融组织及个人,都可以被叫作是“地下钱庄”。像赌场,也可以叫做地下钱庄。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随着林瑞福频繁来回搬钱,他的资金结构头绪很多,短融短借的操作相当复杂。
【插图2】
简单地说,林瑞福不断从各种可能的渠道搬钱,这些钱最终都要通过他所说的那个张老三,进行中间汇兑及走账运作,而所有这一切,据林瑞福的陈述,背后都是由一个姓郑的“地下钱王”控制的。
林瑞福在搬动境内各路资金的桥梁可能很多,但最终通往境外的,却只有一座姓郑的独木桥。他最终就在这座独木桥上翻进阴沟里的。后面的资金全部被人骗走,他前头辛辛苦苦搬来的那些钱,全部变成了数额庞大的负债。
像林瑞福这种道行并不低的人,怎么会最后被人家骗走了足足两个亿的钱?
当初林瑞福跟李大卫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李大卫就怀疑他好像还有意对警方隐瞒了什么。
当时,李大卫怀疑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怎么搬得动这么多钱的?
试想,两个亿的资金,就差不多是要装一百个中号密码箱,在十天左右全部搬完,每天要搬动十个箱子。就算是银行走账,也要分拆成十几二十个账户,先化整为零出境,然后再化零为整,打进指定账户。单单是通过F省景盛诚公司和香港鼎聚鑫公司之间一对一配合运作,短时间内也很难办得到。
估计事情的真相应该是,姓郑的“地下钱王”指定F省景盛诚公司的张老三出面,受理林瑞福的事情;而香港那边则由鼎聚鑫公司出面,向林瑞福汇报境外的操作情况。
以林瑞福的聪明,他自然也明白这背后还有一层层机构在分头一块操作,只是这些机构对林瑞福来说,他既不能具体说出是哪家和哪家,也和他林瑞福没有过任何接触,现在出了事情,他当然要紧紧揪住在境内的张老三不放。
但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李大卫从那三大本笔记本的记录中,已经对林瑞福过去和张老三之间的交往,有了个初步的了解。但他考虑到,毕竟有的记录还很零散,疑点很多,不便马上下结论。所以,李大卫特意几次给林太太打电话,请她务必把过去林瑞福和张老三以及F省景盛诚公司之间的暧昧关系再交待清楚。
刚开始林太太觉得很为难,但禁不住李大卫三番五次地说服,终于慢慢地把事情的真相讲出来了。
李大卫这才明白,原来林瑞福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有他的一盘庞大的计划。但到头来,他这条小鱼最终还是掉进了“地下钱王”这条大鱼的嘴里,反倒成了人家的一顿美餐!
1
1。
林瑞福开始和张老三接触,是在两年前。
这之前,林瑞福到处询问线索,构建他自己的汇兑网络。
在那段时期,林瑞福留下了很多这些民间汇兑及走账的机构及个人的线索,这些线索非常零散,林瑞福和他们合作的累计次数也都不多,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一地。看来林瑞福对这种“游击战”也深感烦恼,他某天在本子上大大地写了个“难”字。
最后,他锁定的合作对象是张老三。因为他听说张老三的老板是盛传于江湖之上的“地下钱王”,张老三所在的F省景盛诚公司操作的盘子看起来也不小,张老三在这一行里已经干了很多年,向林瑞福介绍的人都有鼻子有眼地夸说张老三的信誉一向很不错。
鬼使神差。林瑞福开始在某一天正式接触张老三。
当时,林瑞福在外贸方面的生意做得并不大,每次交易大概就三四百万,前期运作资金大概一两百万足矣。
林瑞福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开始和张老三做第一次生意,结果让林瑞福极为满意。
他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这样畅快的走账流程。这边一交钱,那边很快就见到款,旋即开始屡诺。
张老三就像是《把信送给加西亚》里的那个上尉:你只要一股脑儿把钱交给他,三言两语把明确的意图告诉他,他中间怎么干你根本无需过问,很快,他就会给你一个漂漂亮亮的结果。甚至还会高于你的预期!
太棒了!
林瑞福不由自主地赞叹道。
他为此兴奋不已。原来,这世上还真有这么神奇的神行太保!穿天遁地,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难得到他的。
小小瀛寰,不过三两秒。这么一大堆的钱,转眼就变成躺在目的地账户上的那一大坨,就比穿越时光隧道还容易!
……
有了这头一笔,便有接下来的第二笔、第三笔……。
一回生,二回熟,张老三也自然而然地和林瑞福打得越来越热乎。
更让林瑞福有一种枯木逢甘霖之*的,是在一次他的交易突然增大,前期运作资金一时解决不了,但供需双方没有让他有回旋的余地,于是,他愁眉苦脸地跟张老三诉说起正面临的难题。
张老三一听,哈哈大笑。
“嘿,兄弟,那还不好解决嘛!我以为你老兄碰到什么大难题!我们景盛诚公司可以为你提供资金,条件是半月四分息。”
林瑞福一听,大喜。
他的交易周期不到半个月,半个月内短期借到景盛诚公司提供的资金,他完全可以在约定时间内返还给景盛诚公司,不费吹灰之力。
这样一来,一方面,林瑞福省去了自己辛辛苦苦去找钱的功夫,马上可以做成生意;另一方面,“羊毛出在羊身上”,支付给景盛诚公司的利息,只是占到林瑞福从交易需方那里得到的利润的一小部分而已,景盛诚充其量赚的只是小头,大部分利润还是让林瑞福赚到了。
2
2。
林瑞福行云流水地施展他的软招。
双方最后是以半月息三分成交,即。这部分利息,也只是等于拿走林瑞福一个多点的净利润,小意思。
张老三对他坦言:一般他们这个行里,一开出的价码,是不允许再讨价还价的。只是因为大家合作这么长时间,所以,张老三才破例为他降低价码。
林瑞福对张老三感激不已。
他自己也知道,张老三说得也是实实在在的,没有骗他。
对这一行的规矩,他多少还是知道那么一点的。
民间交易不喜欢在谈判上花太多时间,更愿意直来直去。只要双方都认为条件是可以接受的,很快就能达成交易。这种黑道上的买卖更是不喜欢牺牲效率,一张开口,一掌拍在桌子上,就希望马上能成交。即便你愿意再多绕点弯子,人家可不愿意继续陪你再玩下去。
林瑞福也不敢硬着磨张老三,他用的是软磨。三两下就把张老三磨软了,让他挺不起,硬不来。张老三最后摊牌给林瑞福的价码,是人家是底线,让林瑞福捡了点便宜。
景盛诚公司提供资金之后,林瑞福的操作就变成更加简单了。他只要告诉景盛诚公司,自己需要往境外账户打进多少钱,现在不足多少,要向景盛诚公司借多少钱,就可以了。
这边景盛诚公司收下林瑞福手上能拿得出来的钱,香港那边很快就往林瑞福指定的账户上打款;林瑞福收到需方的钱之后,再连本带息偿还给景盛诚公司。平掉这个账目之后,双方的此次合作即告结束。
事情居然会是如此容易!林瑞福之前想都没敢想过。
首次合作结束后,林瑞福还仔细研究过张老三他们到底是怎么玩的。
对!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汇兑时间差和资金沉淀的问题!
林瑞福很快想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顿时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