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让别人无法取代 >

第8部分

让别人无法取代-第8部分

小说: 让别人无法取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濡目染,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行为和兴趣。因此,孩子的兴趣与父母的兴趣有时是很相似的,父母有什么样的兴趣,孩子也容易形成什么样的兴趣。   
第25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得主邓亚萍,就深受她父亲的影响。邓亚萍的父亲是乒乓球队的教练,她从小就看父亲打球、练球,很小的时候就迷上乒乓球。一天,她对爸爸说:〃我要打球。〃当教练的父亲吃惊地盯住她看了半天,因为她当时还不到5岁。最后父亲郑重地点了点头。从这时开始,邓亚萍每天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由爸爸送她去训练馆练球。   
在爸爸的支持和鼓励下,邓亚萍苦练乒乓球的基本功,不久便进入了郑州少年体校。父亲对乒乓球运动的喜好,使女儿也喜欢上了乒乓球;也正是父亲对女儿的支持、鼓励和正确指导,使她的球艺大有长进。通过刻苦训练,邓亚萍终于登上了世界乒乓球冠军的宝座,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绩。她的成功与父亲对她的影响以及教育分不开。   
孩子在幼年时,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是培养其各方面兴趣的关键。所以,为人父母者,要做好引导孩子叩开兴趣之门的优秀导师。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之前,首先要知道兴趣是怎么产生的。   
兴趣产生的基础有三个:   
第一,兴趣产生于认知。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只能建立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认识(或称之为知识),再奇特的现象出现在面前,也会熟视无睹,毫无兴趣,即使有瞬间的兴奋,也会因知识的贫乏而稍纵即逝。   
日本的教育心理学家田崎仁认为:〃兴趣不是原因,而是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是知识,任何兴趣都根植于一定的知识的土壤中,因此,知识是兴趣的媒介。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无知便无趣。当人对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一般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兴趣;当对某种事物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后,知识会为人拨开弥漫于事物表面的迷雾,使人认清隐藏在奇异现象背后的更加奇丽的东西。   
第二,兴趣产生于需要。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发展的。需要激励人们积极行动,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比如,某人感到了物理知识的重要,有了学习物理知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当人的某种需要满足之后,他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就使原来的兴趣也得到丰富和发展。   
兴趣之所以发生,实际上是学习成功的自然结果。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勇气。〃   
第三,兴趣产生于好奇。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孩子出自对某种事物的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索、去学习。   
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兴趣源于好奇,而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因为好奇,才希望去探索,才需要去发现。一旦失去了好奇,就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小时候,看到天上的云彩,我们常常要想:〃云彩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云彩会变化颜色?〃〃为什么云会动?〃每当自己和小伙伴玩儿得兴起,家长叫吃饭时,就想:〃为什么一定要吃饭?〃〃为什么会饿?〃继而又想:〃什么是饭?〃〃人们为什么要叫它饭,叫别的不行吗?〃〃为什么。。。。。。为什么。。。。。。〃,在孩子小小的脑袋里装着无穷无尽的为什么。   
这些〃为什么〃有时会向大人们提出来,而更多的时候,可能只是留在自己的小脑袋里。他们没有提出来,却表现出来了,而且是以让大人们难以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有些在我们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甚至近乎〃傻〃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却并不简单,而且很〃聪明〃。有些对于成人来说好像〃破坏〃的行为,而在孩子看来可能是一种最〃伟大〃的发现。   
〃还记得我在小的时候会把鸡蛋从篮子里拿出来,一个一个地丢在地上,惊奇地看着坚硬的蛋壳摔得粉碎,晶莹的蛋黄洒了一地。〃   
这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兼作家珍妮·艾里姆在《养育女儿》一书中的一段自述。也许,你会说:〃她们家钱多,可以让孩子任意糟蹋鸡蛋。〃其实,在小孩子的眼里,并没有钱的概念,也没有糟蹋东西的想法。对于她来说,wωw溜66ebOoK溜电子书只有好奇。她想知道,鸡蛋掉在地上会是什么样子的。接着她发现,鸡蛋掉在地上会碎,而且蛋黄还会流出来。流出的蛋黄在地上散开,像花,很好看。   
难道这是偶然现象吗?科学是要靠重复来检验的,于是,她再往地上扔一个鸡蛋,看看小脑袋中的科学假设是否能得到检验。果然,后来扔在地上的鸡蛋也一样会有蛋黄流出来,而且也像花,很好看。这听上去好像在演绎故事,其实这就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现象。   
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是激发人进行探索的重要因素,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强烈的好奇心。科学家和发明家往往在青少年时代都有惊人的好奇心。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仅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 328种。一个仅读过3个月书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   
原来,爱迪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就抓住大人的衣角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他的成功与他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是分不开的,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不断地去探索、思考、发明与创造。   
达尔文小时候对昆虫十分好奇。有一次他看见三只甲虫,可他只有两只手,于是他一只手捉一只,剩下的一只就用嘴含着。爱因斯坦的父亲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儿,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那根轻轻抖动的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面的那根红色小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他的提问,而是对他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小爱因斯坦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   
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许多人才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   
其次,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孩子小的时候,兴趣的产生常常与外界的各种影响(甚至可以说是诱惑)有关,比如,一个小孩看到其他的孩子学钢琴,他也想学,哭着闹着要钢琴。但实际上这个孩子真正的兴趣不是弹钢琴,而可能是演奏者漂亮的服饰,可能是别人羡慕的目光和掌声,可能是那不能轻而易举得到的神奇声音。而这一切,当真的开始练习时就都不存在了,所以他没弹两下就不想学了。结果使家长很难确定孩子究竟有什么兴趣。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如果没有尝试,不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家长就更不能发现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了。这时,家长需要多花点时间。其实,寻找孩子兴趣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从孩子的劳动成果中挖掘孩子的兴趣。以手工劳动和绘画为例,小男孩喜欢做汽车、火车、轮船,描绘打仗的场面;而小女孩大多数喜欢画装饰图案和制作穿着各式服装、梳着花样发式的布娃娃等。   
从孩子的这些劳动成果中,就可发现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兴趣。对这些劳动成果,家长要充分肯定,让孩子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保护这种兴趣爱好,加以培养和正确引导,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寻找孩子兴趣的过程中,家长要能够认识到孩子的兴趣是各种各样的,也是千奇百怪的。在《才识卓越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一文中,我读到过这样一段描写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话:   
〃每当看到妹妹玛雅兴高采烈地玩着洋娃娃、小婴儿车、提桶和铲子等时,他都静静地走开。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中,用手抚摸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他们每次到巴伐利亚湖畔游玩时,他总是格外高兴,因为,在这里能看到许多他所喜爱的自然景象。或沿着林阴道散步,观看穿过树叶空隙的斑斑日影;或采摘树木的单花瓣,惊异它的细小纹理和奇怪组织;或静坐着凝视湖面的粼粼碧波,晚间则凝望夜空中的闪闪星光。〃   
这说明小爱因斯坦的兴趣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其实,不仅孩子的兴趣各异,孩子与成人的兴趣也不一样。我们成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在孩子眼里可能一钱不值。而在我们成人看来毫无用处的东西,可能在孩子眼里却是宝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孩子的衣兜里翻出的石子、布片、果核、碎纸之类的〃垃圾〃中感觉到。   
记得有一次,两位妈妈向我请教〃兴趣〃问题。   
妈妈甲问:〃孩子大了,我想培养他的兴趣,可是很难,让他做的他往往不感兴趣。〃我说:〃他喜欢什么呢?〃答:〃什么都不喜欢,整天就是野在外头捉虫。〃   
妈妈乙问:〃我的孩子迷汽车迷得不得了,对学别的都不感兴趣,这可怎么办?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针对这两类问题,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孩子童年时期对某一事物的痴迷到底对将来有多大好处?我很爱读传记,发现成年后有所成就的人,往往童年对某一事物有执著的兴趣,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幼时对许多东西不感兴趣,却整天闷在家里拍电影、放电影,并以此作为与小朋友交往的手段。从蒙氏教育的角度讲,孩子能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某一件事情,正是其心智充分发展的契机,由此而形成的专注力,更是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础。   
可是什么是兴趣呢?像妈妈甲,就不把孩子对昆虫的爱好看成是一种正当兴趣。更有许多爱玩泥的、爱某个卡通人物的,他们的家长往往并不觉得这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却总要把孩子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培养,而这希望,往往很狭窄,如文艺、体育、学习等,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谓的〃前途〃有关。   
培养兴趣当然比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好,但仍然有点以成人为中心的味道。发现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才能更好地完成对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技能培养。   
发现孩子的兴趣,首先要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观察孩子。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增加〃游戏深度〃,便能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   
当当两岁时,对火车产生了兴趣。他妈妈买来各种火车画册、故事书、软件、录音录像带等。甚至为一首火车歌而买一张光盘,带着他坐三个多小时拥挤的火车而不走只有四十分钟的高速路。外婆说:〃现在哪还有人坐火车?多过时。来,玩火箭!〃当当妈批评外婆太功利。实际上,通过火车,当当学的东西可不少:数数,辨色,讲故事,说英语,连刚开始练笔画直线,都是给铁轨画枕木呢!   
妈妈甲欲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如果她认识到孩子的兴趣是虫子后,和孩子一起唱瓢虫歌,跳毛毛虫变蝴蝶舞,用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